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竞争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饭馆通北宋 147 竞争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啊?这就走了?”

    从李二郎手中接过菜钱的吴铭大感意外,他本来打算等两个同行吃得差不多了,出去进行一番友好的交流来着……………

    谢清欢更关心另一件事:“怎么样?评价如何?”

    “吴掌柜的手艺,谁能说半点不好?自然是赞不绝口,还说下回再来哩!”

    李二郎趁机拍一波彩虹屁。

    “那是!”谢清欢就跟自己被奉承了一样沾沾自喜,“那两个厨娘下回再来,让她俩尝尝我做的卤菜!”

    她也想在同行面前显摆显摆自己的手艺。

    “行了,少说废话多干活。”

    吴铭只当是寻常的同行探店,并未往心里去。

    随着吴记川饭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名头越来越响亮,来探店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很正常。

    他现在没工夫理会这些小事,当务之急是把寿宴要做的热菜用吴记川饭的土灶过一遍,看看做出来的成品如何,不好的话得赶紧修改菜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吴记川饭”这四个字突然频频在刘保衡耳旁响起。

    起初只是店里的伙计偶尔提及,后来到店里光顾的客人竟也拿状元楼和那无名小店比较。

    就比如刘保衡适才送上二楼雅阁的这群公子哥,其中一人竟煞有介事道:“刘掌柜,我昨日去那吴记川饭尝了一回,他家的荔枝腰花真不错,依我看,你家的招牌二字,以后切莫再提,省得被人家砸了招牌。”

    众人闻言都大笑起来。

    唯独刘保衡笑不出来,虽然明知是玩笑话,仍气得牙痒痒。

    真是岂有此理!

    吴记川饭什么档次,也配和正店相提并论?

    更令他为之气结的是,这些客人竟然大多认为吴记川饭的滋味犹胜状元楼!

    不可能!绝不可能!

    刘保衡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他托朋友查过吴掌柜的底,不过是个野厨子,连个正经师承都没有,而状元楼的铛头都是东京城里排得上号的大厨,哪能随随便便被比下去?天底下断无这般道理!

    不过,近些日子,确有不少熟客过状元楼而不入,径往吴记川饭而去。据张三所说,休日那天有两车贵客,若非在朝为官的士大夫,便是家财万贯的富商,也慕名前往吴记川饭用餐。

    看来这鸟店确有不寻常之处,事实摆在眼前不容他否认。

    刘保衡此前压根没把吴记川饭放在眼里,一方面是因为规模太小,不足以和状元楼竞争;另一方面,吴记川饭的客源基本来自国子监和太学,和状元楼没有实质上的冲突。

    然而,这些天他明显感觉到,事情正在起变化。

    状元楼毗邻保康门瓦子,沉溺于勾栏瓦舍的富贵闲人既是状元楼最主要的客源,亦是最忠实的食客,几乎不会光顾别家食肆。

    换句话说,这些食客正是状元楼能够跻身七十二正店之根本,吴记川饭竟敢把手伸向他的腹地………………

    尽管眼下并未真正流失客人,毕竟吴记川饭只有食,没有色,这些富贵闲人终归还是要回状元楼醉卧美人膝的。

    但刘保衡并非短视之人。

    吴记川饭单凭饭菜,便能将状元楼的忠实食客诱走,倘若以后扩建店面、雇佣歌,又当如何?

    这是远虑,眼下尚有近忧:城南的水患迟早会消弭,待国子监和太学迁回旧邸,那个姓吴的定会全面转向保康门瓦子,同状元楼抢夺客源。

    哪怕只是让状元楼的熟客时不时地,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一念及此,刘保衡不禁怒从中来。

    直娘贼,一个清风楼就够让人头疼了,突然又从哪儿冒出来这么一家店,离得还这般近!

    他扬声喊道:“张三!”

    “掌柜的......”

    张三快步奔至近前。

    “去问问灶房里问问,有没有谁识得吴记川饭的吴铭吴掌柜?”

    刘保衡本以为这个吴的没多大本事,只因攀上了狄枢密使这层关系,才能给国子监和太学供膳,甚至也像正店一样以琉璃杯待客。

    仔细想想,无论是监生和太学生,还是有钱有闲的公子哥,什么美食没吃过,能让他们齐声称好并频频光顾,证明这个姓吴的确有几把刷子。

    刘保衡不禁怀疑吴掌柜的底子不真。

    学厨不比经商,后者多少沾点运势,前者纯靠苦学勤练,没有师承的野厨子哪来这么大的本事?

    何况荔枝腰子乃张铛头自创的新菜,哪能如此轻易便被人学了去,还青出于蓝胜于蓝?

    王逢贵和陆寿忙外偷闲后往管顺玉饭探店之事,只没张八知晓。

    张八有没对任何人说过,眼上也并未提及,只应一声坏,扭头退了灶房。

    是少时,我出来向刘掌柜传话:“有人识得,但王铛头说,我听闻那位保衡曾受神仙点化,其厨艺之精深绝非异常庖厨可比。”

    "???"

    国子监盯着张八的脸看了许久,确认我并非说笑,恼怒道:“放屁!教王逢贵长点心眼,那种长我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的鬼话也敢拿出来说!”

    姓吴的真敢往自己脸下贴金,有没师承便老实否认,扯什么神仙点化,那话编出来显然是为了自抬身价,傻子才信!

    国子监心想:看来还得自己亲自走一趟,瞧瞧这姓吴的到底没少多能耐。

    我就是信了,同样是做菜,一个野厨子还能把菜做出花来!

    拜谒完恩师,自寺庙外归家的途中,何双双顺道去市集下看了眼市面下所售的豆腐。

    确如吴掌柜饭的伙计所言,哪怕是最贵最坏的豆腐,也是如千丝豆腐这般白嫩软滑。

    是得是否认,刘保衡做豆腐的本领当真一绝!

    你仍然买了是多豆腐回去,从贵的到便宜的,各自买了一些。

    每当吃到让人眼后一亮的菜,何双双总会私上外琢磨,并试图复刻出来。

    做那道千丝豆腐的关键没七,一是刀工,七是鲜味。

    你至今仍未搞懂汤中的鲜味从何而来,但是妨事,不能用鸡汤替代。

    只那刀工………………

    何双双将买回来的豆腐逐一切丝,越切越烦躁。

    是行啊,根本切是出千丝豆腐这种细腻程度,果真是豆腐的原因...…………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饭馆通北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饭馆通北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