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做事,咱放心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做事,咱放心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黑木寨被打下来的消息传到皇宫时,朱雄英正在文华殿处理奏折。
兵部尚书叶云拿着战报,快步走进殿内。
语气难掩激动:“殿下,袁飞将军昨天打下女真黑木寨,斩杀女真兵两千余人,缴获牛羊马匹数千头,眼下正率军进攻另外两座女真寨!”
朱雄英放下手中的朱笔,脸上露出一丝锐利的笑意:“打得好,袁飞没辜负本皇孙的信任。
传令,赏袁飞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参战将士每人赏银五两,让户部尽快落实。”
“臣遵旨!”
叶云刚要退下,一个太监匆匆跑进来禀报:“殿下,宫门外有女真使者求见,自称是完颜部首领完颜烈,说要向大明求和称臣。”
朱雄英眉头一皱,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完颜烈?完颜阿骨打的后代?
当年金国害我中原百姓的账,还没跟他们算清楚,现在打不过了,倒想起求和了?”
他起身走到殿门口,望着宫外的方向,沉声道:“让他进来,本皇孙倒要听听,他能说出什么花来。”
很快,穿着破旧女真服饰的完颜烈被带了进来。
他一进文华殿,就“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罪臣完颜烈,拜见大明皇孙殿下!
我女真部落之前糊涂,屡次冒犯大明天威,如今知道错了,愿意归降大明,年年缴纳岁贡,只求殿下饶过女真一族!”
朱雄英坐在御座上,冷冷看着他:“饶过你们?当年你们金国掳走徽钦二帝,在中原烧杀抢掠的时候,怎么没想过饶过中原百姓?
现在袁飞大军压境,你们走投无路了,才来求饶,朕凭什么信你们?”
完颜烈额头直冒冷汗,急忙说:“殿下放心,我们是真心归降!
以后女真愿意为大明看守边疆,抵御其他蛮族,绝不敢有二心!”
“真心?”
朱雄英冷笑一声:“你们女真部落反复无常的性子,本皇孙早有耳闻。
今天归降,明天说不定就会像当年安禄山反唐一样,起兵叛乱。
本皇孙可不想让大明重蹈大唐的覆辙,更不会为了所谓的‘仁君’名声,放虎归山!”
这时,户部尚书杨思义和礼部尚书孔安正好有事求见。
听到这话,杨思义连忙上前劝说:“殿下,如今大明正忙着开发东北、组建远洋舰队,开支不小。
要是能招降女真,既能节省军费,还能多股力量守边疆,也是件好事啊。”
孔安也跟着说:“殿下,自古以来,王者都以德行服人。
要是直接拒绝求和,恐会被天下人说殿下恃强凌弱,影响大明声誉。”
朱雄英看向两人,语气坚定:“夏大人只算眼前的账,没算长远的。
女真不灭,边疆永远有隐患,以后打仗花的钱,只会比现在更多。
宋大人说的‘声誉’,是沽名钓誉!
当年金国没给中原百姓留半点情面,本皇孙现在灭他们,是为百姓报仇,是为大明安稳,天下人只会明白本皇孙的苦心,不会说本皇孙恃强凌弱!”
他顿了顿,对完颜烈说:“你回去告诉其他女真部落,要么束手就擒,要么等着被朕的大军全部消灭!想要求和,没门!”
说完,他吩咐太监:“把他赶出去,以后再敢有女真使者来求和,直接乱棍打出!”
完颜烈吓得脸色惨白,连滚带爬地被拖了出去。
杨思义还想再劝,朱雄英抬手制止:“两位大人不必多言,灭女真这事,本皇孙意已决。
叶云,你马上给袁飞传旨,让他加快进攻速度,务必在一个月内灭了所有女真部落!”
“臣遵旨!”
叶云不敢怠慢,立刻下去传旨。
当天下午,朱雄英在御书房召集杨思义、叶云、孔安议事。
主要商量如何保障袁飞大军的物资供应,以及战后如何处理女真故地。
几人刚进御书房,朱雄英就开门见山:“今天叫你们来,一是要确保袁飞的粮草和火器供应,不能出任何差错;
二是提前谋划,女真灭了之后,他们的地盘该怎么管。
先说粮草,杨大人,现在各地粮草储备情况如何?给袁飞的补给能跟上吗?”
杨思义连忙起身回答:“殿下放心!江南、山东、河北的粮仓都满着,漕运队伍已经准备好了,只要袁飞那边需要,粮草最多三天就能启运,绝不会耽误战事。
而且咱们还在东北当地设了临时粮仓,提前运了一批粮草、过去,袁飞大军随时能取用,根本不用愁供应问题。”
朱雄英点头:“好,就该这样。
我大明国力雄厚,不能让前线将士在粮草上受半点委屈。
杨大人继续盯着,确保补给线畅通无阻。”
接着,他看向叶云:“叶大人,袁飞那边的火器还够吗?要不要再调一批过去?”
叶云躬身说:“殿下,袁飞出发时带的火器很充足,加上之前缴获的一些,暂时够用。
不过为了保险,臣觉得可以再调二十门弗朗机炮、五千发铅弹过去,让将士们更有底气。”
“准了。”
朱雄英立刻答应,随即又道:“你马上安排人运送,务必尽快送到袁飞手里。”
处理完物资供应的事,朱雄英看向孔安:“孔大人,战后女真故地的管理,你有什么想法?”
孔安躬身回答:“殿下,臣建议在女真故地设立驿站,加强与中原的联系。
再派官员去教化当地残留的少数民族,让他们学习中原文化,慢慢融入大明。
而且那里土地肥沃,要是迁百姓过去种地,以后说不定能成为大明新的粮仓,让咱们的粮草更充足。”
杨思义补充道:“臣觉得还得派军队驻守,女真故地地势重要,不驻军的话,其他蛮族可能会趁机抢占。
而且要建一座坚固的城池,派精锐的神机营驻守,才能真正守住这块地。”
朱雄英听着两人的建议,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而且想得很周全。
女真故地不仅要驻军、建城,还要迁百姓过去种地、开矿。
那里有不少矿产和木材,正好可以用来造火器、建船只,以后能为大明创造更多收益,让咱们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他顿了顿,继续说:“本皇孙打算在女真故地建一座‘镇夷城’,派一万神机营士兵驻守,再在周围建烽火台,和东北的卫所互通消息,形成防线。
迁关内百姓过去时,除了分土地,还要给他们足够的种子和农具,让他们到了就能种地。
以我大明的粮草储备,就算第一年没收成,也能养得起他们,不用怕粮食不够。”
叶云笑着说:“殿下考虑得太周全了!咱们大明现在粮草多的是,别说养几千迁过去的百姓,就算养几万,也完全没问题。
迁百姓过去既能开发土地,又能稳固统治,是再好不过的办法。”
孔安也说:“殿下,有大明充足的粮草和物资支撑,教化当地百姓也会更顺利。
百姓们看到跟着大明有饭吃、有安稳日子过,自然会慢慢认同大明,不用怕他们抵触。”
几人听了,都觉得朱雄英的安排很周全。
杨思义忍不住说:“殿下的谋划比臣等深远,加上我大明雄厚的国力,不管是打仗还是战后建设,都能顺利推进。
有殿下主事,大明肯定会越来越强。”
朱雄英笑了笑:“大明的强盛,靠的不是本皇孙一个人,是咱们君臣同心,还有这厚实的国力打底。
你们都按本皇孙说的去做,务必把这事办妥当。”
“臣遵旨!”三人齐声应道。
议事结束后,朱雄英去了深宫拜见皇爷爷。
朱元璋正坐在院子里喝茶,看到他来,笑着招手:“大孙来了,快坐。
今天议事聊得怎么样?听说你又给袁飞加派了粮草和火器?”
朱雄英坐下,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满意地点点头:“大孙做得对,打仗就得有底气,咱们大明最不缺的就是粮草和军械,不能让前线将士受委屈。
当年咱打天下的时候,要是有这么充足的粮草,也能少牺牲不少弟兄。
现在大明交在你手里,咱放心。”
朱雄英说:“皇爷爷,正是因为有您打下的基础,大明才有现在的国力。
孙儿只是想把这份家业守好,让百姓能安稳过日子,让大明越来越强。”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手,笑道:“好,好,有你这份心就好,以后朝堂上的事,你大胆去做,不用事事跟咱汇报,你做事,咱放心!”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