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朕安坐堂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正文 第132章、朕安坐堂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朕问》一书的风暴从南京迅速传向四方,从官场传向民间,这是面向全国衙门发布的堪比邸报的文书,影响力绝非《南京通报》可比。
它宛若星火,扔进了本就混乱的大明思想领域的油锅,天下炸了。
这本书第一次将仅见于史家的皇帝起居用通俗语言呈现在天下面前,内阁慌乱,六部慌乱,州府慌乱。
聪明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无法破解,皇权的恐怖威力伸向了舆论,这个小天子再无人能制了。
但朱慈炅连西宫都不出了,他将皇家贵族学堂七岁以下的娃娃全部接到了西宫,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甚至亲自授课。
因为算上朱慈炅,刚好二十三个人,他还发明了新式蹴鞠,亲自践行足球从娃娃抓起。
紫禁城开始施行门禁登记制度了,想要进宫出宫都非常麻烦,不是亮一下牌子就行了,连刘一燝和天工院官员都不例外。
这直接导致了,诸王转移阵地到随园,勋贵干脆常驻魏国公府,反正无论在哪都有锦衣卫,皇宫里进出太不方便了。
皇骁卫和旗手卫,锦衣卫大汉将军都进行了非常严格的内部审查,直接倒查三代,连交友,家人经济来源也要申报核查。
这天,朱慈炅,朱由榔和牵着小奶黄的张荷华正躲在树荫下看场上二十个萌娃追着一个球冲锋,卢九德带着四个年轻太监比这群娃娃还忙,口中的哨子时不时吹响。
之所以是二十个,因为有两个受伤了。一个是张名振四岁的大儿子,当时血流满面,胳膊都摔骨折了,吓死个人。不过张家就在江宁,他病假回家去享受爷爷奶奶疼爱了。
还有一个就是朱由榔,朱由榔是守门员,脚都被踢变形,他受伤后,守门员也取消了。可怜的娃,桂王回京没带他,亲哥哥也就来看了他一眼,只有堂嫂和堂姐心痛他。
就算脚崴了,大侄子也让他柱着拐杖活动,不能躺着。不过,小娃娃恢复的确是快,朱由榔非常激动的看着队友冲锋,跃跃欲试,根本不想理朱慈炅的问话。
“三加二等于几?”
“九。”
朱慈炅大怒。
“榔叔,你给朕在地上拿石子比划比划。”
朱由榔回头看了眼了朱慈炅。
“皇帝侄儿别生气,我受伤了呢。”
“你脚受伤,脑子也伤了?”
“我想想,六,等于六。”
朱慈炅发现自己的确不适合做老师,非常想揍人。
“再算!”
“要不,等于四。”
张荷华都看不下去了,“好笨,等于五啦。”
朱由榔连忙回答,“对对对,等于五。”然后突然大吼一声,竟然单腿跳了一下,差点摔倒,扑在了朱慈炅身上。
“嘿,九比五。皇上,我们红队九比五了。”
朱慈炅终于知道他离谱的答案九是怎么来的了,心里一直念叨九九九呢。
朱慈炅不想理他了,看了眼混乱无比根本不讲战术的足球场,转头就走,给王坤留下一句话。
“看着点,再玩会就收了。”
小奶黄连忙追着朱慈炅,牵着它的张荷华也只好跟着朱慈炅回书房。
张荷华比朱慈炅这群学生的年龄小,但却是最聪明伶俐的,朱慈炅不过教了她几次,人家十以内的加减都会默算了。
张介宾给张荷华她爸找了个工作,《通报》衙门分发报纸,也能进宫,张荷华她妈也成了司药局正七品的典药,有正式编制了。。
张荷华非常惹任太后喜欢,一直带在身边,她甚至跟任太后一起睡了,让朱慈炅有些吃味。他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想跟老娘睡,但老娘带个别的小孩,又有些不舒服。
张介宾对这一切视若无睹,甚至鼓励儿媳妇放手,自己出宫去,把小张荷华扔在宫里算了。他现在每次见朱慈炅都带着他孙女,看着朱慈炅教娃娃学习,还把张荷华也交给他教。
连任太后都反应过来张介宾想干什么了,朱慈炅完全蒙在鼓里,他很忙,根本没有往那方面想。
任太后对此毫不介意甚至心中窃喜,童养媳在大明还是非常流行的。况且张荷华非常可爱聪明,任太后唯一有点担心的就是小张荷华有点太漂亮了,但还小,大了或许就普通点了。
“皇帝哥哥,你慢点,小奶黄要牵不住了。”
张荷华被小奶黄牵着一路追赶朱慈炅。它脖子上套着鎏金皮带,皮带系着一条粉红缠丝绳索,绳索握在小荷花手里,小荷花被扯了几个踉跄。
张荷华倔强的不放手,因为她从刘姐姐手里要到小奶黄的时候,答应过不放它让它乱跑的。
朱慈炅只好停步等待,这小土狗有时就很烦,只要见到他,就要死死跟着他。
回到书房,朱慈炅生气的亲自把小奶黄栓在了御案旁边的柱子上,吴良辅赶紧给它垫上一个锦垫,让它爬在锦垫上。朱慈炅有些郁闷,这死狗待遇是不是有点太好了。
张荷华额头都见汗珠了,喘着气,刚好房袖进来,帮她擦汗。
朱慈炅回头看了一眼。
“女孩子同样要多运动的,就这么一点点路,你看你竟然出汗了。”
房袖搂着小姑娘,白了朱慈炅一眼。
“自家媳妇都不知道心疼,谁像你一天天弄一身臭汗的。”
自家媳妇?
朱慈炅瞬间呆滞,不是,朕才四岁,什么时候你们给朕弄个媳妇了?一惯沉稳的朱慈炅心里有点慌。
他最近在书房里的主要工作是编写蒙学教材,以国文、数学、常识三科作为皇民五年免费教育的标准教材,准备向七岁到十二岁的孩童开放。
朱慈炅已经拥有近五百万户皇民了,应天府加上常熟县就有两百六十万户,北直、山西、陕西、湖广、山东、四川等地数量也不少。
什么摊丁入亩?人家皇民没有人头税的。什么火耗归公?皇民交粮可是还能领钱的。什么减租减息?皇民的地主可是皇上,哪里来的租息,受灾了还有补助的。
因为皇民直税无赋和土地不可交易,民间对于成为皇民可谓望眼欲穿。全国士绅压力山大,各地官府尤其是以前有藩王的地方,简直是官不聊生。
朱慈炅的国家现在非常乱,几近崩溃的那种乱。
全国知识分子和官员纷纷向《朕问》投稿,简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歪理邪说都出来了,大主编阮大铖都快疯了,不停报告要加人加钱。
最他妈戏剧性的是,王嘉胤这个土匪头子都给朱慈炅投稿,用他的切身经历告诉朱慈炅哪些官员是忠的哪些是奸的,最后他还说他要招安,要去杀建奴,把朱慈炅唬得一愣一愣的。
南直江南的商人群体,各种商帮也疯了。皇勋资本的大纺织厂终于在松江开工了,卫所老兵转职保安,公侯们非常强硬的和布商集团决战长江之畔。
虽然还没有流血事件,但天天对峙不断,松江官员劝和都忙死了,半夜都提心吊胆的。两方人马抢夺的主要是熟练工人,对于工人来说,喜闻乐见,随便你们闹,谁家工钱高跟谁。
不过两方人马其实都很克制的,没有用下毒放火等极端手段,因为昭武卫海军的总部就在旁边,他们天天在海上放炮,鱼都吓没了,更别说人。
皇家资本也没有闲着,他们主要和以前占诸王便宜的那帮家伙打官司,要收缴人家的家产。甚至出现了一起当堂撞柱自尽,合家上吊的惨案,不过黑锅被“权阉”背了。
朱慈炅也趁机将诸王的太监收回司礼监,东厂重新派人伺候,还搞了个三年轮换的定制。诸王连最后的爪牙都没有了。
没关系,诸王有钱,户部银行和工部银行的大客户。不知道什么心理,他们借钱跟不用还一样,虽然两家银行开张用的都是他们的原始资本,但这他妈有利息的,他们不会认为朱慈炅会兜底吧?
全国的地主也非常疯狂,自家佃农纷纷找上官府要做皇民,朱慈炅收的诸王土地早就安置不下了,但大明老农非常聪明的学习了常熟经验——打官司。
某某地是巧取豪夺的,应该收为皇庄,有的赢了,地主扔出土地息事宁人,皇庄又可以安置几户。有的输了,地主想杀人,然后东窗事发,所有地都变成皇庄,可以安置更多的人。
地主尤其是江南的地主,不乏聪明人,他们直接将土地卖给皇家,然后领到“日月商会”的入场券,顺利从地主转换为资本家,然后慢慢发现,赚得更多。
于是地主内部也分裂了,有人要起事,有人要告发,有人宁愿地荒着也要跟自家佃农硬刚。还有人拿着高利贷想威胁佃农,但江南的文化水平很高的,《通报》可以被宣令官传到民间。许多人都知道前首辅顾大奸臣,不,顾大忠臣正在南京收拾青楼行业和高利贷,据说退休的施阁老也没有回老家,在南京辅助顾首辅,发挥余热。
天下大乱,紫禁城独安,朱慈炅安坐于御座,眉头紧蹙。
国文好编,三字经,千字文等名篇抄录部分学习就行,不过他想教的可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历代忠臣的名篇,比如《出师表》,甚至民族英雄的杰作,比如《满江红》,朱慈炅要从孩子抓起,重建忠君叙事和民族叙事。
数学要充分考虑普通孩子的接受程度,朱慈炅虽然有系统的数学知识,但他都忘了怎么构建出来,基本上要反向推演,这个非常累。
朱慈炅已经决定引入阿老伯的数字,以后就叫天启数字,这是爸爸发明的。
朱慈炅突然想起,徐光启认识阿老伯数字,不管,反正朕是先帝教的。
常识从认识爸爸妈妈开始,涉及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医学等诸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不得不说,朱慈炅野心极大,他竟然想一个人完成。
他今天状态不好,看着身边乖巧逗狗的张荷华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这小丫头嫌弃我丑呢,怎么能做我媳妇。
谭进进来禀报。
“陛下,陈子壮、洪承畴求见。”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