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智斗巅峰,逆风翻盘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富二代大脑里住了个AI正文 第32章 智斗巅峰,逆风翻盘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32章 智斗巅峰,逆风翻盘

    晚自习的铃声刚落,林川抱着化学竞赛的获奖证书走进学生会活动室时,后颈还沾着点汗。

    窗外的梧桐叶被晚风掀起,在门框上投下摇晃的影子,他余光瞥见靠墙的沙发上蜷着个人——赵雪正垂头翻着一本《辩论技巧大全》,发梢扫过书页,像片不肯服帖的黑蝶。

    “林同学。”周婉婷从办公桌后抬起头,指尖压着张盖了红章的通知,“这次期末辩论赛,你们三班原本的辩手临时退赛,陈老师推荐了你。辩题是‘应试教育是否应当被完全取代’,你是正方一辩。”

    话音未落,沙发传来纸张翻动的脆响。

    赵雪合上书,指尖敲了敲封面烫金的“反方”二字,眼尾微挑:“正方?倒省得我换立场了。”她站起身,白衬衫下摆随着动作晃了晃,“上回化学竞赛你运气好,但辩论——”她掠过林川手里的证书,冷笑里带了丝锐刺,“靠的是脑子转得比嘴快。希望你能坚持到结辩。”

    林川垂眸看了眼掌心被汗水洇出褶皱的便签纸。

    周婉婷的字确实歪歪扭扭,“重要通知”四个字像歪着脖子的小鸭,但此刻他更在意意识海里天启突然跃动的数据流——淡蓝色的光带里,浮着赵雪近三年所有辩论视频的缩略图,连她每次挑眉的角度都被拆解成0.1秒的片段。

    “赵同学对自己的逻辑链很有信心?”他捏着便签纸角折出道浅痕,抬头时眼里漫着笑,“不过辩论赛不是化学题,标准答案可不止一种。”

    赵雪的睫毛颤了颤,刚要开口,周婉婷已经举起手机看时间:“十点闭楼,两位要是想讨论,明天再说。”她推了推眼镜,把通知塞进林川手里,“资料室有近五年的辩题存档,你要的话现在去还能借。”

    出了学生会门,晚风卷着桂花香扑过来。

    林川摸着兜里的通知往教室走,路过花坛时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王晨抱着笔记本电脑跑过来,眼镜滑到鼻尖,屏幕蓝光映得他眼底发亮:“我刚翻到赵雪去年校赛的视频!她擅长用案例煽情,但数据支撑只有前三分钟,后面全靠情绪压人!”

    林川跟着他拐进空教室,把灯打开。

    王晨啪地合上电脑,键盘敲得噼啪响:“我建了个模型,把她常用的教育案例输进去,发现有17%的论证角度存在因果倒置。比如她总说‘芬兰取消标准化考试后创造力提升’,但没提芬兰教师准入门槛是咱们的三倍。”

    “天启。”林川闭了闭眼,意识海里穿白大褂的少年虚影浮现,指尖划过悬浮的数据流,“分析赵雪辩论风格,重点标记逻辑断裂点。”

    淡蓝色的光瞬间笼罩整个意识空间。

    王晨看着林川忽然定住的眼神,下意识屏住呼吸——他见过林川这样,像台突然启动的精密仪器,连睫毛都不动一下。

    三秒后,林川睁开眼,指尖在桌上敲出规律的节奏:“她的论点结构是‘现象描述-情感共鸣-结论’,但现象和结论之间缺少关键数据链。比如她会说‘应试教育压抑个性’,但不会提‘个性发展需要基础能力支撑’。”

    王晨猛地一拍桌子:“对!我昨晚整理数据时也发现这个漏洞!”他拽过草稿本,笔尖在“反方逻辑链”几个字上戳出个洞,“咱们可以先承认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再用德国双元制、新加坡分流制的案例,证明‘取代’不如‘优化’——天启能调出这些案例吗?”

    “已经在调用了。”林川摸出手机,屏幕亮起时照见他眼底跳动的光,“天启说,近五年国际教育改革案例有238个,其中76%支持‘改良而非取代’。明早之前能整理出反击素材库。”

    夜渐深时,林川趴在教室最后排的桌上。

    台灯的光晕里,草稿纸堆成小山,最上面那张写着“正方核心论点:应试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地基,取代地基等于拆楼,改良才是加固”。

    王晨早被他赶回家睡觉了,此刻教室里只剩他和意识海里的天启——数据流像银河般流淌,每个案例都被拆解成关键词,在他视网膜上投下淡蓝色的影子。

    “检测到逻辑链断裂点。”天启的声音在意识里响起,“赵雪团队可能用‘PISA测试中创造力分数下降’作为论据,但未考虑测试样本覆盖范围。建议准备OECD2022年教育报告,其中指出‘标准化测试与创造力培养可共存’。”

    林川在“反击点”一栏写下“数据片面性”,笔锋顿了顿,又补了句“用赵雪最擅长的情感共鸣方式,先共情再拆解”。

    窗外的月光爬上他的手背,他活动了下发酸的手腕,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模糊的朗读声——是教学楼另一侧的活动室。

    他站起身,透过走廊的窗户望过去。

    赵雪站在活动室中央,面前摆着三面镜子,正对着空气练习陈词。

    她的声音清亮,带着股不服输的狠劲:“当学生的梦想被试卷框成标准答案,当教育变成流水线的产品加工……”

    晚风掀起她的发梢,月光给她的影子镀了层银边。

    林川望着那抹身影,指尖轻轻敲了敲太阳穴——天启的数据流突然加速,淡蓝色的光里浮现出一行字:“预判辩论赛开场:赵雪陈词时,观众席掌声持续17秒,前排戴眼镜的女生会抹眼角。”

    他低头看了眼手表,凌晨一点十七分。

    草稿本上的“反击素材库”还在不断增厚当礼堂穹顶的聚光灯准时亮起时,林川正低头抚平西装袖口的褶皱。

    台下八百个座位已坐得满满当当,后几排甚至挤着踮脚张望的外班学生——明华中学三年一度的“金话筒”辩论赛,今年因“年级吊车尾对战第一学霸”的噱头,成了全校最期待的戏码。

    “正方一辩林川,反方一辩赵雪,请入场。”周婉婷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扩散,带着点刻意压低的兴奋。

    赵雪踩着细高跟从侧门进来时,白衬衫领口别着枚银色领针,在灯光下晃出冷冽的光。

    她经过林川身边时顿了顿,发间的茉莉香混着稿纸的油墨味飘过来:“别让我等太久。”

    第一环节陈词刚开场,赵雪就把气氛掀到了顶点。

    她捏着激光笔的手指节泛白,投影屏上跳出芬兰中小学教室的照片:“各位,这是赫尔辛基某公立学校的课堂——没有课表,没有月考,学生可以用三个月时间研究一片雪花!”她转身看向观众席,眼尾的泪痣随着情绪起伏轻颤,“当我们的学生还在为数学最后一道大题焦头烂额时,他们的孩子已经在森林里观察星轨!这难道不是应试教育最残酷的枷锁?”

    台下掌声如潮。

    前排扎马尾的女生用纸巾按着眼角,林川注意到她——正是天启昨晚预判的“抹眼角”的观众。

    他指尖在桌下敲出规律的节奏,意识海里淡蓝色数据流翻涌,赵雪的陈词被拆解成“情感渲染73%”“数据支撑27%”的饼状图,右上角浮动着红色标注:“芬兰教育改革2016年启动,PISA测试创造力提升数据来自2023年,中间存在政策缓冲期未提及。”

    “反方一辩陈词完毕。”周婉婷的声音打断掌声,“正方一辩开始立论。”

    林川站起身时,西装下摆带起一阵风。

    他没看稿纸,目光扫过台下攒动的人头:“赵同学描绘的画面很美,但教育不是空中楼阁。”他屈指敲了敲桌面,投影屏切换成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图,“德国16岁学生有60%进入职业教育轨道,企业导师手把手教钳工、编程——他们的‘个性化’,是建立在‘标准化技能培训’的地基上。”他顿了顿,视线精准锁住赵雪微抿的唇,“就像建楼不能拆了地基谈装修,讨论‘取代应试教育’前,我们得先承认:它是目前最公平的人才筛选器。”

    赵雪的睫毛剧烈颤动两下,手指无意识地绞紧稿纸边缘。

    台下传来零星的“哇”声,李思远坐在第三排,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个墨点——这和他印象里“靠运气拿竞赛奖”的林川完全不同,对方每句话都像提前算好的齿轮,严丝合缝地卡进逻辑链条里。

    自由辩论环节是转折点。

    赵雪举着“PISA测试中我国学生创造力分数连续五年下降”的图表,声音里带了丝急切:“这难道不是应试教育压抑天性的铁证?”

    林川忽然笑了。

    他抓起桌上的平板,投影屏瞬间切换成经合组织2022年教育报告:“赵同学的数据来自2021年,但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青少年科技专利数同比增长37%——这些在实验室熬到凌晨的孩子,难道不是既通过了应试筛选,又释放了创造力?”他向前半步,目光如刀,“您把‘标准化测试’和‘创造力’对立,是不是忽略了一个关键:所有天马行空的想象,都需要基础能力做翅膀?”

    礼堂陷入短暂的寂静。

    赵雪的脸涨得通红,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

    她身后的反方二辩刚要举手,林川已经转向评委席:“再举个更贴近的例子——上周化学竞赛,我和赵同学都拿了奖。请问各位老师,我们是靠‘压抑天性’刷题,还是靠‘基础扎实’才能解出超纲题?”

    “啪!”李思远的钢笔掉在地上。

    他弯腰去捡时,瞥见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时间错位:芬兰数据跨7年未说明;因果倒置:将创造力下降单一归因应试;案例对冲:德国/我国专利数据……”这些原本散落在各个角落的信息,被林川用一根叫“逻辑”的线串成了珍珠。

    结辩环节,林川的声音放得很轻,却像重锤敲在人心上:“我们讨论的不是‘要不要改变’,而是‘怎么改变’。如果现在拆了应试教育的地基,那些没背景、没资源的孩子,拿什么去够到教育公平的天花板?真正的变革,从来不是推翻过去,而是让每一块旧砖都在新楼里发光。”

    掌声如雷般炸响。

    坐在评委席最中间的老校长推了推眼镜,眼底的赞许几乎要漫出来。

    周婉婷举着计分板的手都在抖:“正方林川,9.8分!反方赵雪,9.2分!本场辩论赛,正方胜出!”

    赵雪的稿纸“哗啦”散了一地。

    她蹲下去捡时,发梢垂落遮住表情,林川却看见她耳尖通红——那是他化学竞赛得奖时,自己在台下看见的,同样的、不服输又藏着点不甘的红。

    “叮——”

    熟悉的电子提示音在意识海里响起。

    天启的虚影从数据流中浮现,白大褂袖口沾着淡蓝色光粒:“检测到情感共鸣(赵雪认可萌芽+观众集体认同)+关键问题解决(逻辑战胜利),AI等级升至中级。”

    林川捏了捏发烫的太阳穴,抬头正撞进赵雪的视线。

    她刚站起身,指尖还捏着张皱巴巴的稿纸,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把所有纸张收进皮质文件夹,转身时发梢扫过椅背,带起一阵风。

    散场时,李思远追上来拍他肩膀,笔记本扉页的字迹还带着墨香:“你这哪是辩论?分明是拿信息当子弹。”林川笑着摇头,目光却落在礼堂门口——赵雪的身影在夕阳里拉得很长,她走两步又停住,从书包里摸出个深棕色笔记本,指尖反复摩挲封皮,像在确认什么。

    晚自习铃响时,林川抱着奖杯回教室。

    后桌的王晨正举着手机欢呼:“校论坛爆了!#林川逻辑杀#上热搜第一!”他笑着翻开课桌,却在抽屉里发现个陌生的笔记本——深棕色封皮,边角磨得发旧,第一页用钢笔写着“赵雪的辩论漏洞整理”,字迹刚劲得像刻上去的。

    窗外的晚风掀起纸页,林川听见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他抬头,正看见赵雪站在教室门口,晚霞给她的发梢镀了层金。

    她手里还攥着个和抽屉里一模一样的笔记本,见他望过来,耳尖又泛起那抹熟悉的红。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富二代大脑里住了个AI》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富二代大脑里住了个AI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富二代大脑里住了个AI》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