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陈庆余的抉择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二十九章陈庆余的抉择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二十九章陈庆余的抉择
前文说过,阿术面对的困境。
单单靠增兵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阿术想来想去,觉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这里是安南的土地。安南人对这里太熟悉。他们有什么动作,陈国峻就会提前知道。甚至在打仗的时候,安南人倒戈相向。
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
抓不到陈国峻。很多事情都不算完。
让自己麾下的将士,想办法争取安南百姓的民心,让安南百姓从向着陈国峻,变成向着自己。
阿术自己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这个办法既然不行。
就用蒙古人最擅长的办法。
大屠杀。
安南总体人口。不过一百多万户。数百万人口。当然了山中还有很多臣服于安南的土司人口。即便加起来,也到千万。具体到红河北岸这一片地区,有两百万人吗?
阿术不知道。
但是阿术知道,杀成白地,并不困难。他麾下的大军尤其擅长。
或许这样做,鞑子在江北地区的收益为负了。
岂不是做了亏本买卖。
但整体计算下来,即便不杀江北百姓,鞑子在这一地区的收益能为正吗?
不可能。
这其实并不是没有风险的。
风险就是,人不是傻子。
很多百姓对鞑子没有感觉。大部分地层百姓,对于上面是鞑子,还是安南陈氏并没有什么感觉。不管上面是谁,他们都一样给人干活。他管这些做什么啊?
但是现在不一样,鞑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一定会激起江北前所未有的反抗浪潮。
问题是,那又如何啊?
阿术面对的问题是,他打不过吗?
不。
是找不到敌人。
既然找不到敌人,将所见的活人,都当做敌人。
纵然将江北杀成一片白地,大不了迁徙一些汉人过来。建立一条驿站。陈国峻还能翻出什么浪花不成?
如果说其余蒙古人的残暴,是一种武力的发泄。而阿术决计没有这种情绪上的发泄,他只有冷静的计算与谋划。
阿术从来没有将人命当回事。
杀人与否,在阿术心中,根本没有道德压力,也没有数量压力。杀一个人,与杀几十万人。在阿术看来,没有区别。只有利害算计。
只是阿术没有心思为陈庆余解释这一件事情。
阿术对陈庆余很感兴趣,说道:“陈先生,觉得安南王的做法对吗?是觉得,江北一点小乱子,再加上汉王虞醒,就能挽回安南局面吗?”
阿术的目光,有一种直入人心的锐利。
犹如刀光,直入陈庆余的内心深处。
一些场面话,陈庆余就说不出口了。
而陈庆余内心深处,是不觉得现在的局面下,安南能挽回局面的。
纵然鞑子会遇见很多麻烦。但是眼前这个人,有着让人信服的能力,信服他,能够摆平所有的问题。
阿术不用陈庆余回答。他大体明白陈庆余的想法了。
几乎一刀劈下。
“陈先生,想当安南王吗?”
“不。我陈庆余对陛下忠心耿耿。”陈庆余条件反射的说道。
阿术没有说话。而是看着他。眼睛中并没有咄咄逼人,只是温和透亮,直入人心。陈庆余强调的说道:“我真的对我朝陛下,忠心耿耿。真的,忠心耿耿。”
只是越说底气越弱。
“好。”阿术淡然说道:“那我就要重新找一个人了。”
“你也看见了。杀人其实挺费工夫的。这才屠一个县几万人。就需要抽调数千士卒忙活一整天。好要处理尸体。否则容易闹出瘟疫来。这一个县的尸体可以抛进河里。鱼鳖大概能消耗掉。但是更多就不知道行不行了。数万人,数十万人?乃至数百万人这么来?”
“找人掩埋都是一个大工程。”
“如果可以,我也不想杀人。”
“不过安南百姓的心思我也明白,不就是信不过我们?我找一个安南本地人来管,不就行了。”
“安南王不识抬举。总有人识抬举的。安南陈氏,人丁繁盛,我记得军中姓陈的,也不只有你一个。之所以问你。一来你有能力。好歹是安南重臣,还是有一点名声的。足以安抚下面的人。”
“另外,就是你有心。”
“心?”陈庆余好像是疑问,又好像是反驳。
“我问你。”阿术拿着陈庆余抵上来的文书说道:“你去清化的所有情况都写在这上面了。你直接呈上来便是了。你从升龙追到这里,来见我一面,是为了什么?”
陈庆余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就好像被人扒光了。暴露在青天白日之下,内心之中柔弱阴暗之处,被阳光灼伤。
他想分辩。
却无从说起。
因为他从清化回来,一直找自己的出路。来见阿术的确是内心中有某些想法。但是仅仅是寻找一种可能吧。毕竟很多事情,他其实是无法左右。只能试探。
他万万没有想到,试探的结果是这样。
这个结果。
一时间让他心乱如麻。
安南王。他从来没有想过。
但是,内心之中却有一个声音在反复的呐喊:“为什么不想?为什么不试试。”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别人能当,你为什么不能。”
阿术看出陈庆余的动摇,知道火候到了。端起茶碗。
端茶送客。
这个礼数陈庆余岂能不知道,他内心的纠结瞬息之间没有了。伏地行礼说道:“外臣愿意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陈庆余比安南上皇更明白阿术的诚意。
阿术的诚意,并不在于他答应陈庆余什么。而是陈庆余相信自己是有用的。
安南百姓在这一场大屠杀之下,有很多人会为之破胆,从而寻求与鞑子合作。保全自己的家族与财产。这些人投靠鞑子,也找不到庙门的。更不相信鞑子的作风。
而他陈庆余就不一样了。
正如阿术所言,他好歹是安南朝廷重臣,各地士绅领袖都有人脉,最少是脸熟。他们更愿意相信陈庆余的保证。
而陈庆余能拉拢这些人的支持。掌握着些资源。即便不能完全安定安南的社会秩序。也能安定一部分地区,让安南百姓为鞑子提供一些粮草。
减轻鞑子的占领负担。
有这样的能力,鞑子就会看重他陈庆余。
陈庆余这个安南王,即便不可能拥有与安南上皇一样的权力,但也决计在安南有实权,有地位。
这可比他在安南上皇哪里能得到的好太多了。
“好。快快请起。”阿术笑道:“如果陈先生早做如此选择,我何必大开杀戒啊。”
“只是这安南王位,盯着得不止一个。陈先生有心,却需要立下功劳。才能让上上下下信服不是。”
“大将军所言极是,不知道大将军想让我做什么?”
“清化城。”阿术说道:“你在清化城中,有没有可托心腹之人?”
陈庆余瞬间会意。
内心中的纠结再次浮现。
安南上皇对他有恩情的。
只是他瞬间想起,他一次断后,一次当诱饵。但是安南上皇还让他来这里。心中暗道:“陛下,对不住了。君不君,自然臣不臣了。”
“请大将军放心。”陈庆余说道:“我在清化城中,还是有一些人手的。”
“好。你速回升龙。我将五万安南降卒全部拨给你。你只要拿下清化城,我立即表奏你为安南王,为你请尚公主。安南民政事务,全部交给你负责。”
阿术对陈庆余的大方,也是没有办法的。
虽然打下了安南大部分地区。但是蒙古人治国之能,本来就是苦手。
今日阿术大开杀戒。
可见今后他们是很难从地方上征收上来粮草,也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了。这种扶持投降势力建立行政体系,收刮人力物力支援蒙古大军的模式,其实也不是第一次。
蒙古招降金朝所封之诸侯,成为蒙古汉军世家。直到十几年前,才解决了独立性。
忽必烈下大理,段氏从傀儡政权,一下子变成世袭大理总管,其实是一样的套路。
这也是蒙古能够快速征服各地的惯用的手段。
所以他对陈庆余也是真心实意的。陈庆余能站稳脚跟,代表着鞑子能从安南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征收到粮食,征安南才开始真正的回本了。
“大将军,升龙我就不回了。”陈庆余说道:“升龙人多言杂,一旦消息泄露,很多事情都不好办了。”
“事不宜迟。”
“攻清化城,越快越好。清化城在于险,而不在于兵马。我愿意立即以使臣的身份回到清化城中。为大军打开清化城的城门。”
陈庆余既然下定决心,立即决心豁出去了。
清化城中,自然有陈庆余的旧部。
但是有旧部就愿意跟着陈庆余干这样的买卖?
未必。
陈庆余决心亲自去做如此大事。不成功,则成仁。
成了。就是安南新主。
不成,就死在清化城中。
“好。”阿术大喜,他就喜欢这样的精气神。说道:“上酒了。”
立即有人送上来两大碗酒。
阿术敬陈庆余说道:“祝安南王,旗开得胜。”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