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旧楚的老先生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七十五章 旧楚的老先生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当初,萧何只是在楚地见过稂两次。
没想到稂在渭南郡竟然还能让郡守司马欣这般称赞。
这一次萧何才觉得算是真正地认识了这个支教夫子。
一个能放弃大好未来,却甘愿在海边的村子里教书的人。
这些事,萧何起初是不知道。
但当司马欣带来了一个少年人,这个少年人如今就在潼关城教书,他是稂的学生,从齐郡的琅琊县内。
“若没有老师,我一辈子都不可能离开海边。”这个少年人带着笑容道:“我的老师总说我们要出去看看,来关中看看,去边关看看,最好去边关戍守两年,如此一来人生也算是完整了。”
曹参追问道:“他的学生都和你一样来到关中了?”
这个少年人摇头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来了,有很大一部分都留在了琅琊县,只不过老师觉得我学得最好,来关中拜谒大夫子,参加考试之后我就要回琅琊县,顺便将书籍带去琅琊县,我一共准备了十车的书籍。”
曹参也不再多问了。
司马欣示意这个少年人可以离开,他又道:“从敬业县离开,前往支教的每个孩子我都认识,就算是十年过去了,老夫也一样能一眼认出这个孩子是哪一年离开了,老夫守在潼关,就是看着这些孩子出去又回来,可能再过几年,支教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之后老夫恐怕真的记不清了。”
萧何一直沉默不言,望着黄河边的石碑,看着公子扶苏宣造的字迹,沉思着。
在司马欣的讲述中,稂的故事十分动人,学成之后支教三年,戍边一年,北伐匈奴又一年,那一年稂英勇杀敌,成了军中百长。
如果,稂的事迹到此为止,他应该是军中的青年将领,继续在军中任职。
可是稂离开了边关,回到了家中。
如果稂继续留在关中也很好,但是他又一次离开了,他抛下了这里的一切,选择了继续给海边的孩子教书。
或许是因为他的承诺,他要回到海边。
公子扶苏是个信守承诺的,那么这些支教的夫子也都是信守承诺的。
换言之,其实这些支教夫子,与其说是叔孙通的弟子,不如是公子扶苏的弟子。
支教之策因公子扶苏而兴起,那么这些人也会将支教事业传遍天下的。
当在海边教书的稂收到萧何的书信时,已是秋季。
不过最近稂见到了一个老人家。
这位老人家楚地的名仕,乃是九江范氏一系的人。
秦一统六国的战争中,项燕死了,但也有一些人留了下来,此人正是范增。
桓楚坐在海边,他想起了当初与项梁在会稽郡的谈话,以及项氏的约定。
桓楚是范增的学生,一直以来照料着范增他老人家。
现在范增就坐在一块大石上,与眼前的年轻人谈着话。
这个年轻人是个支教的夫子,正是稂。
“老人家,你也可以入秦,也可以支教的。”
闻言,须发皆白的范增笑呵呵道:“入秦?”
稂颔首,一脸认真道:“如今的天下人都在入秦。”
范增的笑声停下,双手无力地放在双膝上,也不知道是这位老人家放松,还是觉得很挫败。
“公子扶苏是何等了得的人物。”范增的语气快且咬字清晰,他接着道:“老朽这风烛残年,公子怎看得上老朽。”
范增神色为难,稍显挤眉弄眼,一副老顽童的模样,道:“呵呵呵,入秦?老朽这年纪就算是到了函谷关,也都累死了。”
稂上下打量一番,道:“也对,公子或许真的瞧不上。”
闻言,范增刚挤出来的笑容就僵硬在了脸上。
坐在后方的桓楚听闻此言,面色不悦地就要走向稂。
“你坐下!”范增拿起一旁的纤细竹条打了桓楚一下。
桓楚忍着气又重新坐在了后方。
面对自信且年轻的稂,范增换了笑脸又道:“你们这些支教的夫子将来都是要为吏的?”
稂颔首,道:“虽说不是吏,但入学士府就能有俸禄。”
范增再道:“支教的夫子一年比一年多,支教需要用多少俸禄,养活多少支教夫子,这对秦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
“老先生何出此言?”
范增道:“老夫以为此策不能长久。”
稂道:“当年列国都想要一统天下。”
范增打断道:“楚国就不想。”
稂道:“对,所以楚国只是楚国,成不了大秦,比不上大秦。”
闻言,桓楚又想要站起身来。
范增抬首,提起竹条先抽了身后的桓楚一下。
这一下抽得桓楚感受到了疼痛。
他还未站起来,但老先生看穿了他这个弟子的心思,人还未动,老师的竹条就先打过来。
桓楚有苦说不出,只能继续忍着,忍着这个稂的轻慢。
要知道,当年在楚王宫,哪怕是楚王都要对范老先生十分敬重,老先生当年掌楚国礼法,乃是楚地贵族中最德高望重的人物。
就算是如今,各地的楚人都十分敬重这位老先生。
面对老先生的话语,稂回了一句,所以楚国输给了秦国。
范增反倒是没有生气,又道:“秦国有多厚的国本,能够支撑支教?”
稂面对海风回道:“如果说用支教来教化天下人,这比起连年的征战,支教其实是极其低廉的成本,老先生说需要国本来支持支教,此话固然不错,但相比较连年的征战,支教真的已是最廉价且最有效的方式了。”
范增感慨道:“公子扶苏了得呀,秦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位公子。”
“谁知道呢……”
稂望着蓝天回了一句。
范增再问道:“你为何不愿做老夫的弟子。”
稂道:“我何德何等,怎能成为您老人家的弟子。”
范增啧舌道:“你当然能。”
稂道:“我的一切都是从敬业县学来的,难道老先生要教授我楚礼楚歌吗?可是那些学识我已学不了了,也不知道为何,我真的学不了了。”
“呵呵呵……”
范增的怪笑声再一次传来。
稂道:“老先生是不是觉得,因我说不动你入秦,我就怀恨在心不想成为你的弟子?”
范增沉默不言。
稂又道:“不是这样的,是我真的学不了别的了,当老师将公子扶苏学识传授给我们,我们的心智以及思考的方式,都是公子扶苏给我的,我们自小就不是贵族,我的思考方式也与你们这些旧贵族不同,对我们来说朴实的生活就能够完成我的使命,而美好的物质只不过点缀罢了。”
范增再问道:“为何?”
稂解释道:“我们的所思所想就是将天下人视为一个整体,就像是墨子所言,我们需要自爱,而后爱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也爱天下人。”
而后面对范增,稂继续道:“老先生也可以成为像我这样的人,我可以给穷苦的孩子教学,我可以给以前的贵族子弟教书,我从来不会藏私,老先生啊……试着爱天下人吧,不要活在过去了。”
范增道:“公子扶苏会爱天下人吗?”
“老先生不用怀疑,公子就是那样的人,公子本就是爱着天下人的,我们支教夫子的理想几乎都一样,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那就是让天下人过得更美好,这就是我学不了老先生的学识的缘由。”
“在我看来,有时我们不是在为公子扶苏卖命,我们也不是为了大秦在奔走,我们是为了我们的使命,这就是李觅在回关中的路上,会帮助经受旱情的陈郡县令,帮助他们解决水源与耕地的问题。”
“而后,李觅可以什么都不要地离开陈郡,当我的兄弟隹,他在支教时甚至被人打,甚至被暗杀,可他依旧坚持教书,因我们这些人真的想要改变这个天下,让这个天下焕然一新,老先生的楚学虽好,但还请老先生珍藏,后人或许会翻看它一眼,但它再也不会活过来了。”
桓楚目光不友善地盯着稂,这个人的话似乎在说,不要再想着复楚了,你们注定是失败的,只有公子扶苏的学识才是这个世上最好的。
范增道:“你们是为了问心无愧。”
稂摇头。
范增道:“那你们是为了什么?”
“我们是为了天下子民。”稂微笑着对这个老先生道:“为了天下人,我们可以支教,我们的学生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有更高的追求,就是我最骄傲的事,公子扶苏让我学会了如何爱天下人,我也会教我的学生如何去爱天下人,我的学生们也会延续我的事业,由此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
稂又问道:“老先生,你也可以这样吗?哪怕你的学生中有一个你极其憎恶的人,你会教导他的孩子吗?”
安静良久,范增道:“公子扶苏,确实了得。”
范增暂且在琅琊县住了下来,海边的一处木屋内,桓楚几次劝说范增离开,他道:“老先生,在楚地还有许多楚国旧人想要见老先生。”
范增侧卧着,半眯着眼道:“什么人要见老夫?”
……
PS:今天码的实在太晚了,还有一章先欠着,争取明天补。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