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江北之屠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靖天下 第二十八章江北之屠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二十八章江北之屠

    到时候,安南上皇丢得是面子,他丢得是人头。

    再者,即便一切顺利。甚至阿术与安南上皇达成了协议。鞑子正式退兵。

    那时候,作为谈判的大功臣,有好下场吗?

    不会有的。

    无他,这样的形势下,想要让鞑子退兵。战场上的劣势,不可能转变成谈判桌上的优势,纵然有苏秦张仪之才,也必须有很大的让步。

    也就是这个条约,一定是不平等条约,是卖国条约。

    纵然是满朝文武的意思,但上面不会承认的。一定要有一个人来承担这个责任的。

    是谁?

    除却他陈庆余,还能是谁?

    “陛下,臣这一次实在是怕了。还请陛下看在老臣多年侍奉的情分上,让我留下来吧。派别人去吧。”

    “朕知道你辛苦。”安南上皇说道:“但,除却别人,我谁也信不过,只信任你。”

    “你就勉为其难,再辛苦一趟吧。”

    陈庆余看着安南上皇的眼睛,与之前似乎一样。但是陈庆余却感受到深入骨髓的寒意。

    在此之前,陈庆余其实并没有意识到安南上皇已经不信任他。而今,才恍然大悟。

    因为他看见过安南上皇用这样的笑容应对过很多大臣,比如陈国峻。

    只是他与陈国峻有本质上的不同。陈国峻不怕安南上皇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双方虽然是君臣,有主从关系,但是陈国峻绝非安南上皇随意拿捏的。双方商量好的事情,安南上皇也不能轻易推翻。

    但是他陈庆余怕。

    因为安南上皇的宠信,是他在安南立足的根本。

    这个东西没有了。

    他就什么也没有了。

    陈庆余此刻才知道,他已经不想未来如何了。他需要思考的是现在如何了。

    “好。陛下有令,臣不敢不从。”

    陈庆余就这样浑浑噩噩的从清化回来到升龙,却传阿术已经到了江北。他借口要见阿术传递清化的态度,于是到了江北。

    只是他来的时候,江北已经打完了。

    阿术得到龙女湾之战,鸡棱关之战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对于龙女湾之战,冷处理。派李恒西进,封死汉军东出的路径。暂时相安无事。而对鸡棱关方向,却大军出击。

    数日之内,夺回鸡棱关,随即连战连捷。

    收复所有倒戈的府县。

    斩杀过万。

    似乎形势一片大好,鸡棱关之战,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是阿术却知道,已经不一样了。

    真的不一样了。

    所谓连战连捷,其实,各部接到陈国峻的命令,就是不要与鞑子大军正面冲突,他们来了,就跑。

    当然了。很多人来不及跑。

    就被鞑子大军一锅烩了。

    但陈国峻没有抓住,各级将领也没有抓住。

    只要鞑子大兵从江北转移,江北就立即会大乱起来,指望安南伪军维持治安,根本不可能。甚至阿术怀疑,这些已经投降的安南人,与陈国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安南毕竟是大国,数千里土地,数百万人口。

    三十多万大军,维持这么大的地方,看似不少,但其实不多。

    如果再增加兵马,不是不可以。

    元朝的兵制很灵活,或者说混乱,北方有专门的征兵制度,蒙古人,色目人都是按户出丁从征的。南方的汉人并没有享受这个待遇,一方面是蒙古人觉得南人不会打仗。二来就是当初新附军的数量太多了。已经够用了。

    如果有必要,不是不能增兵的。

    但这就有一个恶性循环了。

    征兵越多,对后方的压力越大。前线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就越多。对安南百姓的压榨也就越大,安南百姓反抗也就越激烈。

    这样一番举动之后,阿术担心。人也增,军费也加了。但是江北匪患,有增无减。

    阿术思虑万千,心中反复思量,长出一口气,暗道:“只有这个办法了。”

    ********

    陈庆余跟随鞑子马队,来到元军大营之中。觉得有些奇怪,这里有大量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押送到这里来。

    陈庆余也不敢问。心中暗道:“莫非,这里要兴大工?”

    在陈庆余想来,蒙古人最多强征百姓兴大役,只是他对蒙古人的了解太过浅薄了。

    “你在这里等着。大将军忙完其他事情。再来见你。”

    陈庆余立即答应下来,站在一边,看着无数安南百姓押送到了河边。好像被猛兽包围起来的羊群。

    一个蒙古骑兵大声喊道:“奉大将军之令。凡死一个蒙古人,方圆五十里尽杀之,鸡棱关战死蒙古大兵,三百人。尔等必死。”

    此言一出,百姓大哗。

    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陈庆余也陡然色变。他也没有想到阿术会有这样的命令。

    这里最少有几万人。附近一个县的人丁都在这里了。

    杀这么多人?

    是陈庆余万万不敢想象的。

    “鞑子敢杀人,我们跟他们拼了。”

    立即有人冲出来,想与鞑子同归于尽,但怎么可能?

    无数蒙古骑兵在这里看着,一阵箭雨下来。就只剩下几十具尸体。

    其他百姓哭声震天,却不敢动了。

    “但,大将军有好生之德,检举一个乱贼,可活一人。否则全家皆死。”

    “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

    “现在检举出你们中间的乱贼。你们有人可能活下去。”

    “我数到十。”

    “如果还没有人站出来,就当你们都不想活了。”

    “十,九,八,七-----”

    “我检举。”

    一个大汉大声说道。

    “好,你检举谁?”

    大汉列众而出,大声说道:“我检举-----”他猛地扑过去,想杀了这个蒙古骑兵,大喊道:“我检举我自己。”

    但随即被一个套索套住了。一个蒙古骑兵拖着他,在人群前掠过。

    刚刚开始,这个人还奋力怒骂,挣扎。但是一会儿功夫,就不动了。只剩下身下一道长长的血印。

    一个蒙古骑兵走过,去用刀鞘拍在他脸上。说道:“你放心,你的同伴迟早会去见你的。”

    这个人瞳孔都有几分散开了。眼中已经没有了聚焦,只是反复说道:“国公不会放过你们的,汉王不会放过你们的。”

    陈庆余远远的看到这一幕,大脑一片空白。

    忽然有人说道:“你,大将军见你。”

    陈庆余这才反应过来。来到一座高台之上。

    阿术端坐着,正在静静的品茗,淡然说道:“天下的茶叶,还是是江南为最,安南的茶叶,勉强不算刷锅水。”

    “你叫陈庆余是吧。说说你们安南上皇是什么想法?”

    “启禀大将军,此行都写在文书中了。”陈庆余双手呈上。

    阿术打开静静的看着。

    陈庆余的内心也安静下来了。似乎阿术身边有一种特殊的气场,能让人安静下来。

    只是片刻之后,哭喊之声,惊天动地。这个高台上能俯瞰整个河边,陈庆余眼睁睁的看着,长枪如林而进,长刀向妇孺百姓,毫不留情的斩下。甚至很有经验的,杀人之后,将尸体推进河里。

    哭喊之声,刚刚开始非常大。但后来越来越小。

    这一条河水本来是非常清澈。毕竟旱季快要过去了。这也是一个经验,越是干旱少雨,河水就越清澈。因为河水中的尘埃都随着时间沉淀下去。而越是雨季,就越有很多河水将泥土沙尘裹挟进河水中,就越浑浊。

    当然了,那种干涸到断流的河流不在其列。

    而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一点点的变红,最后成为一条红河。整条河都好像披上一层红纱。

    而声音也完全静了下来。只剩下鞑子士卒收拾残局的声音。

    陈庆余感到冷。

    很冷。

    比在清化还冷。

    恐惧从来没有如此具象化。

    “吓着了吧。”阿术的声音平稳而温和。似乎刚刚的命令,不是他下达的,他淡然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了。你们那为兴道公,陈国峻是个人才。”

    陈庆余很想接话,顺便拍马屁,但是一句话也说不来。

    阿术这番话是真心的。却不是陈庆余所能理解的。

    阿术早就过了喊打喊杀的年纪了。年级越大,他做事也就越老练,很多事情也就越温和。越包容下面的将领。甚至有可能,他愿意在后方主持后勤,将立功的机会让给别人。

    平日见了阿术。也就如今日陈庆余眼中的阿术一样,似乎仅仅是一个喝茶的普通老人而已。

    但并不代表,阿术真的事普通人。

    那种冲锋陷阵,血屠万里的事情,是阿术年轻时候做的。而今早就不做了。那是因为他觉得,这种办法效果并不好。年轻的时候,觉得打仗是打打杀杀。但是而今阿术已经认识到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蒙古人打仗不是奔着杀人去的。

    蒙古人看战争,更像是一场生意。要赚钱才行。将人都杀了。谁给你交钱,谁给种地?谁给你当奴隶?

    这才是阿术不喜欢大开杀戒,能宽下面一分,就宽下面一分。对汉民态度也很好的。

    但现在的局势逼着阿术到了这个地步。

    阿术本色也就显露无疑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靖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靖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靖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