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黄河决堤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诗剑镇山河:从寒门到至尊正文 第三十二章 黄河决堤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运河之上,清风徐来,吹动林逸的衣袂,却吹不散他袖中那枚青蚨指环透骨的寒意。江南,杭州,漱玉坊……赵德芳,霍家,青蚨会亥猪堂…这些名字在他舌尖滚过,如同淬毒的蜜糖。
“落榜才子?”林逸摩挲着冰凉的指环,嘴角那丝冷笑终于化开,对着烟波浩渺的河面,朗声吟哦,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钉凿入船工耳中:“‘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嘿,杜牧老前辈这‘薄幸名’,小子林逸,怕是要在江南,换个‘贩夫走卒’的诨号来赢一赢了!”
话音未落,船尾掌舵的老艄公噗嗤乐了:“哟,公子爷好雅兴!这诗听着…带劲儿!比那些酸秀才念叨‘之乎者也’顺耳多了!贩夫走卒咋了?老汉我撑了一辈子船,贩夫走卒的力气,能顶风破浪!比那些光会耍嘴皮子的官老爷强!”
“老丈此言,深得我心!”林逸哈哈大笑,抛过去一小锭碎银,“买酒暖身,到了杭州,还坐您的船!” 老艄公眉开眼笑,唱起了粗犷的船歌,破浪的节奏都欢快了几分。
千里之外的汴京,金銮殿上却是一片肃杀。九重宫阙也挡不住那来自千里之外的惊天噩耗!
“报——!八百里加急!黄河决堤了!”
凄厉的嘶喊撕裂了清晨的宁静,一个泥人般的驿卒连滚带爬扑进奉天殿,手中高举的漆金匣子沾满泥浆,还在往下滴着浑浊的黄河水。他身后拖曳的水痕,蜿蜒如同一条濒死的黄龙,蜿蜒爬过冰冷的金砖。
“何处决口?!”龙椅上的小皇帝永初吓得一哆嗦,差点把手中的玉如意扔出去。珠帘后,梁太后的声音也带上了罕见的急迫。
“回……回太后、陛下!兰阳铜瓦厢!”驿卒声音嘶哑,带着哭腔,“五日前,黄河暴涨,浊浪滔天!铜瓦厢大堤……塌了!口子撕开三百余丈!洪水如孽龙出闸,横扫下游三府十六县!开封府首当其冲,已成泽国!灾民……灾民哭嚎震野,尸骸枕藉!河道总督王大人……王大人亲率军民堵口,被……被洪水卷走,生死不明!”
“轰——!”朝堂瞬间炸开了锅!仿佛一颗炸雷在头顶爆开!
黄河决口!兰阳铜瓦厢!三府十六县!开封府沦陷!河道总督殉职!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众臣心上。殿内死寂一瞬,随即爆发出潮水般的惊呼、议论、恐慌!户部尚书钱谦益脸如金纸,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抖得不成样子:“陛下!太后!三府赋税……今年……全完了!更需调拨巨款赈灾、修堤!国库……国库要空了啊!”
工部尚书更是面无人色:“铜瓦厢!那是‘悬河’的顶梁柱!溃口三百丈?!堵……堵得住吗?!需要多少民夫?多少石料?多少木桩?!这……这是倾国之灾啊!”
赵德芳,这位当朝首辅,终于睁开了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浑浊的眼底深处,没有一丝慌乱,反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慌什么!”赵德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满殿嘈杂,“天灾无情,人定胜天!当务之急,是议定救灾章程!赈灾!堵口!安民!三管齐下!”
他排众而出,对着御阶深深一揖,条理清晰得令人心头发寒:“其一,着户部即刻开仓放粮,就近调拨河南、山东、直隶三地常平仓粮食,火速运往灾区!命沿途府县,设粥棚,施汤药,绝不可饿死一人!违令者,斩!”
“其二,工部!立即征调天下河工、民夫!沿河州县,凡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丁,尽数征发!木料、石料、草袋,不惜一切代价,限期十日,运抵铜瓦厢!堵口之役,刻不容缓!延误者,斩!”
“其三,”赵德芳目光扫过几位脸色苍白的官员,“着都察院、吏部,选派得力干员为‘赈灾巡查使’,分赴灾区!一查地方官是否恪尽职守,有无渎职延误!二查赈灾钱粮是否足额发放,有无贪墨克扣!三查有无民众乘机作乱,蛊惑人心!一经查实,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三条策略,杀气腾腾,透着赵相惯有的铁腕与效率。朝堂之上,赵党官员如同打了鸡血,纷纷附和:
“相国高见!正该如此!”
“雷霆手段,方能震慑宵小!”
“对!首要便是稳住局面,防止民变!”
就在这一片“赵相英明”的颂扬声浪中,一个清朗却带着明显嘲讽的声音,如同锥子般刺了出来!
“稳住局面?防止民变?相国好算计!”林逸不知何时已从江南悄然返京(借口述职),此刻排众而出,一身风尘仆仆的七品鹭鸶补服在满殿朱紫中显得格格不入,脸上却毫无惧色,只有一种近乎刻薄的冷静。
他对着御阶一揖,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相国此策,快刀斩乱麻,看似雷厉风行!然,恕臣直言,此乃扬汤止沸,抱薪救火!”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电,直刺赵德芳!
“大胆林逸!金殿之上,安敢对相国无礼!” 左都御史刘墉厉声呵斥。
赵德芳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淡淡吐出两个字:“哦?讲。”
林逸毫无退缩,语速如连珠炮:“其一,征调民夫?相国可知,洪涛之下,家园尽毁!灾民嗷嗷待哺,妻离子散!不思先赈济安抚,反要强征其丁壮,离乡背井去堵那滔天巨口?此非救灾,实乃驱民赴死!民怨如干柴,稍有不慎,便是星火燎原!此其一弊!”
“其二,堵口之法!铜瓦厢溃口三百丈,浊流湍急,漩涡无数!沿用旧法,以柳枝草袋裹泥石填塞?杯水车薪!投多少,冲走多少!徒耗民力国帑!此乃以卵击石,愚公移山!此其二弊!”
“其三,”林逸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最关键之处!相国只言堵口,可曾想过为何会决堤?是堤防年久失修?还是设计先天不足?若只堵眼前之口,不寻根由,不除病根!今日堵了铜瓦厢,明日下游桃花峪、花园口,何处是头?年年筑堤,岁岁溃决!民脂民膏,尽付东流!此乃治标不治本,遗祸子孙!此其三弊!敢问相国,如此三弊之策,岂非抱薪救火?!”
朝堂再次陷入死寂!针落可闻!
赵德芳的脸,终于沉了下来。那双古井般的眼睛,第一次清晰地映出林逸的身影,带着冰封的锐利和一丝被当众戳穿的愠怒。
梁太后在珠帘后,身体微微前倾。小皇帝永初更是瞪大了眼睛,紧紧攥着龙椅扶手。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