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邙山大战之蹈阵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庭汉裔 第七十四章 邙山大战之蹈阵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当乔智明率众突袭皇舆所在时,刘羡已经成功撕碎了南峰的所有阵线,当安乐旗立在南峰峰顶时,此前在大军背后肆意厮杀的苟晞、祖逖、令狐盛、桓彝等各部都前来与他汇合。三万余骑军齐聚在南峰山顶,马匹如洪流般来回流动,蔚为壮观。

    按照原本的计划,应该是骑军在此处稍作休憩,然后居高临下地对敌蹈阵,裹挟那些北军的左翼溃兵,将整个北军主力一举击破。可当乔智明的骑军出现在战场上时,刘羡瞬间就意识到:原有的计划恐怕已经行不通了,如果任由北军骑士抢走天子,南峰的胜负将无足轻重。

    仅仅几个念头,他当即决定改变作战计划,对一旁的祖逖道:“士稚,我们兵分两路,你率大众去解围嵇公,我率六千骑军,返回去救援皇帝。”

    祖逖却没有同意,他说:“何必如此?说不定骠骑能够多坚持片刻,我们向东北边切过去,贼军不就完了吗?”只要司马乂能在正面坚持住,南峰的骑军自侧面冲击,切北军如切豆腐,说不定,能够一战全擒二十万大军。而一旦失去这样的机会,想再一次遇见,就不知何时会再有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任何武人都会怦然心动,但刘羡却早就明白一个道理:月盈则损,水满则溢,在明明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强求全胜,反而会输得精光。战场上每个人都是赌徒,可最高明的赌徒,还是在于知足。

    北军左翼已经彻底溃散,但右翼的实力依旧雄厚,想要将其突破,仍然需要不少的时间。相比之下,本阵被攻破的可能性极大。若是救援本阵,将北军的这波攻势击退,从结果上看,北军就已经没有了获胜的手段,只要陆机还理性,他就应该撤军,也就是说,这一战的胜利,已经属于己方了。

    故而刘羡拿定主意道:“没有什么好说的,就这么定了,士稚,时间紧迫,不容踟躇!”

    说罢,刘羡一马当先,沿着他来时的路,领军朝皇舆华盖处奔去。公孙躬等人稍稍一愣,随即紧随其后,连忙呼喝着跟了上去。

    此时的山路上已经毫无阻碍,下山的路虽然陡峭,但此时正好显示出松滋营骑士的老道,公孙躬这些老骑手们,早已经练得人马合一,只需要一夹马腹,一拉马缰,就能与爱马沟通心意,脚步时重时轻,但速度却丝毫不减,好似流水般自然。

    这使得上山需要半个时辰的道路,他们仅花了两刻钟,就又回到了平坡上。刘羡稍稍整队,见身边已经聚拢了三四百人,郭默、诸葛延都跟了上来,当即就对诸葛延道:“你往左,我往右,分道合击,无往不利。”于是将手下分为两路,继续往本阵回援。

    那些北军将士低估了刘羡回援的速度,加上刘羡走得急了,将安乐旗忘在了山头,导致来时的路上并不显眼,根本没有阻挡。而郭默高举长槊在前,遇到那些毫无防备的散乱骑军,真是神挡杀人,佛挡杀佛,沿路遇到了二十余名骑兵,全部被他挑于马下,这才有了救援天子与皇后的那一幕。

    等刘羡等三百骑杀回到原本本阵的土丘时,可以看到,包括鲜卑突骑在内的所有骑军,都处在一个非常散乱的状态,刘羡回来得太快,人数又太少,导致他们无法注意到战场上的这个小小变化。

    事实上,乔智明的注意力全放在围攻司马乂身上。司马乂此时占据了一个高地,自己站在皇舆上,指挥着手下的将士们,进行极为密集的列阵,人挤着人,胳膊挨着胳膊,外围的人不断地挺槊刺击,不让鲜卑突骑有丝毫冲杀的余地。

    同时他也知道,即使如此,近距离搏杀上也很难占得便宜。因此,他让后列的甲士们都放下弩箭,转而用长弓接连不断地放箭,尽可能用茫茫箭雨逼退敌军,以此来拖延时间。

    可现在已经隐隐有了兵败如山倒的架势,士卒们见己方被完全包围,又不知道援军何处,士气渐渐低沮,鲜卑人同样回以箭矢,相比于晋军的甲士,他们在荒野中练出来的射术更快,更稳。不需要过多的箭矢,即使对方身穿着厚重的甲胄,这些鲜卑人依然能够找到弱点,然后一击命中要害。箭矢甚至回射到了皇舆前,很多公卿也随之中箭了。

    不过对于乔智明来说,司马乂的坚韧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料,如此包围下,寻常将领早就绝望了,要么放下兵器投降,要么干脆自杀明志。可这位长沙王,竟然还敢负隅顽抗,全然没有身为亲王的惜命。

    因此,乔智明不断地下令调来骑兵围攻,同时又令部下们将围阵拉得松散一下,给被围的禁军们一点希望。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让这些人突围,并在网中挣扎着死去,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可当他调兵又将阵线拉开时,就是松滋营冲阵的绝佳机会。

    刘羡观察前方战况,发现对方拉开了数条列队,当即大喜,他再回头望,发现后面的公孙躬等部也快跟上来了。于是转首问郭默说:“元雄,你还能冲吗?”

    郭默此时正在往口里塞干粮,战争从早上打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四个多时辰,眼下已经是下午了。郭默随身带着七八个炊饼馒头,两块干牛肉,还有两壶水,杀累了就忙里偷闲地吃一些,此时他往口里塞的,已经是最后一个馒头了。他听见刘羡的问话,口里塞得满满当当,根本回不了话,好容易才取出水壶,将口里的食物咽下去。他抖了抖肩膀,回答道:“府君,都是些小贼罢了,有何不能?”

    于是刘羡自北军侧翼绕了个圈子,从北军的东面绕到了西面,在没有人命令的情况下,那些北军骑士们,眼见着刘羡从身后绕了过去,进入了一处枣树林,却不知该向谁汇报。又过了两刻钟,刘羡落稳位置,在敌军阵势中计算一条破阵的道路。此时此刻,北军的东面终于有了大量的骚动,究其原因,是公孙躬大部已经赶过来了,正在整阵列队。

    面对这种规模的骑队,乔智明无法无视,他分出部分兵力,要纠缠对方,使得其无法阻扰自己的攻势。但兵力的调动,使得他的阵线进一步削弱。

    好机会!刘羡在人群中看见一条分明的道路,直接通向敌军的腹心所在,他当即催马杀出枣林,领着麾下这三百骑,头也不回地往敌军中奔去。

    鲜卑突骑的配置与松滋营相当,他们戴着漆成黑色的铁甲和兜鍪,兜鍪中还带有黑色铁面,两军若是正当对战的话,恐怕很难分个高低。可此时他们阵线较乱,又有相当人数在东面补防,不知道西面是什么情况。此时松滋营骑士杀入阵中,雪亮的大刀和槊尖闪耀着寒光,狰狞着面孔,如从地底冒出的索命使者。即使有相当的鲜卑骑士勇猛奋战,但他们却不敢与松滋营力敌,结果就是被一一挑飞过去。

    乔智明见状大惊,他奇道:“哪里来的贼子?”他想要反击,可周围的布防实在太弱,针对步卒尚有可为,针对骑军根本是不堪一击,因此不得不向北退却。

    可这一退,那些准备迎战公孙躬的突骑见主将幡旗后退,紧跟着也乱了。公孙躬抓紧机会,率众进行追击,这些鲜卑人无心恋战,直接调头奔走,于是不过一瞬间,那些正在围攻司马乂所部的北军骑士,发出了一阵山崩般的喧闹,并且裹挟着周围的骑军,形成声势更大的洪流,一路崩溃向北。

    此时在北军骑士身后,正有万余步卒前来接应,可结果却迎头撞上了这股奔流,继而为之裹挟,一起回身奔逃。洪流越滚越大,一直冲过右翼主帅,冀州刺史李毅的本阵。

    也就是半个时辰,乔智明、步雄、张延所、李毅、王长文等三万人军队,都被打得夺路奔逃。

    而在这种情况下,征北参军邵续所部在李毅所部身后,紧跟着就要接着被这些人冲击,他见到眼前的这片乱潮,知道再不将其遏制,将可能会裹挟全军,当机立断道:“有溃兵近百步者,格杀勿论!”

    邵续所部占住了北峰的一处谷口,大部分溃兵都要从此经过,邵续却派兵占住了此地,对着溃兵连射了四波箭雨,一连射死了数百人,才稍稍止住了眼前的退势。大家不敢再往邵续眼前跑,而是往两侧的山坡,或沿着陡崖往下摸索。这种乱况下,又有一部分人被同袍踩死,山中的谷涧到处都是尸体,丢弃的军械铠甲,数目也非同小可。

    但无论怎么说,邵续总算是稳住了溃败的大势。刘羡率众和公孙躬汇合,再往北看时,北峰上的军阵严密齐整,丝毫不受前军溃败的影响,虽然士卒的甲胄不是最好的,但可以看出士气很高。这样的军阵,不是接连苦战了一日的松滋营所能冲破的。

    刘羡已经完全达到解围的目的,因此,他思忖一二后,没有选择继续冲阵,而是选择向后退却。

    再说祖逖那边,在刘羡离开之后,他颇为失望,但他不是纠结的人,很快整顿精神。他见刘羡的安乐旗在这里,就干脆接过手中,开始指挥诸军。他召集苟晞、刘琨、朱诞等诸将过来,和他们商议说:“贼军左翼已破,而我军损失甚微,贼军又马少,虽无重骑开路,但扫落那些平谷步卒,已是绰绰有余。诸位只要不上北峰,追敌逐北,必如疾风扫落叶,焉有不胜之理?”

    他们就在山上整顿军势,分清队列,在刘羡袭击乔智明的时候,他们终于准备完毕。此时接近申时,大概再过一个时辰,就要黄昏了,天色已经有些黯淡。随着南峰的北军溃兵四散而逃,脱离战场,战场的嘈杂声有所沉寂,在北风的作用下,尘土阵阵扬起,使得空气中有一股浮动的土味。骑士们将黄龙幡立正后,上千面黄龙幡发出哗哗的声音,如同流水。

    在山下的贾棱、公师藩等部已经有所预警,他们一面分割战场,一面接纳牵秀等被驱赶下山的同袍,但目光一直看向南峰,当他们看到南峰上的旗帜林立如云海时,顿时意识到大事不妙。可眼下的他们却无路可退,因为背后的道路已经被陆机的中军占领了,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晋军骑兵的冲击。

    但很显然,士卒们并没有多少信心,当山坡上开始响起一种潮水般的声音,他们就开始面容惊慌。那是西军骑士下山冲锋前的预热。而当他们切实看见了那些整装待发的马匹与骑士,整个人就愣住了,他们不能相信,没有占据地利的自己,能够战胜这些居高临下的骑军。

    依旧是苟晞打前锋,他领着三千骑军,犹如木雕般看了北军士卒一眼,继而迅速踩蹬上马,开始朝下面冲来。他们以决死之气发起的冲锋,扬起冲天的黄尘,好像翻腾的滔天大浪,从坡上席卷而下,令观者胆战心惊。片刻之间,他们就飞快地冲入了北军庞大而松散的阵营之中。

    在他们身后,禁军骑士还在源源不断地登顶,很快又聚集了三千骑左右,作为第二拨,他们也很快冲了下去。随后是第三拨、第四拨……每一拨禁军骑兵,都呈纵队像蛇一样穿插出入北军军阵,靠着南峰峰顶安乐旗的指引,又迅速回旋回去,交替冲杀。

    此时被赶下山的北军与支援的北军相互杂糅,各自为战,人虽持弓持槊,但根本不能结阵自守。在如鹰隼般骑马的纵队快速掠阵打击下,面对一队队的骑兵冲击,很快就被冲得七零八落了。军候找不到校尉,校尉找不到将军,将军也不知如何通报都督。远近都是禁军骑兵们在冲来冲去,除去还在北峰上进行列阵的士卒们,剩下的士卒们,则是彻底丧失了作战的意志,连带这围攻嵇绍部不下的蔡谟、王阐所部,也有了溃退的征兆。

    陆机见西面的乔智明冲击失败,东面的步军又是一片混乱,宛如鱼肉般任人宰割,心知此战已败,没有再战的可能了。再继续作战下去,不过是把手头上的军队也化为乌有。

    于是他鸣金收兵,抛弃在邙山上正被不断围堵截杀的军队,领剩余大军徐徐后退,自北峰下山,退出战场。剩下的禁军见状,也没有追赶的打算,而是继续纵横在邙山山顶,将北峰的谷口也尽数占据。他们形成了在邙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网,而在这个包围网中,最多时被困住了八万北军。

    禁军从黄昏厮杀到深夜,一直到再无人反抗,他们才停止了残酷的攻击。事后统计,这一战阵斩多达两万,又有两万人逃出生天,且剩下的北军尽数投降,并俘获了牵秀、董洪等十八名北军高级将领。

    不过禁军的损失也不小,骑军大约损失了有两千余骑,本阵和左翼的步卒也阵亡了有七千余人,乔智明的那次冲阵,被波及射死的公卿也有十余位。

    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但想要彻底解决北军的威胁,这还不是结束。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庭汉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庭汉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庭汉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