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1)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桃花庵作品楼 。桃花庵(1)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桃花庵

    过往云烟,前尘能有多少风情值得人去留恋;来世未卜,人又能怀多少期待去面对明天?佛说前世今生总有关联,奈何任喻肉眼凡胎看不清也看不透。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万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不问是劫是缘”。没能去一中是劫,那么去三中或许就是缘了,任喻猜想着,对这次劫难并没太放在心上,反而对三中升起一中期待。

    去三中报道的那天,武青鸿一大早打电话喊任喻出去坐十一路车。二人在车站碰了头,一同坐上十一路去往珍珠镇上的三中园。在车上,任喻打量了下武青鸿,四年没联系,他又长高了一块。二人一同去小学报道,一同去初中报道,而今又一同去高中报道,任喻想了想,觉得这事整得挺有意思,云彩上的那个老头一定在玩自己。

    到了珍珠镇,十一路车往路边一靠,武青鸿和任喻拿着行李就下了车。在刻着“珍珠镇”的大理石碑旁,任喻四周看了看,心中有点惆怅:改革开放的春风是不是还没有吹到这里啊,这村还没有我们村大啊!任喻向地上瞅了瞅,也没发现珍珠,顿时觉得还是自己镇上起名比较厚道——土山镇。

    二人看见西面四五百米处,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公路两旁穿来穿去,那前面一定就是三中了。于是二人拖着行李箱拎着行李袋向西面走去。走到三中门口,最先吸引任喻眼球的不是三中那卡通的拱形门,而是大门不远处超市前摆着的各种形状的馒头。

    馒头箱旁边站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儿,指着馒头认真地说:“这个是太阳,这个是月亮,这个是小星星……”围观的学生和一些学生家长连连夸赞,说小男儿聪明有想象力创造力。虽然一天没卖出去几个馒头,但是小男儿的母亲却咧着嘴笑得很甜。

    领了住宿用品,认了教室和宿舍,打理好了一切已经是中午。任喻和武青鸿吃了一顿中午饭,也算是为这次二人能一同来三中做一次纪念。

    饭后任喻独自在三中园里转了转,进了三中大铁门后,正前方是一个大四合院,四合院冲门的那一面有一个二层小楼,这也是三中的最高点。东面有一个横石搭成的走廊,走廊上层的横石上缠着一些古藤和喇叭花。走廊旁有些许杨树、绿竹和野花。其里侧有一个荷花池,荷花池里有一条石雕鲤鱼,据说两千年之后它曾喷过一次水。荷花池里有些许荷花,荷花下不时有鲤鱼嬉戏。再东侧是高一的教室,教室最北边是一个大餐厅,大餐厅的西侧是食堂。食堂的对面是办公室和四合院的那个二层小楼。往西又走了几步看到有一个长石铺成的小巷,小巷中央有一盏古灯,摇摇晃晃很有节奏感。出了小巷正对面有一个假山池,假山的后面露出了几个塑料管子,但是也不喷水。小巷的西侧有一个超市,东侧有一个小四合院,任喻进去看了看,里面只有一棵桃树和一棵无花果。不到十分钟,任喻已经把三中园转了个遍,感觉有点意犹未尽。

    独自回到一班,任喻呆在一个不甚起眼的位置,观察了一会儿,任才知道自己进的是动物园。男有高矮胖瘦,女有黑白美丑,任喻叹了口气:哎,此事古难全啊!

    过去一两个月,新鲜感日渐变淡。除了偶尔在荷花池喂喂鱼,任喻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修心养性的事。

    这天下午,任喻惊讶地收到了于晓晓的来信。语文课上,李霞在讲台上面津津有味地讲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电视剧都看腻了,变成铅字显然就少了些许生动感。李霞也懒得一点一点讲,只管点名叫着学生把内容挨着读一遍。任喻坐在南排,只管全心全意地看信。于晓晓在信中埋怨二中的环境不好、宿舍人多、餐厅饭难吃……总之没有一句是正面的。任喻甚至能想象出这个小公主蛮横撒娇的样子。任喻边看信边回着,就像是一段超越时空的对话。点了十几个人才把文章读完,李霞看了看表也快下课了,于是翻开了一旁的参考资料说道:“《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电视上每年过年时候都播,打小就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段大家也很熟悉,刚才也念了一遍,就不多说了……”接着李霞猛扫了几眼参考资料说道:“那么《西游记》这本古典名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教师的时间意识很强,李霞又抬头看了看后面墙上的表,接着表现地比较沉稳地念道:“综而观之,《西游记》可以说是孙悟空的成长史、战斗史、精神发展史。孙悟空的名号由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的变化,亦是心与魔之间相交的变化。心是人的主观意念,魔则是人的欲望邪念的象征。魔或内化为唐僧师徒的性格缺陷,或由其私欲外化为取经路上的妖怪。二者相交反映着孙悟空的心路历程,即求心——束心——放心——收心——正心的过程。这也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主旨……”话音刚落铃声响起,李霞长舒一口气,合上书说道:“好了,下课。”

    咦!任喻这才抬起头,心想有点意思了。

    怀才有时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尤其是一个自恋的人刚到一群陌生人之中的时候。别人无法从你的外表看出你是否怀才,你羞于表达却又不甘心别人拿大众眼光看待你。于是,矛盾就产生了:怀才,不说,不知道;说了,不谦虚。所以说,怀才有时就像怀孕,要日子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

    幸运的是,有几个初中认识任喻的和他一同来了三中。他们虽然不甚了解任喻,但也听说过这个“IT高手”、“网络黑客”、“风流才子”……刚进高一的日子,学生们还有自我意识,闲暇之余总要拿自己以前的学校、以前的同学和别人的比比,比完了还感觉自己占了上峰,心里还怪牛的。任喻自然成了“土山代表队”拿来论道的活例。什么“土山四大风流才子之一”、“与唐伯虎齐名”……过去一段日子,传得更是离谱。于是经常会有女生问任喻:“听说你是个才子?”对此任喻总是笑而不答,任喻虽然心里甜,却又觉得这种问题太肤浅。即使真是才子,更应心存谦逊。笑而不答,于人是一种谦虚的默认,于己则是留有一定的退步空间。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任喻当时的确没怎么读过书。

    高一上半年,任喻很怀念自己曾经是“老师眼中的红人”、“同学们谈论的焦点”、“既有领导地位、又有群众基础”的日子。任喻也很怀念自己曾经被叫做“男模”和叫他男模的那些同学。独自走在校园里,偶尔也会有人在任喻背后说道:“看!那个走猫步的就是那个才子。”任喻听到后,有时心里甜甜的,有时心里酸酸的。

    才子这个职业不是好当的。才子总要舞文弄墨、吟诗诵词。任喻打小就背《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但是因为任喻小时候识字不多,《三字经》只背了三分之一;又因为小时候偷了懒,《唐诗三百首》稀稀拉拉只背了一百首;《宋词》稀里糊涂的只混了个眼熟。但是,足矣,任喻心想道,言由心生,不时冒出一句古文,不是把别人吓一跳,就是让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下课乎,吃饭也。”任喻摇头晃脑道,有点忘乎所以投错年代的感觉。

    “你别整古的,有能耐咱整点外的:哈喽啊,饭已OK了,咱去米西吧!”同位尹德文抬了下眼镜,比划着说道。看他使那么大劲,料想那英语水平是怕把“OK”说出“KO”。

    如今,学英语的人像家猫,学古典文学的人像熊猫。任喻想不明白,痛惜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悲夫,古风之不存!”

    “神经病!”尹德文骂了句,扬长而去。

    日子久了,一年级便都知道一班有一个活在现代的古代人。任喻也不甚在乎现代人的眼光,偶尔做个诗填首词,看花赏月、追风戏雨。就这样,诗人一般的生活到了第二年的三月。

    一天中午,临班来了一个女生,羞羞答答地说要找那个古代人,恰巧问到了刚从超市买回零食准备回教室的任喻。

    “嗨,你好!”女生看上去有些紧张,羞涩地问任喻:“你能帮我喊一下你班的那个古代人吗?”

    “古代人?开玩笑的吧?”任喻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就是那个古代人,但看见女生脸庞已经泛红,于是就心生热情地说:“好吧,你等一下,我去帮你问问。”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桃花庵》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桃花庵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桃花庵》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