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7章 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第一卷 第87章 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休整一夜之后,队伍继续踏上了前往玉门关的道路。

    一路上,李琚都显得兴致勃勃,心情颇佳。

    没办法,他实在找不到心情不好的理由。

    不管是粉碎了李琩借刀杀人的阴谋,还是即将搬倒李林甫,断去武惠妃母子一臂,都是让人大快人心的大喜事。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马上就能收获他人生之中的第一张顶级武将卡。

    那可是哥舒翰啊,被《哥舒歌》传唱了上千年的名将!

    都不用说什么李白、杜甫、王维、高适.......这些大诗人在诗词里对他的无尽赞誉与歌颂。

    光是一曲“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的西北民谣,便已经证明了哥舒翰这三个字的含金量。

    用某位皇叔的话来说,便是他若能得哥舒翰,必将如鱼得水也!

    所谓双喜临门,也不过如此了,他还能有什么不开心的?

    而与他的好心情形成强烈的对比的,则是自上路之后,便一直丧着脸的边令诚。

    至于边令诚不开心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没钱了。

    是的,两万贯钱,一分都没了。

    整整两万贯现钱,还是靠卖掉指挥权才弄到手的钱。

    这才到手几个月时间,都还没捂热乎呢,突然一下子就没了,也不能怪边令诚一直垮着个批脸。

    就......情有可原吧。

    实话说,甚至就连李琚,都没有料到边令诚会把这么多钱一次性花光。

    但事实就是,他一觉睡醒之后,边令诚的两万贯钱,已经消失在了队伍里。

    对此,李琚也不得不承认,边令诚虽然是贪财了一点。

    可真到办起事来的时候,还是非常有魄力的。

    也难怪他最终能成为天宝年间第一奸宦,连高仙芝与封常清那等人杰都在他手上折戟沉沙。

    只能说,能靠自己做到名留青史的人,别管留下的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真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

    ......

    二人的心情一个天,一个地,但不管二人是什么样的心情,路总是越走越少的。

    数日时间一晃而过!

    而随着道路两侧的植被越来越少,前方的环境越来越倾向于大漠戈壁的独有的苍茫与荒凉。

    一座自戈壁之中拔地而起的雄关,也映入众人眼帘。

    玉门关,到了!

    玉门关,始设于汉武帝元封年间。

    这座在西北大地上屹立了近千年的古关隘,若只论险峻,则远不如蜀中剑门关,若只论雄伟,亦远远不如关中潼关与蜀中夔门关。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座孤立在西北荒原之上的关城,自建成开始到现在,便一直是掌控中原王朝生死的核心关隘!

    从地理上看,它是中原王朝抵御关外蛮族的第一道防线。

    而从经济上看,它则是中原王朝扼守丝绸之路北道咽喉。

    就是这么一座关隘,它不仅掌控着宋之前的每一个中原王朝的战争命脉,同时也掌控着宋之前,每一个中原王朝的经济命脉。

    可以说,一座玉门关,中原生死关。

    而到了大唐,这座关隘,更是因边塞诗的兴起,直接成为了整个中原文明的西陲符号。

    无论是王之涣在《凉州词》写下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还是王昌龄在《出塞》里写下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亦或者是李白在《关山月》里写下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都无不证明了这座矗立于西北荒原之上的关城,如今已然成为了中原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要是让李琚来选的话,他则更倾向于王昌龄那首《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单纯的读着提气.......

    说起来,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如今都已成名已久。

    可怜他如今远离长安,却是未能得见这些盛唐大诗人的风采,可惜可叹!

    李琚站在关城前方,遥望着眼前雄伟的玉门关城。

    心里不禁为自己如今远离中原,不能与这些名人相见而感到惋惜。

    但同时,他也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

    提醒自己以后再抄诗词时,需得避开这些成名早的盛唐诗人的作品,以免装逼不成反遭人耻笑.......

    “进关!”

    怀揣着这样的心思,李琚大手一挥,招呼了众人一声,率先纵马而出,朝着关城下方的关门靠近。

    而随着关门越来越近,关城之下的场景,也彻底映入李琚眼帘。

    只见关城前方,早已清空了出入关门的商队与百姓。

    唯余一杆王字大旗,与数百名甲胄破旧,却斗志昂然,士气奔腾的唐军士卒在静静守候。

    显然,这群人正是得了李琚消息,早早出迎的河西节度使王倕与河西军将士。

    “吁!”

    及至关前,李琚率先勒住了马缰,命边令诚所持的天子旌节上前。

    而随着代表天子亲临的门旗、龙虎旌、竹节杖、麾枪、豹尾等旌节仪仗在关城前摆开阵势,关城之下的王字大旗也动了起来。

    先是帅旗移动,随后是数百名将士景从。

    及至旌节前方百步上下,帅旗止步,数百名将士也同时止步。

    随后军中驶出一人,骑马至天子旌节六十步前止步下马,复又步行至旌节前三十步。

    同时,数百唐军将士亦翻身下马,静待最前方那人的动作。

    “臣,河西节度经略使王倕,谒拜陛下,陛下万年!”

    王倕站在旌节前方,朝着旌节九十度鞠躬。

    他身后的数百名将士见状,也纷纷躬身行礼,口称谒拜陛下。

    至于为何是称陛下而不是圣人,就牵扯到了一个正式场合与日常称呼的问题。

    谒拜天子,属正式场合,自然不能再称圣人。

    这个时候,就到了边令诚表演的时候。

    他纵马走出,居高临下的望着王倕,声音尖细道:“起!”

    听见这声起,王倕与众将士立即起身,随后一边跳舞,一边再行十步。

    是的,跳舞,这也是大唐正式见礼的一环,官方名称叫做拜舞。

    这种行礼方式,大抵是起源于贞观时期的突厥舞王颉利可汗,后融合于朝会,成为了给皇帝行礼的一种特殊方式。

    众人需一边舞,一边前行十步后,再次谒拜。

    如此往复三次,才算谒拜完成。

    三次谒拜,三声起,王倕也率领众将士行至李琚前方十步。

    本来按照官方的记载,谒拜完成之后,还有最后一步,便是行礼者需上前亲吻皇帝的靴子以示臣服之意。

    但大唐终究是礼仪之邦,实在接受不了这蛮族礼仪,因此并未传承下来。

    所以三次谒拜结束,边令诚便命人撤去了旌节仪仗。

    “末将河西节度经略使王倕,见过庐江王殿下,见过边监军!”

    没了仪仗的掣肘,王倕忙快步上前,朝李琚和边令诚行礼。

    而面对一手控厄河西军政大权的王倕,两人也不敢怠慢,齐齐翻身下马,回礼道:“见过王节帅!”

    三人互相见礼,随意攀谈几句之后,也不在城外啰嗦,各自带人联袂入了关城。

    只是甫一进城,李琚便有些按捺不住了。

    他隐晦的目光不断在王倕与其身后将士身上来回扫视,妄图从中寻到哥舒翰的身影。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