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战略调整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122战略调整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刘义真离开课室后,遗孤们依然心潮澎湃,勒姐道中突然提起一茬:“跟在世子身后那人模样真的可怖,活像个夜叉。”
“对啊,他进门时,我还吓了一跳,以为活见鬼了。”彡姐元礼连忙附和。
其余众人也深有同感。
李虞笑道:“世子乃天人,当有鬼神护卫。”
他们口中的夜叉、鬼神,正是臧质。
刘义真没有走远,他听到众人的议论后,对臧质道:“不过是些黄口小儿罢了,督护不必与他们计较。”
臧质生了这幅模样,早就已经习惯了,他笑道:“堂堂丈夫,不需要以色娱人,哪天上了战场,贼人见我容貌,说不定还会被吓得丧胆。”
说罢,臧质打量着刘义真,戏谑道:“反倒是世子这般模样,若非身份尊贵,又有战功,必会被将士们轻视。”
臧质当初刚来长安时,可谓是毕恭毕敬,但到底是相处久了,清楚刘义真的脾性后,也敢和他说些玩笑话了。
毕竟二人不只是上下级,也是表兄弟。
果然,刘义真并不恼,与臧质说笑着离去。
一整天,他都在明光宫里慰问遗孤,等回到北宫时,早已身心俱疲。
臧质辞行时,问道:“明日世子有何安排?”
他必须提前确定刘义真的行程,才能做好安保工作。
“慰问伤残将士。”说罢,刘义真对臧质道:“派遣可信之人明察暗访,看看养济院的人有没有在抚恤里上下其手。”
刘义真信得过王修,但王修早晚是要卸任雍州刺史,所以刘义真要让关中人知道,只要他回一趟长安,就会查一次养济院,从此形成定制。
哪怕有一天王修被调走,也要让养济院的官吏心生畏惧。
“诺。”臧质应道。
当夜,有快马入邙山。
“黑槊公,关中来了消息,刘裕命段宏引兵二万,解金墉之围,刘义真自请北上督师,率万余步骑离了建康,将往长安与段宏汇合。”
自从被刘裕尊称为黑槊公后,于栗磾就特别喜欢别人这样叫他。
只不过,如今于栗磾的注意力已经不在称呼上了。
“能否确认事情真假?”
“确凿无疑,关中士民皆在传言此事。”
尽管蒲坂、潼关皆在晋军手中,但也只能阻隔大军,拦不住泅水的细作。
当然,除了蒲坂以外,连通关中、河东的还有一个龙门渡,在蒲坂上游(山西河津),距离长安较远。
前年腊月,刘裕撤离关中以后,雍城(陕西宝鸡)的三万氐人在酋长徐骇奴、齐元子带领下东出,投奔北魏,走的就是龙门渡。
只不过龙门渡附近没有黄河支流,难以保障后勤补给,如果执意走陆路运粮,粮道则会暴露在蒲坂驻军的威胁之下。
所以河东政权入关,都会选择死磕蒲坂,夺下蒲坂,便可借由渭水运粮。
于栗磾确认了消息后,难掩心中的兴奋之情:“好!来得好!”
他要拿朱龄石钓鱼,围点打援,实在没想到能把刘义真钓上来。
“何时的消息?”于栗磾迫不及待地问道。
“据说驿卒八百里加急,新年伊始就到了长安。”
“天子可知此事?”
“回禀黑槊公,探子一到河东,就已经有人往平城报信。”
于栗磾闻言,放下了心。
尽管拓跋嗣为他征调了河北一万将士,又命刁雍带着二万人西进,加上于栗磾的一万步骑,以及司马氏的万余人,洛阳战场将云集五万余大军。
但司马氏的万余人皆为弱兵,而刁雍的二万军队,与河北万余人皆为汉军。
于栗磾有着这一时期鲜卑人的通病,他们轻视北方汉人的战斗力。
之所以特指北方汉人,是因为他们前年被刘裕的北府精兵狠狠教训了一顿。
如今刘义真带着万余南方精锐北上,于栗磾只得指望拓跋嗣改变策略,暂时放弃进攻胡夏,转而南下共猎刘义真。
代郡,平城。
拓跋焘早已离开,前往漠南整顿边防去了。
拓跋嗣几乎是与于栗磾同时得知刘义真北上的消息。
崔浩又一次脱下孝服,被传唤到了宫中。
“崔卿,根据关中传回的可靠消息,义真小儿将要北上督师,救援洛阳,随行有万余步骑,于栗磾必定不是他的对手,朕担心的是他会干涉朔方战局。”拓跋嗣不无担忧地说道。
当初崔浩和他分析,晋军不会干涉朔方战局,但那是刘义真不在关中的情况下。
刘义真北上的消息瞒不过北魏,北魏如今正在做军事动员,筹集粮草也肯定瞒不过刘义真,迟早会让他知道。
尽管刘义真不可能清楚拓跋嗣的目的,但可以肯定北魏将有大动作。
如今随着刘义真返回长安,变数也随之出现了。
崔浩闻言大为吃惊,他沉吟片刻道:“洛阳与朱龄石虽然重要,但也无需刘义真亲自救援,臣以为,如今刘义真不辞辛苦地北上,其意不止在解洛阳之围,可能是要趁机扫灭中原各路义军。”
听了崔浩的分析,拓跋嗣豁然开朗。
不错,如果自己是刘裕,单单只是为了解洛阳之围的话,随便派遣一员大将即可,不至于让刘义真亲自跑一趟。
拓跋嗣狠狠拍了拍御座:“中原沃野千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安之可安天下,若使小儿剿灭中原义士,哪还有朕的容身之地!”
如今东晋只是占据了中原,并没有安定中原。
于拓跋嗣而言,眼下的情况让他不得不转变策略。
尽管吞并朔方,能够大涨北魏国力,但也比不上刘义真肃清中原的收获。
一旦中原各州恢复了生产秩序,北魏南疆永无宁日,尤其是现在北魏的北疆也不安宁。
拓跋嗣更不能坐视刘义真平定中原的匪患。
好在此前为了远征朔方,拓跋嗣做足了军事准备,如果决定出兵干涉中原战事的话,随时可以南下。
崔浩同样明白其中的道理,他附议道:“圣明无过陛下,赫连璝不过冢中枯骨,只是陛下嘴边的一块肉,吞之易如反掌,不必急于一时,臣以为,确实应当南下,助黑槊将军一臂之力。”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