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329章 太子的首本政疏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四月,京师这轮换相终于尘埃落定。

    殷士儋以教育专务大臣的名义入阁,内阁再添一名成员,负责全大明的学政事务。

    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暂时空缺,但是为了推动学政事务,朝廷暂时没有补缺的想法。

    杨思忠调任吏部尚书,紧接着吏部就廷推通政使人选。

    前任通政使,现任刑部侍郎李一元赫然在列,而这个名单也得到了大臣们的称赞。

    通政司现在的职能非比寻常,是无法长期空缺的。

    通政司中人才青黄不接,原本大家都在看杨思忠的热闹,看他到底选谁做他的继任者。

    但是当李一元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朝臣们都拍案叫绝,这确实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李一元是前任通政使,熟悉通政司的事务。

    他在刑部侍郎的位置上做的很好,说明他是个能适应新工作的能臣。

    这份名单迅速在内阁通过,然后送到皇帝面前。

    果不其然,皇帝朱笔点了李一元的名字,新任通政使就这样出炉了。

    就这样,杨思忠这位新任大冢宰,就用一份完美的人事任免,坐实了自己“知人善任”的人设,吏部上下对这位新任尚书都十分敬重。

    苏泽也看到了系统的结算报告。

    【《蒙学教育议》通过,前礼部尚书殷士儋,成为第一任教育专务大臣。】

    【第一任教育专务大臣殷士儋,确立了大明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的基础,成为新时代教育体系的源头。】

    【这项制度被各国效法,成为近代平民教育的开端。】

    【国祚+1。】

    【威望+500。】

    【剩余威望:1410】

    投入200威望,回报500,赚了300威望还算是划算。

    ——

    报馆,沈一贯面带笑容走了进来。

    冯保成为司礼监掌印,沈一贯小赚一次,他今天刚刚提了彩金,准备向苏泽罗万化分钱。

    到今天沈一贯扑了空,罗万化接过了钱袋后说道:

    “子霖兄去东宫了。”

    沈一贯疑惑的问道:“今天子霖兄不是没课吗?”

    罗万化点头说道:“是啊,但是今天一大早,太子派人急召子霖兄去东宫了。”

    “那这笔钱就有劳一甫兄把这袋子钱给子霖兄了。”

    “肩吾兄不自己给子霖兄吗??”

    “哎,我要随大鸿胪出京了。”

    “济州岛军港要开建了,内阁派遣大鸿胪去朝鲜签订国约,然后再去济州岛慰问大明水师驻军。”

    听到这里,罗万化也只能对沈一贯表示同情了。

    谁让鸿胪寺就是干这些的呢。

    东宫。

    “苏师傅,这人是真的吗?”

    苏泽看着手里的信,仔细比对笔迹以后,点头说道:

    “殿下,这是国子监生朱俊棠的亲笔信,他是臣的弟子,臣认识他的笔迹。”

    太子说道:“这是舅舅寄来的,这个朱俊棠随着一艘伪装成南洋船的倭寇商船停靠台南港,舅舅发现这艘船有问题,命人扣留了这艘船,这个朱俊棠托人将信带给舅舅。”

    苏泽点头说道:“臣在国子监也打听过了,国子监博士黄文彬和国子监生朱俊棠在年前离开京师,说是去澎湖渡假,或是遭遇了风暴,流落到了倭地。”

    小胖钧兴奋的站起来。

    一个月前,在台南殖拓的李文全扣押一艘伪装成南洋船的倭寇商船,船上的朱俊棠派人送信出来。

    朱俊棠说明了自己和黄文彬流落倭地的过程,然后将岛津家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向李文全求救。

    一名国子监官员和国子监生被倭寇扣押,这怎么都算是一件大事。

    李文全一边通知澎湖学政张纯,让他来台南确认朱俊棠的身份,一边又派飞剪船前往直沽,先向太子报告。

    “苏师傅觉得应该怎么办?孤请奏父皇,派遣大明水师去倭地营救黄文彬?”

    苏泽立刻摇头说道:“殿下,不可。”

    “为何?”

    苏泽说道:“兵法有云,料敌为先,如今我大明对倭寇本土没有多少了解,但倭寇却不断刺探我大明情况。”

    “岛津家的军力部署,武器舰船,我大明一无所知,对倭岛的气象航道也不清楚,贸然远征恐重蹈前元覆辙。”

    小胖钧点点头,他也是一时上头,被苏泽一劝,也打消了想法。

    “那苏师傅,黄文彬怎么办?”

    苏泽说道:“殿下想要征倭,臣是支持的。”

    “啊?”

    小胖钧有些意外的看着苏泽。

    从小到大,身边的士大夫教导的都是不要妄动刀兵。

    苏泽说道:“殿下,倭寇乱我东南,戕害我大明百姓,这等血仇怎么杀了几个倭寇就了结?”

    “先帝之所以在平倭后罢兵,是因为当时我大明水师疲敝,无法征讨倭寇本土。”

    “现在陛下建设水师,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征讨倭寇,报仇雪恨了!”

    这句话听得小胖钧热血沸腾,原来皇爷爷和父皇是这个意思。

    苏泽继续说道:“正如臣所说的,要征倭,需要先打探倭人的情报,勘探倭国港口水文,气候风向,这样舰队才能征倭成功。”

    小胖钧连连点头,苏泽说道:

    “臣以为,应该让国舅放了倭人商船,并且将倭寇需要的硝石卖给他们。”

    “苏师傅,你要通倭?!”

    苏泽笑了一下说道:“朱俊棠在信中说了,岛津家缺乏硝石,这才信了他的话,让他来澎湖买硝石。”

    “国舅卖给他们硝石,就能让倭人相信他们是真的有本事的,就会给他们更多的自由。”

    “这两人,一人是大明宗室子弟,国子监举人,一人是国朝进士,大明正经的官员。他们都是忠于大明的。”

    “让国舅给他们硝石,再和朱俊棠说,让他在倭国搜集倭寇情报,这样日后陛下要征倭的时候,就有情报可用了。”

    “殿下,征倭是国战,不仅仅要有刀兵之战,也要有情报之战。”

    “甚至臣以为,大明国力远甚于倭国,所以情报战更重要,只要情报战胜了,刀兵之战自然就能胜了!”

    小胖钧激动的说道:“苏师傅这个办法好,孤这就写信给舅舅!”

    “等等,殿下这件事还是应该密奏朝廷才行。”

    “苏师傅说的对,可是孤不会写奏疏啊。”

    “没事,殿下也到了年龄,可以参与国政了,让臣来教你写奏疏,就从这件事开始。”

    小胖钧听到这里更激动了。

    以往那些生意,小胖钧也玩腻了。

    小胖钧唯一的乐趣,就是派人查账,揪出东宫店铺里的蛀虫。

    海战模拟玩了一阵子,小胖钧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马六甲的奥斯曼人和佛朗机人一个比一个能忍,双方集结舰队却至今没打一仗,所谓海战就是互相抢劫对方的商船。

    而朱俊棠的这封信,让小胖钧脑补了一出精彩的卧底情报大战,而苏泽让他自己上书,岂不是要让自己主导这次情报战?

    小胖钧立刻让身边的太监张宏拿来空白奏疏。

    作为太子,小胖钧也要在万寿节等国典的时候,给皇帝上请安奏疏。

    但是有关政务的奏疏,这还是第一份!

    亲自参与政治的热情让太子激动,苏泽接着开始教导他怎么写奏疏。

    “师出有名,殿下先要说明刺探倭寇情报的必要性。”

    苏泽看着小胖钧动笔,一手中规中矩的字迹出现在纸上。

    皇室教育还是很严格的,小胖钧这手字谈不上有什么特色,但是也算不错了。

    “倭寇屡犯海疆,荼毒百姓,罪在不赦。昔先帝罢兵,实因水师疲敝;今陛下整饬武备,欲图远征,必先知彼虚实.”

    苏泽看着小胖钧写完,满意的点头,继续说道:

    “殿下,要让人办事,要给予相应的名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正也。”

    “朱黄二人是忠心国事的,但是也要安他们的心,让他们能好好搜集倭寇情报,也能和官府正常联络。”

    “所以殿下可以请奏陛下,虚设倭国通政署,以黄文彬为主司,朱俊棠为副,让他们以通政署的名义和官府联络,也能让他们以通政署之名,招募人手。”

    小胖钧立刻说道:“苏师傅这个办法好!”

    他在奏疏上写道:

    “现有国子监博士黄文彬、监生朱俊棠困于倭地,然其忠贞可鉴,堪当重任。”

    “伏望陛下特设倭国通政署,授黄文彬主司之职、朱俊棠副使之衔,许其以官署名义联络朝廷、招募志士。如此名分既正,二人可安心刺探,倭寇亦难生疑。”

    苏泽接着说道:“最后就是建议朝廷,允许朱俊棠购买硝石,取得倭寇信任,再宣布朝廷的任命,让二人耐心在倭国搜集情报。”

    小胖钧迅速写完了奏疏,苏泽看完之后又帮着他修改了几个问题,然后说道:

    “殿下可以送去通政司了。”

    “苏师傅,这份奏疏能通过吗?”

    苏泽想了想,又说道:“如果殿下不放心,臣可以联署。”

    “苏师傅可一定要联署!”

    “请殿下让臣誊抄一份。”

    大明的大臣都会存档自己的奏疏,等退休以后会编成文集。

    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工作留痕,这是良好的公文习惯。

    小胖钧知道这个规矩,等苏泽誊抄完毕,又看着苏泽在奏疏上签名,连忙让太监送到通政司。

    回到詹事府的公房中,苏泽掏出【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奏设倭国通政署刺探疏》遭遇到通政司的反对。

    通政司惧怕日后多一个外任去处,反对设立倭国通政司。

    由于新任通政使李一元刚刚到任,皇帝顾及他的威信,搁置了这份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41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2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好弟子第一次正式参与政务,总要让他有点成就感。

    只是苏泽没想到,通政司竟然为此反对。

    既然如此,苏泽选择了“是”。

    【威望值已经扣除,剩余威望1210点,已经在现实中完成上书,请等待奏疏生效。】

    ——

    通政司。

    经历官徐叔礼小心翼翼的坐在公房里。

    随着前任大银台高升,新的通政使到任,通政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通政司内实在没有可用的人手了,李一元最后还是留用了徐叔礼,让他继续担任李一元身边的经历官。

    徐叔礼还在适应新的领导。

    他虽然情商不高,但是也看出来,这位新任大银台心情不好。

    李一元到任后,对通政司的工作挑了一些错,训斥了一些官员。

    徐叔礼虽然暂时没有被训,但是他总有预感自己快了。

    就在这个时候,东宫送来了奏疏。

    听说是东宫的奏疏,徐叔礼不敢怠慢,连忙向着李一元的公房而去。

    李一元坐在公房内,他在刑部又是修律又是编书,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了通政司。

    李一元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公房,他很怀疑杨思忠是故意报复自己,可惜他没证据。

    通政使就通政使吧,通政司是大九卿,只要自己在任,用还有入阁的机会。

    等到自己入阁,再报复杨思忠也不迟!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但是到了通政司,李一元又发现,堂堂通政司,竟然连个堪用的人才都没有!

    那些能干的都被杨思忠外放了!

    自己身边那个经历官徐叔礼,唯一的优点就是小心谨慎,办事能力是真的不行。

    “大银台,又有重要奏疏到了!”

    听到徐叔礼的声音,李一元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心头冒出一股火。

    李一元也是重臣了,很少直接训斥手下,他先皱着眉头说道:

    “上次不是说过了吗!每日上午下午各送一次奏疏,本官留着一起看。”

    “可是!”

    看到徐叔礼的样子,李一元再也忍不住,他说道:

    “可是什么!本官要去户部一趟,把整修驿路的费用要回来,等下午本官再看。”

    徐叔礼看到李一元脸色难看,也不敢再说,只好乖乖退出去。

    修整驿路的经费,也是上次联名共议预算案的时候,杨思忠争取来的。

    这笔钱要用来修整京师附近的驿站道路,李一元虽然和杨思忠不对付,但是通政司的利益他还是要重视的。

    等到李一元从户部回来。就见到了在通政司等待的太监张宏。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