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糖霜蒸茨菰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第三十八章 糖霜蒸茨菰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热气漫了满铺。

    梁绾捧着空瓷碗,指尖还沾着点馍渣,嘴里满是满足:“这酱肉夹馍也太绝了!馍皮脆得咬着响,肉炖得酥烂,连筋都化在嘴里,下次我一定得给奶奶带些回去。她牙口不好,最爱吃这种软烂的吃食,肯定喜欢!”

    柳夫人放下白瓷汤碗,指尖轻轻蹭过碗沿的油星,目光追着宋修出门的背影,嘴角藏着点打趣的笑意。

    方才宋修还捧着碗骨汤面吃得热乎,翰林院的同僚差人来催了两回,说卯时的当值误不得,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筷子,临走前还特意摸出块梨木牌晃了晃,说晚上下值就凭这牌子来打包酱肉夹馍。

    “这孩子,前阵子总在我跟前显摆你做的吃食,我还说他小气。”柳夫人笑着摇头,语气里带着点嗔怪,“今日倒是没口福。”

    方仲槐和太学的同窗们也吃得酣畅,其中一个戴方巾的少年抹了把嘴,语气急切:“戚姑娘,你这骨汤面配葱油饼,比太学食堂的糙米饭香一百倍!往后我们课业不忙,准来常蹭,你可别嫌我们烦啊!”

    这话刚落,坐在一旁的周太傅便放下茶盏,抬眼瞪了那少年一眼,语气带着几分严厉又不失温和的告诫:

    “就知道惦记吃食!瞧瞧你们这痴迷模样,倒像是把经世致用的课业都抛到脑后了。常来尝鲜无妨,但若敢因为贪嘴耽误了功课,回头我定要罚你们抄三遍《淮南子》!”

    被点名的少年顿时红了脸,挠着头嘿嘿笑:“太傅放心!《淮南子》里藏着诸多天文地理的义理,我们正跟着您琢磨呢,抄三遍正好再细品品其中智慧,就是……就是实在忍不住想常来尝尝戚姑娘的手艺。”

    旁边另一个同窗也凑趣:“是啊太傅,我们保证先把课业钻研得让您点头,再来蹭这口热乎的!”

    满座人被这模样逗得笑起来,连柳夫人都跟着弯了嘴角,指尖轻轻点了点那几个少年。

    戚萝看着这融洽的模样,心里也暖融融的,转身从柜台下取出一叠早就备好的木牌。

    都是她前几天找木匠铺定制的,巴掌大的梨木牌,正面刻着“味真馆”三个字,背面还浅浅雕了朵青菜纹,朴素里透着精致。

    “各位今日来捧场,我也没什么好谢的。这是味真馆的贵宾牌,往后拿着它来,铺子里一律菜品都能享八折,要是带朋友来,还能多送一碟开胃小菜,不管是现有的吃食,还是往后添的新菜,都按这个规矩算。”

    梁绾率先接了块木牌,指尖摸着上面的纹路笑:“那我可得好好收着!往后不管是给奶奶带吃食,还是我自己来解馋,都能省不少银钱,连你往后做的新菜,我也能凭着这牌子占便宜,太划算了!”

    柳夫人接过木牌时,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里满是欢喜:“早前见阿修那牌子就眼馋,总想着这梨木打磨得光滑,看着就精致,现下我终于也有了!往后我来吃你的手艺,或是给府里人带吃食,也能凭着它享优惠,倒要让阿修再显摆!”说着便顺手把木牌塞进绣着缠枝纹的袖袋里,生怕落了似的。

    又说笑了几句,柳夫人看了眼窗外的日头,起身道:“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府了,不耽误你做生意。”

    梁绾也跟着起身,还特意叮嘱戚萝:“要是醉仙楼再敢来闹事,你可别自己扛着,派人去郡主府找我,我准来帮你撑腰!”

    戚萝一一应下,送众人到铺子门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口,脸上的笑意才慢慢淡了些。

    她转身回铺,扫过案台上空了的面粉袋和只剩小半筐的酱肉,心里顿时沉了沉。

    早上应付冯二时糟践了些食材,方才又招待了一群人,眼下存货根本撑不起晚上的营业。

    更别提醉仙楼那边没彻底安分,要是连新鲜食材都供不上,铺子迟早要被挤垮。

    “阿桃,你守着铺子,把灶台的火再拢一拢,我去西市菜市寻些新鲜食材,傍晚前准回来。”

    戚萝迅速拿上布包和钱袋,又叮嘱了句“有人来问就说傍晚营业”,便快步出了门。

    菜市这会儿正是热闹的时候,挑着菜筐的农户沿街吆喝,鱼虾的腥气混着青菜的嫩香飘得满街都是。

    戚萝熟门熟路地走到常买面粉的粮铺,却被告知今日的新磨面粉刚被醉仙楼的人订走大半,只剩些粗面。

    她心里咯噔一下,只能先买了小半袋应急,粗面十五文一斤,称了三斤,付了四十五文。

    又去肉铺补了二斤后腿肉,后腿肉二十八文一斤,算下来五十六文。

    正琢磨着还得找些新鲜蔬果,眼角忽然瞥见巷尾的小摊前围了几个人,却没人动手买。

    走近了才看清,摊主是个外地来的老农,面前的竹筐里装着些圆滚滚、浑身带刺的物件,浅褐色的外皮上还沾着泥,看着既不像果子也不像菜。

    “这啥东西啊?摸着手刺挠,咋吃啊?”围观的汴京妇人戳了戳那物件,皱着眉往后退,“怕不是个不能吃的野东西吧?”

    老农急得脸通红,连连摆手:“这是俺们南方的‘茨菰’!蒸着吃、做糕都香!就是俺们那边的做法,汴京的乡亲们没见过……俺这茨菰新鲜得很,刚从地里挖的,十文钱一斤,便宜卖了!”

    可任凭他怎么说,众人还是只看不买,有几个还笑着摇摇头走了。

    戚萝却停下了脚步。

    前阵子她特意在书坊买过一本《南北沿途吃食杂记》,专讲从南到北各地少见的食材与吃法,其中就提过这茨菰。

    书里说它看着带刺,实则削去外皮后,内里白肉紧实,蒸软了会透着股清甜,裹上糖霜或是拌着蜂蜜吃,比点心还爽口。

    当时她只当是书里的新鲜记载,没想着能在汴京见着实物,眼下一看,倒和书中描述的模样分毫不差。

    她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茨菰的刺,又掂了掂竹筐的分量,抬头对老农笑:“老伯,您这筐茨菰看着足有十斤吧?十文钱一斤,我全要了,您给我称足些。”

    老农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忙不迭拿起杆秤:“姑娘放心!绝对足秤!”

    说着把茨菰往秤盘里倒,称下来足足十一斤,老农干脆抹了零,只按十斤算。

    戚萝爽快付了一百文,老农还特意多塞了两个小茨菰,连声道谢。

    付了银钱,戚萝雇了个挑夫。

    挑一趟货给二十文,让他把茨菰、面粉和后腿肉一并送回铺子,自己则跟在旁边,脚步轻快了不少。

    刚踏进铺门,守在灶台边的阿桃就凑了过来,目光落在那筐带刺的茨菰上,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姑娘,您咋买了堆这东西回来?浑身是刺看着怪吓人的,这能吃吗?别是您被那老农骗了吧?”

    戚萝放下手里的布包,笑着拿起一颗茨菰递到阿桃面前。

    “这叫茨菰,可不是什么没用的东西。你瞧着它带刺,其实只要把外皮削掉,里面的白肉比荸荠还嫩。

    我前几天看的杂记里写着,这茨菰最适合蒸着吃,蒸熟后裹层糖霜,甜而不腻,还带着股清香味儿。今晚咱们就做‘糖霜蒸茨菰’,汴京少见这吃法,保准好吃着呢!”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