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姜成vs刘国杰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四十一章姜成vs刘国杰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四十一章姜成vs刘国杰

    队列走得好。一般战斗力不会太差。

    队列都走不好,那就是乌合之众。

    毕竟,在古代很长时间,甚至进入火器早期,阵列就是战斗力。

    在这上面,他不如陈国峻与虞醒看得明白。他知道会败,但没有想到如此脆败。

    另外,他也要为大局着想。

    这一次进攻是试探,但是总不能什么都没有得到就打到回府吧。

    虽然阿术不求胜,但是总要与汉军碰一碰,看看汉军的成色。

    在刘国杰的命令之下,三千骑兵从安南军阵后,绕阵而出。

    而此刻姜成也下令,令刚刚到达的千余骑兵,去截住这敌人的骑兵。

    北方汉军与蒙古军队是不一样的。

    北方汉军是有骑兵的。但是主力还是步卒。但因为蒙古马匹众多。也配一些骑兵与步卒联合作战。所以北方汉军的骑兵,与蒙古骑兵不一样,就作战风格上来说,反而与虞醒麾下骑兵差不多。都以冲阵为上。多配皮甲,锁子甲。

    自从蒙古轻骑兵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霸主地位,那种单纯的重骑,金兵的铁浮图之类,证明了没有前途。倒不是不能打,事实证明对决于两军之前,金军骑兵是吊打蒙古骑兵的战例的。

    但是奈何,蒙古人最明白骑兵是离合之兵,本身就不是用了决胜于两军之间的。

    你再能打,对面不跟你打,又有什么办法?

    是以,自从蒙古骑兵之后,大部分骑兵最多配轻甲。比如明清的棉甲。或者锁子甲。就没有人用重甲。

    是以双方骑兵这一战,是标准的骑兵对冲。

    虞醒的亲卫孟将打头。

    孟将自从陆良跟随在虞醒身边,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打杂传话的侍卫,慢慢的也学了一些东西。虞醒身边从不缺高手与猛将。而今也算成才了。不过一直在虞醒身边当护卫。

    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自然想一展身手。

    而刘国杰也想试试云南骑兵的成色。也没有让麾下回避战斗。

    于是双方骑兵在江北一场鏖战。

    顿时打成僵持了。

    刘国杰看了眉头紧皱,暗道:“怎么可能?”

    刘国杰之前已经知道,云南骑兵与鞑子骑兵的战绩。对云南骑兵的战斗力,是有心理预期的。但是也不觉得有什么。因为他其实知道蒙古骑兵的威力根本不在临阵搏杀上。

    而且,蒙古也大不如当年了。

    当年蒙古乃是苦寒之地,一场雪灾,就大片大片的死人。跟随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不仅仅将轻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更有一种如野兽一般的凶狠坚决。

    不将自己的命当命,更不将别人的命当命。

    那时候的蒙古骑兵,几个人就敢冲击大队步卒,那是真勇。不将自己的命当回事,死了也就死了。那种动辄以命搏命的手段,很让敌人胆寒的。

    而现在蒙古骑兵却不一样了。

    如果说蒙古骑兵个个是贵胄子弟。那自然是错的。但是如果说蒙古骑兵大部分人都不是穷光蛋了。不要说鞑子对蒙古人的种种政策。可以说只要是蒙古人,只要不是太差劲,混一个官当,轻轻松松。单单说,蒙古人历次战争,从各地劫掠天文数字的财富。忽必烈定下的军制,是有普通士卒一分的。可以说这天文数字的财富,只要手指上稍稍露一点,就足够子孙富贵三代了。

    这样的蒙古骑兵,在父祖的教育之下,英武之气不衰。能马上征战的已经比之前少了。还成吉思汗那个事情,不将自己的命当命,不将别人的命当命。

    宁可自己死,也要为全军打开缺口,或者宁死,也要溅对手一身血的蒙古骑兵,已经绝迹了。

    而且的蒙古骑兵敢少数人冲步阵,其实就炫耀马力。危险程度远不如当初了。

    而且。就蒙古上层也不想让蒙古骑兵死伤太过惨重。须知蒙古人是元朝的国人,是大元的统治基础。死伤太多,如果死几个孛儿只斤,阿术或许能顶得住,其他人就顶不住了。

    蒙古骑兵现在还没有八旗子弟化,但正在八旗子弟化,却毋庸置疑。

    甚至如刘国杰这样的人,心中有些瞧不着鞑子骑兵。但万万不敢宣之于口。

    对于云南骑兵能在与鞑子骑兵对战中取得上风,他并不觉得有什么。

    而他麾下的骑兵,大多是北方军户。这个时候元朝的军户制度才用了几十年,明朝的卫所制度与元朝的军户制度,有一定的承袭关系。而这时候,军户要么第一代,要么是第二代,第三代。

    战斗力还能保持。

    在这种正面冲阵的时候,可比蒙古骑兵更能打。

    双方长刀对长刀,长枪对冲长枪,对冲数个回合,云南骑兵居然稍稍落下风,还能坚持。要知道,云南骑兵是元军骑兵三分之一。

    这就是云南甲胄的威力。

    元军北方汉军骑兵,并不是不想穿铁甲,而是铁甲太重了。甲片要很厚才行。太薄了就没有防御力。所以更多穿皮甲。而云南骑兵全部是钢甲,虽然也做了减重处理,比不上步兵的甲胄耐操。如果正面被骑枪一击,也是能贯穿的。但问题是,骑兵对冲,人借马力用长枪刺中敌人本来就是很难的事情,更不要说甲胄外面做了弧度处理。

    一个用力不好,就会划开。

    而除却这样的攻击,大多数都不能伤害云南骑兵的躯干。而元军骑兵的皮甲就差太多了。

    骑兵对冲的时候,双方相对速度是极快的。出手的时间窗口非常小。而且还要考虑泄力。如果不考虑泄力,你砍中敌人的时候,也会被对方的冲击力给冲下马。

    所以双方也很难做很精细的操作,比如向长枪刺中对方胸口,或者用刀抹对方脖子。

    反正人借马力,是带着马的加速度,只要擦到对方。对方就受不了。大部分人的进攻都是对着躯干去的。因为命中率高。

    刘国杰细细观察也看出几分端倪,说道:“一定给我拖回来几具敌军骑兵的尸体。”

    “是。”

    这一句话之后,刘国杰就没有心思去管骑兵战场了。

    他本来想让骑兵反击,将安南军与汉军分开。给出他调整阵势的时间。而今完美没有效果。更让他没有想到的,对面胆气十足。本来以为他看见元军骑兵出阵会怕,没有想到完全不怕。

    反而压上了所有筹码。

    全军出击,想要一举将他们赶下河。

    刘国杰喊道:“就地列阵,向前挺进。冲阵者格杀勿论。”

    陈庆余大吃一惊,说道:“刘将军,那是我的人。”

    刘国杰仅仅是看陈庆余一眼,随即将心思放在战场上,完全无视了陈庆余。而传令的亲兵见状立即去传令了。

    陈庆余脸上青一阵紫一阵的。

    暗骂:“元军吹得很厉害,还是一点用都没有。”

    陈庆余想将刘国杰架上去,但却没有想将自己的本钱全部折在这里。

    陈庆余在阿术麾下时间短,但是以他的聪明已经摸清楚了元朝内部斗争一些规律了。

    一句话,谁拳头大,谁说话算数。

    所有权力斗争都是基于这一句话的。

    阿术威望不仅仅是他家三代为将,也有阿术家族在草原上的部落私军。陈庆余想要长久保全权势,不能没有自己的军队。而且是能打的军队,否则范文虎的现在,就是他的将来。

    但是问题是,军队建设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要说,安南军中陈国峻的影响力太大了。陈庆余一时间其实也难以掌控的。

    今日才出此下策。

    陈庆余可不想让安南军死绝了。连忙下令。左右绕行,不能冲击元军军阵。

    但是太迟了。

    刘国杰没有将安南降军放在眼里,刘国杰的部下出手,自然毫不留情。

    先一阵箭雨,后长枪大刀,那就如砍柴切瓜一般。

    安南军到底有基础的军事素质,被杀了一批人顿时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然还有一些混在乱军之中,晕头转向。那就被汉军与元军联手给杀干净了。

    这个时候,汉军与元军才真正接战。一接战,就是短兵相接。

    火炮已经其他火器什么都丢在后面了。派不上用场。

    刘国杰是张弘范旧部。经历过无数场厮杀。但是双方一接战,这阵势还是将刘国杰为之一惊。

    双方势均力敌。

    白刃相接,是最没有花俏可言的。

    唆都是阿里海牙手中的精锐,刘国杰继承张弘范的遗产。双方横向比较,或许有擅长不同,但并无高下之分。

    在元军之中都算精锐。

    白刃相接,绝对不输对方。

    而汉军的制度,王迟之部,与姜成部的训练补给,受重视程度。相差无几。

    当初王迟之对阵唆都,被硬生生冲破。王迟之更是挨了一锤子,险些身死。而今日姜成对阵刘国杰,双方相差仿佛,绝对没有之前的压倒性的趋势。

    最少姜成带着自己的亲卫在后面巡视,还没有到他必须上场的时候。

    汉军冷兵器作战能力,在一场场殊死搏杀中锤炼出来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靖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靖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靖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