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改良版郡县制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第25章 改良版郡县制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外儒内法?儒皮法骨道家心?”

    扶苏愣了一下。

    在他看来,这三者就算不是完完全全对立的关系,也绝对是不可能同时共存的。

    现在姜承奕将其比做成一个人身体当中的三种不可或缺的组成。

    那不就是要让他们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意思吗?

    “将制度融合我还可以理解。可这种思想泾渭分明,又如何可能真正融合在一起呢?就比如我肯定看不惯法家那套,法家也肯定看不惯我们这套。”

    “至于道家......我并不觉得他们那样无所作为的学派理论可以用于治国。那样整个天下都要乱套了!”

    扶苏说起别的事情来可能有些呆滞。

    但是在学术问题上,他可是整个大秦最为耀眼的学霸!

    在对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的理解上,他除了那几位饱读诗书的年迈的德高望重的大儒以外,可以说是谁也不服的。

    不过姜承奕倒是没有嘲笑他的自负。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要是脑子里不这么想,那才出大问题了。

    他只是淡淡道:

    “可你别忘了。我跟你说过,制度本身就是思想的演化,就像是分封制只是儒家思想的产物,而郡县制只是法家思想的产物。”

    “若是想要将产物融合,自然是需要将思想也融合起来的。”

    姜承奕知道,扶苏其实已经触及到了他话语当中的核心思想。

    只是鉴于时代的禁锢,他不敢去想该怎么才能把这些不同的思想融合在一起罢了。

    知道了这点,姜承奕自然也就不再和他卖关子,解释其中的道理。

    而是直接将结论说出口:

    “只要将郡县制优点保留,再将分封制优势引入,屏藩中央,快速稳定地方,不就行了吗?”

    姜承奕的策略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一瞬。

    他们在思考姜承奕策略的可行性。

    客观而言。

    姜承奕的想法肯定是好的。

    如果能将两者的优势完美结合在一起,那对于国家的安定长久绝对是有益处的。

    但是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于天真、也太过于幼稚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他们又不是傻子,心中当然也是都懂的。

    可想要做出合适的融合,首先需要有一个熟读诸子百家全部经典、并且能客观分析出每一个学派优势劣势的大儒做指导。

    其次,还需要有在治理国家上有心得的人。

    而在春秋战国五百年战火不断的时光里,诸子百家同样互相攻讦。

    这就像是一种刻板印象留在了他们这些后代学生的心里。

    所以是绝对不可能有符合第一个条件的人的。

    就算是他和扶苏也不行。

    不然的话他们二人也不会在朝堂上互相看不惯了。

    而第二种就更难了。

    哪怕是他这个大秦左丞相,也是有着对法家学派理论的盲目崇拜的。

    他也不敢说自己能完全理智地点出每个学派思想的优劣之处。

    姜承奕肯定也是有着自己喜好的学派的。

    所以他肯定也做不到绝对客观!

    那么这个议题就是不可能完成的议题了。

    一念至此。

    李斯冲着嬴政摇了摇头。

    他觉得姜承奕的想法确实是好的,之前的某些想法也的确是前瞻而且有时代的预见性的。

    是绝对超越朝堂上一大堆尸位素餐的官员的。

    但是在这件事上,他想必是没有彻底想好具体的解决方案。

    所以他说出来的宽泛的解决方法在李斯这样的专业人士看来显得有些可笑。

    就连扶苏也想到了这一点:

    “先生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是却是不可能做到的,或许国运周期律是不可避免的,大秦也只能尽量延长国祚了。”

    可姜承奕的输出并没有完结。

    而是才刚刚开始!

    他皱了皱眉:

    “谁说不可能做到的?”

    “莫非先生已经想好了办法了?”

    扶苏震惊道。

    “当然,大秦其实是可以将这两种制度小规模修改后再整合在一起的。”

    “此话何解?”

    扶苏赶忙问道。

    “很简单,继续让中央直辖郡县,官员由皇帝任免、不外加世袭,这样能保证百分之七八十的郡县都掌握在中央手中。”

    “但要对官员的地方自治适当放权,增加他们的工作弹性,让他们能看到晋升途径。”

    姜承奕不紧不慢。

    “不对不对......姜先生,既然是中央集权,又该怎么在地方放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扶苏抓到了重点,赶忙质问道。

    另一边的嬴政和李斯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觉得姜承奕可能是因为越狱失败受到了一些刺激。

    现在说话开始说不到重点了!

    可姜承奕却早就预料到扶苏会问这个问题:

    “其实没有矛盾。比如现在大秦税收是固定征税,官员的业绩挂钩于征税的数目,官员自然没有动力,也就肯定会将矛盾转嫁到百姓身上,横征暴敛!”

    “所以众人以为秦皇暴政、大秦苛政猛于虎!”

    “可要是将税收改为动态征收,根据各地民情来征收,以民情来作为官员政绩的考察,各地的治理自然会更加用心,民生也会好上许多。”

    “但总的说来,奖惩制度还是在中央、在皇帝手中,并不会影响政治格局。而这个措施也能发展到各个官职去,从根本上将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化一下。”

    姜承奕说完,李斯等人又沉默了。

    李斯是个法家学派的学生,逻辑清晰,能言善辩,很少被人驳倒。

    而今天他却一直处于沉默的状态当中。

    他意识到,姜承奕说的话的确是对的。

    他和大秦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他们的集权有些过度了。

    他和嬴政等人都下意识将严苛立法当成了巩固统治最重要的手段,而失去了人性化的管理。

    大秦并没有一个弹性合理的奖惩制度。

    官员们有固定的政绩,也不考虑什么天灾人祸的,反正达到目标就算业绩,达不到就受到惩罚。

    这的确能让官员动起来,但并不是因为大秦的制度能给他们带来极佳的内驱力。

    只会逼着他们把手中的鞭子挥向百姓!

    “回去之后,你便起草一份改制的措施,给朕看看。”

    嬴政对李斯淡淡说了一句。

    李斯口中称喏,心中却是再次翻起滔天巨浪来。

    嬴政居然如此相信姜承奕的话,甚至会因为他的一句话便改变他们这些朝中重臣研讨出来的政治制度!

    不过他其实倒是也并没有很意外。

    主要是姜承奕所提出的办法实在是太过于精巧。

    而且不仅仅是能够用于地方官员,其实对于中央的官员也是同样适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自皇帝以下,给每个官职根据国情和民生问题创办一套弹性的奖惩制度,将他们和业绩和自身的才干和政绩挂钩。

    而不是将业绩和冰冷的黄金白银挂钩!

    而中央官员的业绩则是和下辖的官员挂钩,一方面以上带下,另一方面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这样一来,自上而下全部能有内在的驱动力。

    百姓也能逃出暴政的魔掌。

    而民生民情好了,国家自然繁荣昌盛,嬴政得到的赋税还会提高!

    直接就将整个有些暮气沉沉的大秦都盘活了!

    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对于老秦人而言并不容易想到。

    毕竟按照姜承奕的理论,这个郡县制就不再是单纯的法家思想的衍生了,其中也夹杂了人性化的儒家的管理方式。

    在这个大秦诸子百家思想不融合的大背景下,是很难开出这个口子的。

    因此李斯彻底服了。

    就算是姜承奕说不出怎么把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能想出这样改善分封制弊端的想法,也绝对算得上是大才了!

    在李斯看来,现在甚至没有任何必要改变制度了。

    郡县制的缺陷就这几条,都被姜承奕一个一个提出了对应的改进的方法。

    在姜承奕的改制下,这大秦的郡县制已经没有任何弊端了!

    不过姜承奕的声音却是又穿过墙壁。

    “不过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的话,倒是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扶苏刚从震惊中缓过神来,赶忙问道。

    “那就是这个制度虽然看似是放权一些,但是对于皇帝的政治素养的要求却是更高了一些。”

    “一切统筹兼顾都需要皇帝去做,所以他必须对眼下国情和民生有个基本正确的认知,还要能掌控好所有监督官吏,防止官官相护和官商勾结之事。”

    “也就是说,要是皇帝是个废物,那还不如不改呢,改了大秦只会亡得更快!”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嬴政抽了抽嘴角:

    “奏疏不用起草了,你心里有数后直接施行就行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