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只盼清朝是汉人皇朝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第二卷:永乐风采 第306章 只盼清朝是汉人皇朝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中秋之夜已经到了八月十六日的一更,南京城的风如同裹了冰碴子的鞭子,抽得奉天殿檐角的铜铃发出凄厉的呜咽。
殿前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鸦雀无声,只有牙齿因彻骨寒意而微微打颤的咯咯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片悬浮于漆黑夜空的光幕死死攫住,仿佛被冻僵在那里。光幕中流淌的,是二百多年后那个名为“万历”的朝代,一幕比一幕更令人心胆俱裂的“恩宠”。
画面聚焦于万历九年张母进紫禁城的官道上。时值深冬,本该萧瑟肃杀,此刻却被一种近乎癫狂的奢靡与喧嚣所取代。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尚嫌不足,竟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寸锦寸金的猩红波斯地毯!地毯从视线尽头一路铺展而来,如同一条流淌着鲜血与黄金的河流。
地毯两侧,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站着的不是寻常兵丁,而是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神情肃杀如庙中金刚的锦衣卫!
他们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空旷的街道,无形的压力让空气都为之凝滞。更远处,则是无数被驱赶至警戒线外、伸长了脖子围观的百姓,脸上混杂着惊骇、艳羡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在这条由鲜血与黄金铺就的道路中央,缓缓行来的,是一乘绝非凡品的肩舆。
不,那已不能称之为肩舆,更像是一座移动的、金光灿灿的小型宫殿!通体由名贵的紫檀木打造,框架上精雕细琢着祥云瑞兽、仙鹤蟠桃,每一个细节都极尽工巧。
而最夺目的,是那覆盖在轿顶、轿身、轿帘上的——金丝!真正的、灿若朝阳的缕缕金丝!它们被技艺超绝的匠人编织成繁复无比的富贵牡丹、如意云纹,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折射出令人眩晕的、足以灼伤眼睛的光芒!
抬轿的,赫然是三十二名精挑细选、力大无穷的锦衣卫校尉!他们步履沉稳,动作划一,肩头扛着沉重的金杠,汗水浸透了飞鱼服,却无一人敢有丝毫晃动。
前后左右,更有大批身着大红蟒衣的太监随行伺候,手捧金盆玉盂、香炉拂尘,仪仗煊赫,排场之大,远超亲王!
光幕贴心地给出了特写:轿帘被一只保养得宜、戴着硕大翡翠戒指的老妇人的手微微掀开一角。露出赵老太太那张布满深刻皱纹、写满风霜与劳苦的脸。
然而此刻,这张脸上没有半分享受“泼天富贵”的喜悦,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和绝望!浑浊的老眼瞪得溜圆,死死盯着轿外那刺目的金红,干瘪的嘴唇哆嗦着,仿佛下一秒就要尖叫出来!
奉天殿广场上,死寂被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打破!那寒意不是来自凛冬的风,而是从每个人心底最深处、顺着脊椎骨疯狂上窜的冰流!文官们脸色煞白,武将们拳头紧握,连呼吸都忘记了。
“捧——杀——!”
朱元璋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在生锈的铁器上狠狠摩擦,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从心肺深处、带着血腥气挤出来,淬着万载寒冰!
“好狠的捧杀!好毒的阳谋!”他几乎是咆哮出来,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隆隆回荡,震得梁柱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他指着光幕上那对隐藏在深宫、看似“仁孝无双”的万历母子虚影,眼中爆射出足以焚毁九重天的怒火:
“这万历小崽子!还有他那个躲在帘子后面装菩萨的娘!”朱元璋的咆哮如同受伤的洪荒巨兽,充满了被愚弄的暴怒与洞穿一切的冰冷,“体恤臣子?放他娘的屁!他们这是把张居正架在万丈悬崖的尖顶上烤!用这泼天也似的富贵,用这逾制犯上的排场,用这刮地三尺堆起来的‘孝心’……”
他猛地指向那金丝闪耀的轿子,声音拔高到极致,带着一种近乎悲怆的穿透力,“给他张居正铸了一口纯金的棺材!一口钉死了盖子、只等时辰一到就把他连皮带骨埋进去的金棺材!”
他猛地转身,布满血丝的虎目如同实质的刀锋,狠狠剐过阶下那些噤若寒蝉、面无人色的文武百官,声音里充满了刻骨的讥诮与一种洞穿历史迷雾的、令人窒息的悲凉:
“看见了吗?!睁开你们的狗眼好好看看!”他指着光幕上赵老太太掀开的轿帘,“张居正的老娘!一个乡下地里刨食、大字不识的老妇人!都看得比你们这群穿红着紫的废物点心清楚!‘诛九族’!哈哈哈哈哈!好一个‘诛九族’!”朱元璋仰天狂笑,笑声里却无半分暖意,只有无尽的苍凉,“这才是那对母子,真正给张江陵备好的归宿!备好的断头饭!”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重锤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坎上:
“现在捧得越高!把他老娘捧成王母娘娘!把他张居正捧成救世的神佛!将来摔下来就越惨!杀起来就越名正言顺!用他张居正和他全族的人头,去填平那些被清丈田亩得罪狠了的天下豪强、蛀虫勋贵的怒火!用他张居正抄家灭族得来的金山银海,去补他们自己挥霍无度捅出来的国库窟窿!”
朱元璋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那双曾睥睨天下的眼睛里,此刻却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对煌煌天命的深深无力与疲惫,“张居正的未来……在他老娘被请进这金丝鸟笼、踏上这条不归路的那一刻……就已经定了!死路一条!断子绝孙的路!万劫不复!”
天幕之下,朱元璋的心,猛地向无底深渊沉去。那早已看透的“往死里用”的冰冷算计,此刻被这“金丝轿”的阳谋彻底证实,并染上了更加浓重、更加绝望的血色。
万历母子,不仅要用尽张居正最后一丝心力,更要榨干他和他家族最后一点血肉价值,连骨头渣子都要敲碎了熬油!为的,就是将来那场注定到来的、收买人心的“清算”!
一股更深的、带着铁锈般腥气的寒意,猛地攫住了朱元璋的心神。
这个万历娃儿……跟自己不同!跟老四朱棣也不同!他们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自己打下江山的开国雄主!
而这万历……他只能依靠祖制,依靠大臣!
如果他真像那汉宣帝对待霍光一般,对张居正赶尽杀绝,下手越狠,手段越毒,抄家越彻底……
那么,对万历之后的大明朝臣子们,会造成何等毁灭性的打击?谁还敢尽心竭力?谁还敢锐意改革?谁还敢做那柄注定被折断的刀?!
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狂奔,猛地撞向洪武十三年那个同样血色的夏天——天幕初现,映出未来燕王朱棣起兵“靖难”!
画面闪回:曹国公李景隆,那个被自己寄予厚望、委以平叛重任的勋贵之后,是如何在战场上公然放水,一路溃败!偌大的朝廷,除了几个名不见经传(至少在洪武十三年是如此)的臣子拼死抵抗外,绝大多数人……竟都在冷眼旁观!甚至乐见其成!
为什么?!
“呵……”朱元璋喉咙里发出一声自嘲的、苦涩至极的低笑。那答案,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他,冰冷而清晰。
还不是因为自己?
因为洪武年间那把杀得人头滚滚、杀得勋贵凋零、杀得百官股栗的剥皮刀!杀蓝玉,杀胡惟庸,杀空印案……杀!杀!杀!杀得人人自危,杀得君臣离心,杀得江山虽在,人心已散!
否则,自己也不会在初次看到天幕中永乐帝收取安南、郑和扬帆西洋的功业时,就迫不及待地承诺将那些新拓疆土分封给蓝玉、傅友德他们!
那哪里是恩赏?分明是恐惧!是试图用眼前的利益,去粘合那早已被自己亲手斩断的君臣纽带,去避免天幕所揭示的、未来那场因人心离散而导致的“靖难”之祸!
光幕上,那顶由三十二名锦衣卫扛着的、金丝闪耀的轿子,在猩红地毯的尽头缓缓停下。
轿帘掀开,赵老太太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扑了出来,一头扎进跪在轿前、脸色死灰的张居正怀里!老妇人枯瘦的手指死死抓住儿子那身一品仙鹤绯袍的前襟,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浑浊的老泪纵横,撕心裂肺的哭嚎声穿透了时空,狠狠砸在洪武十三年每一个人的心上:
“儿啊!我的儿啊!这排场……这排场是要诛九族的啊!咱家……咱家要完了!全都要完了啊——!”
“诛九族”!
这三个泣血的字眼,如同最后的丧钟,在朱元璋耳边轰然炸响!
朱皇帝高大的身躯晃了一晃。所有的暴怒、所有的讥讽、所有的洞悉,在这一刻,都化作一股彻骨的、足以冻结灵魂的冰寒,从脚底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坐回了冰冷的龙椅。那碎裂的玉如意一角,深深硌在他的掌心,带来尖锐的痛感,却远不及心头的万分之一。
他抬起头,目光不再聚焦于光幕上张居正母子那绝望相拥的画面,而是穿透了奉天殿高耸的穹顶,投向那深不可测、仿佛蕴藏着无尽嘲弄的漆黑夜空。风雪似乎更急了,呜咽的风声如同无数冤魂在哭诉。
一个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却又带着最终解脱般的念头,如同黑暗中滋生的藤蔓,死死缠绕住朱元璋的心:
“276年……”
他的嘴唇无声地翕动,吐出这个从天幕中得知的、大明王朝最终的寿数。
“够了……真的……够了……”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却重得能压垮泰山。那曾经熊熊燃烧、誓要朱明江山千秋万代的野望之火,在这彻骨的冰寒与洞穿未来的绝望面前,终于……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卑微的、带着血丝的祈求。
风雪卷过空旷的奉天殿广场,将最后一点温度也掠夺殆尽。朱元璋喉头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仿佛用尽了全身残存的力气,才从冻僵的唇齿间,挤出一句微弱得几乎被风声吞没、却又重逾千斤的话语:
“咱……咱只求……只求那个灭了咱大明的‘清朝’……是……是咱汉人的江山!可千万别……别像那两宋的赵家窝囊废……把万里神州……丢……丢给了塞外的胡虏蛮夷……”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死死抠住冰冷的龙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惨白,
“若真那样……咱朱家……咱朱元璋……可就是……华夏的千古罪人了啊!”
最后几个字,如同耗尽了他所有的生命,余音在死寂的奉天殿内萦绕,与殿外呼啸的风雪混在一起,化为一片苍茫的、令人窒息的悲鸣。
那口由金丝与民脂民膏铸就的棺材虚影,仿佛已悬在了大明王朝的头顶。而洪武大帝眼中最后的光,只剩下对“汉家衣冠”能否延续的、最深沉的恐惧与祈求。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