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姜成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四十章姜成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四十章姜成

    姜成之所以停留,不仅仅是想等对方大队过河,更是想给自己麾下将士一个休息时间。

    从对方在对岸冒头,烽火台点燃烽火。到姜成大军到这里,其实并没有多长时间。姜成本部马不停蹄,迅速支援,大队人马大多是步行。

    体力谈不上透支,但也相当疲惫。

    而今姜成觉得时候正好。

    将士们也休息一会儿,完全恢复过来,自然是不可能。但是最少恢复的七八成。而对面渡过人数虽然多,但是并没有坚固的营地。那个烽火台在如此大战中,最多当一个望车来用。

    随着姜成一声令下,大军人马立即展开。

    缓缓的逼近。

    烽火台上,刘国杰聚精会神的看着。

    “汉军的方阵更松。不仅仅是阵与阵之间的距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倒是印证了我的想法。”刘国杰心中暗道。

    面对火炮这个共同的课题,元朝这边有识之士,都在研究。

    阿术制定了大炮轰,骑兵冲的总战略。但是步兵方阵如何面对炮兵轰击。这个问题,也让很多人挠头。

    毕竟而今的大元朝,已经不是当初大蒙古国。

    元朝整体汉化的趋势不可避免。

    这个整体趋势的影响之一。那就是汉军在元军序列之中,已经越来越重要的。特别是北方汉军,已经蒙古铁骑,色目人西域人组成的探马赤军一样,成为元军重要主力了。

    在大蒙古时期,鞑子可以全员骑兵。但是在大元朝时期是不可能。也做不到的。

    纵然元朝马政兴旺,但也不可能有数以百万计的战马。

    而他可以征召百余万大军。

    刘国杰很清楚这一战的目的,摸清楚汉军的底气,阿术想知道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汉军新武器有没有进展?

    第二个问题,汉军在战法上有没有什么突破?

    前者是经过郭守敬提醒,阿术才注意到。

    而后者,却是一个敏锐的军事家都有所察觉的地方。

    刘国杰也算是鞑子军中后起之秀。当然了后起之秀与后起之秀也是不一样。

    姜成才二十出头。而刘国杰已经在军中厮混很长时间了,是经历过襄阳之战的“老”将了。但是在整个元朝看来,刘国杰的身份地方,还真是后起之秀。

    在刘国杰看来,面对火炮,疏阵要比密集阵型,要好太多了。

    “另外,汉军的火炮太多了。”

    多得让刘国杰心惊。

    以五百人为一营。一营有四门火炮。单单眼前这万余大军。再加上后方中军直属的炮阵,甚至有几座体型比寻常火炮更大的火炮。已经有一百多门之多了。

    须知,郭守敬在大都督造的火炮都没有过五千门。

    还是各种火炮都有。

    而好东西谁都想要。大都一定要留很一半的。大都乃是忽必烈亲兵,是大元朝廷正统。自然要威压四方。好东西留给大都也正常,剩下的是伯颜与阿术分。即便阿术多要一点,手中也没有两千门。

    这些火炮最多的还是九节炮,虽然轻便,但是威力不足。更是被蒙古骑兵抓在手中。剩下的分到水师,步卒手中,那就更少了。

    刘国杰带了万人北方汉军压阵。其中马步都有,火炮不过三十门,这还是临时加强的。平日万人步卒,有十几门就可以了。

    刘国杰一看这个阵势,心中就有了计较。暗道:“这一战,陈庆余估计不成。”

    但是他没有说话,只是暗地让自己部下做准备。并没有提醒陈庆余。

    陈庆余毕竟是新降之人,一跃在诸将之上,真正就官职而言,刘国杰反而不如陈庆余了。这让刘国杰心中岂能不酸。他在襄阳城下搏命的时候,陈庆余还不知道在做什么的。

    刘国杰不是不识大体之人,他其实能明白阿术重用陈庆余的意义。

    陈庆余出面之后,招降了很多地方的反抗。刘国杰部也从劳而无功的治安战中解脱出来。

    但知道是一回事。

    心里面还是有些东西,过不去。

    他乐意见陈庆余出丑。

    似乎姜成的判断与刘国杰一样。明明人数少于敌人,却主动发动了进攻。

    五百人一个大方阵。四个方阵并列,缓缓东进。

    姜成督军在后。

    陈庆余严阵以待,双方缓缓接近。

    远处一出丘陵上,忽然有数骑跃出地平线。随即千余骑兵涌现。

    正是汉军骑兵。

    汉军骑兵作为唯一一支机动力量。自然是最快到达战场的。

    一起到这里的还有虞醒,陈国峻。

    这一战,虞醒固然关注。但是并不是非来观战不可。他还是信得过姜成的。而陈国峻则不然,他非常想上战场,不能,也要看看陈庆余兵败。

    而虞醒对陈国峻非常重视。

    毕竟,陈国峻而今的选择,关系到安南数十万军民的人心向背。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如果能和平的将这一批人手吞下,对云南来说,无疑吞下一个大血包。纵然不能将鞑子赶出云南,这一次出战,也不算亏了。

    陈国峻作为关键人物。虞醒自然陪同来看看。

    更是要陈国峻看看军威如何。

    毕竟,天下大事,还是在马上决定的。纵然其他方面说得天花乱坠,如果不能打,那就没有任何说服力了。

    不过,虞醒只是瞄了一眼,就说道:“派去禀报姜成,别说我来了。就说安南兴道公再次观战,让他打得漂亮一点,这千余骑兵,也听从他的号令了。”

    “是。”立即有人去传信。

    陈国峻说道:“殿下如此信任姜成?”

    虞醒说道:“姜成算是我的弟子,底子不错。不是不知兵的人。胜或许难,但败是万万不可能的。不过,我今日如此自信,却是信任我的眼力----”虞醒指着对面的安南军说道:“安南军看似军容不错,背水列阵,将自己至于险地,是不智。这也罢了。但是数倍于敌,不敢争先一战,是无勇。”

    “夫战勇气也。将可以无智,但决计不可以无勇。而今情况,未战已经怯了三分,还打什么仗。不过,今日之战,好戏在后面。”

    虞醒指着后面浮桥上,说道:“安南军后面似乎还有军队。”

    陈国峻听了满心不是滋味。

    他看得出来,陈庆余麾下的军队各种细节,他都很熟悉。

    因为,那就是他训练出来的。

    能不熟悉吗?

    不过,在他手中,安南军可不是这样的。

    白鹤江之战,如果鞑子没有用火炮轰阵。单单骑兵冲阵,陈国峻未必不能招架。但是而今的安南军,看似与之前一样,却依旧抽掉了精气神。只是尸居余气而已。

    鞑子做了如此多的恶事,如何能令安南百姓心服,即便投降之人,也不过畏惧兵威。心中愤恨可想而知。想让他们尽心尽力为鞑子效死,那是不可能的。

    而今保持的阵型,不过是遗留陈国峻掌兵时候的习惯而已。

    陈国峻练兵很下工夫,在很多地方,这些将士已经有了条件反射,即便心不在焉,这阵型看上去,似乎也像回事。

    果然正如所有人所料。

    汉军基础步兵战术,也是建立在火炮基础上,火炮前出,先进行数轮射击之后,步卒才冲出去。

    这阿术的大炮轰,骑兵冲战术,并没有本质区别。

    火力先行,已经成为汉军与元军战斗的第一准则。

    唯一的问题是,汉军没有马,骑兵稀少。不足以做冲击力量。只能让步卒代替,体现在作战上,就没有那么犀利。只是即便如此,承受几轮炮击之后,安南军也难以支撑。

    如果是在陈国峻领导下,与鞑子死战,安南军的战斗力绝不止如此。但是而今,人无效死之心,谁又肯死战?见情况不妙,自然掉头就跑。

    双方一接触。

    安南军一瞬间溃败下来。

    而陈庆余似乎早有准备了。立即向刘国杰说道:“刘将军救命。还请刘将军速速出兵。”

    可以说陈庆余无德。但决计不能说陈庆余不聪明。

    陈庆余如果不聪明也不可能有今日之高位。

    今日一战,别人都能看出来情况不妙,他能看不出来吗?

    但是看出来有如何?

    他能不打吗?

    不能。

    既然胜利几乎不可能了,他要做的就是渡过难关。

    在开战一开始,就想着引刘国杰下场。

    所以他在排兵布阵上,就准备了接受大败。

    故而,前线一见不妙。就下令左右后撤之余,还给刘国杰部扯开了出击通道。一边苦苦哀求刘国杰出兵。

    刘国杰只是思忖片刻,心中不忿,却也只能答应下来,说道:“传令,骑兵出击。”

    他并非没有看出陈庆余的算计。而是,战场形势容不得他多想。

    背水列阵,是兵家大忌,纵然有一道浮桥,真遇到兵败如山倒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通过浮桥逃走?

    刘国杰部在后列阵,更是被溃兵挤压。与其被动承受冲击。还不如主动出击。

    只能说刘国杰被安南军整齐的队列给骗了。

    一般来说,军队有没有战斗力。看队列就可以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靖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靖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靖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