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提携李家成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408章 提携李家成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维港塑胶。
周千和急匆匆的走进工厂,焦急的对李家成说道:“李生,方老板说我们生产的塑胶玩具质量有问题,要求退货,而且还要求赔偿。”
如同天雷一声,将李家成吓的背后发凉。
“怎么会这样!”
周千和说道:“李生,我们的机器太陈旧了,而且工人也是匆忙上岗。”
一语成谶。
李家成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质量有问题,知道他太急躁了,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
又加上大部分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当熟练工使用,他们能够操作机器将制品成型,已是很不错了。
他又来到生产塑胶花的机器旁,发现同样是如此,顿时一种不好的预感产生。
“李生,郑老板催促我们赶紧发货,要加班生产才得行了!”
李家成吓得连忙说道:“先不要急.先把产品样品带过去,客户确定后再说!稳住!”
“这好!”
维港手中仍攥着一把定单,客户打电话催货。
李家成骑虎难下,延误交货就要罚款,连老本都要贴进去。但是交货,生产出来的产品,万一不合格,又得赔掉,还得信誉大跌。
很快。
推销员带回的客户的反馈,令李家成不寒而栗——客户拒收产品,还要维港厂赔偿损失!
客户都是中间商,他们或将产品批发给零售商,或出口给海外的经销商。塑胶制品早已过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好年景,用户对制品的款式质量变得挑剔起来。
塑胶工厂日益增多,竞争自然日益激烈。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粗劣的产品必然会逐出市场。
事态严峻,质量就是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事业的航船,甫扬风帆,就遇到惊涛骇浪。
危机之中的李家成,真正体会到做老板的难处。
他曾做过塑胶裤带公司总经理,全盘掌管日常事务,可重大决策仍是老板拍板。
现在身为一业之主,就要承担一切风险的责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许多处于景气中的业主,仍是这种心态。
李家成太年轻,余勇可沽,而把困难设想得太少。
企业的主人,就像一船之长,决策即是航向,任何失误,都可能把航船引向灭顶之灾。
李家成又一次陷于人生的大磨难中。
这之前,他经历的磨难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这一次,却是他自己的失误造成的。
对熬出头的人来说,磨难太有裨益,可磨难又可能将一个人彻底摧毁。
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一些客户纷纷上门要求索赔,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李嘉诚急如热锅中的蚂蚁,业中人常说:“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
维港厂正处在后一种情景中。
产品积压,没有进账,原料商仍按契约上门催交原料货款。
李家成上哪去弄这笔钱?他逼急了,就说:“我实在拿不出钱,你们把我人带走。”
原料商笑道:“你想得美?我们要你干什么?我们要的是钱!”
原料商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并要到同业中张扬李家成“赖货款的丑闻”。
这又是一道杀手锏。
墙倒众人推。
银行得知维港厂陷入危机,派职员来催贷款。
弄得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李家成不得不赔笑接待,恳求银行放宽限期。银行掌握企业的生杀大权,维港厂面临遭清盘的边缘。
维港厂只剩下半数产品品种尚未出现质量问题,开工不足,不得不裁减员工。部分被裁员工的家属上门哭闹,有的赖在办公室不走,车间和厂部没有片刻安宁。留下的员工人心惶惶,为维港厂的前途,更为自己的生计忧心忡忡。
那些日子,李家成的脾气不免暴躁,动辄训斥手下的员工。
全厂士气低落,人心浮动。
李家成回到家里,强打欢颜,担心母亲为他的事寝食不安。知儿者,莫过其母。母亲从嘉诚憔悴的脸色,布满血丝的双眼,洞察出维港厂遇到麻烦。母亲不懂经营,但懂得为人处事的常理。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嘉诚走向社会,母亲总是牵肠挂肚,早晚到佛堂敬香祭拜,祈祷儿子平安。她还经常用佛家掌故,来喻示儿子。
母亲平静地说道:很早很早之前,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云寂和尚已是垂暮之年,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就把他的两个弟子—一寂、二寂召到方丈室,交两袋谷种给他们,要他们去播种插秧,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看谁收的谷子多,多者就可继承衣钵,做庙里住持。云寂和尚整日关在方丈室念经,到谷熟时,一寂挑了一担沉沉的谷子来见师父,而二寂却两手空空。云寂问二寂,二寂惭愧地说,他没有管好田,种谷没发芽。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寂,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一寂不服,师父说,我给你俩的种谷都是煮过的。
李家成悟出母亲话中的玄机—诚实是做人处世之本,是战胜一切的不二法门。
李家成为自己所做的事,流下悔恨的眼泪。
翌日,李家成回到厂里,工厂仍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李家成召集员工开会,他坦诚地承认自己经营错误,不仅拖垮了工厂,损害了工厂的信誉,还连累了员工。
他向这些天被他无端训斥的员工赔礼道歉,并表示,经营一有转机,辞退的员工都可回来上班,如果找到更好的去处,也不勉强。从今后,保证与员工同舟共济,绝不损及员工的利益,而保全自己。
李家成说了一番度过难关、谋求发展的话,员工的不安情绪基本稳定,士气不再那么低落。
紧接着,李家成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限期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
李家成丝毫不隐瞒工厂面临的空前危机—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
李家成的诚实,得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谅解,他们都是业务伙伴,维港塑胶厂倒闭,对他们同样不利。
这天,李家成来到平安银行,寻求这家华资最大的银行帮助。
这家企业在香港工业界,那就是不亚于香港的汇丰,很多工厂主都受过其恩惠;这些企业成长起来后,又纷纷成为平安银行最重视的客户。
只是维港塑胶出现那么大的纰漏,平安银行的放贷人员也听到风声,希望他能有一个‘担保人’!
担保人?
他倒是想找自己的舅父,但李家成知道,自己的舅父一向看不上自己,如今再上门去求,成不成功不说,必然要被讲一通。
“年轻人,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正当李家成准备离开平安银行时,一个声音将他拉回。
“先生,是贷款出现一点问题!”
陈光良笑着对李家成说道:“如果不介意,和我讲讲!”
李家成看了一眼陈光良,虽然不知道其身份,但他已经明白——这个人的身份一定了不起。
想起当年的遭遇,也是遇到一个贵人,他连忙将自己的苦恼分享出来。
陈光良说道:“你就是那个香港第二个生产出塑胶花的老板啊,我听说过!”
李家成连忙说道:“不敢当!您是?”
“这家银行的老板”
“陈先生,对不起,我没有想到是您!”
李家成内心惊喜起来,这岂止是了不起的身份,这可是香港的神啊!
陈光良看了几眼李家成,然后说道:“这样吧,我做你的担保人,向平安银行贷款。塑胶花正值发展的好时机,你又是香港第二个能生产出塑胶花的人,说明你学习能力不错,就是经验欠缺一些。”
“谢谢陈先生”
陈光良随即叫来一名平安银行的管理层,让其重新带着李家成去银行贷款。
看着李家成的背影,陈光良笑着走进电梯。
不是一个量级的,又何必视他为对手呢!
帮李家成一把,让其不要消失在香港商界中。
如果自己这次不帮李家成,李家成恐怕要错过塑胶花发展的机会,毕竟等他缓过来,香港的塑胶花早已经上百家,届时他再厉害,又能如何呢?
这辈子,撑死也就是小老板,甚至都不够资格进入地产界。
回到维港塑胶厂,李家成兴奋的向所有人宣布,维港塑胶厂有救了。
“平安银行已经答应给我们50万港币的贷款,并指导我们建立塑胶花的生产车间。”
所有人都惊讶起来,其它银行别说贷款五十万,就是贷款十万都不可能。
周千和惊喜的说道:“李生,莫非你的舅父愿意为你担保?”
大家恍然大悟,老板的舅父担保的话,别说五十万,就是一百万也不成问题。
李家成苦笑道:“我的舅父可不会为我担保!”
话锋一转,他高兴的说道:“不过我遇到一个贵人,你们都猜不到他是谁.我去平安银行贷款,本来都已经被拒绝,但正好碰到陈光良先生,他听了我的遭遇后,认为我是香港第二个造出塑胶花的企业主,就好心替我担保。之后,平安银行的项目部,就对我非常热情,不仅给予放款,还会给予我们指导生产塑胶花生产线的建设。”
众人纷纷惊喜不已,一下子信心爆棚起来。
“陈光良先生,那可是好大的咖位,在香港,也只有港督能和其相比吧?”
“陈光良先生是英王室册封的‘爵士’,港督也是‘爵士’,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过陈光良现在在外面华人的心目中,自然是高过港督的。”
不用担心被辞退,现场一下子就各种兴奋起来。
李家成随即冷静的说道:“我们不能高兴的太早,接下来我希望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彻底走出困境。”
这一天,陈光良和庄铸九两人,来到九龙的尖沙咀弥敦道视察。
庄铸九指着‘半岛酒店’背面的一幅地皮,高兴的说道:“陈先生,这里的地价较我们去年底买下时,已经涨价三成多,从150港币每平方尺,已经涨到200港币以上。而这个地盘,我的想法是建17层楼高的商住大厦,作为我们时代影业兼职做地产开发的第一个项目!”
时代影业手中,拥有大量的物业地盘,包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日本等地区。
当然,这些物业地盘,目前都是作为戏院、商铺、游乐园等用途,主要还是围绕院线行业发展。
去年,时代影业卖掉九龙湾的制片基地给长实集团,12万多平方尺售价360万港币;稍后,便买下尖沙咀的这幅2.8万平方尺的商业地皮,当时总价420万港币。
而此时,时代影业在尖沙咀拥有的物业有两处:
一处是同样在弥敦道87号的‘时代戏院’,这是三十年代便已经购入的物业,占地面积高达3.66万平方尺,战后进行了重建,仅造价就高达120万港币,一直是作为时代影业的旗舰戏院。
一处就是现在购入的弥敦道23~25号地皮。
当然,这还只是尖沙咀的物业。
时代影业在旺角、油麻地也有两处贵重的戏院物业,将来都可以建成商业大厦。
这还只是时代影业的物业冰山一角,毕竟这家企业历经25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具体根本无法详细的统计的程度,仅在港岛就拥有十几处昂贵的物业。
陈光良看了一下弥敦道21~23号地皮,随即说道:“地下两层、地上17层,下面可以作为五六层可以作为购物广场,上面则作为写字楼兼公寓。”
这个年代,香港的商业毕竟不算很发达,商业地皮拿来做住宅用途也是很常见的情况。
‘混合模式’在这里很正常,就好比后来的‘重庆大厦’便是混合型大厦。
弥敦道21~23号的地段没得说,所以小型的购物中心是可以有的,而尖沙咀也是九龙最繁华的地段,故写字楼也是有大量需求的;至于公寓,当然是高档公寓,是供有钱人居住的。
庄铸九马上说道:“陈先生果然不愧是地产行家,这么快便有了大概的规划,我觉得这个方案很好,后续我找保利建筑合作,就是具体方案到时候你过目一下。”
这位亲家将时代影业交给他管理,他自然也熟知陈光良的风格,大事汇报一下,小事不要打扰,聚在一起就多谈谈。
“行。时代影业成立二十五年来,确实也面对着一些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再说也是充分利用自身的物业储备而已。”
庄铸九点点头,时代影业积累那么多物业,确实优势不少!
“对了,元贞明年就要回香港,有没有想好找什么样的工作?要是还没有目标,问问她愿不愿意来平安银行工作?”
“行,我问问她,多谢陈先生还惦记这个丫头!”
“哈哈,这不是我未来的儿媳妇么!”
两家人已经确定两人的婚事,不过鉴于明年(1956),两人的年龄也才23和22岁,大可没有必要急着结婚生子。
最重要的是,严人美认为,希望庄元贞能工作一年时间,以免后面结婚、生子,少了这段经历。
陈光良也不急着抱孙子,毕竟他最小的四个孩子,都才几岁而已。
长子陈文杰25岁结婚生子,也算是合理。
陈氏的第三代,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诞生,等到八十年代也就陆续可以加入工作。
那么陈氏的第四代,从八十年代陆续诞生,等到千禧年后就可以陆续加入工作。
以陈光良的身体,还是可以培养第四代的。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