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南京解禁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正文 第124章、南京解禁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七名士子从大理寺出来后,其他六人被分别送往各处工场,唯有杨彝被送到了昭武卫海军南京码头。

    送到工场的人基本是自由的,只不过服色不同,随时被监视,每天基本要劳作五个时辰。也不知他们劳作一天后还有没有诗兴,不过,他们友谊的小船已经翻了,不同量刑就看得出来。

    当然,量刑只是给皇帝看的。如果他们家族能量巨大,管事太监来事,过个一年半载完全有可能提前放出来,甚至重新科举。总之,没有牵连家人,还是有希望的。

    只有杨彝脸如死灰,已经除去了刑具,但被士兵看押得死死的,跑不了。海军通讯船已经候在码头,两边兵士签字完成,杨彝就被移交昭武卫海军了。

    没来得及上船,一个青袍官员喊停了海军士兵。

    杨彝抬头一看,是钱谦益领着瞿式耜和毛晋来送他了。

    杨彝泪流满面,双膝着地,重重的给钱谦益磕了个响头。

    “恩师!”

    钱谦益上前将他扶起,脸色复杂的看着杨彝,伸手轻抚他额头崭新的烙印边缘,重重的叹了口气。

    “你年纪也不小了,为何与小儿辈胡闹?什么阴风满帝州,今日,就是太祖显圣日。”

    杨彝目瞪口呆,张着嘴说不出一句话。

    钱谦益小声安慰。

    “到那边好好活下来吧。老夫研究过台湾地图,这地方将来必然要置县置府。皇帝将你们发配那里,应该就是存了移民之心,不是必死之局。”

    瞿式耜和毛晋分别上前,塞给杨彝一大包包袱。里面有钱谦益挑的书,瞿式耜买的成药,毛晋送的铁尺。

    末了瞿式耜还给押送的一船士兵一人送了一两银子,才与杨彝拱手作别。

    杨彝作为大明官方第一批移民中的一员,带着书剑和药,离开了精神故土南京,向着台湾而去,也不知道他带的药能不能治台湾的病。

    不过,负责移民的沈寿崇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他根本没有派出船只探路,直接就带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好在他选的登陆位置非常好,是淡水平原,土地肥沃,坏也坏在这位置上,这里是大肚野人的领地。

    常熟士绅和浙江商犯将共同面对无穷无尽的骚扰,生活惨不忍睹,许多人的头颅被悬于大肚王国的猎头屋。

    离开了国家力量影响的他们无比思念大明,他们非常希望天下士绅都积极纳粮,大明军队能更加强大,早点想起受苦受难的他们。

    其他六人是分开押送的,所谓的志同道合,这一天被命运的锁链彻底分解。

    要去盐场的朱隗走得最远,也要坐船。其次就是张溥,铁矿场都没有在应天了。

    杨廷枢和吴昌时要去的采石场和伐木场非常近,这两个场都是服务新城建设的,他俩最先体验劳作改造。

    顾梦麟要去的皇庄不远不近,可惜没有马车,他与押解的士兵都必须走路过去,也是大半天时间。

    唯有陈子龙比较茫然,因为冶铁场还没有建好,而且那地方还出事了。

    有些不甘心做皇民的家伙,雇人破坏了高炉,还想发动乡民暴动,结果当地宣令使一句话就平息。死者当天就拿到抚恤,东厂锦衣卫第二天就介入,第三天就快速宣判执行,啥都没有发生就平息了。

    这帮应天府的士绅可没有常熟的好运,因为害死了很多人,民愤极大,他们全部被砍头,连流放的资格都没有。

    这件甚至都没有报给朱慈炅,皇帝核准死刑的规矩,在想迅速平息事态的吕大器吕县令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三岁天子核什么核,必须斩立决,才能平息死者家属怒火,不影响皇店大局。事后上报刑部就行,大明官员的自主性有些时候的确强得很。

    反正王永祚王公公非常满意,吕县令虽然是新科进士,但不负一个能吏之赞。

    刑部负责押解陈子龙的十品衙吏和执行的两个士兵同样都有些茫然,大人们只管判,可是那地方都没有,怎么办嘛?

    四个人在正阳门外看着忙碌的士兵和远处的工人有些发呆。

    “先送过去吧,管他有没有人。”

    “那地现在在重修,肯定有人,但都是建筑工人,冶铁场的人一个都没有。送过去交给谁?没人收的,多半又要押回来。”

    “要不送琉璃场那边,他们管事不是同一个人?”

    “最上面是同一个,下面人家是分开的。还有,叫玻璃场,不叫琉璃场。”

    “还不是一回事。那我们怎么办?牛大人,你现在可是官了,你要拿主意。”

    还没满二十岁的陈子龙成了烫手山芋,押回东厂是不可能了,押去判决的劳作场,那边又没有人。作为人犯,他有些羞涩的开口。

    “要不把我押回刑部大牢,把这情况上报给大人们。”

    “闭嘴!”

    “你这混蛋,老实点。”

    陈子龙的主动开口迎来一顿拳脚,打得他想哭,大明人犯没有人权啊。

    十品衙吏牛大人当然知道可以押回刑部,可是你以为十品官来得容易,卷死了。开始全部任命,现在调走的调走,撤职的撤职,能保住官身,牛大人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劲的。

    押回去,推给上官,上官怎么看你?

    四个人在城门外踯躅不前,愁容满面,磨蹭了大半天。直到午时,牛大人想吃饭了,突然灵光一闪。

    “小五,你去皇店总部打听下,冶铁场是谁在负责,这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小五刚刚迈腿,地面突然剧烈震动,高大的城墙上,“轰隆隆”的炮声连绵不绝,差点把四个人吓爬下。

    然后,全南京城瞬间沸腾,隆隆炮声不停,大白天的也能看到烟花冲天,这是朝廷的解禁信号和庆祝。

    紧接着,各处钟声悠扬,鞭炮爆竹齐鸣,许多人冲上街道,挥舞布条,激情跳跃。药罐被无情砸碎,绿色的健康纸纷纷化为灰烬。这是民间的盛宴狂欢。

    四人发呆片刻之后,同样狂喜,手舞足蹈,这一刻,陈子龙都不是犯人了。

    “解禁了!”

    “大疫过去了!”

    “南京回来了!”

    大疫其实早就过去了,宗亲医疗营里的最后一名患者都康复许久了。但禁不住基层得利的那帮人拼命拖延,天天上报疑似病例。

    这情况把朱慈炅都搞糊涂了,一度疑神疑鬼,直到三天前才正式下令准备解禁,恢复正常。

    恢复正常说起来容易,但近一个月的时间,南京真的能回来,还和以前一样吗?

    钱谦益举着半盏残酒,移步到寓所小楼二楼栏杆前,看了看远处的烟花,又从上而下注视着狂欢的人群,沉默不语。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