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章 班师回朝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咸阳宫阙三万里第一卷:少年年少 191章 班师回朝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寒霜初降的清晨,长城脚下的军营已收拾得整整齐齐。两千精锐列队完毕,新式火炮被拆卸成部件,用油布包裹后装入特制的机关马车。这些马车轮轴经过改良,行驶时几乎无声无息。
"当真不再等等?"蒙恬摩挲着新配备的青铜望远镜,镜筒上刻着精密的刻度线,"匈奴人安静得太反常了。"
方铭正在检查最后一批要带回的火药,闻言抬头望向北方。
"不得不走了,不能就被匈奴拖在这边了。"方铭说道:"蒙将军,剩下的就要靠你了。我可以给你承诺,五年之内,彻底剿灭匈奴!"
“好!那我就在这边等着方兄的好消息!”
于是,这支特殊的部队没有敲响凯旋的战鼓,没有高举旌旗。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向着咸阳走去。
路上没有遇到任何困难,经过十多日的行程,终于回到了咸阳。
暮色中的咸阳军营静得出奇,连往常操练的呼喝声都听不见。方铭的部队从偏门悄无声息地进入,两千精锐像影子般融入这座庞大的军事要塞,那里早已准备好接风宴席。
暮鼓响过三遍,军营各处次第亮起灯火。
扶苏公子早已在新筑的校场等候。扶苏之前就得到了消息,所以特意从频阳回来。
他今日特意换下公子朝服,一袭素白深衣不染纤尘,腰间仅悬一枚青玉螭龙佩——那玉上三道裂纹,正是几年前父王巡视北疆时,被匈奴流矢擦过的痕迹。
"列阵。"王贲低声下令。两千士兵如幽灵般从各个营房走出,没有金铁交鸣,没有战甲铿锵,只有牛皮靴底摩擦地面的沙沙声。
"诸位将士。"扶苏的声音不疾不徐,却让每个士兵都不自觉地挺直脊背。他缓步穿过方阵,素白袍角扫过沾露的草叶,在灯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此战未有凯乐,非功不显。"扶苏停在最前排的老兵面前,指尖轻轻拂过对方铠甲上的箭痕,"实乃父王不欲新式战法外泄。"他突然转身,袖中滑出一卷黑龙纹诏书,"然功过自有天鉴。大家大可放心。"
侍从们适时抬出五十坛陈酿,泥封上少府的龙纹印在火光中若隐若现。扶苏亲手拍开第一坛,醇香顿时弥漫校场——竟是宗庙祭祀专用的"兰生酒"。
"北疆风霜蚀骨。"扶苏舀起琥珀色的酒液,注入一名炮手捧着的陶碗,"今日且以家酿暖身。"酒面倒映着他温润的眉眼,却莫名让人想起嬴政批阅奏章时的神情。
琥珀色的琼浆倾入青铜爵时,方铭注意到公子手腕内侧有道新鲜的墨痕——是连日批阅东西留下的证据。
"三日后,少府会派人来记录战功。"
"届时诸位但言北疆风雪,莫提其他。”
......
犒赏三军的喧嚣声渐渐远去,扶苏随方铭、王贲转入中军大帐。厚重的牛皮帐帘刚落,扶苏突然整肃衣冠,对着方铭深深一揖:"少师远征辛苦。"
方铭连忙伸手扶住,却觉公子臂膀又比几个月前坚实许多。烛火映照下,扶苏眉宇间的神韵越发酷似嬴政,只是眼中还保留着年轻人特有的清亮。
"数月不见,公子愈发沉稳了。"方铭轻拍扶苏肩头,指尖触到衣料下暗藏的锁子甲,"言行气度,已具陛下风范。"
扶苏闻言,唇角微微上扬,:“都是少师教的好!”
王贲正欲斟茶,扶苏却已亲自执壶。青铜壶嘴倾出的水线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热气氤氲间,他忽然问道:"少师可知父王为何派我来犒军?"
方铭注视着茶汤中沉浮的松针:"可是为新军之事?"
"父王的意思是..."扶苏的声音几不可闻,"明面上由王将军继续执掌新军,实则..."他突然把声音压低:"'新军如新剑,当由新主开锋'。"
方铭与王贲对视一眼。嬴政此举用意深远——既让扶苏接手未来军队改革,又避免老将们心生芥蒂。更妙的是,以公子仁厚之名统领新军,远比铁血君王更得士卒死力。
方铭又说:”上次你说带你去边疆,你父亲没同意,没去成,下次一定带你去。”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将三人的影子投在帐壁上。扶苏闻言眼睛一亮,方才议事时的沉稳气度瞬间褪去,露出几分少年心性。
"少师还记得这事!"他下意识往前倾了倾身子,案几上的茶盏被碰得叮当作响,"上次您说带我看去边境,我连行装都收拾好了..."
方铭笑着摇头,从怀中取出个油纸包:"给你留着这个。"展开是朵风干的雪莲,花瓣上还沾着北疆的霜粒,"边疆的特色雪莲,下次一定带你去!"
方铭突然转换话题,:“不过,在这之前,你还是要将频阳县经营好,毕竟你还是频阳县的县令。”
烛光下,扶苏的表情肉眼可见地黯淡下来。很明显,他还是更想去外面。
方铭看着扶苏暗淡的表情,说道:“公子,做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你现在既然是频阳县的县令,就要对频阳的百姓负责。”
"少师..."扶苏说道:“我懂得,就是.......”
“呵呵,送你一句诗句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听着方铭的这句诗,扶苏的眼睛亮了起来:“嗯,少师,我明白了!”
送走扶苏后,王贲望着公子远去的车驾,不由得轻叹一声,转头对方铭说道:"公子谦逊有礼,待人温润如玉,真好啊。"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羡慕,"我家那小子要是能有公子半分品性,我也不用日日发愁了。"
方铭闻言,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他拍了拍王贲的肩膀,道:"王大哥何必忧心?等学宫开学,将令郎送去便是。那里不仅有百家典籍,更有良师益友,足以熏陶心性。"
王贲眼睛一亮,“说的也是!”王贲哈哈大笑,重重地拍了拍方铭的背:"那就托方先生的福了!到时候那小子要是不好好学,看我不打断他的腿!"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