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匈奴西迁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521章:匈奴西迁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刘如意的叹息并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瑞纳河作为边境之地,即便能享有一时的平和,也不能将其永远留存。

    野蛮混乱,

    才是除罗马以外的泰西土地上,长期的主题。

    东方的苏维汇人在广业的诸夏君子们举办新年庆典的时候,对乌比尔部这个“叛徒”发起了悍然攻击。

    后者的首领在战斗中受到了流矢的伤害,即便得到了救治,身体的生机也损耗严重。

    半年之后,

    他便去世了。

    由于他没有留下子嗣,刘如意心心相念的“软饭”,便被捧到了他子孙的面前。

    可惜,

    首领的弟弟对自己的姐姐姐夫提出了反对。

    他拿出部族中的习惯法,要求以成年男性亲属的身份,优先继承兄长留下的遗产。

    毕竟依据日耳蛮人的习俗,

    女子虽能继承父兄遗产,却也有着各种限制。

    比如若其父有子,那女儿便只能得到一些财物,不能够染指父亲留下的土地。

    甚至其继承的财物,都需要男性亲属的监护代管。

    其男性长辈去世后,同辈中同样拥有继承权的成年男性,则可以优先得到遗产。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还没有成年,所以在遗产分配上,我没有提出任何意见。”

    “但现在,我不会允许乌比尔的土地,被诸夏人占据!”

    双方因此爆发了激烈的争辩,甚至有衍生成为战争的趋势。

    乌比尔部落中,一些受到刘如意这些诸夏人影响,沐浴了上帝光辉的,自然支持“公主”和“驸马”。

    一些人则是坚守传统,认为诸夏人既已拥有了足够的人口和土地,不应该再通过婚姻的形式,侵吞属于乌比尔的财富。

    这使得富有名望的“在世圣徒”、泰西大贤良师赶来乌比尔人定居的城镇中,对双方进行开解。

    随后,

    已经靠着命运的纠缠,成功起复并的确担任了罗马高卢总督的本丢彼拉多也派人过来缓和这场矛盾。

    而最终的结果,

    则是由刘氏夫妻,带着本该由其继承的财产,以及他们的弟弟,乌比尔新首领分给他们的两百名奴隶,选择分家出去单过。

    很快,

    他们也成为了“广业”第一片离开枝干,飘向外面的种子。

    在经历了一番磨砺后,

    初始人口才六百,途中零零散散的又收拢了四百来人,凑成一千有余的“楚国”,就在瑞纳河中游的狭小平原上,得到了建立。

    ……

    “为什么要叫‘楚’?”

    阴间,

    嬴秦先君们一听到这个字,就浑身难受。

    “册命的内容是刘老三写的,跟我没有关系!”

    被质问的鬼神当场一摆手,指着旁边喝酒的汉太祖说道。

    由于还需要等刘秀死下来补全手续,所以周秦汉三朝天子争来抢去,还是让汉室成功摸到了笔,盖上了印章。

    当然,

    相应的礼器,也是由汉室的死鬼们出的。

    “我出生在楚地,喜欢听的歌舞也是楚人所做,现在子孙有了在泰西发展的志向,为什么不能冠以‘楚’这个名号?”

    “正好秀儿现在也没册封谁做楚王,我这个祖宗先把这名头占了,不行吗?”

    “可泰西的种子,大多是从秦国迁移过去的!”

    一堆流着老秦人血脉的国人,在流着老刘家后裔的带领下,在泰西建立了一个名为“楚”的邦国……

    这光是想想,都觉得混乱至极!

    “都这么熟了,分什么你啊我啊的?”

    刘老三还在畅饮着美酒,并说着理直气壮的话。

    秦国先君认为他是故意为之,还在坚持与之争吵胡闹。

    西楚霸王项羽也在旁边憋红了一张脸,想起了楚汉相争的故事。

    每一方的死鬼都很有活力,

    只有楚怀王在默默垂泪。

    “楚国”又出现了,

    可为什么!

    为什么还不是他熊氏的血脉?

    除了正统的熊氏,什么人都能叫“楚”是吧?

    何博安慰他道,“想开些,起码这次是楚伯,地位比最初的楚子要高多了!”

    楚国受周天子分封之时,只得到了一个最低等的子爵,封地也不过方圆五十里,凄惨到楚君要带头上山打柴,并偷窃别家的牛来祭祀祖先。

    “而且天子这次跟楚国隔着一整片大陆,你们日后即便自行称王,也不用担心被其他诸侯指责,更不用考虑问鼎中原的事了!”

    楚怀王于是哭的更悲伤了。

    他仰头喝下了伤心的酒,对鬼神摆着手道:“别说了,别说了……”

    再说下去,

    他都想跟着屈原一起跳河了。

    何博看他这悲痛的模样,便高兴的笑了起来。

    这笑声传到人间,化成了建武二十五年的风雪,散满了黄河以北的土地。

    而在这一年的冬天,

    中央之国仍旧在为四处发生的灾祸苦恼;

    辽东的燕国在夺取了通向漠南草原的谷道后,便在那里修筑起了城墙要塞,显然是想着将之炼化,成为其国西口要地,同时断绝乌桓回归的念想。

    被可恨燕人偷家的乌桓只能怀抱着无比的愤怒,向匈奴发起了冲击。

    可中原都苦于天灾,难以度日,又何况放牧于草原上的匈奴人呢?

    他们的牛羊在接连的天灾和人祸之下,变得消瘦,继而死去。

    这让蒲奴单于即便裹挟毛毯,坐在点起了火堆的帐篷里,也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

    迷茫的单于甚至在去年的寒风中,想要通过占卜,询问祖先的在天之灵,来为自己寻求一些希望。

    但他烧的甲骨总会裂成几块,

    占卜的蓍草也总是抽了又断。

    为之服务的巫师都发出了惶恐的声音,哆哆嗦嗦的说道:“没有希望了,这里没有希望了……”

    “这是大凶之兆啊!”

    继承了父亲性格的蒲奴单于因此震怒。

    他用那剩下的蓍草抽打起巫师,将他身上穿着的,占卜专用的白衣服抽得血迹斑斑。

    一边抽,他还一边问:

    “吉不吉?吉不吉!”

    巫师无奈,只能改口,声称这是“吉兆”。

    蒲奴单于这才停止了抽打。

    可惜,

    他的努力并没有改变天意。

    匈奴的力量在新的冬天来临之后,过得一日比一日更差劲。

    “什么?”

    “乌桓正在抓捕我们的人,割下头颅去找汉人要赏钱?”

    “做人怎么可以这样无耻!”

    在失去了乌桓山的乌桓在漠南草原上四处流窜,抢夺匈奴的牛羊和草场,作为自己的资粮时,

    它自然引来了中原王朝的注意。

    “这般凶猛的蛮夷,不收来当做打手,实在可惜啊!”

    最初将目光看向乌桓人的边境将领,为此专门向洛阳发去奏报,想要拉拢乌桓人,去打击匈奴和燕国。

    “匈奴之势已弱,气焰不再,正是扬我国威,将这棵祸害我大汉边疆二百年的毒草拔出消灭之时!”

    “而且乌桓同燕国有夺地之仇、亡家之恨,其势若归于我,则可以引之东击燕国!”

    皇帝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派出使者,携带优渥的条件,前去拉拢乌桓。

    而乌桓作为东胡的后代,又在靠近长城的乌桓山居住了上百年,同诸夏君子打过的交道自然不少。

    其首领很清楚中原的富饶和强大,自己一旦依附上去,便可以享受祖先都未曾有过的富贵舒适。

    于是他很快答应了下来,并派自己的儿子和手下前往洛阳,朝拜天子。

    前者留为质子,后者则是又带着满满的财宝,回到草原,向族人宣告他们选择的正确性——

    在西击匈奴后,

    虽夺取了许多牛羊和奴隶,但有些乌桓人仍旧认为自己因此失去了祖地,实在得不偿失,对首领发出了不少的抱怨。

    首领也知道这是自己的失误,只能默默忍耐。

    当满满数车被中原皇帝赏赐下的财宝,来到乌桓的部落中时,首领方才饱满了胸膛,响亮了声音,对那些抱怨的人说:

    “不这样做,何来今日富贵?”

    正与之争斗的匈奴人见到了从乌桓方向散发出的珠光宝气,低头又看看自家连盐都不曾撒,干烤得黑乎乎的烤肉,心情也跟着激荡起来。

    很快,

    就在去年的春天,不想再跟乌桓人争来抢去,也想要财宝和抱大腿的匈奴数部,共同拥立了右日逐王比为自己的单于,同占有龙庭的蒲奴单于相对而立。

    就此,

    匈奴像这对兄弟的祖父年轻时一样,再度迎来了分裂。

    而为了显示自己的前途远大,南匈奴的单于比甚至给自己取了跟祖父一样的名号,同样叫做“呼韩邪”,并做出了符合“呼韩邪单于”身份的事情。

    他向汉朝称臣,哀声请求着天子的怜悯,表示自己愿意作为大汉忠诚的猎犬,为之守护长城北岸的土地。

    这让乌桓很是生气。

    它刚刚享受到“做大汉的狗”的快乐,怎么这赛道还能突然蹦出来一个竞争者?

    而且不管南北,

    匈奴就是匈奴,

    都是乌桓人吞噬的目标!

    怎么能因为南匈奴分了家,就对之留一手呢?

    但大汉却很高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聪慧和懂事。

    皇帝伸出自己有形的大手,阻止了乌桓和南匈奴的争斗,只让前者去打击仍不肯听话乖顺的北匈奴蒲奴单于。

    为了安抚争宠的乌桓人,皇帝便在今年的秋天时下达新的旨意,允许用匈奴人的首级,来换取财富。

    这让乌桓人纷纷摩拳擦掌起来。

    原本会飘落白雪的冬天,对草原人来说,是个很艰难的时段。

    但建武二十五年的乌桓,却在冬雪中迎接着自己的“丰收”。

    风雪太大,让草场难以维持,牛羊倒下?

    没有关系!

    抓匈奴人!

    草原上物资匮乏,很难得到来自中原的好东西?

    没有关系!

    抓匈奴人!

    只要能抓到匈奴人,他们先前所缺的,都能得到填补!

    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草原上出现了成群结队的“赏金猎人”。

    殷洲的殷商后裔还没来得及“道一声‘苦也’,被绳索捆去,扒皮做了靴子”,漠北草原的匈奴人,就提前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真是畜牲!”

    蒲奴单于越想越气,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倚靠在自己铺着层层毛毯的宝座上,胸口不断起伏。

    沉默了一阵后,

    他抬手捂脸哭诉起来,“匈奴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没有人能够给他回答。

    而悲伤的最终,

    蒲奴单于又想起了自己那位跑路的叔叔。

    他决定跟随对方的足迹,也跑到西方去!

    反正东方已经混不下去了,为什么不能去西方闯荡?

    虽然匈奴受到过许多从中原跑来草原之人的影响,以至于他们有重视土地、祭祀祖先的习惯,

    但究其本质,

    匈奴仍旧是草原上的牧民,是那追逐水草而居的牛羊!

    当一地的风水不好,压力过于沉重,无法让作为食物的青草生长,无法让牛羊放心的繁衍而拒绝生产新牛羊时,他们迁移去其他地方,也是应有之义!

    “可是西域那边的态度,也不是很好……”

    自打交南成为西域霸主后,其地对周边的势力,都显得硬气了不少。

    而势力衰微的北匈奴,也实在不敢与之硬杠。

    毕竟就目前的局势来看,

    南匈奴攻其前,瀚海那边日益不服的众部犯其后,乌桓击其左,西域扰其右……

    四面八方都存在着敌人!

    一旦随意与一方开战死斗,若不能以狂风扫落叶之势将敌人弄死,那北匈奴就要面临被肢解吞噬的下场!

    蒲奴单于听了这话,又跟着倚座自叹息。

    但诚如斯言,

    这般恶劣的局势,若他不想办法润出去,也是难逃一死的。

    “绕路!”

    “直接从北方走,绕过整个西域!”

    他也不想着去投奔杞国那边,已经脱离匈奴,捧着本《太史公书》,到处跟人亮证,宣称自己是夏人正统的亲戚了。

    先闯出一条生路,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蒲奴单于从往来的部族、商人口中,了解过域外的情况,知道那里的势力,大多弱小无力。

    即便自己在东方是个失败者,去了那里未必不能称雄称霸!

    唯一的问题,

    便是域外水土的确不如东方,不然也不至于养不出强大的部族,

    可对蒲奴单于和他的北匈奴来说,即便从宫室换成了茅草房,好歹也是个能安心居住、遮蔽风雨的住所。

    总比死抱着宫室不放,最后被人一把火全都送走要好多了!

    就这样,

    王庭位于漠北的蒲奴单于,带着自己的部族开始沿着西域北方的边界山脉金山西迁。

    他们绕开了交南控制的西域诸国,来到了乌孙的西北,一个名为“悦般”,与康居国交界的地方,见到这个水土还算不错,便决定在这里放牧一段时间,养育自己驱赶而来的牛羊马匹。

    而由于北匈奴润得速度很快,为了防止引人注意,惹来追击,还专门绕了远路,

    所以中原观测各方大事的史官,从此失去了对北匈奴的记录。

    匈奴王庭历代单于,

    除却向南迁移,依附于汉朝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这一世系之外,

    在中原王朝的史官笔下,便止于蒲奴单于这一代。

    从秦朝开始同中原争斗,

    在前汉时一路纠缠的老对手老邻居,就此离开了中原的视线。

    一份属于过去的史册书写完毕,

    新的草原霸主,也将在之后兴起。

    不过,

    这并不是正兴盛着的汉朝需要关注的事情。

    洛阳的君臣还在忙着安抚国内的灾情,治理四方的水土。

    只有被上帝撒播到各处的阴间史官,还在暗中捏着自己的纸和笔,记录着中原以外的诸多变化。

    他们会一直监视下去,

    一直一直……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