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道一句千古一帝,也一点都不为过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第六十一章 道一句千古一帝,也一点都不为过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只见李可不急不忙,目光看向了远处望江楼外,那风和日丽的春景。
缓缓道:“其实千百年来,从百姓当上陛下的,唯有陛下一人而已。陛下从百姓中来,自然比其他朝代的皇帝,都要清楚百姓疾苦,要更加关心百姓。”
“臣曾听说过一种说法,那就是自古以来,所谓的得民心,得的都不是像陛下这样的穷苦出身的人的民心,而是像贵族,像士绅那样的人的心。”
“可问题是……如果你连贵族、士绅的心都得不到?那你又要谁与你一起治国呢?”
“那些真正的,只会种地的百姓吗?”
“可他们大字都不识得一个啊。”
“所以臣以为,学张士诚,只注重士绅的利益,是肯定不对的,但是学陛下,一心只关心百姓,打压士绅,与士绅关系势同水火,也肯定不行。”
“臣以为,陛下应该在这二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至于这个平衡点在哪。”
“臣以为,其实也很好判断,那就看,一个州府,一个县,到底能有多少普通百姓,能够解决温饱。”
“对欺压百姓的士绅,自是要严厉打击,但是对于踏实治国的士绅,也不好让对方日子过得过于寒酸,要给他们尊严。”
“中原,或者说整个华夏从春秋战国开始算起,至今也有快两千多年了吧,其实如陛下这样的能够在心中如此真正爱护穷苦百姓的皇帝,实旷世而罕逢。”
“倘若陛下能一直坚持此道,又不至于控御士绅失衡,臣以为,道一句千古一帝,也一点都不为过。”
“其实……臣还是很看好陛下的!”
“除了陛下有时候会脾气不太好。”
面对李可的一番肺腑之言,朱元璋自然是不会炸毛。
而且……
李可居然夸他旷世而罕逢,还说他是千古一帝。
若不是要保持帝皇的风度,他的嘴角估计都要翘起来了。
“你说朕有时候脾气不太好,你倒是说说看!”
李可便道:“比如说动不动就想杀人,就拿唐太宗来说,为何唐太宗名声好?因为人家杀人之前,都要经过深思熟虑,要让有司反复确认三次。”
“当然,大唐的民风,肯定无法跟大元的民风相比,大唐那时候的官员,世家贵族,还没有大元的士绅品德那么恶劣。”
“可就是如此,臣以为,也不应该说杀就杀,最好是判劳动改造。”
“劳动改造?”朱元璋便皱眉问道。
李可回道:“对!这北方久经战乱,很多地都找不到人来耕种,你与其把他杀了,还不如让他去开垦种地。而且臣以为,陛下应该增加一项类似巡抚的制度,要让德高望重,个人品德好的官员,对地方百姓过得如何,要有一个监察,一个反馈。”
“若是有的官员欺负百姓太甚,陛下就可以第一时间得知情况,以保护大明百姓的利益。”
“自古以来,为何地方上屡屡有官员敢欺压百姓?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天高皇帝远,皇帝别说地方上的事了,就连出了皇城之外的事,皇帝都不一定能够知道,他们不怕自己做的恶事传到朝堂上来,而且假若是跟皇帝关系亲近,就算有人举报的是实情,然而皇帝也会替他们包庇。”
“比如说,跟陛下您一起出生入死的,那陛下您忍心下手么?而且对方肯定也知道,陛下您不忍心对他下手,所以对方才敢那般猖獗。”
“臣以为……法者,治之端,民者,国之源,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大道之行,明察惟检。”
“倘若大明的每一代皇帝都能做到此,超过三百年,甚至五百年,八百年,也未尝不可能。”
朱元璋刚才没太听清,也是连忙问道:“你方才说什么?”
李可道:“说什么?”
朱元璋:“就是那句法什么。”
李可便道:“法者,治之端,民者,国之源,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大道之行,明察惟检。”
朱元璋:“什么意思?”
李可:“就是字面意思啊!”
朱元璋:“朕问的是‘大道之行,明察惟检’是什么意思?”
李可便道:“就是一个国家,有蛀虫,有破坏朝廷利益、破坏百姓利益的人是不可避免的,当君王的人,要明察秋毫,时刻把这些人给揪出来。如此,这才是最正大,可久可远的治国常道。”
朱元璋回道:“那朕让你去办此事如何?”
李可一脸骇然,连连退了几步,“陛下你该不会是想让我死吧?这弹劾别人,多得罪人啊。而且一般干这种事的,都是很小很小的官。正所谓,官阶越小,顾虑越少,锋芒才最利。”
其实朱元璋老早就有想让李可当他的一把刀的想法。
只是最后他惜才,明白李可不应该用在这个上面,他才没有那么做。
“朕看你小子并不是很忠于朕,你这话的意思是不是,就算你知道谁不是好人,你也不会跟朕提?”
朱元璋打算再吓唬吓唬李可。
李可便道:“臣都懒得跟别人交往,所以臣也不知道谁好谁坏,臣也不愿意去八卦谁好谁坏,臣只想做臣自己想做的事,陛下你得量才为用,这才是好陛下!”
朱元璋便饶有深意地瞄了他一眼,倒也没有继续为难他了。
毕竟……相比起用来弹劾别人,李可确实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用处。
聊完了这些,李可便又问朱元璋,这宝钞司的纸币做出来没有。
朱元璋这才让人去把成品给带来让李可过目。
说实话!
李可挺担心这纸币被大范围地伪造的。
只不过,又不能不用。
先凑合凑合吧,只要伪钞所造成的损失不是太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那就行。
不过紧接着……李可还是对工匠提出了一点要求,比如说,看看能不能尝试使用凹版印刷。
现在都用的是凸版印刷。
还有,看看能不能调制出变色油墨,然后他来搞定阮文。
李可随便地说了一些技术上的东西,朱元璋就在一旁看着,这不知道的,还真的要怀疑李可是不是印过钞,不然他怎么那么了解这些技术?
甚至就连那些工匠,都好像不知道。
“凹版也能印啊,你把油墨调一下,可能要稠一点,然后那铜板,雕刻的时候,线条的深度,宽度,都要控制一下,油墨上去了以后,把多余的要刮掉,然后再用一个轧东西的,就用力压下去,这墨水说不定就会转移到这纸上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