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西山公墓跳舞飘(二)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左眼见飘心中喜貳边境灵异 第二十四西山公墓跳舞飘(二)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李娟想了想,说:“我有个朋友在学校工作,我可以去问问他们学校的操场能不能借给我们用。”
第二天,李娟就去找了她的朋友。朋友很爽快地答应了,说只要不影响学生上课,他们学校的操场随时都可以借给他们用。
解决了场地的问题,大家又可以安心地排练了。李娟看着大家认真训练的样子,心里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她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全市广场舞大赛。西山公园广场舞队的队员们经过了一年的刻苦训练,信心满满地再次参加了比赛。
然而,这次比赛的竞争异常激烈,有很多实力强劲的队伍参赛。西山公园广场舞队虽然表现得很好,但最终只获得了二等奖。
比赛结束后,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低落。王大妈看着大家无精打采的样子,心里也很不好受。
“大家别灰心,” 李娟走上前,鼓励道,“虽然我们这次没有获得一等奖,但我们的表现已经很出色了。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和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
王大妈也点了点头:“小李说得对。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气馁,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听了李娟和王大妈的话,大家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他们开始反思这次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了新的训练计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更加努力地训练。同时,他们也开始注重培养新人。一些老队员主动承担起了指导新人的任务,把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李娟也意识到,广场舞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她开始收集整理一些传统的广场舞曲目和动作,希望能够把它们传承下去。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西山公园。小女孩看到大家在跳广场舞,好奇地跟着扭动起来。李娟看到后,走过去笑着说:“小朋友,你也喜欢跳广场舞吗?”
小女孩点了点头,天真地说:“喜欢,感觉很有趣。”
“那我教你好不好?” 李娟温柔地说。
小女孩高兴地答应了。李娟耐心地教着小女孩,小女孩学得很认真。看着小女孩天真烂漫的笑容,李娟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广场舞的传承有了新的希望。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孩子加入了西山公园广场舞队。他们的加入给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广场舞这种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李娟看着这支不断发展壮大的队伍,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欣慰。她知道,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地跳下去,西山公园的广场舞一定会越来越精彩,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深秋的西山公园,落叶铺满了小径,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但广场舞队的热情丝毫未减,大家依旧每天准时来到公园,随着音乐舞动。
这天,跳完舞后,李娟看到张阿姨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不停地咳嗽着。李娟走过去,关切地问道:“张阿姨,你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
张阿姨摆了摆手,笑着说:“没事,就是有点小感冒,不碍事。”
“都咳嗽成这样了,还说不碍事。” 李娟摸了摸张阿姨的额头,感觉有些烫。“你发烧了,得赶紧去医院看看。”
“不用了,我吃点药就好了。” 张阿姨固执地说。
“那怎么行呢?生病了就得及时治疗。” 李娟不由分说地拉着张阿姨的手,“我送你去医院。”
在李娟的坚持下,张阿姨只好跟着她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张阿姨是得了重感冒,需要输液治疗。
在张阿姨输液的时候,李娟一直陪在她身边,给她倒水,削苹果。张阿姨看着李娟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
“小李,真是太谢谢你了。” 张阿姨感动地说。
“张阿姨,你别跟我客气。” 李娟笑着说,“我们都是一家人,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从医院回来后,李娟又每天都去张阿姨家看望她,给她做饭,帮她打扫卫生。在李娟的照顾下,张阿姨的病很快就好了。
张阿姨回到广场舞队后,逢人就夸李娟是个好孩子。大家听了,都对李娟更加敬佩了。
这件事之后,广场舞队的氛围变得更加温馨了。大家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就像一家人一样。谁家里有困难了,大家都会主动伸出援手;谁生病了,大家都会去看望问候。
有一次,刘大叔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摔伤了,需要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大家知道后,都纷纷去他家看望他,还轮流给他送饭菜。刘大叔看着大家热情的笑脸,感动得热泪盈眶。
李娟看着这一幕幕温情的画面,心里充满了温暖。她知道,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爱。这种温情,就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山公园广场舞队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们不仅在市里的比赛中屡获佳绩,还被邀请去其他城市参加演出。
队员们都很兴奋,毕竟能走出本市去演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但同时,大家也有些担心,因为去其他城市演出需要花费不少钱,包括路费、住宿费等。
“这可怎么办呀?我们队里的经费有限,根本承担不起这么多费用。” 王大妈愁眉苦脸地说。
李娟想了想,说:“我们可以去找一些企业赞助呀。现在很多企业都很注重公益事业,我们可以跟他们说明情况,相信他们会愿意帮助我们的。”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李娟和王大妈就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赞助企业。
一开始,事情并不顺利。很多企业都觉得赞助一支广场舞队没有什么意义,都拒绝了他们。但李娟和王大妈并没有放弃,她们继续努力,一家一家地去拜访企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房地产企业愿意赞助他们。企业的负责人说,他觉得西山公园广场舞队不仅展现了老年人的活力和风采,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与他们企业的文化理念很契合。
有了赞助,大家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他们精心准备了节目,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去其他城市演出的旅程。
在演出的城市,他们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他们的表演精彩纷呈,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很多观众都纷纷上前和他们合影留念,称赞他们跳得好。
演出结束后,队员们在当地游玩了几天,感受了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大家都很开心,觉得这次演出之旅收获满满。
回到本市后,大家都觉得这次经历让他们开阔了眼界,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跳广场舞的梦想。他们希望能够走出更远的地方,把广场舞的快乐和活力传递给更多的人。
李娟看着大家充满憧憬的眼神,心里也暗暗地许下了一个愿望:她要把西山公园广场舞队打造成一支全国知名的队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广场舞。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大家更加努力地训练,不断创新舞蹈动作和曲目。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他们的梦想会实现。
第九章 风雨中的坚守
夏天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天,大家正在西山公园跳广场舞,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淋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跑到附近的亭子里躲雨。看着瓢泼大雨,大家都有些沮丧。
“这雨下得也太大了,看来今天是跳不成了。” 一个队员说道。
“是啊,真扫兴。” 另一个队员也附和道。
李娟看着大家失落的样子,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她想了想,说:“大家别灰心,虽然下雨了,但我们可以在亭子里继续跳呀。”
“在亭子里跳?这么小的地方怎么跳呀?” 王大妈疑惑地问道。
“我们可以跳一些动作比较小的舞蹈,或者排练一些新的曲目。” 李娟说道,“只要我们想跳,在哪里都可以跳。”
听了李娟的话,大家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大家就在亭子里排好队形,继续跳了起来。虽然空间狭小,但大家的热情丝毫未减。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但他们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就这样,在风雨中,西山公园广场舞队的队员们坚守着他们的热爱。他们的身影在亭子里舞动,构成了一幅独特而美丽的画面。
雨停了,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大家走出亭子,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觉神清气爽。
“刚才在亭子里跳舞虽然有点挤,但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一个队员笑着说。
“是啊,只要我们心里有这份热爱,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跳舞。” 李娟说道。
经过这次风雨的考验,大家的感情更加深厚了,对广场舞的热爱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克服。
从那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天气,西山公园广场舞队的队员们都会准时来到公园跳舞。他们的坚守,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广场舞的魅力。
岁月如梭,转眼间,李娟加入西山公园广场舞队已经有五年了。在这五年里,她和队员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也收获了太多的快乐和成长。
王大妈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渐渐退出了广场舞队。但她还是会经常来公园看看大家跳舞,给大家加油鼓劲。
陈雪的儿子病已经好了,她也变得越来越开朗,成为了广场舞队的骨干队员。
张阿姨和刘大叔依旧每天准时来到公园,跳得不亦乐乎。
西山公园广场舞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队伍越来越壮大,水平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在国内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走出了国门,去国外参加了交流演出。
李娟也实现了她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广场舞教练。她经常被邀请去其他地方指导广场舞队,把西山公园广场舞队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更多的人。
这天,是西山公园广场舞队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队员们都穿着鲜艳的服装,欢聚在公园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
王大妈也来了,她看着眼前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真好啊,看到你们现在这么出色,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王大妈,这都离不开您的功劳啊。” 李娟握着王大妈的手,感动地说。
庆祝活动开始了,队员们表演了他们精心准备的节目。他们的舞姿依旧优美动人,充满了活力。台下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地响起阵阵掌声。
表演结束后,李娟走上台,拿起话筒,激动地说:“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庆祝西山公园广场舞队成立十周年。在这十年里,我们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起努力过,一起奋斗过。是广场舞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是这份热爱让我们坚守到了现在。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舞动下去,把广场舞的快乐和活力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舞动人生,绽放精彩!”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纷纷站起来,欢呼着,跳跃着。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西山公园的广场上,也洒在每一个舞动的身影上。他们的舞姿,就像一首永恒的歌,在西山公园的上空回荡,也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西山公园的舞动人生,还在继续……
清晨五点半,露水还凝在柳树叶尖,王秀兰已经踩着布鞋踏进了西山公园。她的蓝布包里装着录音机,磁带转起来时,《最炫民族风》的前奏像颗石子投进寂静的湖面,惊飞了枝头的麻雀。
“王姐早啊!” 穿绛红运动服的李桂芬挥着手跑过来,裤脚还沾着菜园的泥土。她昨天摘豆角时崴了脚,此刻脚踝处缠着厚厚的绷带,却依旧踮着脚比划着十字步。
王秀兰按下暂停键:“说了让你歇着,跟你家老头子似的倔。” 话虽如此,还是往旁边挪了挪,给她腾出最前排的位置。这片被晨练者们叫做 “舞池” 的空地,其实就是块磨得发亮的水泥地,边缘长着几丛野菊,上个月暴雨冲垮了半边矮墙,露出后面歪歪扭扭的脚手架。
七点刚过,舞池突然骚动起来。穿西装的张主任背着手站在人群外,锃亮的皮鞋陷进泥里也没察觉。“接到举报,你们这音乐吵着附近居民了。” 他掏出笔记本,钢笔在手里转了三圈,“从明天起,音量减半,九点前必须结束。”
李桂芬的绷带松了半截,她弯腰系着结嘟囔:“那栋楼住的都是夜班工人,这会儿睡得正香呢。” 王秀兰没接话,只是把音量旋钮往左转了两格,《小苹果》的节奏顿时蔫了下去,像被掐住喉咙的猫。
变故发生在周三。那天王秀兰刚把录音机摆好,就见个穿白大褂的姑娘举着血压仪跑过来,额头上还沾着酒精棉。“我是社区医院的林医生,” 姑娘喘着气递过宣传单,“最近好多老人跳完舞头晕,我们来给大家测测血压。”
李桂芬第一个凑过去,袖管卷到胳膊肘,露出常年干农活磨出的硬茧。“150/90,有点高啊。” 林医生的笔尖在记录板上顿了顿,“您是不是转圈圈的时候特别晕?”
“可不是嘛,” 李桂芬拍着大腿,“前天差点栽进花坛里,多亏老周扶了我一把。” 她扭头看向后排,穿褪色中山装的周老头正背着手踱步,晨光透过他稀疏的白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那天的舞会提前散了场。王秀兰收拾录音机时,发现周老头的搪瓷缸落在石凳上,缸沿还沾着没喝完的浓茶。她正想喊住他,却见老人拐进了公园深处的竹林,背影佝偻着,像是被什么东西压弯了腰。
周五清晨,舞池里突然多了个穿校服的少年。他背着书包站在柳树下,手指跟着音乐的节拍在裤缝上敲着。李桂芬捅了捅王秀兰:“那不是三楼老陈家的孙子吗?听说考上重点高中了,怎么不去晨读?”
话音未落,少年突然冲进人群,脚步磕磕绊绊地跟着扭动。他的校服外套太长,下摆扫过李桂芬的绷带,惹得她 “哎哟” 一声。王秀兰刚想开口,却见少年红着眼圈喊:“我奶奶以前总在这儿跳,她说这样能看到东边的日出。”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录音机还在不知疲倦地唱着。王秀兰抬头望向东方,朝霞正漫过脚手架的铁架,在少年汗湿的额头上镀上层金边。她悄悄把音量调大了些,野菊丛里的蛐蛐像是被惊醒,跟着节奏唱起了和声。
周老头不知何时站在了后排,手里的搪瓷缸冒着热气。他突然迈开脚步,僵硬的膝盖在转身时发出 “咔哒” 声,却比任何时候都挺直了腰杆。李桂芬拽着绷带也加入进来,绛红色的身影在晨光里一瘸一拐地跳跃,像朵逆风绽放的花。
王秀兰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想起三十年前。那时她还是纺织厂的女工,下班后总跟姐妹们在车间门口跳交谊舞,录音机是攒了三个月工资买的。后来厂子倒闭,录音机被锁在樟木箱底,直到孙子出生那天,她擦去上面的灰尘,突然想找个地方,再听听那些熟悉的旋律。
“王姐,发什么愣呢?” 李桂芬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穿西装的张主任不知何时又来了,正举着手机录像,嘴角带着少见的笑意。“我把你们跳舞的视频发到社区群里了,” 他晃了晃手机,“好多人说要加入呢,还有人捐了台新音响。”
新音响比录音机大了三倍,放在褪色的红漆木箱上,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时,连树梢的露珠都在颤动。林医生带着护士们又来了,这次不仅测血压,还带来了扩胸器和按摩球。穿校服的少年成了常客,书包里总装着给大家解渴的薄荷糖。
秋分那天,脚手架终于拆了,露出后面新砌的月亮门,门楣上刻着 “乐舞轩” 三个烫金大字。王秀兰站在门内,看着舞池里越来越多的身影,突然发现李桂芬的绷带早就撤了,周老头的搪瓷缸里换了菊花茶,连张主任都跟着节奏摇晃起脑袋。
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录音机里的磁带转完最后一圈,发出轻微的 “咔哒” 声。王秀兰关掉电源,却见大家还在原地踏步,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旋律。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惊得野菊丛里的蛐蛐又开始歌唱,像是在为这场永不落幕的舞会伴奏。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