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圣驾移跸,家住海边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红楼帝业 第225章 圣驾移跸,家住海边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展眼又过了几日,已是三月尽、残红落之时。

    刺杀袁历的幕后主使并内应之人,依旧影影绰绰,查无实据。

    袁历遇刺身亡,之所以让景宁帝悲痛,细究其故,却有三端:

    其一,袁历乃景宁帝与泰顺帝密立的储君,关乎国本,非同小可;

    其二,景宁帝心下明镜也似,此事必是宗室之中有人觊觎大宝,行此大逆不道之举。思及当年“九子夺嫡”之惨烈,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如今竟又重演,怎不教他痛心疾首?

    至于其三,方是祖孙之情。

    事实上,景宁帝虽喜爱袁历这个皇孙,二人的祖孙之情却并不深厚。也就是近二三年,因泰顺帝登基,袁历才常与景宁帝接触。

    相比之下,景宁帝与皇长孙袁晳的祖孙之情要深厚多了。袁晳是自幼养在景宁帝膝下,景宁帝对其亲自调教,耳提面命。

    而景宁帝一生,龙子凤孙甚多:皇子三十余,女儿二十,至于孙辈,更逾百数。其中许多儿女孙辈已亡故,景宁帝一生,历尽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

    此番若非袁历身负储位之重,景宁帝不至如此悲痛。

    近十日,经苏天士的精心调治,景宁帝非但龙体渐愈,连郁结于心头的块垒,竟也消解了几分。

    景宁帝在扬州驻跸已大半个月了,因彻查袁历遇刺一案,兴师动众,闹得扬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风声不胫而走,传至江南诸省,亦直达神京朝堂,惹得物议沸腾。

    景宁帝自知不宜久留扬州。

    虽说此番南巡,原为赏览江南风物,奈何遭此变故,游兴已阑珊。然若径直由扬州返京,反倒坐实了袁历遇刺之事,徒增猜疑。

    景宁帝遂密谕泰顺帝,将袁历之死宣称为“扬州病逝”,以掩人耳目。

    另外,四月初一,景宁帝便要移驾江宁。原拟巡幸苏州、杭州等地的行程,一概作罢。

    江宁,遂成此番景宁帝第七次南巡的最后一站。

    ……

    ……

    三月的最后一日。

    扬州城又笼上一层烟雨,濛濛如雾。

    盐院内宅,邱姨娘房中。

    邱姨娘斜倚湘妃榻,手捧一盏香茶,袅袅茶烟里,一双凤眼微微含笑,瞧着跟前侍立的丫鬟小南。

    邱姨娘轻啜一口茶,慢悠悠问道:“你伺候姜大人已二三个月了,觉得如何?”

    小南顿时飞红了脸,只低声道:“姜大人……极好的。”

    邱姨娘见她这般情状,玩味一笑:“明儿姜大人便要侍奉太上皇去江宁了,你可舍得?”

    小南愈发羞赧,绞着手中帕子不则声。

    “怎么不说话了?”邱姨娘故意追问。

    小南低着头,半晌方轻声道:“倒是……舍不得的……”

    声音细如蚊蚋,却字字真切。

    邱姨娘放下茶盏笑道:“既如此,我将你送给姜大人,你可愿意?”

    小南先是一怔,随即跪下道:“我……我愿意。只是姨奶奶待我恩重如山,本该好生服侍您。若……若跟了姜大人,便不能在跟前尽心了。不过纵是到了那边,我也必当时时想着报答姨奶奶的恩情。”

    邱姨娘听罢,甚是满意。

    当初她特意将小南送到姜念身边,正是看中小南标致可人,又是自己亲手调理的。想着若能用小南笼络住姜念,林如海若有不测,也好有个倚仗,或能保住体己。

    如今虽则林如海病体渐愈,邱姨娘仍决意将小南送给姜念。

    一来依旧存着笼络姜念之意,二来姜念对林如海有大恩,于她邱姨娘也算恩人,三来这二三个月的旁观,她见姜念确是难得的青年才俊,小南又分明已动了情思,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既全了主仆之义,又成就一段姻缘。

    邱姨娘执起小南的手,款款道:“这二三个月来,我瞧着,姜大人年纪虽轻,却是难得的才俊人物,你也已对他存了心思,我岂能不成全?一则全了咱们主仆一场的情分,二则也为你谋个好归宿,终身有靠。”

    这话明里是为小南打算,暗里却自有盘算。邱姨娘深知,这般说辞最能动人心肠,小南必定感恩戴德,日后更念她的好处。

    果然,小南听了这话,登时感动泪下,跪倒在地,哽咽道:“姨奶奶这般疼我,我就是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尽。”

    邱姨娘忙搀小南起身,笑道:“快别如此。待今儿姜大人回盐院,我便亲自去与他说这事。”忽又话锋一转,踌躇道:“只是……不知他肯不肯要你。若他不应,你可不许怨我。”

    小南粉面飞红,低声道:“他……他是愿意的,只是……”

    说到此处却欲言又止。

    邱姨娘凤眼微挑,含笑追问:“只是什么?”

    小南绞着手中帕子,轻声道:“不敢瞒姨奶奶,前几日姜大人曾说,待老爷与姨奶奶进京后,便……便要向姨奶奶讨了我去。”

    “原来如此。”邱姨娘轻笑,“这倒省了我一番口舌。”

    略一沉吟,邱姨娘又正色道:“不过,他虽是年轻公子,终究是朝廷命官,更兼三任钦差的身份。这等事,原不该等他开口来讨,合该我主动相赠才是。”

    这邱姨娘是会体贴爷们体面的,是会巴结爷们的,这也是林如海喜爱她的原因之一。

    若非当年林如海与贾敏伉俪情深,贾敏又出身荣国府这等勋贵之家,林如海早将邱姨娘扶正了。

    如今邱姨娘虽居妾位,在林家却已相当于主母一般。

    ……

    ……

    姜念已将两淮盐政尽数交给了林如海及新任两淮盐运使詹坦麟,已专心在景宁帝身边随驾侍奉。

    这日傍晚时分,扬州城浸在蒙蒙烟雨之中,远山近水皆笼着一层轻纱也似的雾气。

    姜念自景宁帝行宫归来,刚踏入盐院内宅,便见四并堂内灯火通明,待入了堂内,又见一桌精致酒席已然齐备,林如海、邱姨娘、林黛玉、小丹、小南、紫鹃都在。

    楠木八仙桌上铺着锦缎台布,当中一个掐丝珐琅火锅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四围摆着时令佳肴:春笋炖鸡色如琥珀,清蒸鲥鱼银鳞未褪,蟹粉狮子头莹润如玉,另有几样点心,做得甚是精巧。

    原是因明日姜念便要随扈景宁帝前往江宁,而林如海尚需暂留扬州交接公务,待新任两淮巡盐御史到任后方才进京。今日林如海特备下这桌家宴,专为姜念饯行,并未邀外人作陪。

    林如海身着家常石青缎褂,见姜念进来,忙起身相迎,笑道:“贤侄来得正巧,酒菜刚上齐。”

    姜念拱手还礼:“姑丈见外了,不过暂别而已,京中自当重聚。”

    林如海执其手道:“话虽如此,这饯行酒却是少不得的。”

    说话间二人已至席前。

    林如海、姜念落座,姜念又坚持请邱姨娘与林黛玉同席,林如海点头允了,二人这才入座。

    小丹、小南、紫鹃等丫鬟在旁伺候。

    小南一双杏眼时时偷觑姜念,斟酒布菜格外殷勤。

    因林如海病体初愈,姜念又素来不喜饮酒,席间二人不过略饮几杯应景。邱姨娘与林黛玉见二人如此,也便跟着浅酌而已。

    宴罢,姜念携小南回桃花泉轩。

    此时轩外雨丝如织,打在泉边几株桃树上,但见残红点点,暗香浮动,别有一番清幽之致。

    不多时,邱姨娘带着小丹冒雨而来。

    邱姨娘指着小南,对姜念笑道:“小南自十一岁起便跟了我,已有六年了。这丫头既标致又伶俐,因而当初你来时,我特特地派她伺候。展眼她已伺候你二三个月了,实乃莫大的缘分,我又瞧她已对你存了心思,不该再叫她离了你,故而特将她送给你。”

    饶是小南已提前知道这一出,此时还是不禁羞红了脸。

    姜念正色道谢,又道:“只是目今随扈太上皇南巡,带着女眷不便。待姑丈与您进京后,我再接小南。”

    邱姨娘笑道:“如此也好。”

    小丹在旁绞着帕子,眼中满是艳羡。

    邱姨娘携小丹刚出桃花泉轩,忽见林黛玉携紫鹃正从芙蓉馆方向袅袅而来。

    两下里撞见,林黛玉顿时慌了手脚,做贼心虚似的,上前福礼时连声音都有点发颤。

    邱姨娘心知林黛玉必是来向姜念道别的,但没有这般点破,点破了林黛玉会不好意思,甚至可能怨她。

    邱姨娘只是笑道:“姜大人明儿便随驾去江宁了,这一去不知何时再见。他既对你父亲有大恩,这二三月又待你亲厚,你若愿意,可与他道个别罢。”

    这么一说,便给了台阶下,林黛玉不是很尴尬了,心头一松,低眉顺目道:“我听姨娘的。”

    紫鹃在旁险些笑出声来,暗想:分明是姑娘自己急巴巴要来桃花泉轩向姜大人道别,倒成了“听姨娘”的。

    邱姨娘也不点破,自携小丹去了。走出十余步,忍不住回眸,但见林黛玉已走进桃花泉轩,灯光的映照下,背影如弱柳扶风,说不尽的袅娜。

    邱姨娘心中忽然暗叹:“可惜,姜念早早娶了正室,不然黛玉这丫头若嫁给他,倒是天大的福气了!”

    ……

    ……

    林黛玉携着紫鹃踏进桃花泉轩时,见姜念正在灯下收拾行装,烛影摇红,映得姜念侧脸轮廓分明。

    小南见林黛玉造访,连忙捧茶伺候。

    林黛玉则忽然取出一个香袋,纤指微颤,对姜念轻声道:“你明儿远行,这个……给你带着。”

    姜念双手接过香袋,就着灯细看。

    这香袋不过掌心大小,却绣得精巧:一面是朵水芙蓉,亭亭玉立;另一面绣着“平安”二字。针脚细密匀称,显是费了不少功夫。

    事实上,这香袋是林黛玉耗费近一个月才绣成,那“平安”二字更是姜念身陷囹圄时她一针一线特意添上去的。

    “小南、紫鹃,你们先退下。”姜念忽然道,“我有正事与林妹妹说。”

    两个丫鬟对视一眼,虽满心好奇,却也不敢多言,只得乖觉退出。

    林黛玉耳根烧得通红,手中罗帕绞得如同麻花一般。因几日前姜念也是这般作态,支开丫鬟说有正事相商,结果却说那《烟雨唱扬州》是专为她所作。这等事儿算得什么正经事?

    想到这里,林黛玉更是羞得抬不起头来,只盯着自己的绣鞋尖儿发怔。

    然而这回,姜念却神色一肃,道:“林姑丈病体初愈,又恐进京路远伤身,因而进京后仍需仔细调养,否则易再染沉疴。妹妹作为独女,年纪也不小了,待你随姑丈进京后,理当继续侍奉膝下,不该再寄居荣国府了。”

    林黛玉听完,先是一怔,没想到姜念会忽然说这种事,继而心乱如麻。

    其实,她自己本就已在考虑此事了。

    她是犹豫的。一方面,如姜念所言,她进京后确该继续在林如海身边侍奉。另一方面,她对荣国府有些眷念,荣国府里有她的外祖母,有她的一群姊妹,还有贾宝玉……而且,老太太必会叫她依旧住在荣国府的。

    她本对此犹豫不决,打算请示父亲林如海的。

    现在姜念竟这般说了。

    见林黛玉犹豫,姜念眉头一皱,沉声道:“难不成你随姑丈进京后,还要依旧寄居在荣国府,做个不孝女?”

    “谁要做不孝女了!”林黛玉急得眼圈都红了,“我……我随父亲进京后,继续在父亲身边侍奉便是!”

    话一出口,又有些懊悔,可望着姜念灼灼目光,竟再难改口。

    姜念嘴角微扬:“这才像话!”

    心中暗自得意:贾宝玉啊贾宝玉,往后你再想与你的林妹妹住一块儿,可是不能了!

    林黛玉则已在心里悄悄想着,届时自己与父亲进京后,不继续寄居在荣国府,老太太该会伤心,甚至可能会怨他,而那个整日厮混内帷的宝玉哥哥,必是要怨她的,也不知会闹出什么事儿来呢……

    室内一时静极,衬托出了窗外的雨声。

    林黛玉忽觉得委屈,背过身去,嘀咕了一句:“你管得倒宽,哼!”

    这句嘀咕甚轻,姜念却是听清了,嘴角划出一抹笑意,心里暗道了一句:“我家住海边的!”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楼帝业》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楼帝业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帝业》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