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讲义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到六零当团宠 第三十四章 讲义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宋向文瞥了一眼宋南星,又想了想那糟心的三个月的培训任务,咬了咬后槽牙。
“让我再想想吧!”
郑远成点了点头,把空间留给了宋向文和宋南星爷俩。
听着脚步声渐渐远去,宋南星才走到宋向文身边,乖巧的给宋向文按摩着太阳穴。
“师傅,以我的资质,想要拿到行医资格,也就晚几年的事儿。
你没必要为了我,勉强自己接这烂摊子。”
宋向文闭着眼睛,一边享受着宋南星的按摩服务,一边呢喃道:“我接下这任务,并不完全是为了你,还有A省千千万万的农民。
90%的医疗资源在城市里,剩下的部分有四分之三在镇子上,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资源在农村里。
峰山大队还有我,其他大队呢?
从农村到城里,道路遥远,交通不便,需要大半天。
如果被毒蛇咬了,劳动的时候受伤了,被敌特分子伤害了,感冒、腹泻、骨折、发烧了、生孩子需要接生了……根本不可能立刻送到县城、市里,甚至省城的医院去。”
宋南星深深的看了一眼宋向文,认识到了他藏在深处的另一面。
“现在,唯一的难点是,怎么把医学知识,通过短短三个月时间,交给那些个‘半路出家’的秀才们。
现如今,不仅缺医,还少药。西医那一套肯定不行!中医也速成不了啊!”
听着宋向文喃喃自语,宋南星突然间想起了一本被公知所诟病,却被广大网民朋友们誉为三大神书之一,由上海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研究所等编撰,出版于1969年的《赤脚医生手册》。
这本书是一本面向基层医疗人员的实用手册,旨在提供简单有效的医疗知识和治疗方法。
不仅涵盖了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为基层医疗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指导;还详细介绍了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对于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包含了草药治疗的知识,为在缺乏现代医疗资源的情况下提供了替代治疗方案。
在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本书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唯一的问题是……怎么拿出来?
宋南星思考了一阵,又偷瞄了一眼宋向文,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师傅,你有没有考虑过搞“抗大式“训练班?”
“抗大式“训练班?
宋向文眼前一亮,目光灼灼的看向宋南星。
“展开说说?”
宋南星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开了口。
“咱们首周进行政治学习,剩余的七周时间学习基础医疗技能。
比如,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消毒包扎、打针开药、针灸推拿等基础操作。
最后一个月,由巡回医疗队或卫生院医生现场带教。”
宋向文摸了摸山羊胡子,皱起了眉头。
“这教学时间这么短,这教学内容……”
宋南星呵呵一笑,出了个不算主意的主意。
“师傅,闭门造车、大包大揽可不行,咱们得采百家之长。
儿科的常见疾病,咱们不能臆断,也不能问妇产科,不是?
专业的事儿,还得问专业的人。
咱们把各科的问题交到各科的手上,他们出人也好,出讲义也行,咱们都接受。
内容极大丰富,又不脱离群众和实际……”
宋向文一听这话,点头如捣蒜。
“嗯!还是你们年轻人脑瓜子好使。”
说完,宋向文立刻起身,屁颠屁颠的跑去找郑远成了。
听说宋向文肯接下这个挑子,郑远成那叫一个喜出望外,对于宋向文提出的那点小要求,郑远成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一扭头,郑远成就召集各科室骨干,开了一个小会。
面对郑远成发布的任务,各科室一开始还有些不情愿。
但听说七天之内交不出讲义就得出人现场教学,而且这人还有可能去农村带教一个月,这群人当即拍着胸脯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宋向文的号,又出现在军医院针灸推拿科。
这一次,宋南星小朋友没有坐诊,而是坐在一旁开始埋头写字。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小姑娘在补作业,等知道这姑娘写的是针灸推拿的讲义,整个军医院都沸腾了。
等看完了宋南星小朋友亲笔写的讲义,各个科室的骨干们抹了一把脸,默默的撕了自己乱七八糟、东拼西凑的讲义,凑在一起讨论了起来。
他们也不想卷,只是输给一个六岁的小朋友……
他们也是要面子的,好吗?
于是,七天以后,宋南星小朋友收到了军医院所有科室的讲义。
儿科、妇产科、内科、外科……宋南星都能理解,但中药房……
宋南星不理解,但尊重。
根据提交上来的讲义,和脑海中对于赤脚医生手册的记忆,宋南星小朋友和宋向文“商量着”编撰起来。
从简单的感冒发烧、咳嗽呕吐,到更复杂的心脑血管病,甚至核污染防护,只要讲义里面提及的,宋南星和宋向文都会用浅显易懂的词语修改和替代一番。
尤其是针灸推拿,更是成为了重点标注和反复修改的对象。
倒不是宋南星和宋向文想要掐尖,而是针灸是现有条件下,最省钱也最管用的急救方法。
治疗靠银针,药物山里寻,才是最符合A省省情的培养方式。
经过宋向文和宋南星修改后,长达300多页的讲义,最终提交给了院长郑远成。
郑远成逐字逐句的看完了这份讲义,第二天就带着这份讲义到省印刷厂,直接自掏腰包印了三百份,并让人家印好以后直接送到军医院会议室。
省印刷厂这还是第一次遇到自费印刷的,要不是郑远成带着军医院的公章,印的又是“内部学习资料”,印刷厂还不一定会搭理他。
对于郑远成提出的送货上门要求,想也不想就直接拒绝了。
郑远成气得跳脚,却老胳膊拧不动国有企业粗大腿。
还能怎么办?
三天后,拿着条子来自提呗!
三百份资料,郑远成一个人可搞不定。
他想也不想,直接拉上宋向文,又找同事借了两辆自行车,这才风风火火的去印刷厂“提货”。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