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在人间》居然不是一本没人要的小说!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日本当文豪 第424章 《在人间》居然不是一本没人要的小说!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以慢风格探索存在主义命题,当代顶级文学家约恩·富瑟用新挪威语撰写的诗歌集《七部曲》将于5月30日正式面世!】

    【没有达格·索尔斯塔,挪威文学是不可想象的——最勇敢、最睿智的挪威文学家的最新力作《第11部,第18本书》,敬请期待!】

    【北欧理事会文学奖和瑞典学院北欧文学奖将于六月初开始评选,请为您心目中能获奖的作家投上一票吧!】

    诸如此类的广告牌在机场附近随处可见,其做工之精良让斋藤玲奈两人赞叹不已。

    “好棒的文学氛围啊.”河田莉子不禁低声感叹道。

    日本国也算是一个对纯文学市场比较重视,对文学家非常敬重的国家了。

    但和眼前的挪威相比,日本国的那点文学氛围感实在相形见绌。

    之前斋藤玲奈还好奇一个总人口才500万的国家,凭什么能在百年来一直把持着世界文学殿堂最高荣誉奖项,还始终没有其他奖项能取而代之。

    现在看,虽然人口不多,但挪威的总体文学氛围远超日本国,恐怕文学市场的繁荣程度也不是他们能想象的。

    两人在机场附近逛了一圈,发现挪威真不是在做面子工程,而是把文学刻进了国民和国家的骨子里!

    就连机场大巴司机和出租车司机谈及文学时,也能和她们随口聊几句,显现出自身不菲的文学素养。

    一辆通往奥斯陆市区的机场大巴,上面起码有一半人手拿报纸或杂志,大巴上的电视屏幕也在不断轮回播放着北欧理事会文学奖和瑞典学院北欧文学奖的评选情况。

    这些种种,让准备用北川秀新作来横扫挪威文学市场的斋藤玲奈压力倍增。

    两人漂亮的面孔和姣好的身材吸引了不少挪威土著的视线,不过他们只是文质彬彬的欣赏,并没有露出什么令人恶心的表情——

    去年斋藤玲奈带着下属们去了一趟印度,因为那边人口多,看起来是一个可以开拓的文学市场,所以河出静子就投了不少钱进去。

    但他们一行人落地不久,就有数名女员工遭到了印度阿三们不同程度的X骚扰。

    最离谱的是,干这种事的不仅有低种姓的猥琐男,还有一些中高种姓的职业者.

    这些印度阿三给前来开拓市场的河出书房员工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也让斋藤玲奈拒绝再次前往那个国度。

    这么一对比,挪威瞬间成了人间天堂。

    当然,好感归好感,斋藤玲奈可不会忘记以佩特·迪蒙父子为首的那堆白左势力有多让人恶心。

    机场大巴一路前行,沿途总能看到高举五颜六色牌子,身穿奇装异服的游行示威者们。

    挪威人口少,经济条件好,发达富裕的国情让许多挪威土著成了无所事事的愤青或是理想主义者。

    三点半放学下班后,这些愤青们便会齐聚一堂,换上各自组织相关的服饰,一条街一条街的游行过来,呼吁的大多是那种一听就很无病呻吟的东西。

    譬如呼吁政府废除死刑,死刑犯也是人,要给他们人权和相应的待遇等。

    总之这些东西在斋藤玲奈两人看来很是离谱,纯属没事找事。

    五花八门的游行队伍里偶尔也夹杂着一些和文学相关的队列,他们大多是在帮心仪的作家拉票或是宣传,这种粉丝自发式的为爱发电行为在日本国偶尔也有,但基本是那些地下偶像粉丝在干,不会像这边这么大规模和阵仗。

    半个小时后,机场大巴在终点站停靠,斋藤玲奈两人下了车,很快便看到了来迎接他们的挪威文学学会的女代表。

    “欢迎来到挪威,斋藤老师,河田老师。”

    负责接待的挪威女人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和她们正式打完招呼后又冲斋藤玲奈眨了眨眼睛,随后笑道,

    “好久不见,玲奈酱。”

    “好久不见,温赛特。”

    斋藤玲奈和她亲密地贴了贴脸颊,然后把她介绍给了河田莉子,

    “她叫西格利特·温赛特,是我在东大读书时的同学,现在一边给《挪威时报》写报告文学,一边兼职写,是挪威文学界非常有名的女文学家哦。”

    “啊,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河田莉子很难想象一个挪威人能说这么流利的日语。

    难怪来挪威前,斋藤部长就告诉她不用担心在这边人生地不熟

    斋藤部长在海外的人脉有点超乎自己的想象啊。

    河田莉子偷偷在心里把斋藤玲奈的优先级又调高了一些。

    她原以为这个年轻女人是靠着抱北川秀与河出静子大腿上位的“幸运儿”。

    自己师承昔日的“天下一品”有马赖义,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都不弱,学历也够高,无论哪一方面应该都不比斋藤玲奈差。

    因此反水跳槽到河出书房后,河田莉子坚信自己很快能成为第二个“斋藤玲奈”。

    可相处久了后,她愈发佩服这个外柔内刚的女人。

    她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和可怕,是一个值得学习和敬重的前辈。

    难怪北川老师会放心地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她。

    河田莉子偷看与温赛特聊得火热朝天的斋藤玲奈,恨不得把她的一言一行都摹仿过来!

    走在前面的斋藤玲奈无暇顾及河田莉子的小心思。

    刚见到温赛特,她就迫不及待地讲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然后顺带打探下佩特·迪蒙父子的近况和口风。

    “说实话,听到北川老师直言说要让那些白左们好看,我们文学学会的大部分成员心里都挺开心的。”

    温赛特如实说道,

    “怀特·迪蒙的社会主义民主党对学会的态度很微妙,一方面,他们十分忌惮学会在国内的影响力,以及学会里那些老师们在各界的人脉和资源,因此表面上对学会很推崇与敬重。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很看不起学会的工作内容,尤其对学会近期的文学作品风向感到很不满,认为我们是在和他们党派唱反调。

    所以社会主义民主党看似支持学会的工作,其实一当权,大概率会先削减学会的预算资金,然后压低文学在国内的影响力。”

    斋藤玲奈点了点头,明白这是文学和政治之间的博弈。

    像社会主义民主党这种白左倾向的党派,首要拉拢的统战对象是那些神经质的白左人士以及所谓的,被他们庇护的“底层人”。

    文学家们大多属于中产阶级和觉醒派,立场与他们相反。

    这也是深入了解了挪威文学界后,斋藤玲奈与北川秀发现的异样之处。

    他们原以为挪威文学界也是白左势力的大本营之一,很大概率会阻拦北川秀的发行。

    可深入了解后,他们意外发现这些居然是“自己人”。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总之如果北川老师的新书能有力地打击到这些不可一世的政客,我们愿意全力支持和放行。”

    温赛特也是挪威文学学会的常任理事长,她的态度基本就是学会高层们的态度。

    斋藤玲奈继续笑着点头,感觉此行的顺利程度好像超乎自己的想象。

    既然如此,她索性把《7月22日》的部分设定集拿出来让温赛特参考参考。

    得知是北川老师亲笔写的新书设定集,温赛特如获珍宝,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

    同一时间,沙俄莫斯科,《新世界》编辑部,总编办公室。

    阿列克谢看着桌上散乱无章的一堆翻译稿,头大如斗,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在他的下首,除了《新世界》编辑部的核心成员外,还有来自《现代人》、《沙俄文学》、《文学视窗》等知名文学杂志的业内泰山北斗。

    可以说这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差不多汇聚了沙俄出版界的半壁江山。

    头大如斗的不只是阿列克谢,这些泰山北斗们同样神色尴尬,欲言又止。

    桌上那堆是伊戈尔前几天发来的《在人间》俄文版翻译稿。

    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里的第一部《童年》他们都看过,没人不服,没人不敬。

    可这部《在人间》.

    服也是服的,敬更是敬的。

    但.

    哪有文学家这么写的啊!

    沙俄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真实面貌,在座众人心里都清楚得很。

    这是沙俄贵族以及权力人士们最不愿提及的话题,也是守旧派和保皇派心里最难受的一根刺。

    强悍如弗拉基米尔和叶利钦,也不敢当着那些人的面说起这个。

    《在人间》倒好,不仅直言不讳,还大书特书,生怕别人看不懂,不知道似的。

    社会底层人士的苦难大多源于资本家们的剥削,但沙俄可是不存在资本家的哦。

    你这么写,是在暗示谁是资本家?!

    “这书,我们《现代人》不敢出版,也不敢刊登。”《现代人》的总编开门见山,直接否决了《在人间》出现在《现代人》上的可能性。

    在看过翻译稿前,他还是所有人里最愿意和《新世界》争一争的那个。

    毕竟上一波销量大战,一直压《新世界》一头的《现代人》出乎意料的惨败收场。

    他们力推的头部《放逐》更是成了《童年》的最强背景板。

    身为第一官媒和文学杂志,这口气《现代人》说什么都要挣回来。

    可看了翻译稿后,他果断放弃!

    同样苦笑着放弃的还有《沙俄文学》的总编。

    如果可以,他甚至想对外宣称《在人间》不属于“沙俄文学”,以免这股邪火莫名其妙的烧到自己身上!

    有两位大佬先后表态,其他人也一轮轮地说出了心里话。

    他们是真心喜欢《在人间》,也是真心实意地觉得这是一部足以载入世界文学史的神作。

    但喜欢没用啊。

    这现在看来,谁拿谁死。

    一圈下来,原本被无数杂志疯抢的《在人间》竟成了无人敢问津的烫手山芋

    大家都把视线看向了阿列克谢。

    和北川秀签订了深度合作合同的《新世界》无疑是最可能愿意接盘的出版社。

    而且要是他们也选择放弃的话,损失一定非常大。

    但阿列克谢果断地摇了摇头。

    “《在人间》的主题和内容太过尖锐,如果不进行修改就出版的话,来自上流社会的压力,我们是顶不住的。”

    “唉,连你们也不愿意出版它么?”

    其他人是希望有出版社愿意接盘的。

    毕竟这是一部肉眼可见的神作,只要能出版,必定会掀起一阵阅读狂潮。

    身为文学行业的从业者,谁也不想看到一部准名著没法出版。

    “北川老师说了,一个字都不能改。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让它明珠蒙尘了.”

    阿列克谢在第一次看了翻译稿后,就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要么修改后发表,要么另找其他出版社见刊。

    北川秀选择了后者。

    既然北川老师执意如此,他也只能对无法合作这事说声抱歉了。

    又是一声声的叹息响起。

    讨论完《在人间》后,众人默然不语,最后阿列克谢让人收拾掉了桌上的翻译稿,然后亲自把这些失落的同行一个个送出了编辑部。

    等人全部走完,阿列克谢独自回到办公室,拨通了伊戈尔的电话。

    “.对不起,伊戈尔教授,我已经尽全力去说服他们了。

    但.”阿列克谢无奈地说道。

    伊戈尔在上次见了弗拉基米尔后,也没有放弃这些出版社,毕竟见刊次数越多,对北川秀和本身也是件好事。

    听到阿列克谢这么讲,他无奈地回答道:“好吧,那就只能让莫斯科国际一家出版社独家出版了.”

    “嗯希望莫斯科国际能等等!你刚才说什么?”

    “刚才?”

    “对!你刚才是说了要让莫斯科国际独家出版《在人间》对吧?”

    “啊?是啊。”

    电话那头,阿列克谢拿着听筒愣了好久,在伊戈尔又催促了几声后,这才反应过来。

    “你说的是弗拉基米尔秘书长主管的莫斯科国际出版社吧?”

    “是啊,就是它。”

    “.”

    这一瞬,阿列克谢陡然意识到,自己可能亲手葬送了《新世界》唯一赶超《现代人》的机会!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日本当文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日本当文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日本当文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