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6章 总部的关注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亮剑:都穿越了还玩小米加步枪? 第一卷 第76章 总部的关注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李云龙挂了电话,脸上的得意还没维持三秒钟,就垮了下来。
他拿着那已经没了声音的话筒,愣在原地,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
“技术报告?”
他把这四个字在嘴里咂摸了半天,只觉得满嘴苦涩。
他娘的,老子李云龙要是会写那玩意儿,还用得着在这山沟沟里跟鬼子玩命?
早就去延安坐办公室,天天给首长们写报告去了!
这不纯属是逼着张飞去绣花,赶着和尚娶媳妇嘛!
他烦躁地把话筒一摔,在指挥部里转起了圈,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老虎。
不行!
这事老子一个人办不了!
他眼珠子一转,立马就想到了救星。
“来人!”
他冲着洞口吼了一嗓子。
“去!把政委和耿科长,都给老子叫过来!快!”
不一会儿,赵刚和耿忠就一前一后地进了指挥部。
他们看李云龙那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的样子,还以为出了什么岔子。
“老李,怎么了?旅长批评你了?”
赵刚关切地问。
“批评?”李云龙一听,立马把腰杆一挺,“那哪能啊!旅长把我给夸得哟,天上有地下无的!”
他先吹嘘了一句,随即又把脸一耷拉,像个受了委屈的大孩子,把手中的电报往桌子上一拍。
“可是,旅长给老子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他摊着手,一脸的无奈。
“旅长命令,让咱们写一份,关于那个‘定向爆破’的,技术报告!还要图文并茂,越详细越好!”
他指着赵刚,理直气壮地“甩锅”。
“老赵,你是秀才,是咱们团最有文化的人!这写报告的事,你比我在行!”
“这事,你看着办吧!”
赵刚一听,拿起电报看了看,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变得无比郑重。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报告。
这,是独立团,是耿忠,向更高层级展示自己价值的,唯一的机会!
这份报告,写得好与不好,将直接决定上级对这项新技术的重视程度!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耿忠。
“耿忠同志。”
他的语气,无比严肃。
“这件事,必须,也只能由你来主导。”
“我,只能帮你润色格式,整理语言。”
“你需要把‘聚能爆ropower’的原理、制作方法、材料配比,以及这次实战中取得的效果和数据,都尽可能详细地,口述给我。”
耿忠点了点头。
他也明白这份报告的重要性。
三人,就在这间昏暗、简陋的防炮洞里,开始了独立团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技术攻关会议”。
没有桌子,就把弹药箱当桌子。
没有稿纸,就用缴获来的鬼子作战地图的背面。
油灯的光芒,将三个人专注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土墙上。
耿忠坐在中间,他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论文口述”。
他知道,他不能直接把脑子里那些超越时代的物理公式和理论给搬出来。
那不是写报告,那是写天书,是给自己找麻烦。
他必须,用这个时代的人,能听得懂,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来阐述这个“神迹”。
“政委,您这么记。”
耿忠看着赵刚笔尖已经蘸满了墨水,开始娓NARRARE。
“关于原理部分,我们可以这么说。常规的爆炸,就像咱们用拳头打人,力量是散的。而这个‘定向爆破’,是想办法,把这股子‘气’,这股爆炸的力量,给它拧成一股绳!”
赵刚的钢笔,在纸上飞快地滑动,发出一阵“沙沙”声。
耿忠继续说道:
“如何拧成一股绳呢?关键,就在于那个‘铁碗’。”
“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药型罩’。”
“它的作用,就像一个山谷的回音壁。爆炸的‘气’,往旁边跑的,都会被这个铁碗给挡回来,然后,逼着它们,只能从碗口那一个方向冲出去!”
“这样一来,这股‘气’,就被高度地压缩了。”
“它的速度会变得非常快,温度也会变得非常高。”
他刻意隐去了“金属射流”这个过于超前的概念,而是用了一个更形象的比喻。
“最后,就形成了一股,高速、高温的,‘穿甲气流’!”
“这股气流,就像一根烧红了的钢钎,力量大,速度快,专门钻鬼子的乌龟壳!”
赵刚奋笔疾书,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被耿忠这种化繁为简,将复杂科学原理用生动比喻讲出来的能力,给深深地折服了!
这哪里是什么土专家?
这分明就是一位学究天人,又深谙教化之道的大师!
耿忠口述,赵刚记录。
一个负责输出最硬核的技术内核,一个负责用最严谨、最规范的语言进行“理论包装”。
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很快,一份名为《关于利用“空心装药原理”提升爆破攻坚效率的初步研究与应用简报》的报告初稿,就在赵刚的笔下,渐渐成型。
李云龙在一旁,背着手,像个监工一样,来回踱步。
他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看着赵刚和耿忠那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心里就觉得这事,靠谱!
初稿完成后,赵刚长出了一口气,他将那份还散发着墨香的报告,递给了李云龙。
“团长,您过目。”
李云龙接了过来,装模作样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说实话,上面的字,他都认识。
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
什么“能量聚焦”,什么“压力突变”,看得他是一个头两个大。
但他没有不懂装懂。
他看完了,沉吟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
他指着报告,提出了一个,让赵刚和耿忠都为之一愣的,修改意见。
“老赵,这报告,写得不错!有水平!”
他先是夸了一句。
“但是!有一点,必须给老子改了!”
“你得在报告的最前面,给老子加上一句——”
他清了清嗓子,模仿着文化人的口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此项技术,乃是我独立团,在长期艰苦的战斗实践中,广大指战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怕牺牲,大胆创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他加重了语气。
“不能光说是我兄弟耿忠一个人搞出来的!”
“得让上级觉得,这是咱们八路军的战士,自己摸索出来的!是可以在全军,进行复制和推广的!”
这话一出口。
赵刚和耿忠,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震惊,和一丝,由衷的佩服!
高!
实在是高!
他们之前,只考虑了技术的严谨性。
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政治的智慧!
耿忠的技术,太过惊世骇俗,太过超前。
如果真原原本本地,把功劳都归到他一个人身上。
那上级会怎么看?
是会把他当成宝贝,还是会把他当成一个来路不明的“妖怪”,抓去“切片研究”?
谁也说不准!
而李云龙这看似粗鄙的一句话,却一下子,就给耿忠,套上了一层最完美的,最坚固的保护衣!
——“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一下子,就把事情的性质,从“个人黑科技”,变成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这不仅,让这项技术的出现,变得更加合理,更加接地气。
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耿忠这个最大的秘密!
这老李,看着是个大老粗,这脑子里的弯弯绕绕,比谁都精明!
“团长英明!”
赵刚是由衷地赞叹。
他们立刻,按照李云龙的意思,对报告进行了最后的修改。
一份,既有耿忠技术硬核,又有赵刚理论高度,更有李云龙“狡猾包装”的,堪称完美的报告,最终,定稿了。
报告,通过那部缴获来的电台,用最高级别的加密,加急,发往了旅部。
旅长办公室里。
当旅长,看到这份,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报告时。
他拿着报告的手,都在颤抖。
他震惊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立刻就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革新了!
这,是一次,足以改变整个八路军,乃至整个中国战场,未来所有攻坚战模式的,重大的,理论性突破!
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立刻,亲自提笔,在报告的后面,加上了自己的批注和推荐意见。
然后,用他能使用的,最高级别的加密方式,将这份报告,直接,上报给了——
延安,总部!
……
在遥远的,黄土高原的某个窑洞里。
几位同样戴着眼镜,气质儒雅,却决定着千军万马命运的总部首长。
在看到这份,来自晋西北前线的,充满了各种“穿甲气流”、“药型罩”等新奇术语的报告后。
陷入了,长久的,激烈的讨论。
一个叫“耿忠”的名字。
和他的,“独立团技术科”。
第一次,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进入了八路军的,最高决策层的视野。
……
李家坡大捷的喜悦,和上报报告后的轻松,让独立团,进入了一段短暂的,却又无比宝贵的休整期。
耿忠,也终于有时间,可以静下来,复盘这次战斗的得与失。
胜利,是巨大的。
但暴露出的问题,也同样触目惊心。
他在复盘时,不止一次地看到,自己的战士,在和鬼子进行白刃战时,手里的汉阳造,因为钢材不行,拼了几下,刺刀就弯了,断了!
他也看到,自己的战士,在冲锋时,因为缺乏有效的单兵防护,伤亡惨重。
胜利的喜悦,渐渐褪去。
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危机感,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没良心炮”,只能解决攻坚的问题。
可战争,是全方位的。
单兵装备,枪械制造,钢材冶炼……
这些,才是决定一支军队,真正脊梁的,核心科技!
他的技术升级之路,下一步,将指向何方?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