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太湖泛舟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桃花庵桃之夭夭 第二章 太湖泛舟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夕阳西下,碧波荡漾的太湖中,波光潋滟,一叶扁舟正缓缓地向南飘去。船舱内一红衣少女正伏在几上涂画些什么,少顷她抬起头秀眉微蹙,望着窗外怔怔地出神。船舱的一角躺着一位少年公子,兀自昏迷不醒。但见他胸前的衣衫上斑斑点点粘满了血渍,显然是受伤不轻。忽然湖面上飘来一阵悠扬的丝竹之声。那少年缓缓地睁开双眼,紧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哦,你终于醒了,都昏迷了几个时辰,伤口还痛吗?”那少年揉揉眼,只见眼前站立着一位姑娘,她身材高挑,一袭淡红色的衣衫,容貌俊俏绝伦,目光清澈柔和,一副超凡脱俗的姿态。恍惚间,他低声絮语:“我这是在哪儿呀,不会是做梦吧,是你救了我吗?”那少女柔声说道:“快躺下,别作声。”急忙从怀中掏出一个白色的瓷瓶,取出一粒红色的药丸喂给那少年服下。那少年顿觉一股清凉之气沁入心脾,一时间觉得舒畅了许多。那少年不由得痴了,连声说道:“小生三生有幸,今日有缘得见姑娘,敢问姑娘芳名,好教小生来日谢过。”那女子摇摇手微微一笑道:“那倒不必,今日市井之中,连公子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面对地痞流氓都无所畏惧,见义勇为,不惜舍弃身家性命,小女子实在佩服之至。如今世风日下,豺狼虎豹之人多矣,然天下之大,又有几个象公子这样舍生取义之人。”说罢那女子转过身去,叹了一口气,眺望着远方的湖光山色,轻轻地吟道:

    林卿妙龄才秀发

    若遇同人方始答

    风花雪月千金子

    敬名居士好生涯

    “林若风”那少年不禁脱口而出。“名好诗也好!”那少女微微一怔,面露惊讶之色。她柔声道:“公子如此才思敏捷,好比当年的曹子建啊!”那少年微微一笑道:“姑娘过奖了,像如此藏头诗在下也曾作过不少。”他略微动了一下身子轻声吟道:

    唐人诗句自名家

    伯伦每置随身锸

    虎丘山头弄明月

    美美夫人兮贤夸

    “好你个唐伯虎”林若风莞尔一笑面带娇羞之色。“既然咱们如此有缘,以后你就别叫我姑娘姑娘的了,就叫我风儿吧,这样我感觉亲近一点。”“好吧,你也干脆叫我伯虎吧,公子公子的听起来……听起来……”两人不约而同地向对方瞪了一眼,相视而笑。“风儿你武功这样高深莫测,你师父是何许人也?你又为啥孤身一人行走江湖,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唐伯虎忍不住好奇地问道。沉默了一会,林若风脸上的表情突然间变得痛苦起来,只听她缓缓地说道:“我从少就喜爱桃花,十年前的一个春天,春暖花开时,我听玩伴说每到此时桃花岛上的桃林中一夜之间开满了桃花,特别美。于是我就整日缠着我爹我娘去桃花岛,刚开始我爹我娘老是不同意,他们说风儿啊,桃花很多地方都有,为什么偏偏要去桃花岛呢?再说桃花岛离此路途遥远,一路上又有强盗出没,还是算了吧,后来实在经不过我的纠缠,他们终于答应了,说第二天就上路。当晚我高兴整晚都没合眼,脑子里尽是那漫山遍野的桃花。谁知我们一路很辛苦地赶路,眼看就快到桃花岛了,半路上突然冲出一群强盗将我爹娘给杀了,那些强盗劫走了我们的银子和包裹,正要将我们斩尽杀绝的时候,突然路旁的树丛中冲出来了一个师太将我救了去,我记得我娘临死前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风儿,长大了一定要记住给我们报仇啊!后来我被那师太带到了桃花岛。以后我在这岛上看过无数次地桃花,感觉那在空中飞舞的朵朵花瓣,就像是我爹娘的血在飞。不过那位师太古怪得很,她行迹不定,飘泊四海。十年当中我仅仅见过她老人家三次,没说过十句话。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片盛开的桃林中,她递给我一本影印的图谱,让我对照此图谱参照桃林中的桃花练习,和纷菲的桃花一起起舞。一晃三年过去了,我始终也没见到她,有一次我正在桃林中练舞,突然见到林子中飞来一只小鸟,口中衔着一枚桃花花瓣,一时好奇,我拂袖挥去,那鸟竟然应声而落,后来我将此鸟埋葬在一颗桃树下,树上刻了一只正在飞翔的小鸟。为了弥补我的过失,为了不在想起以前的事,从此我每日勤加练习舞蹈,师父依旧没有来见我,只是依旧咐吩一名道姑每日按时给我送饭,也没留下任何只言片语,转眼三年又过去了,那年我正好十一岁。第二次见到师父那是九年后的事了,那天我终于见到师父,她好象并没有老去和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差不多,只不过那时她似乎特别高兴,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衣衫向我走来,脸上还挂满了笑,传给了我一些练舞的法门和心诀。最后一次见到师父,已整整十年了,还是在那片桃树林,她微笑地对我说把你在笼子里关了这么久,是该放你出去自由地飞翔的时候了,她说桃花岛的武林绝学“兰花拂穴手”和“落英神剑掌”你已在不知不觉中练成了,旁人若要练到如此境界至少要花上五六十年的时间,而你却因机缘巧合无意之中练成,这一切皆天意使然。她说你走吧,你爹娘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去寻找你自已想要的生活吧。此后我真像一只脱了笼的鸟,累了找一片树林歇息一下,想飞时又飞走了。我生平最憎恨之人莫过于持强凌弱了,因此每每遇到坏人欺辱好人,恶人欺侮善人,我就忍不住想出手教训教训他们。有时候我又想一个人终其一生的精力即使练成天下无双的武功又能怎样,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天下之大,你又杀得了多少恶人,救得了多少好人。伯虎你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文彩过人,日后你一定能考取功名,以后做个好官,拯救天下百姓。好了前面二十米就到皋桥了,我也应走了,回去好好攻读,等你金榜题名时就是我们相见之日,我这里有一支桃花钗就送给你吧,见此钗如见我。”说着林若风飘然而去,“我我……”唐伯虎张大了嘴,似乎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一时之间却又无言,就在不知不觉之间船已停泊在皋桥了。

    月光轻轻地泻在平静的湖面上,整个皋桥上杳无人迹,只隐隐地听见远处的船舫里传来歌妓阵阵嘻笑声,四周黑蒙蒙一片越发显得空旷寂寥。而此时的吴趋里唐府中却乱成了一锅粥,主子唐广德皋桥酒楼的大掌柜正在大发脾气,春兰、夏竹、秋菊、冬梅四个小丫头低着头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唐广德恨恨地骂道:“这个臭小子又不知死到哪里鬼混去了,到现在五更天了都不归窝,等他回来看老子不打断他的狗腿。这个不成器的败家子整天游手好闲,惹事生非,真是唐家的冤孽呀,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语音刚落,“吱”地一声府门竟开了,唐伯虎满身血迹的昏倒在地。四个丫头一拥而上,有人大声叫“老爷,老爷,少爷回来了!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这样!”然后七手八脚地将唐伯虎抬到一张榻上,使劲地摇,大声尖叫“快去城里请大夫来,还愣在这里干嘛,快去!”次晨,唐伯虎醒来时,神色憔悴,整个人好象瘦了一圈似的,大夫正一旁给他把脉,“少爷脉象紊乱,急火攻心,我有一个方子,按时给少爷服下,静养几日就没事的。在下这就告辞了。”唐广德本想再教训这小子几句,见这副情形,摇摇头,拂袖而去。临走时,说了一句“好生照料少爷”。说来也怪从此以后,太阳好象真从西边出来似的,唐伯虎和以前简直是判若两人,每日上午练剑,下午读书,写字,画画,反而倒让几个小丫头们浑身不自在起来,因为再没有人和她们讲笑话,疯疯颠颠,嬉戏打闹了。唐广德因忙于酒楼的生意,也没有余暇来管教他的这位公子。冬去春来,晃眼间一年过去了,唐伯虎这一年来是闻鸡起舞,手不释卷,日子倒过得消遥快活,只不过有时感到气闷。有一日他忽然提议去野外郊游踏青,还说什么如此时节,在府中呆着岂不是辜负了大好时光,四个小丫头一听立刻来了精神,纷纷表示赞同。翌日一早,他们就打点包裹银子上路了。四个丫头女扮男装打扮成书童、随从模样,唐伯虎则换了一身浅蓝色长衫,手持折扇,一副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神气。冬梅在船头撑杆,秋菊在船舱中斟茶,当船过皋桥百米之后,唐伯虎走出船舱忽然从怀中掏出一枚桃花钗,神色黯然,心中不住地念叨,她现在在哪呢,我何时才能再见到她呀!“公子怎么了?”冬梅见他神色有异,柔声问道。“没什么,没什么只是偶尔间想起了一位故人,触景生情。快划,那边景致更妙。”冬梅轻轻应了一声,小船便向湖心荡去。其时正值三月,春风拂面,湖面上游船如帜,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只见前首一游船上,站立着一位少年公子,正在吹箫,箫声悠扬,引人神思。“快,快,冬梅,请那位公子上船一叙。”冬梅奋力向前划去大声喊:“请等一下,我家公子有请。”两船交错,那公子轻轻一跃跳上了船。“请问这位兄台刚才所吹奏的可是《碧海潮生曲》。”那公子略现惊讶之色反问道:“公子又是如何得知的,据说这首曲子是一位高士所创,在民间失传久矣。”唐伯虎微微一笑道:“在下也是因一次巧合,曾听一位姑娘吹奏过,略有印象而已。”当下两人一见如故,把酒言欢,侃侃而谈。原来那少年姓张字灵,也是江苏府苏州人氏,居然和唐伯虎是同乡。他从小就爱舞文弄墨,吟诗作画,十岁那年,从师于书画名家周臣功研习书画,后又从此处学得这首曲子,先师周臣功去世后,这少年无意于功名,整日沉迷于书画,钦酒作赋,傲世不羁。后四方游历结交了沈周、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等为友,共同切磋书画。今日因春和景明,忽来雅兴,江湖泛舟,不期遇见唐伯虎这位仁兄。唐伯虎闻此言大喜,心想这人倒和我有几分相似,实乃同道中人也,遂吩咐冬梅泊船靠岸,拉住张灵的手极邀一同去游山玩水,不料那张灵倒也爽快一口应允,于是一行人一路便向南而行。如此数日,常州天目湖,苏州园林,同里,周庄等小镇已渐行渐远,一行人已离开苏州地界了。这一日刚到杭州西湖,前面不远就是灵隐寺了,那张灵突然说:“伯虎兄,在下在外云游多日,现有要事在身,这就告辞了。”唐伯虎苦留不住,只好命春兰取出八十两银子馈赠于他,并说日后一定要登门造访沈、祝、文、徐四位兄台,与张灵就此别过。唐伯虎日后被世人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那是后话暂且不表,且说张灵走后主仆五人游览完西湖、灵隐寺。唐伯虎突觉意兴索然,问了下春兰身边所带银两也所剩无几,遂决意不在南下,吩咐秋菊雇好船只,打道回府。路上看见一对鸳鸯戏水,感伤不已。当船重返皋桥时,猛地想起昔日与林若风的皋桥之约,心境恻然。数月后已是明弘治十一年,唐伯虎决意求取功名,让春兰、秋菊扮成书童,赴南京参加乡试。其时正值金秋,又逢乡试会考,各地书生、秀才纷纷涌向南京。一时间官道上拥挤不堪,为早日赶到南京,唐伯虎主仆三人连日赶路,疲惫不堪,这一日离南京城不过五十里,天色以晚,就在路旁的一家客栈打尖,客栈住满了人都是去南京参加乡试的秀才,秋菊费了好大一番功夫也没能找到一间上等的房间,掌柜满脸堆笑地过来说“这位公子小店的上等间已客满了,就只好委屈你呢,给你找两间干净的二等间凑合一下吧。”唐伯虎本想把那掌柜狠狠地教训一顿,一来没心情,二来实在太累,也没跟他计较,来到房间里,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其实在他内心深处早就豁出去了,为了实现昔日皋桥之约,为了她也为了自已,受这一点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桃花庵》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桃花庵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桃花庵》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