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官渡学宫,太祖遗诏!【6k完毕】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第一卷:秦砖汉瓦 第133章 官渡学宫,太祖遗诏!【6k完毕】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陈远没有犹豫,也没有拒绝,反而是十分坦率的说道:“臣领旨谢恩!”
他的面颊上神色坦荡,这也让刘据心中的怀疑有了些许缓和,毕竟对于刘据来说,不管是三个爵位还是那些食邑,又算什么呢?
他只是害怕陈远像是当年的徐福一样一去不回!
如今,陈远的子嗣就在长安城中,陈氏也在官渡、在长安城中,而且他又许诺给了陈远巨大的利益,陈远也十分坦荡的接受了。
这就可以放心了。
当然了,一开始刘据心中对于陈远的怀疑就不算很多,毕竟对于刘据来说,他还是比较相信陈远不会一去不回的,这么大一个陈氏在这呢!
.... .....
武德六年,夏末秋初。
天气燥热。
但皇帝的诏书却让所有人的心中都如同那荡起来涟漪的湖水一样泛起来些许的波澜。
皇帝终于接受了陈璟的告老书,允许陈璟告老还乡了。
而在众人都捉摸着皇帝为什么会允许陈璟告老、或者说放心陈璟告老的时候,一道全新的诏书下达了,这让所有人都有了一种“哦——原来如此”的感觉。
新的诏书很简单。
第一,加封陈恒为“征西侯”,使其开辟西域之路,皇帝陛下亲自为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并且给了他五千士卒,以及在西域的便宜行事之权。
这可是五千士卒!而且是百战精兵!
放在冠军侯这些人的手里,甚至是可以横扫一国,直接让一个较强大的西域小国灭亡了!
第二,加封陈远为“忠海侯”,使其前往极北之地寻仙登仙之路,给了他五千士卒,以及各种各样的反诉走卒、商队、各色各样的人加在一起,大约有一两万人。
这是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陆上的士卒,还有海上的士卒!
海上、陆地上相互照应。
天子对于陈氏的恩典不仅如此,甚至还给了陈远的二子一个“伯爵”的爵位,这个时候陈氏已经有多少爵位了?
官渡侯、文侯、临安侯、降爵为“庆伯”的原本的庆侯、如今的忠海侯、征西侯、以及这个承恩伯,一门七爵!
这放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也幸好是陈氏,也幸好陈氏是已经分裂为了“三支”,而如今,随着忠海侯以及征西侯的确立,陈氏大概要再次分出来两脉了。
不过这对于陈氏也是一件好事。
陈氏的人也愿意如此。
天下人也越发的感觉出来了刘氏对于陈氏的“恩宠之盛”。
要知道,就算是外戚第一豪门的“卫霍”,也不过是只有两个爵位啊!
..... .....
武德六年,冬。
大雪覆盖了一切,但是长安城楼之前,皇帝、文武百官全都是站立在那里,身上披着大氅。
刘据的眼角还带着些许泪水,整个人像是十分悲伤一样的说道:“陈公,难道您就忍心舍弃朕,这么快就离开朕,去往官渡吗?”
他的眼睛泛红,让人看了便有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
而陈璟的神色则是更加悲痛、羞愧、无数的情绪混杂在一起,就像是打翻了酱油瓶一样,他躬身行礼,身影看起来十分苍老。
声音如怨如诉。
“陛下!老臣如何舍得您呢?只是老臣的身体已经如此不好了,想要趁着自己还能够活几年的时候,回到祖地官渡去,将官渡建设起来!”
他的脸颊上带着无奈和感慨之色。
“天下除却长安学宫之外,已经再也没有什么顶级的学宫了,可是长安学宫又能够招揽多少人呢?所以老臣斗胆前往官渡,建设官渡学宫,以此来收容天下之人!以求能够更进一步的为陛下效力!”
刘据神色感动,他握着陈璟的双手:“陈公如此忠君爱国之心,令朕心中敬仰。”
他只是略微犹豫之后,便直接开口道:“朕....便允诺了陈公!”
没有任何人反对——他们都知道,这肯定是皇帝和陈璟商量好的事情,只是现在才说出来罢了。
刘据一招手,一旁的人拿出来两道圣旨。
其中一道诏书自然是允许陈璟建设官渡学宫的,而另外一道就算是陈璟都有些茫然,他不知道皇帝想要做什么。
却只看见刘据面容中带着恭敬、谦逊、以及些许的笑容。
“陈公。”
“依照陈氏历代对于大汉的贡献,陈氏的“官渡侯爵”之位早已经是不够了!”
“如今陈公又为国尽忠、拖着老迈的身体建设官渡学宫,此情此景,令朕心中动然。”
“是故......”
“朕将太祖、太宗皇帝早应该给陈氏的给您!”
刘据没有等陈璟开口,甚至没有看向其他人,只是淡淡说道:“朕,大汉刘氏,第六代天子刘据!奉太祖遗诏,特加封陈氏为“官渡公”,食邑十万!”
他看向陈璟,眉宇中带着些许的“得意”,那是看到陈璟这么老谋深算的人都有些惊骇后的得意,这是他、以及刘氏的历代先祖谋划的一个巨大的“惊喜”!
陈璟的手微微颤抖,他看着刘据说道:“陛下.....您方才说, 这是奉太祖遗诏?”
刘据哈哈大笑,而后说道:“不错!”
他望着身旁的刘氏宗正,刘氏宗正也上前一步,神色谦逊有礼:“当年太祖其实留下来了一道遗诏,但却说在大汉的第六代君王之后,才能够启封。”
“这一道遗诏的存在,只有历代的天子以及宗正才知道,两者相互印证。”
“如今的陛下,正是刘氏第六代天子!”
“老臣与陛下映照,启封这一道遗诏——这是太祖皇帝亏欠陈氏的!”
刘据也是劝诫。
陈璟满目泪水,而后颤颤巍巍的接过了这一道遗诏。
自此,官渡侯不能够被称之为“侯”了,因为他们成为了“公”!
在这个没有“公爵”之位的时代,硬生生的开创出了“公”这个爵位!
.... ......
大雪之下,马车依旧在摇摇晃晃,陈璟坐在马车中,方才的激动、愧疚、无奈、以及哀戚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些许肃然。
他抚摸着面前怀中的这一封遗诏,眼睛死死的皱着。
他在思考这一道遗诏会给陈氏带来什么样子的麻烦!
是的,麻烦。
此时的陈氏就像是当年的韩信一样——别说韩信是封王,但其他人是封侯,因为在这个时代,根本就特娘的没有公这个爵位!
或者说,没有后世人们认知中的那个“公”。
因为汉承秦制——秦的爵位制度是这样子的“二十等军功制度”,所以汉的制度也是如此。
最高的便是彻侯!也就是现在避讳了刘彻的名字,所以改为了列侯。
侯之上,就是王!
“公”这个爵位是在先秦时期,也就是邦周时候才有的。
在那个时候,只有一个王!
那就是“周王”,即,周天子。
其余的诸侯最高的也就是“公”,到了春秋后期,一些人开始“称公”,或者说是被后来的东周皇帝加为“公”,但这样的例子很少,大部分都是妄自矫诏称公。
比如秦穆公,比如齐桓公、比如楚共公等等。
而随着秦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之下的第一层次就是“诸侯”了,在汉朝启动了分封制之后,也就有了“王”这个在皇帝之下,在侯之上的爵位。
但,无论如何,这个时代是没有公的!
而太祖遗诏中所说的公,实际上就是“王”!
陈璟长叹一声。
“太祖为何会留下这样子一道遗诏?这岂非是合理的绕过了“金刀之谶”?”
是的,这样子,是绕过了金刀之谶....
金刀之谶只是“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可....“公”他不是王啊!
陈璟缓缓的闭上眼睛。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 .......
而长安城中
未央宫
刘据的眉宇中倒是带着几分喜色,因为他真的觉着,这个“公”的爵位早就该给官渡侯了!
当然了——当初太祖的遗诏中所说的并不是封陈氏为“公”,而是封刘氏为王!当年刘彻、刘据商议了许久,才是商讨出来了将王改为“公”的方法。
因为“王”真的不可以!
当年的太祖皇帝十分的赤诚,他觉着 陈氏若是能够守候刘氏六代,哪怕是一个皇帝只能够在位二十年,也已经是一百二十年了。
一百二十年陈氏都没有动摇,这难道不值得封王吗?
所以他很坦荡,觉着真的该给陈氏一些奖励。
封王就是最好的奖励,哪怕因此会让金刀之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也行。
不过后世子孙吗......
刘据长叹一声,面向太祖陵的方向微微弯腰行礼:“后世子孙不孝,改了太祖的遗诏,但却都是为了刘氏的江山社稷啊!还请太祖勿怪!”
.... ....
武德六年,腊月三十。
最后一场大雪缓缓落下,埋葬了许多的“真相”。
.... ....
眨眼之间武德七年便来了。
官渡城内,一片热闹繁华。
圃园
“大父,您觉着当初太祖为何留下这样的旨意?”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