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送命题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第六十章 送命题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洪武三年。
所谓新年新气象,那是没有的。
毕竟这一年,六部的官员还是凑不齐。
按理说,有着这么多的空位,应该大把人来抢着当官才是,可貌似,这元末明初的文人,都不太爱当官。
这不!
今年一上来,这第一道下的诏令,还是‘诏求贤才可任六部者’。
哎,这诏书发得多了,都感觉大明有点卑微了,像是求着别人来当官似的。
最近李可可太忙了,因为要培养银行方面的人才。
不过……
这一个月的时间下来,朱元璋还是会特意抽两三天下午的时间来,让李可跟他一起聊聊天。
大善殿。
望江楼。
从望江楼朝着西边看去,可以看到宫城里有一条河,自然景色,自是美不胜收。
朱元璋就很费解,问李可道:“李可,你说!为何朕表现得如此求贤若渴,可似乎,很多人还是宁愿隐居,也不愿意出来当官?”
李可想了想,便道:“陛下您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
朱元璋不满地看了他一眼,“那自然是要听真话!”
李可回道:“有人曾说过,若是一个人不愿意在某个地方打工当值了,那要么是钱给少了,要么,就是心里受委屈了。”
“臣当初当翰林院典籍的时候,曾给自己算过一笔账,以臣当初的俸禄,家里养十个人不成问题,但是超出十个人,那可能这饮食就有点拮据了。”
“而世人当官是为了什么?”
“肯定不可能是真的为了百姓,像宋朝范仲淹那样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人,肯定是少之又少。”
“像唐代杜甫那样的喊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人,更是几乎绝迹。”
“就算是臣,不也经常跟陛下您讨要好处?”
“不过臣是个有良知的人,既然陛下给了臣好处,那臣一定为陛下尽心尽力地分忧。”
“所以陛下您问为何没有人愿意来当官,那陛下您可以先从您给的俸禄高不高入手。”
朱元璋便道:“你当初一个从八品的小官,就能养活家里十个人,这还不够?朕给你的,还是脱了壳的大米,而寻常百姓,要想得到你那俸禄,那得种多少亩地才够?你怎么不念百姓有多艰辛?”
李可便回道:“我知道百姓有多艰辛啊,可问题是……陛下您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臣一样,有着如此崇高的觉悟。这俸禄,能多增长点,还是得多增长点。”
朱元璋又问道:“你说的受委屈了,又是何意?”
李可便道:“受委屈了的意思就是,比如说干最多的活,拿最少的钱,别人都可以升官,就自己不能升,又或者是自己提的建议,陛下根本不听。”
“只不过……如今天下贤才几乎都极少有人在陛下您这干过活,所以以上这些,也无法成立,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朱元璋:“是什么可能?”
李可道:“人家觉得陛下你过于残暴,不是什么圣贤的君主,所以他们不愿意出仕。至于到底为何他们会视陛下为残暴,为不圣贤的君主,那这个陛下你就得自己好好地反思反思了。”
“是不是给人加了重税,是不是虐待文人,比如说臣曾去过苏州,听说那里的税就挺重。并且还有一种可能!”
朱元璋:“什么可能?”
李可道:“就是他们上一任的君主太得人心了,然后他们十分忠心,你若是不给他们一个台阶下,他们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好意思来。”
“不然都是混一个圈子的,当初上一任的君主对你多好,结果你投了别人,那以后不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而且……对于陛下你把人家上一任的君主给杀了,他们对陛下你肯定是心有怨恨的。”
“其实陛下不必在意这些,他们不来辅助陛下,那陛下你自己培养不就好了,兴教育,行科举,到时候,等过个十年八年,还是会有大把人才供陛下挑选。”
“而那些遗老遗少,就让他们去吧,强扭的瓜不甜,别到时候给陛下你下套,把治国给搞黄了,那反倒是不好了。”
朱元璋白了李可一眼,“可朕如今正缺人才。”
李可只好道:“那就像臣一样,找一些识字的出来,让宋濂宋学士他们好好加以培养,先去入职翰林院,不给他们授官,只当个学徒,包吃住、多读书,正式当官前,还要到各部去实习,再分配到各部,委以重任。”
“如此两三年过后,即便不能说所有人都是治国的人才,但应付一般的日常事务,肯定没什么问题。”
朱元璋又道:“朕欲设科取士,你怎么看?”
李可道:“取回来的,应该也不行,并不能解决燃眉之急,毕竟那些真正有治国才能的人,肯定还是不会愿意来。”
“陛下您就别急于求成了,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又岂是一朝一夕,唯有脚踏实地,才是硬道理。”
说是那么说,可朱元璋不得不急啊。
尤其当那些遗老遗少不愿意出仕,他就很急。
恨不得把这些人全都杀光。
经过李可的一番宽慰,最后,朱元璋也只能是叹了一口气,“就按你说的去做吧,你来负责!”
“啊?”
“啊什么?”
“可我又不会教人,教人这种事,应该交给宋学士。”
“宋濂他们还有许多事要去做,脱不开身。”
“臣也有许多事要去做。”
“宋濂教宋濂的,你教你的,你们都教,那人才不就更多了。”
李可立马道:“臣自己还需要别人教呢。”
朱元璋最后想了想,感觉也是。
尔后又道:“你方才说了朕给苏州加了重税?所以他们才不愿意来?”
李可:“对。”
朱元璋:“那你觉得,应不应该减一点?”
李可便道:“臣以为,帮助肯定是有一点,但是若是想彻底改变,变成苏州士子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那恐怕还是有一点困难。”
“主要是跟张士诚相比,陛下你能给的,实在是太少了。”
“就好比张士诚给他的人每个月一百两俸禄,而陛下你只能给十两,那能一样吗?”
“陛下你心里装的是穷困百姓,而张士诚心里装的是那些士子,陛下你希望士子能不要钱帮你治国,可士子觉得,唯有张士诚这样的出手大方的君主,才是好的君主。”
“为何陛下攻打张士诚时那么难,很多人宁死也不降?无他,张士诚给的太多了,以至于他们真的觉得张士诚才是明君了。”
朱元璋便问道:“那你呢?你觉得谁才是明君?”
擦!
这算不算是一道送命题?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