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不极端怎么争冠?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没钱赛什么车? 242 不极端怎么争冠?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回到车队维修站,完成组装的技师组成员,按照步骤正在进行赛前检修。
这一次梁驰等人异常认真,他们不希望中国主场出现任何稳定性故障。
很多时候主场赛事对于一名F1车手而言,已经不是获取成绩那么简单,更像是一种精神图腾。就如同08年奥运会在鸟巢举办,无数国内运动员登上领奖台泪流满面一样。
另一边特鲁利领着他的比赛工程师团队,提前一步完成走赛道回到P房,相比较陈向北一脸轻松的模样,他脸上表情十分凝重。
澳洲大奖赛过后,特鲁利返回了位于伦敦英国总部,拼命驾驶赛车模拟器期望能提前适应赛车升级新套件的特性,从而完成对陈向北的逆转,以及应对佩雷兹的挑战。
没有一名车手,愿意落寞的离开F1围场,特鲁利就更不愿意被布里亚托利给踢两次。
不管是为了席位,还是为了自己的尊严,特鲁利都想要留下来。
只是在赛车模拟器上面驾驶之后,带来的反馈感受有些让特鲁利道心崩溃。
他的没有想象过,陈向北的适应天赋会如此夸张!
新升级条件理论速度确实很快,可代价却是从转向不足变为转向过度,还时不时伴随着各种甩尾,简直就跟彻彻底底换了辆车差不多了。
特鲁利三十多岁算是上个时代的“老车手”,以前赛车模拟器不成熟,用后世形容就跟“小霸王”差不多,除了用了熟悉一下赛道,实际训练效果等同于去玩电脑上的QQ飞车。
老一辈车手都是在赛车实测中适应赛车,为了减少车损往往调校方向就比较保守,赛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偏向于转向不足。
陡然接触一辆接近于“甩尾”的赛车,特鲁利不知道在赛车模拟器上面撞了多少回。
如果仅仅是赛车风格问题也就算了,澳洲站陈向北同样第一次接触新升级套件,并且还是连风洞都没有吹过的原始调教数据,再碰到了一场突发的雨战。
这种情况下的TF110赛车,放在特鲁利眼中就变成了一台雪橇车,陈向北却只用了几场练习赛就完成适应,排位赛顺利冲进了Q3。
并且在没有调校数据共享的前提下,陈向北达成了雨战登台。
F1的天才,特鲁利十几年职业生涯中见过很多很多。
莱科宁、阿隆索、汉密尔顿、维特尔……
这些都算得上是特鲁利的后辈。
但哪怕就是这些号称天才少年的车手,依旧经历过一段适应期跟低谷期。
除了汉密尔顿开局即巅峰外,没有谁随便开开就能掌控赛车。
陈向北做到了。
这种天赋让特鲁利难以置信,恐怕常规的F1天才标准都无法形容,他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冠军,乃至于车神接班人吗?
陈向北不知道特鲁利在英国总部的模拟器情况,更不知道他此刻内心里面的震撼情绪。
只是觉得对方这样看着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莫非是佩雷兹提前加入车队让特鲁利感受到了威胁跟不适应?
“特鲁利,走赛道一切顺利吗?”
奥德托此刻开口询问了一句。
他虽然偏向陈向北,但终究在名义上还是两名车手的首席比赛工程师。
特别是奥德托很清楚特鲁利的模拟器驾驶情况,这名老将不太适应装配升级条件的赛车。
佩雷兹抵达东海走赛道的举动,要么就是墨西哥电信达成了什么承诺,要么就是他自己迫不及待想要进入F1围场,甚至打算提前结束GP2赛事。
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留给特鲁利调整的时间不多了。
“还好。”
特鲁利点了点头,就算不顺利,他也不可能公开示弱。
只是在说完这句话,特鲁利朝着陈向北问道:“北,你是如何调整自己去适应转向不足的赛车?”
如果没有佩雷兹的出现,哪怕为了那点可怜的自尊心,特鲁利都不会主动向陈向北“请教”。
原因很简单,上一站还拒绝共享调车数据,这一站就想要获得别人的经验。
着实有些没脸没皮了……
可相比较脸面,特鲁利更想要留下去,以及他心中好奇。
说实话,特鲁利自认天赋不差,至少能达到围场内标准中游车手的实力,还曾“双杀”过一年级新生阿隆索。
为什么自己会驾驭不了新升级套件?
对此特鲁利的询问,陈向北有些意外,却没有太多思考跟犹豫,就开口回道。
“感受赛车尾部的摆动,不要抗拒弯道中的小幅度修正跟微调,以及相对较早且平顺的刹车,通过出弯早给油门来躲过弯道中的打滑。”
没有任何的藏私,陈向北分享了后世维斯塔潘的经验。
至于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原因很简单,陈向北有着拉力车手的底子,他更喜欢重刹晚刹搭配赛车前端的精准指向性,这点跟维斯塔潘的过弯逻辑有着根本性不同。
揭幕战的时候,特鲁利给过陈向北他的第一视角车载录像,以至于对这名老将的过弯方式非常了解。
车技这种东西,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方式。
到底能不能做到,那就得看特鲁利的天赋跟领悟能力,毕竟维斯塔潘对于赛车尾部的变态感知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
可只要达到五成功力,就能跑的比以前更快。
“练习赛我试试,谢谢。”
“不用客气,揭幕战你也是这样帮过我。”
陈向北摆了摆手,其实对于拒绝调车数据分享这件事情,他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共享是别人的权利,并不是别人的义务。
很多东西就是一个斗米恩、升米仇的理念,要较真就觉得全世界都亏欠,要无所谓就小事一桩。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佩雷兹走进了P房,瞬间就让气氛略显尴尬了起来。
还是陈向北主动打破僵局,向佩雷兹打了个招呼,然后特鲁利才不咸不淡的客套了一句。
这就是F1车队的氛围,充斥着竞争跟竞争,很少能做到完美的和谐相处,除非其中一名车手选择彻底认怂,接受自己弱势的定位。
可问题这样工具人定位的车手,又很难在F1围场内立足。
毕竟赛车本身就是一项用性命,去追逐风与自由的游戏。
没有了血性,就跑不出巅峰的速度,更拿不到惊人的成绩。
久而久之,就会被车队给放弃。
当然,这些东西陈向北改变不了,只能依靠时间去慢慢磨合。
就如同他跟特鲁利一样,从最初亦敌亦友的身份,到逐渐进行团队合作,现在还能沟通交流一下赛车经验。
或许在未来某个时刻,两个人能好好坐下来喝一杯也说不定。
走完赛道之后,陈向北没有按照以往的习惯,去观看跟学习这个时代车手的比赛录像,以及记住那些过弯路线跟方式。
这倒不是说陈向北懒或者松懈,而是他脑海中有着更快的过弯路线,以及更强的车手第一视角。
维斯塔潘、汉密尔顿、甚至于皮亚斯特里,他们在东海国际赛道的一场场比赛,都在后世成为了陈向北学习的目标,并且他还好几次来到现场观战过。
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没有谁比陈向北,更了解东海国际赛道!
录像虽然没看,但回到酒店之后健身却没有落下。
面对这种“诡异”的情况,奥德托感觉有些不快,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是一名领队兼首席工程师,甚至于还是看着陈向北成长的长辈,却不是一名保姆!
陈向北如今是个成年人,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输在主场自负上面,那也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代价。
一夜过去,时间来到了周五,这是F1中国大奖赛的练习赛时间。
东海国际赛道是F1容纳观众数量最多的赛道之一,放开售票的话能达到夸张的二十万人同时观赛。
只是从04年举办第一场F1大奖赛之后,现场观众人数就呈现下滑趋势,到了舒马赫退役进入F1衰弱期之后,东海国际赛道观赛人数就只剩下十到十五万区间,其中还有很多是半卖半送的学生票。
直至第一位中国车手周冠羽的出现,以及F1全球影响力跟收益再度回暖,东海大奖赛再次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又朝着全场二十万观众的高峰迈去。
今天这场周五练习赛,理论上人数要远低于周日的正赛,陈向北也不知道现场具体有多少观众。
可他目光所及之处,基本上濒临爆满的状态,意味着观战人数不会低于十五万!
说实话,当望着密密麻麻的观众,以及现场一片红色的海洋时候,陈向北愣住了。
这是以往只有在法拉利车队的主场,才能见到的红色海洋画面,如今却为自己而来。
今天的红色不是法拉利红,而是中国红!
“陈向北加油!”
“HRT车队加油!”
“中国赛车加油!”
各种欢呼声不绝于耳,其实对于现场观众而言,他们怀着同样激动跟震撼的心情。
这是中国车手第一次站在东海国际赛道的主场舞台,并且据媒体跟HRT新闻官透露的消息,陈向北拥有着在主场争冠的可能。
中国车手拿下主场冠军,放在以往都不敢做这样的梦,这场大奖赛却有机会亲眼见证。
怎能让车迷们不趋之若鹜,去赴这一场饕餮盛宴?
望着站在维修站门口发呆的陈向北,布里亚托利朝着奥德托调侃道:“北这小子一向情绪稳定,很少看到他这种失神状态,看来主场的影响确实很大。”
听着花布的话语,还没等奥德托回答,泽野弘树就双手抱在胸前说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衣锦还乡,向北君目前就是沉浸在这种氛围。”
“他值得享受主场的赞美跟荣光。”
终究是大中华文化圈的人,泽野弘树很能理解陈向北目前的心境。
“享受没问题,我只期望这小子不要迷失自己。”
奥德托依旧保持着冷静,陈向北的职业生涯太短,再加上F1中国站在赛历的日期太过于靠前,年轻车手很容易被吹捧的忘乎所以。
亦或者过于想要证明跟表现自己,比赛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HRT是一支新车队,成员却大多数是一群老油条。
他们经历过无数个车队主场,见到过无数次主场车手的狂热氛围。
其实大多数的成绩并不怎么好。
比如说著名的英雄塞纳,悲情马萨。
就在几人闲聊的同时,陈向北已经从沉浸中“苏醒”过来,他转身来到奥德托的面前询问道。
“奥德托,这次东海国际赛道,初始预设什么悬架调校方案?”
陈向北拥有着来自后世的赛道记忆,却不能对这个时代的HRT赛车未卜先知。
模拟器测试是佩雷兹跟特鲁利开的,陈向北并没有参与过,他需要一些经验跟建议。
“低下压力设置搭配最硬的悬架。”
“这么极端?”
陈向北有些意外,要知道东海国际赛道的调校精髓,就在于“妥协的艺术”。
长直道需要极低的下压力去提升尾速,可高速弯又需要高下压力去保持抓地力平衡。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出取舍,往往车队会牺牲部分弯道下压力去换取直道速度,防止被竞争对手给硬吃了。
不过搭配最硬悬架,那就显得有些过于极端了,历年东海大奖赛调校数据,没有哪支车队选择这样的搭配方案。
要知道长直道的尾端需要重刹入弯,让车速从惊人的350km/h左右,瞬间降低到100到200km/h的区间,这对于刹车跟悬架强度的要求非常高。
但凡踩死过刹车的应该都体验过,那就是惯性带来的车辆“点头”。
F1赛车其实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只不过相对于民用车极其轻微。
悬架过软超出某个极限范围之后,就会出现前刹车压力巨大,导致车身不稳定的迹象。
反之悬架过硬,又会出现抓地力不足。
低下压力搭配最硬悬架,奥德托这是怕自己冲不出赛道?
“这叫极端吗?”
“那特鲁利调校方案是什么?”
陈向北反问一句。
“中等下压力搭配中等偏硬悬架。”
“对嘛,我这难道不叫极端?”
“不极端怎么主场争冠?”
奥德托非常酷的甩下这句话,然后直接转身招呼着技师组进行调校设定,不给陈向北商量的余地。
陈向北的状态,让奥德托感受到主场在他心中的份量,也能明白在这个堪称方程式荒漠的国度,出现一位F1车手能给车迷带来怎样的振奋。
既然想要获得主场荣光,那就不能只靠做梦。
得靠比其他车手更激进的玩命!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