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 偏门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不明不清翊坤宫之变 1453 偏门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知道了巨大的差距,除了羡慕嫉妒之外,奋起直追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可那些跨洋贸易的大买卖不光需要本钱,还得有足够的知识和人脉。想从头学也不是不能,但太耗费时间了,以自己这把年纪怕是来不及。
不光自己来不及,下一代同样够呛。几个儿子连同侄子小时候顶多上过几天私塾,待到景阳皇帝推行新学时早就过了读书的年龄。孙子辈的倒是赶上好时候了,可惜年岁太小,短时间内还上不了台面主持家业。
等孙子们长大成人?那是绝对来不及的。即便没人教导,贾镒徽也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
要不是当初自己力排众议、倾家荡产抓住了建兵工厂的机会,现在拿着钱也没地方找这么好的买卖了。赚钱的机会总是没有想挣钱的人多,赶不上这一波,下一波什么时候还有就很难讲了。
所以坚决不能等,必须争分夺秒的抓住大好时机,拼了命的钻营发展。先把家业做大,给孙子们打下坚实的基础,等他们长大之后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
可踏踏实实做实业投入太大、积累太慢,搞远洋贸易又不具备条件,还没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搏出海经营种植园的魄力,该怎么快速发展呢?
这时候就要讨论人脉的优势了!只要认识的人足够多,总能从中发掘出各种机会。这不,在一次去宁波府采购日本硫磺时,老客户带来了两位当地富商,杯觥交错间就聊起了生意经。
其中一名王姓商人在得知贾家在兰州府有兵工厂后顿时热情多了几分,并在酒宴之后执意做东,又去当地最有名的花船上流连了一宿。
第二天醒来,他才神神秘秘的道出了原委,要给贾镒徽指出条挣大钱的门道。两个字,走私!四个字,走私军械!
大明帝国的特产很多,从传统的瓷器、丝绸、茶叶到后来的可可粉、鲸油、钟表、玻璃、机械、棉毛纺织品。再加上这些年新兴的橡胶、薄荷、化肥、染料、燃料油、药品,每样都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在海外的价格和销路都很坚挺。
但这些常规产品从刚一面世起就被有眼光的大商户盯上了,等他们经营了一段时间、缕清了各处环节之后,外人就很难再插足了,只能加入进去赚点辛苦钱,大肥肉肯定吃不上。
想吃大肥肉就得去皇家学院每年举办的拍卖会上购买专利权,从一种新产品的建厂、大规模生产,到打开销路、积累大客户开始干,一步步的慢慢来。
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五年都是不挣钱甚至赔钱的铺垫期,只有把这些环节都捋顺了才能进入收获期。
可是这种投资一般人玩不动,一户两户的大商人同样玩不动。视规模大小和产值高低,需要好几家甚至十好几家大商人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做到。
所以不能光看着人家挣钱时的风光,也得算算他们投入时的心悸。那可真是用银子硬生生砸出来的,稍不留意就可能血本无归。
贾镒徽的家族这些年虽然凭借兵工厂挣了不少银子,还入股了几座矿山、油田和加工厂,但距离玩大宗海外贸易还有不小的差距。
至于说联合投资就更不靠谱了,本乡本土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志同道合者,外乡人又不太熟悉,根本不敢将身家性命托付。
咋办呢?王大官人说了,只能剑走偏锋!寻常的商品玩不动,那就找不太寻常的。什么商品是不太寻常的呢?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就是朝廷不让随意买卖的东西,比如枪械。
按照新大明律规定,民间是不允许持有军用枪械的,准确的讲是带膛线的枪械。更不允许有营兵、乡勇之类的军事组织。治安全由当地官府和锦衣卫下属机构负责,军事任务则由各都司驻军承担,比如剿匪。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营兵和乡勇被取缔了,卫所兵、盐丁、矿丁之类的也不许存在了,可总有一些人离不开打打杀杀。这些人明面上不敢与大明律作对,可暗地里却对武器有很强的需求,尤其是热武器。
随着大明陆军靠火枪火炮异军突起,连战连捷,成了这个时代无敌般的存在,战术后勤之类的细节没人关注,使用的武器却成了追捧对象。
富商巨贾常年在各地走动,家里又多细软贵重之物,请几个看家护院贴身护卫情理之中。可拿着刀子的护卫肯定没有揣着火枪的让人安心,甚至老爷、大官人们自己也想在出远门的时候腰里别一把。
另外民间有种产业叫做“打行”,属于半白不黑的性质,以接受雇佣的方式为雇主提供护卫、保镖服务,同时也参与诸多违法争斗。
他们以前是以刀枪棍棒为武器,但随着火枪在军中的普及,这种不太靠身体也不太需要长期训练,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威力巨大的武器,逐渐成为了打行成员们的首选。
然而传统的滑膛枪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准头还不高,个头还那么大,和军用枪械一比,高下立判。
可想搞到一把制式火枪是非常难的,危险性还特别大,一旦被人告发或者被官府发现,锦衣卫甚至军队很快就会出现。只要证据确凿,不光持有者会去服苦役,售卖者更是罪加一等。
所以民间的火枪大多是有点手艺的铁匠们私底下自制的,除了质量不太好、使用不太方便、威力很不稳定的缺点之外,样子通常也很丑,不被高端人士接受。
实际上和大明本土比起来,军用火枪的真正市场在海外。那里没有大明律、锦衣卫和官府严防死守,只要有货且货色好就有人愿意出大价钱购买。至于说拿去做什么用,那就不归商人们管了。
市场有了,货源却成了大问题。私造的火枪虽然也叫火枪,可真卖不出好价格,且各国本身也有会造枪的匠人,犯不着花大价钱购买,人家想买的是大明军队使用的火枪!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