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215章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午后。

    大营村,李家十九号大棚。

    十八号、十九号、二十号大棚属于实验大棚。陈老师不在的这段时间,都是朱益民在照顾大棚里的实验田。

    别说,有些日子没见了,他还真有些想念对方。

    负责给朱益民打下手的是李哲的表妹夫葛青山。

    葛青山踏实肯干,也有眼力劲儿,朱益民很喜欢这个小伙子。

    只是最近两天,葛青山看起来情绪有些低落,干活也不如往日那般勤快。

    今天,朱益民带着他修剪玫瑰花的花枝,原本是要剪掉枯枝烂叶,却发现这小子干活有些走神。

    朱益民赶忙拦住了他:“青山,别动,那个枝不能剪!”

    只见葛青山右手拿着剪刀,差点剪掉一支含苞待放的玫瑰花。

    葛青山回过神,赶忙将剪刀挪开:“不好意思啊朱哥,我刚才走神了。”

    “休息会儿,先不干了。”朱益民把剪刀放到一旁,拿了一个小凳子坐下,“青山,你这两天咋了?我看你总是魂不守舍的样子,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儿了?”

    葛青山随手扯了个化肥袋子坐下,抿抿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朱益民也不催他,抓起旁边的水壶,灌了一口水。

    过了一会儿,葛青山才缓缓开口:“前段时间,我老丈人辞了大棚的活,在家闲着的时候就瞎琢磨想建个蔬菜大棚。初二我去他家串门的时候,他想让我辞了这里的活,跟他一起建大棚。”

    马长河在大棚里干了一个来月,朱益民对他并不陌生,也隐约知道他和王荣生闹矛盾的原因。

    如果放在以前,这个话题会有些忌讳。但是自打李哲在大年初一开过会后,大家也知道了李哲的态度。李哲给了他们这些老员工投资入股的机会,同时也公然表态,不反对大家单干。

    根据朱益民了解的情况,大家还是想跟着李哲干,想单干的人并不多,原因很简单。最初跟着李哲干的这一批人,要么是亲戚,要么是朋友。

    因为种大棚的事,大家都跟着李哲赚了钱,也信任李哲。

    即便是他,也没了单干的心思——单干可能会赚得更多,但同样意味着风险。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说,稳稳当当地赚钱要更有吸引力。

    如果是放在以前,朱益民负责种植技术,金百万负责渠道销售,两人还可以联合搞一搞。

    但前两天他和金百万聊了聊,金百万现在也更倾向于加入李哲的公司。用金百万的话说,反季节蔬菜的市场很大,如果他们两个单干,势单力薄,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充其量也就是赚点小钱。

    而李哲作为反季节蔬菜的创始人,已经在这个行业内取得了领先地位,在京城也站稳了脚跟,再者李哲有文化、有能力、有远见,只要能搭上李哲这艘顺风船,未来大有可为。

    无论是出于本心还是对金百万的信任,朱益民都没有了单干的想法。

    不过葛青山的情况跟他又有所不同——虽说葛青山跟李哲是有亲戚关系的,但问题是葛青山的老丈人要单干,很明显后者的关系更亲密。

    原本朱益民也不想掺和人家的私事,但这段时间他和葛青山相处得最多,也不希望这个年轻人走了岔路。

    “青山,你媳妇怎么说?”

    葛青山摇摇头:“我媳妇儿说种大棚的事她不懂,让我自个儿拿主意。”

    “那你自己咋想的?是想留下来还是也想单干?你也别有啥顾忌,大胆地说出来。我相信你就算说要单干,李老弟应该也不会阻止。”朱益民想了想,小声劝道,

    “据我所知,李老弟马上就要扩建新的蔬菜大棚,还会再招一批新人。如果你不想干了,就早点跟他说,他也能提前找人接替你的工作。这样既不影响大棚的正常工作,也能留下一份香火情。”

    “朱哥,其实我自己是不想单干的。我在这干的挺好的,工资稳定,奖金高,福利又好,今年还能投资入股。我也不是一个不知足的人。只不过……”

    葛青山叹了一声,有些无奈地说,“那毕竟是我老丈人。我要是不跟他搭伙干,那以后的关系咋处啊?”

    说到“老丈人”三个字,朱益民嘴角抽搐了一下。“那你和马叔一起搭伙干,挣了钱你俩咋分?”

    “这个他没有仔细说,我也没好意思问。毕竟都是一家人,钱的事儿不太好开口。”

    朱益民说道:“我建议你还是问清楚。你不好意思开口问,可以让你媳妇儿去问。别到时候你从这儿离开变成给你老丈人打白工了。他要拿着卖菜的钱不给你分,你能去哪儿说理儿?”

    葛青山皱眉道:“那不能吧…我老丈人对我媳妇儿和我还是不差的。”

    “反正啊,你多个心眼儿。”朱益民该说的话都说了,剩下的只能靠他自己悟了。

    再说下去,就好像自己在离间人家和老丈人的关系。

    ……

    傍晚,苏州胡同七号院。

    李哲刚走到院门口,院子里便传来金子的欢叫声。

    他推开院门,金子立刻摇晃着尾巴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迎接。

    李哲摸了摸它的头——这货长得很快,分量越来越重,李哲也懒得抱它,只逗着玩了一会儿,便推门进了客厅。

    王建军还没回来。作为餐厅的采购经理,趁着餐厅尚未开业,他得提前跑市场联系商品采购事宜,这段时间有的忙了。

    李哲捅开煤炉,坐上一壶水,又给金子的水盆里添了些温水。

    “咚咚咚……”门外传来敲门声。李哲走到院子里问道:“谁呀?”

    “老二,是我!”外面传来李振国的声音。

    李哲急忙打开院门,见二叔推着自行车站在外面,耳朵冻得通红。他赶忙侧身让路:“二叔,快进来!”

    李哲将李振国迎进客厅,让他坐在火炉旁:“二叔,先暖和暖和,我给您泡壶茶。”

    李振国摆摆手,“不用折腾了,说几句话就走。”

    “那哪行啊!来都来了,吃完饭再走。”

    “你也忙了一天了,别折腾,我回家吃。”

    “不费事,现成的羊肉、杂面,再洗点青菜,切半个大白菜,涮点冻豆腐,晚上火锅,方便得很。”李哲和王建军不想做饭了,就弄一顿火锅,好吃还省事。

    李振国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李哲:“老二,你先看看这个。”

    李哲接过纸张查看,是一份各类罐头价格的清单:

    规格大致分为7种——200克装、325克装、340克装、397克装、500克装、1公斤装、2.72公斤装。其中一斤装的货品是主流。

    肉类罐头:清蒸猪肉罐头出厂价2.5元一罐,供销社售价4元一罐;红烧牛肉罐头3元一罐,供销社售价5元一罐……

    蔬菜罐头:番茄罐头出厂价1.7元一罐,售价2.5元一罐;青刀豆2元一罐,售价3元……

    水果罐头:黄桃罐头出厂价1.8元一罐,售价2.5元一罐;苹果罐头出厂价1.5元,售价2.2元一罐……

    看完这份清单,李哲明白罐头在国内的销量下滑的原因了。

    这个年代的人没后世那般讲究,但如果罐头价格实惠,他们还是会买的。

    然而,随着“菜篮子工程”的推进,蔬菜、肉类、水果的供应逐渐充足,而罐头的价格却比新鲜食材更贵,消费者自然更倾向于后者。

    李振国说道:“老二,这份名单是从我们厂销售科副科长那里弄的。他和我的关系一直不错,他给的这份价格单应该大差不差。不过他也说了,行情一直在变,如果真有大的订单,议价空间还是有的。”

    李哲收起清单,“二叔,麻烦您了,有了这份价格单,我心里就有底了。”

    水壶开了,李哲冲泡了一壶茶,给叔叔倒了一杯:“二叔,我准备了点东西,您走的时候给那位销售科的朋友带上。”

    “不用,我俩这么多年的交情了,回头请他吃顿饭,比啥都强。”

    李哲笑道:“全聚德、东来顺、萃华楼,我都供着菜,您到时候直接报我名,挂我账上就行,连排队都省了。”

    “那行,知道你小子有钱,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李振国端起茶杯,刚想喝又放下,“对了,我记得咱镇里也有一家罐头厂,你有空可以去打听打听,没准他们某些品种的罐头价格更低。

    每个罐头厂侧重生产的品类不同,成本也不一样。

    就我们厂来说,主要生产牛肉罐头,进货量最大,生产线最完整,成本较低,出厂价比其他罐头厂稍低。

    蔬菜罐头就差一些——京城的大宗蔬菜都是统筹分配,优先供应菜市场,我们厂进货渠道少,成本偏高。以前还能出口到美利坚,现在欧美那边订单少了,国内的老百姓也不爱吃,仓库里还堆了不少库存。”

    “行,明天我回村里一趟。”李哲点点头,心里记下了。

    这生意看着简单,实际门道不少。他也没有类似的经验,便想着再找个人搭伙……

    (本章完)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