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刘备与孔明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372章 刘备与孔明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大汉燕王】……
青州和辽东日渐频繁的贸易,使得活跃在东海的船只数量逐渐增多。几处大型的港口也陆续被建设起来,维持着两个虽然毗邻,但是物产差异极大地域之间的往来。为越来越多从事贸易的百姓提供便利与必需之物。
诸葛亮羽扇纶巾,立于船头,乘着自琅琊郡不其县的中转船只,带着刘邈册封刘备为大汉燕王的金印玉册准备前往辽东。
“孔明此去,暂且就不用回来了。”
“嗯?”
“玄德还有其麾下那些将领,打仗是肯定不差的。但其余方面就乏善可陈,需要有人帮他出谋划策。”
诸葛亮回想起刘邈要他留在辽东时的场景。
“难不成,孔明是因为之前公孙瓒的事情,有点害怕北方人了?”
“臣不会有那样的想法。”
“那就去到辽东,好好看看。”
刘邈对诸葛亮道:“反正去锻炼一番,也是好事!”
“不然朕让孔明在中枢慢慢熬资历,反倒是浪费了人才!”
既然刘邈都这么说,诸葛亮哪里能够拒绝?
而且诸葛亮对刘备的印象并不差,至少比公孙瓒要好的多,故此也就应下此事。
海风吹拂。
诸葛亮的衣袍被卷起,一如波涛一样,层层迭迭。
如今的尖底海船已经进行了升级,不再是单一的风范系统,而是进化到了三风帆。一些更大型的货船,甚至已经有了四风帆和五风帆。
这些技术的改进,并非官府主动督促,单纯是因为商贾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想要提升更快的船速,继而改进的这项技艺。
本来青州到辽东的航程要走上半月甚至更久,但经过技艺的迭代更新,这趟航程已经缩短到了十日。
随着船只驶入辽口,诸葛亮也终于踏上了辽东的土地,并在此地见到了刘备等人。
诸葛亮在看到刘备时同样是微微失神。
一股莫名的熟悉感自心底油然而生,再看向其身后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诸葛亮更是心潮澎湃。
“诸葛孔明,见过燕王殿下!”
——————
邺城。
袁绍本来就在为应不应该征伐辽东而头疼。
而刘邈忽然册封刘备为燕王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彻底的火上浇油!
刘邈都将手伸到袁绍家门口了!若是袁绍还不做出反应,天下人该怎么想?
“刘邈!当真阴险狡诈!”
袁绍再次于邺城太初殿内召集文武百官,开始商议对策。
出兵,是一定要出的!
若是真让刘备安安稳稳的当什么“大汉燕王”,那以往公孙瓒的旧部,还有北面的乌桓、鲜卑,保不准都有各自别的心思!到时候北方边境,恐怕再无宁日!
但袁赵群臣也能看出来。
辽东那地方,完全是个易守难攻的地!
道路的复杂、遥远、坎坷,每一项都让群臣对现在就征服辽东有着相当大的抵触!
“能否从海上进攻辽东?”
这是其中一人提出来的计策。
陆路的消耗,实在太过恐怖!
若真要从陆路进攻辽东,那大半个河北都要被动员起来,持续不断的往前线去输送粮草辎重。
如果南方没有刘邈,河北自然经得起这些消耗。
只可惜没有如果!
一旦袁赵陷入到辽东战场,那刘邈进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故此,就有官吏建议,舍弃陆路,从海路进行进攻!
“不可。”
沮授出声制止。
作为三军监军,沮授对如今各方势力军事的长处短处再清楚不过。
“南方伪汉,本就起于江东,水军强横。”
“自刘邈麾下谋士刘晔发明尖底海船以来,其船只更是能够在海上纵横,并且如今已有数年之久,经验技艺,远不是大赵如今就能赶上的。”
别看刘邈如今因为缺少战马,在陆战上被压制的好像极为凄惨。但是在水面上,海面上,却能够对袁军形成碾压一般的优势!
如果在海上要和刘邈争锋,那完全就是找死!
而且沮授知道海战的可怕。
陆战,输了,还可以逃。
海战,一输,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真的从海上去进攻辽东,那对袁赵而言可就不是放血,而是割肉了!
沮授本以为,自己说出这话,应该无人可以反驳。
但沮授显然低估了这些平日里只习惯在自家田庄坞堡中诵读经义典籍的各路士人。
“此言差异!”
“刘邈的船多!难道我们的船就少吗?”
“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沮授心累,已经没心情和他们解释袁赵与刘汉在造船技艺上的差别有多大!
他只能坚定与袁绍谏言:“切不能与刘邈在海上交锋!”
“……”
显然,同样不想陷入苦战的袁绍并没有听进去这些。
“朕记得,北方尚有楼船,其长二十余丈!难道还不能攻陷辽东吗?”
沮授还想再劝,却能感到旁边有人轻轻踩了自己一脚,便不再出声。
等到朝会上议定从海上进攻辽东之事后,沮授才不满的拉住方才暗中制止自己的田丰:“元皓!你今日阻我作甚?以你的智谋,难道看不出来,从海上进攻辽东,完全是死路一条吗?”
田丰自从上次被袁绍囚禁后,性情仿佛大变,再不与袁绍争辩任何事情。
沮授焦急的看向自己的好友:“元皓!历来作战,只有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道理!而没有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的道理!你且再与我一同面见陛下言明此事!不能让陛下冒险!”
但田丰只是拽住沮授的衣袖不让他离开。
“元皓!”
“不要去了,你难道还看不出陛下的心思?”
田丰的双眼,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有些浑浊。
“如今陛下,显然是圣心独断,你这样刚直,可想过将来应当如何自处?”
“倘若陛下听取你的,就要从幽州陆路进攻辽东。到时候战事一旦不顺,陛下与百官必然会记恨于你。以为是你陷众人于这般境地。”
“倘若陛下不听你的,执意要从海上进攻辽东,无非是两个下场。”
“其一,便是打赢了此战。从此你沮授便要落下一个“胆小怕事”、“智谋不足”的名声,彻底被陛下疏远。”
“其二,便是打输了此战。从此世人百官兴许会称赞你的智谋忠心,但是陛下会以为自己失了面子,从此记恨于你。”
“故此,你说,究竟为何要行这劝谏之事?”
沮授听后,沉默良久。
“可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君主犯错,更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大赵的士卒去送死!”
沮授面有不甘,同时还有一点点愠色。
“元皓!你昔日,不是这样的!”
田丰却是轻笑一声,不做回应。
“元皓,我还是要去试上一次!”
沮授还要争取!
可这份争取,注定无用。
因为辽东就是一个陷阱!巨大的陷阱!
那地方,就是一个给袁绍源源不断进行放血的地方!
如今有捷径出现在眼前,有谁会苦巴巴的去到那北方极寒之地与刘备硬耗?
上到袁绍,下到百姓,都不愿意去听沮授说什么船只中的差异,海战中的差异。
速战速决!才是所有人追求的战果!
袁绍命令高蕃为平原太守、楼船将军,将北方楼船一并调用至平原郡,交由高蕃渡海,远征辽东。
如此大规模的船队聚集,自然引得青州斥候察觉。
当在辽东的诸葛亮听到袁绍竟然意图从海上进攻辽东的时候,也是有片刻恍惚。
也仅仅是片刻罢了。
随即诸葛亮就轻摇羽扇,嘴角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此战的战果。
刘备等人本来还因为袁绍的进攻有些惊慌。
可在看到气定神闲的诸葛亮后,这份惊慌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
也不知为何。
刘备感觉,自从诸葛亮来到辽东之后,他以及他麾下势力仿佛忽然变得完整。
这份踏实,就好像如鱼得水。让刘备这样的人都在心头起了歹念——“若是孔明能够一直留在身边,不再回去该有多好”?
“孔明已有计策退敌?”
“然也!”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