121学堂见闻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121学堂见闻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天色未亮时,学堂的五千遗孤就被组织起来,等候在明光宫。

    尽管刘义真迟迟不至,但一众孩童并不怨言。

    在场的大部分都是泾水之战的遗孤,等到入校时,刘义真已经离开了关中。

    因此,他们越发迫切想要见到那位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穿,让他们有机会读书习武的大恩人。

    只能说,每天早晚各一遍的问答,确实为这群遗孤烙上了思想钢印,刘义真就是他们的太阳,恩情永远都还不完。

    “传闻世子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其声若洪钟,势如奔马。”人群中,彡(xiǎn)姐元礼压低了声音与身旁的好友说道。

    彡姐为西羌复姓,初为部落名称,后来一分为二,秦代时,一部分融入中原王朝,改姓(shǎn),留在陇右的一支则以部落名称彡姐为姓。

    彡姐元礼年纪很小,只有十岁,他父亲是飞骑军的一员,死在了斥候战中,事后,母亲改嫁,而他则被官府收养,在学宫里习武识字。

    “你从哪听来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世子刚满十三,比我们大不了多少,怎么可能是你说的形象。”勒姐道中笑出了声。

    勒姐羌为羌人的一支,汉代时,因居住在勒姐河(青海平安)流域内的勒姐岭(青海乐都以西)而得名。

    “不许嬉笑!”舍长李虞狠狠瞪了一眼勒姐道中。

    李虞是个汉人,当然,他们之间的显著区别只存在于姓氏、相貌,关中的羌人在前秦、后秦两朝的努力下,早已完成了汉化。

    学堂每三十人为一舍,设置舍长一人,负责督管同舍学员,人选并非固定,同舍轮值,任期十天,此举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一年三百六十天,学员们有三百天在明光宫,剩余六十天则是假期,分别在春耕时与秋收时,让他们回家探亲,顺带帮着家里干农活,如果已经成了孤儿,也可以选择留在学堂,学堂依然会管饭。

    三百天里,正好每个人都能当上一次舍长。

    将来无论参军,或者从政,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都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素养。

    彡姐元礼见勒姐道中挨了训斥,幸灾乐祸地朝着好友吐了吐舌头,说到底,他们还只是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不多时,前方欢呼雷动,彡姐元礼知道,这必是刘义真到了,他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张望,但因为在人群的后方,加之身高不高,只能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后脑勺。

    “哎呀!李虞,你是怎么争取的位置,这地方根本就看不到世子的真容!”彡姐元礼一句话引起了同舍学员的共鸣,众人纷纷表示不满。

    李虞只得安抚他们:“世子今日会逐一慰问各舍,都别抱怨了。”

    “当真?学堂里共有一百七十余舍,世子有这么多时间吗?”有人表示怀疑。

    “你别问我,上头是这么说的。”李虞翻了个白眼。

    世上的事情,大部分都有好坏两面,譬如刘义真定下的舍长轮值制,一方面确实能够锻炼到每一个人,但是人人都能当舍长,所以舍长们很难确立威严。

    不过,正因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让同舍学员心悦诚服之人,必为良材。

    这是李虞第二天当舍长,他还差得远呢。

    常言道,人过一万,无边无沿。

    宫门外的五千余学员,也是乌泱泱地一片,直至刘义真由众人簇拥着走入明光宫,彡姐元礼都没能如愿见到他。

    整个上午,彡姐元礼魂不守舍,当然,不仅他一人如此,满舍学员全都无心听课,对此教课的先生也是无可奈何。

    午后,听着隔壁课室的欢呼声,众人精神一振。

    果不其然,没让他们等太久,刘义真便出现在了这间课室。

    一众孩童纷纷起身,齐声行礼道:“拜见世子。”

    “忠烈之后,无需多礼。”刘义真已经走了一百多间课室,精神有些疲惫了,但是每当看到这些孩子们激动的眼色,他都会打起精神,回以微笑。

    待众人起身,刘义真问道:“舍长何在?”

    李虞赶忙起身:“回世子,李虞在。”

    一群孩子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

    刘义真问道:“家住何处?尚有几口人?”

    “回世子的话,李虞家在青泥,家中尚有祖父、祖母。”

    “家里分了田地吗?”

    “分了。”李虞说起了高兴事,笑道:“县里说不能苛待忠烈家眷,分的都是良田。”

    刘义真微微颔首:“将双手伸出来,摊开手掌。”

    李虞疑惑不解,但还是照做。

    刘义真看到李虞手上的茧子都在食指、中指的指关节处,明显是因为练箭所致,而非务农,刘义真疑惑道:“你平时没有帮家里务农吗?”

    李虞挠着脑袋道:“不敢欺瞒世子,秋收时,祖父嫌我小,帮不上什么忙,在田里干了活后,吃得也要比平时多,便让我留在家里读书习武,将来跟着世子博取功名富贵。”

    “好生努力,功名会有的,富贵也会有的。”刘义真拍着李虞的肩膀,勉励道。

    李虞为此激动地浑身打颤。

    刘义真又转头问向其余孩童:“你们家里可曾分到了田地?”

    大部分人都回答分了良田,但也有如彡姐元礼一样的孤儿闻言,伤感不已。

    刘义真将他们叫到身边,说道:“无需悲伤,往后学堂就是你们的家,而我,自会代替你们的亡父将你们养育成人。”

    彡姐元礼哽咽道:“谢世子恩养。”

    众人纷纷附和。

    刘义真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蛋上,带着无与伦比的认真,他也为之动容。

    常言道,半大小子,饿死老子,这群遗孤的食量不比成年人差,抚养他们,给雍州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但刘义真觉得值。

    当然,哪怕雍州负担不起,他也可以从南方各州郡调运物资,向关中输血。

    刘家坐拥这么多的州郡,占据这么大的地盘,怎么也不至于饿了这群孩子。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