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 贾老爷2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不明不清翊坤宫之变 1452 贾老爷2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两天后,贾镒徽突然带着侄孙去了趟县城,在征收土地的公告前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了一个多时辰,然后进了县衙找到负责此事的军官。

    咬牙忍住腿肚子转筋的疼痛,哆哆嗦嗦掏出祖辈3代人从嘴里攒出来的几百亩地契,迈出了从农民转向企业家的第一步!

    实际上光靠这点卖地钱,贾家顶多在当地弄个小作坊,从最先改革的省份购买几台便宜的二手设备,为大工厂做一些不起眼的小零件。挣钱是肯定的,发大财几率不高。

    所以他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斗胆向负责征地工作的军官提出个建议。用高于目前征地款二成的价格,把朝廷需要的土地在半年之内全部搞定。

    贾镒徽敢向军官提条件,还把价格涨了二成,就是信了一次公告上的每个字,还有族孙对目前朝廷局面的详细讲解和亲身感受。

    然后他就赌对了,军官没有勃然大怒,也没喊手下抓人,只是大概问了问怎么做到如期上缴土地,又强调了一遍逾期的惩罚,然后就答应这场很不对等的交易。

    不过也没大松心,任何款项都没有预支,只答应每次上缴土地时马上按地契付款,绝不拖欠。还不对因此有可能搞出来的任何意外负责,如果有人因此告上县衙军方不光不会提供保护,还要帮着县衙抓人!

    这位总参谋部的具体负责人之所以能容忍一个小地主和自己平起平坐谈合作,真不是仁慈,而是总参谋部有严令,不允许搞强行征收,更不允许打着朝廷名义仗势欺人。哪怕有一亩地不符合公平买卖原则,经手人都要被追责。

    然而在这片相对封闭又比较贫穷的土地上,想用不超出太多市场价的成本从本地农户手中在短时间内拿到这么多土地,谈何容易啊。

    越是封闭贫穷的地方,百姓对外人的戒心就越重。而且土地就是他们命根子,离开土地什么都不会干,擎等着饿死,要不就得流落他乡去要饭,死了都不能埋在自己家的土地上,变成孤魂野鬼。

    如果贾镒徽有办法把土地用合理方式购买到手,别说多付二成,五成都可以。只要不超出市场价浮动,这份功劳就算拿到了。

    结果贾镒徽还真办到了,他先利用家族优势把本村百姓说通,当了回带头响应朝廷号召的正面榜样。然后又给临近几个村的百姓画了张大饼,告诉他们不种地搞工厂更能挣大钱。

    当然了,世界上就没有百分百被拥护的事儿,任何时候总会有人不乐意。但贾镒徽在对付本乡本土百姓方面还是有一手的,不管手段是否合规,反正最终是把土地搞到手了,还没人闹到县衙去告状。

    土地有了,军方完成了任务,贾镒徽也跟着发了笔不大不小的财。但他没有满足,又把眼光盯上了工厂。打着为本地失去土地农民找条活路的理由,找到军方需求合作。

    通过征地一事,当时负责兰州军工企业建设的总参谋部人员对这位开明乡绅还是很有好感的。听了他的诉求之后连犹豫都没有马上应允了下来,把本来就没找到合作伙伴的军工厂项目,顺水推舟的派给了贾镒徽。

    这下不光完成了任务,还给当地百姓创造了几百个工作名额,当年就受到了总参谋部和皇帝的当面嘉奖,成为了当时的榜样。

    贾镒徽的收获更大,自打兵工厂建好,还没完全投入生产,在边学边干阶段就盈利了。他说的还真没错,干工厂确实比种地挣钱。他也没食言,把兵工厂的绝大部分工作岗位都给了当初听他话出卖土地的农户。

    此后四五年间,金县兵工厂进行了三次扩张,从最初仅能生产定装纸壳弹一种产品,慢慢发展成为陕西省内比较大型的民营兵工厂。

    产品也丰富到了步枪、转轮手枪、铜壳炮弹、子弹、手榴弹等,钱更是没少挣,还利用与军方合作的人脉关系,在陕西省内投资了一些煤矿、油田和相关产业。

    完成了当初对乡亲们的许诺,也实现了让家族在自己手上发展壮大的夙愿,可贾镒徽反倒觉得自己越来越穷了。

    自打干上工厂,半辈子窝在村里,最远只到过县城的贾镒徽终于有机会走出去了,且一步步越走越远。

    先是带着全部身家坐军用轨道马车去了趟西安府,见到了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人和事。又借着拿许可的机会进了趟京城,头一次上了竭云楼、头一次请客吃饭花了9枚足两银币。

    要知道金县县令每个月的俸禄加在一起也才12枚银币,这还是景阳皇帝大幅度提高了官员俸禄之后,若是再往前退到万历朝,中县县令每月俸禄折合银不过7两多,真不够到大城市的大酒楼上吃顿饭的。

    随着金县兵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越来越丰富,贾老爷去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不是刻意游山玩水,多半是为了采购原材料不得不出差,少半也是借着出差的契机顺路转转。

    除了去的地方多了、见识广了,最令贾镒徽得意的还是人。认识了很多生意人,并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和经营之道。

    然后他就发现在金县风光无限的贾家和兵工厂,到了兰州府地界里可能还算个东西,到了江浙地区就显得很普通了。京城左近的大工厂基本都是皇家入股的,肯定没法比,可和广东福建等地的私营工厂一比仍旧很渺小。

    据说在吕宋和安南特区还有更庞大的私人工厂和种植园,那些股东和家族才称得上大买卖家,只可惜贾老爷始终没抽出功夫去看看。

    但没关系,光本土的大商人就够他学一阵儿的了。那些专门为远洋贸易生产产品的工厂才是赚银子的大户,不论春夏秋冬,也不管打仗还是和平,只要大海船靠港了,就有小山般的货物运上去,换回来一箱箱的银币。

    或者等价的日月银行兑票,轻飘飘一张纸就能从银行里兑出成千上万的银币和金币。每当此时,不用别人说,他就觉得自己真是只井底之蛙,还在老宅后院里挖地窖埋银币呢!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不明不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不明不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明不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