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拒绝庆功宴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正文 第三百七十章 拒绝庆功宴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天刚亮,奉天殿的铜钟刚响完,台阶下的百官已按品级站好。

    昨天朱棣灭了金帐汗国和蒙兀儿斯坦的消息还在京城传,今天早朝气氛比往常热闹,连平时严肃的户科给事中,眼里都透着高兴。

    朱雄英穿明黄常服坐在龙椅上,看见英国公张辅拿着笏板,身子往前倾,像是有话要说。

    他抬手问:“英国公要奏请什么?”

    张辅马上出列,躬身大声说:“殿下!现在金帐、蒙兀儿两国都灭了,大明的地盘比汉唐还大,这是从古到今都没有的功劳!

    臣和各位大人商量好了,恳请殿下下旨,在京城办庆功宴,犒劳打仗的将士,也让天下人都庆祝大明的盛事!”

    张辅话音刚落,礼部尚书孔安马上跟着说:“英国公说得对!办庆功宴既能显朝廷疼将士,也能让大明有面子,臣请殿下答应!”

    接着,成国公、安远侯等武将都出列赞同,连户部尚书杨思义这样谨慎的文官,也点头同意。

    奉天殿里一下子全是附和的声音,连殿外的侍卫都能感觉到大家的兴奋。

    朱雄英慢慢抬手,殿里立刻安静下来。

    他看着众人说:“各位大人的心意,我知道。

    但办庆功宴要花很多国库的钱,现在北边刚安定,逃难的百姓还在回家,西域刚归附的地方还要安抚百姓。

    这时候大办宴席,恐怕会让百姓不满。

    而且,边疆将士还在草原上挨冻驻守,咱们在京城喝酒享乐,对得起他们在战场上流的血吗?”

    百官听了都一愣,张辅脸上的笑淡了,躬身说:“殿下仁厚,是臣等考虑不周全。”

    朱雄英话锋一转,语气变郑重:“昨天我去见皇爷爷,说了各位想办庆功宴的事,皇爷爷也说要以百姓为重,不用铺张。

    另外,皇爷爷还有道旨意,最近要去太庙祭祖、南郊祭天,他年纪大了,怕撑不住礼仪,让我代替他去。”

    “什么?”

    殿里有人小声惊叹,户科给事中李嵩手里的笔停了,抬头看朱雄英。

    祭天祭祖是国家大事,历来都是皇帝亲自办,现在朱元璋让皇孙代替,意思很明显。

    要让朱雄英在百官和天地祖宗面前,更稳地当储君。

    徐迈赶紧出列说:“殿下代行祭祀是国家的好事!臣这就让太常寺的人准备,保证祭祀仪式不出错,不丢天地祖宗的脸面。”

    朱雄英点头:“徐卿费心,祭祀要按老规矩办,但别铺张,别劳民伤财。”

    等徐迈退下,他看向兵部尚书叶云道:“现在金帐、蒙兀儿的地盘都归了大明,西域得设官府管着。

    我决定在城西设西域都护府,管新归附地方的民政和军务,这事你有计划吗?”

    叶云早有准备,上前一步说:“殿下,臣已经和兵部的人商量过,西域都护府选在城西的哈密卫旧地,这里守着西域的重要路口,调兵方便。

    但都护府得派兵守着,防止残余势力捣乱,臣正想请殿下定夺派谁带兵、带多少人。”

    朱雄英大声道:“带兵的人我已经想好了,长兴侯耿炳文打了一辈子仗,稳重可靠,还熟悉边疆防务,我任命他当西域都护府总兵官,带五万大军驻守。”

    耿炳文马上从武将队伍里出来,盔甲碰撞出响声,他单膝跪地:“臣遵旨!一定不辜负殿下托付,守住大明的西疆!”

    他知道西域民风彪悍,蒙兀儿的残余势力可能藏着,这次驻守责任重,心里已经开始想怎么安排兵力。

    朱雄英看着他补充:“这次驻军不只是防贼,还要帮当地百姓种地。

    你带兵出发时,带上工部的工匠,把北边的铁路接着往西修,连到都护府,这样粮草补给才能顺畅。”

    “臣明白!”

    耿炳文应下,他知道铁路的用处,上次朱棣在草原打仗,就是靠铁路运粮草,省了长途赶路的麻烦。

    现在西域远,有铁路的话,就算打仗也能快些调兵。

    这时徐辉祖出列说:“殿下,西域都护府刚设立,除了驻军,还得派文官帮着管民政。

    臣推荐户部主事周谦,他之前在山西管过逃难百姓的安置,有经验,可以当都护府参政。”

    朱雄英想起周谦之前递的流民安置奏疏,写得清楚有条理,确实是可用的人。

    当下点头道:“准奏。以后都护府的民政和军务要互相配合,别互相推活。”

    叶云又奏:“殿下,五万大军的粮草要从关中、山西调,臣已经让户部准备了,下个月就能运到都护府。

    另外,臣还得从京营调两万骑兵,补充耿将军的兵力,殿下觉得行吗?”

    “可以。”

    朱雄英点头:“京营骑兵训练得好,正好帮耿将军稳住西疆。但调走骑兵后,京营的防务要重新安排,你和五军都督府商量,一定要保证京城安全。”

    百官见朱雄英把西疆布防想得这么周全,都服了。

    安远侯柳升小声对旁边的李景隆说:“殿下不光让咱们拿丰厚分红,管边疆也这么有条理,大明有这样的储君,真是福气。”

    李景隆连连点头,想起去年差点卖了煤矿股份,庆幸的同时,暗道现在殿下威望越来越高,跟着殿下,以后肯定能一直富贵。

    朱雄英等百官没别的意见,大声说:“今天的事就按我说的办。

    祭祀的事归太常寺管,西疆驻军归耿炳文管,都护府的民政和军务要互相配合。

    各位都做好自己的事,别偷懒,要是出了错,本皇孙一定严惩!”

    “臣等遵旨!”

    百官齐声应答,声音大得让殿顶的瓦片都像在动。

    晨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朱雄英的明黄常服上,让他看着更稳重,有几分朱元璋年轻时的威严。

    散朝后,百官走出奉天殿,都在议论。

    张辅拉着耿炳文的手说:“耿将军,这次去西域驻守责任重,要是缺粮草或兵器,尽管说,我们这些勋贵肯定全力帮你!”

    耿炳文笑着道谢:“谢英国公,有殿下的谋划,再加上各位大人帮忙,西疆肯定能安稳。”

    太常寺卿徐迈马上带下属回衙署,让人拿出《大明集礼》。

    核对祭天祭祖的流程:“南郊祭天要用牛、羊、猪,还得是纯色没杂毛的,赶紧让人去太仆寺挑;

    太庙祭祖的礼器得是青铜的,你们去库房检查,坏了就马上修!”

    下属不敢耽误,立刻分头去办。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