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化解三难,庾沈定亲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师傅请就擒第三卷:尘世重生 第八十二章:化解三难,庾沈定亲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二,父亲大人未曾娶任何妾侍,所以我的夫婿也不可有我之外的任何妻妾,或者蓄养外室狎妓等诸如此类,都不可。一生只得我一人,而且无论我能否有所出,都不得休离我。也就是只要娶了我,此生便只能有我一人。”这一条提的苛刻,虽然庾亮并非长子,但是无所出还不能纳妾休妻,莫说庾亮身为右相,就是寻常男子也不能做到。
庾亮对此的回答也颇为巧妙:“小姐是因为尊敬乃父如此。那么我也愿意保证,如果沈相终其一生都如小姐所言,我也依小姐此条。若是沈相在夫人尚在时另娶,此条便作废。小姐以为如何?”
沈昭迅速的点了点头又说出了第三条:“我不愿与心意不相通之人相对白首,所以我的夫婿需回答出我三道问题,方可成婚。大人若是胸有成竹,可选拜堂之前回答,但若一道答不出,恕我失礼,不能成婚。若是为了体面,便可现在就答,在陛下面前一见分晓。”
庾亮还没说什么,天启帝先开口了:“不管右相你是否胸有成竹,朕可丢不起赐婚后被抗旨的脸,到时降罪沈家,也不是朕所乐见,右相你就现在回答。”
庾亮看向沈昭:“沈小姐听到了,陛下要我现在回答。”
沈昭向天启帝一礼,然后面向庾亮道:“第一问。先帝曾赐家父九曲明珠,大小如鸡子,是夜熠熠生辉。我欲将其佩之颈间,怎奈明珠九曲,任何丝线都无法穿过。”沈昭一边说一边指着颈前的明珠道:“工匠是以何法将它穿起?”
庾亮轻笑一下:“这不过是雕虫小技。只需在明珠中滴入蜂蜜,在以丝线系住蚂蚁,促它循蜜而过罢了。”
沈昭略一躬身,又说道:“第二问。我曾随母亲归宁,至乡下见许多母鸡与鸡雏。一时间想得知这些鸡雏都各是哪只母鸡的孩子,家仆顷刻便分辨于我看,是如何做的?”
“只需仿学鹞鹰叫声,受惊的雏鸡自然各自躲入母亲翅下。”庾亮此时的表情似笑非笑:“小姐前两道问题都是工匠仆人之类便可解决的问题,难道小姐要找的是这类人等吗?”
“以右相大人冠绝江南之才,考较诗文才是折辱大人。”沈昭并不为所动:“我以寻常之问问大人,不过是不想班门弄斧而已。”
沈昭的这份聪明,素问暗自赞叹。庾亮博通经史,沈昭想要靠此难倒他确实不易,反倒是这些平民工匠之事,才是这位士族大少爷最薄弱的环节。只是现在看来,似乎庾亮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庾家二少。
庾亮摊开手道:“算小姐说的有理,那么还有最后一问。”
“当年,先帝为权相兴崇熙殿,殿柱所用的木材均已加工成一样粗细。我当时年幼,随父亲前往东宫谒见陛下,曾问过当时分管的工部侍郎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稍,他便指于我看。他又是如何辨别?”
庾亮略微愣住了,若说技艺农垦畜牧之类,他和小贩们打交道的多,有些奇趣轶事还难不倒他。只是这建造之类,他从未涉及过,如此一问,他也确实不知该如何回答。
庾亮的沉默让从一开始就没有说话的庾信开始郑重的打量眼前的小女孩。如此聪慧,若真是进了他们庾家,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再看向自己的弟弟,眉头略微皱起。恐怕这辈子也只有贤者让他如此为难过了吧。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没有人催他,但是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庾亮并不知道答案,只是还不死心罢了。
就当庾信打算开口劝自己的弟弟不要如此负隅顽抗,干脆承认,输的好看点时,他发现庾亮的眉头缓缓展开了。
庾亮并没有想到结果,而是想到了工部侍郎。之前他一直在考虑如何分辨木头,而忘记了这个答案曾经被人显而易见的告诉过自己。几年前,他曾拜访告老还乡的一位亲族叔伯。那位老人在回忆自己的官宦生涯时提到,建造崇熙殿时见过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问自己梁柱的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稍。
对于这个问题,老人当时笑着说:“还好当时运木时浸在上面的水渍还在,不然真不知道如何回答呢。”
庾亮终于展开了一个笑容道:“木材根部重而稍部轻。皇宫宫殿用的梁柱大多放入水中,顺流运送。所以没入水深,水渍在上的是根部,另一边则是稍。”
沈昭没有说话,只是面向天启帝与皇后跪下行了拜伏的大礼后并没有起身。庾亮看了一眼脸上表情复杂的沈约道:“沈相,看来小姐是答应婚事了。”
庾沈两家的联姻很快引起了朝堂的议论。御史上奏谏言,认为此举不啻为纵容权相的再次产生,右相与左相结为一家,而且左相也只有这一个女儿,此举与设立权相有何分别。
但是天启帝还是力排众议,认为这是皇后的指婚。皇后是贤者选出的圣女,而且国师也赞同此举。另外他也相信右相与左相不会将私情带入工作中。对此,天启帝还做了另一个更有力的保证。庾氏兄弟同时成婚,在太子十八岁选妃之前,他们之中谁先诞下女儿,那么便将选为他长子的妻子,成为东宫的女主人。
这是给庾家莫大的荣耀,也是给庾信的荣耀。毕竟已过及笄之年的裴秀看起来更适合尽快的孕育子女。而那个看起来还只是个小娃娃的沈昭自己也还只是个孩子,怎么能做母亲呢?
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诏令都奠定了庾家的对谢家的取代,成为了当朝第一士族。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为了对根深叶茂的谢氏表示安抚,天启帝还是选择了谢家的五子,也是嫡出的谢子文入朝,做了大鸿胪卿,也算于其镇守边关的二哥有所呼应。
这样的尘埃落定对谢子修来说似乎是件好事。他抱着自己比太子大上几个月的儿子谢玄清在庭院里,听着下人向自己汇报朝中的事情。他对于五弟成为大鸿胪卿这件事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感情表达,只是点点头说:“你下去吧。”
谢子修的夫人徐氏在下人离开后走到他的身边,伸手抱过儿子交给一旁的奶娘,示意她们离开后才幽幽的叹了口气:“修,父亲那边也来消息了,右相对军权的把持依旧没有一丝放松。因为石少卿的缘故,青年的将领大多倒戈。就连大哥……也是如此。”
徐氏的父亲正是皇甫朝开国功臣徐先的后人,当初谢家与徐氏联姻也就是为了军权而去。这场利益的联姻有了个美好的结果,夫妻琴瑟和鸣。但却在谢家需要军队支持的时候,徐氏却出了岔子。
“夫人不要忧虑,贤者不希望引起内斗。我谢氏本为救国救民而辅佐帝王,又怎能因一己之私祸乱天下。”谢子修握住她的手,安抚自己的夫人。
“可是前前后后府里已经被借故查了多次了,真的没有关系吗?”徐氏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