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老朱看好考成法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第二卷:永乐风采 第300章 老朱看好考成法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南京城的秋夜,风里已带了刀锋般的寒意,刮过奉天殿广场,卷起几片枯叶,打着旋儿撞在汉白玉栏杆上,发出细碎又萧索的声响。
光幕上的画面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滞感。
京郊官道尘土飞扬,一辆简陋的青布马车在缇骑的“护送”下,正缓缓驶离巍峨的京城。
车帘被风吹开一角,露出高拱那张写满不甘、愤怒与无尽落寞的侧脸。须发凌乱,官帽歪斜,昔日意气风发的内阁首辅,此刻如同丧家之犬。
旁白:【隆庆六年,原内阁首辅高拱以“专政擅权”之罪,被勒令即日出京,押回原籍闲住。】
“高拱倒了……”奉天殿广场上,响起低低的、带着兔死狐悲般寒意的议论。
文官们交换着眼神,无不感到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窜天灵盖。首辅说倒就倒,这新朝的权力洗牌,来得如此迅疾又残酷。
龙椅之上,朱元璋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
他鹰隼般的目光死死锁定光幕上那个坐在巨大龙椅里的小小身影,再扫过那些垂手而立、看似恭顺却深不可测的司礼监太监,最后落在那辆渐行渐远的马车上。
胡惟庸案的血腥味仿佛还在鼻尖萦绕,老朱的指节重重敲在冰冷的御座扶手上,发出笃笃的闷响。
“十岁的娃娃坐龙椅……身边围着一群没卵子的货色……”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清晰地传入侍立最近的太子朱标耳中,“权柄空悬,必生祸端!”
仿佛回应着朱元璋的疑问,光幕画面骤然亮起,焦点凝聚在文渊阁深处。
一人身着绯色仙鹤补服,头戴乌纱,身姿挺拔如松,立于书案之后。
他面容清癯,下颌微须,一双眼睛深邃如古井,沉静之下是难以撼动的自信与掌控一切的威严。正是新任内阁首辅——张居正!
天幕旁白:【隆庆六年六月,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八月,加左柱国,进中极殿大学士。帝四辞其请,不允。同月,张居正上《陈六事疏》,提出: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
一行行烫金大字在张居正身后浮现,字字千钧。
紧接着,张居正的声音透过光幕传来,不高亢,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字字清晰,回荡在洪武朝的夜空:
“国朝积弊,非一日之寒。空谈王霸,辩义利,皆在虚处着墨,于国何益?在心不在迹者,不过清流自诩!当务之急,乃在‘富国强兵’四字!富国,则需开源节流,充盈国库,解‘财用大匮’之困!强兵,则需整饬武备,固我疆域!而欲达此二端,首在——整饬吏治!吏治清,则政令通;政令通,则百业举!此乃固国之本,强兵之基!”
“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朱元璋口中咀嚼着这六个词,眼神锐利如刀,“富国强兵……整饬吏治……说得好听!”
他猛地一拍扶手,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里充满了老猎手嗅到猛兽气息般的警惕,
“标儿!老四!你们看仔细了!这姓张的,手腕比严嵩、徐阶都高明!他不声不响,一上来就把军权、人事权这两条命脉,都攥在自己手心!什么省议论?怕是要堵悠悠众口!什么振纪纲、核名实?就是要按他的规矩,重新划线,顺他者昌,逆他者亡!胡惟庸当年,也是这般一步步……”
朱标脸色凝重,他看到的是一位锐意革新的能臣,但父皇的警示让他心头蒙上阴影。
朱棣则眯起了眼,目光在张居正那身象征文官极致的仙鹤补服和他沉稳如山的气度间来回逡巡,似乎在评估这个“权相”的成色和可能的威胁。
权相掌兵、掌官帽子?这在老朱定下的规矩里,可是头等大忌!
光幕并未给洪武君臣太多揣测的时间。
画面流转,时间标识变为【万历元年十一月】。
依旧是文渊阁,烛火通明。张居正伏案疾书,神情专注,笔下似有千钧。
一份墨迹淋漓的奏疏被郑重呈递至御前。随即,光幕上清晰地映照出奏疏的核心内容,并辅以生动的画面演绎: 【考成法!】
明确职责:画面中,六部各司衙门内,无数官员案头都多了一份格式统一的“考成簿”,簿上清晰列明:何事?何责?何人主理?何时完成?如同一张张无形的军令状。
六科稽核: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给事中们(言官)不再是只会喷口水的清流。他们人手一份各部报上来的“考成簿”,如同拿着账本的精明掌柜,开始逐项核查、记录各部事项的完成进度和结果。眼神锐利,下笔如飞。
内阁总揽:镜头最终推向文渊阁。张居正端坐主位,面前是汇总自六科的所有考成记录。他目光如炬,手指缓缓划过簿册上的名字和事项,如同执掌生死的判官。哪些完成?哪些拖延?哪些敷衍?皆一目了然。
追责链条:画面快速切换:某部一主事因差事逾期未办,被吏科记录在案,旋即被吏部依据考成簿记录,罚俸三月!另一知府因虚报垦田数目被户科查出,考成簿上赫然一个大大的“劣”字,吏部的铨选评语立刻从“堪用”降为“下下”!更有甚者,一名兵部郎中因延误军械调拨,导致边镇告急,层层追责之下,不仅郎中丢官去职,连其顶头上司——兵部侍郎也因“督管不力”,被张居正亲自票拟,降级调用!
效率奇观:一张代表朝廷政令的文书,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六百里加急,在驿站系统内飞速传递。
画面快进,文书如同插上翅膀,跨过千山万水,朝发夕至,落到最南端一处偏远府衙的公案上。知府不敢怠慢,立刻召集属官,按考成簿要求,雷厉风行地执行起来。
旁白文字浮现:【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好!好一个考成法!”一声洪亮的喝彩,猛地打破了奉天殿前因光幕内容而陷入的沉寂。
朱元璋不知何时已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双目放光,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激赏,甚至带着几分发现绝世珍宝般的兴奋,用力拍着御座的鎏金扶手,砰砰作响!
“层层追考,事事到人!干得好有赏,干得孬就罚!拖拖拉拉、推诿扯皮的混账东西,一个都跑不掉!这法子带劲!带劲啊!”
老朱越说越兴奋,手指点着光幕上那流转的考成簿画面,“瞧瞧!这才叫办事!朝令夕至,令行禁止!哪像现在……”
他猛地回头,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阶下肃立的文武百官,尤其在六部尚书的脸上多停留了一瞬,那眼神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们!
这一眼扫过,如同寒冬腊月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吏部尚书吴琳、户部尚书滕德懋、兵部尚书吴祯、刑部尚书沈立本……这些执掌帝国核心部衙的大佬们,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
他们的目光死死黏在光幕上那清晰无比的追责链条上:主事罚俸、知府评劣、郎中罢官、侍郎降级!
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一把冰冷的铡刀,悬在他们头顶!更要命的是,陛下那声叫好,那兴奋的眼神……这“考成法”简直就是在陛下心尖尖上跳舞啊!
完了!吴琳的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了一下,后背的官袍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仿佛已经看到,洪武朝堂上,陛下拿着改良加强版的“考成法”,笑眯眯地问:“吴爱卿啊,今年吏部铨选的考成簿,给咱看看?”
想到自己手下那些陈年积弊、那些推诿拖延、那些见不得光的“损耗”……吴尚书只觉得眼前发黑,腿肚子都在转筋。
滕德懋更是面如金纸,户部管着天下的钱粮!要是陛下也学这张居正,弄个“考成法”,让都察院或者锦衣卫那帮活阎王拿着账簿天天来查……滕尚书觉得自己可能等不到剥皮实草,就得先被这“考成法”活活逼死!
几位尚书偷偷交换着眼神,那里面全是末日来临般的恐惧和绝望。这哪是什么治国良方?这分明是悬在他们头顶,随时可能落下的催命符!
光幕似乎还嫌刺激不够大,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份打开的、密密麻麻写满事项和人名的“考成簿”特写上。
那清晰的字迹,那森严的格式,那无形的追责压力,透过虚幻的光影,沉沉地压在每一个洪武朝臣的心头。
奉天殿广场上,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朱元璋带着回音的赞叹似乎还在梁柱间萦绕,以及那几位六部堂官极力压抑却依旧控制不住的、牙齿轻微打颤的咯咯声。
秋风卷过,吹动广场上无数官袍的下摆,发出猎猎的轻响,却吹不散那弥漫在空气里的、令人窒息的紧张。
所有官员都低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那光幕上的考成簿是能吸人魂魄的妖物,多看一秒都会大祸临头。
朱标看着父皇兴奋的侧脸,又看看阶下噤若寒蝉的群臣,眉头微蹙,若有所思。
朱棣则抱着胳膊,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目光在兴奋的老父和惊恐的尚书们之间来回移动,像是在欣赏一出绝妙的戏剧。
朱元璋似乎完全沉浸在对“考成法”效率的激赏中,他背着手,在御座前踱了两步,嘴里还在啧啧有声:“嗯…以六科察六部,以内阁统六科…权责分明,环环相扣…妙!实在是妙!”
他猛地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望向侍立一旁的起居注官,“记下来!给咱详详细细记下来!这‘考成法’的精要,一个字都不许漏!”
起居注官手一抖,笔尖在昂贵的宣纸上洇开一小团墨迹,他连忙应声:“臣…遵旨!”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声“遵旨”和那团刺眼的墨迹,像是一把重锤,狠狠砸在六部尚书们本就紧绷的心弦上。
吏部尚书吴琳只觉得一股腥甜涌上喉头,他死死咬住牙关才没当场失态。
陛下不仅叫好,还要记录在案?!这…这是铁了心要学啊!
朱元璋浑然不觉自己随口一句话带来的“腥风血雨”,他兀自盯着光幕上那本象征高效与恐怖的考成簿,眼神亮得惊人,仿佛已经看到了它在洪武朝堂上大放异彩的未来。
他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指,那动作,像极了一个看到绝世神兵即将到手的武夫。
阶下,六部堂官们的心,随着皇帝陛下那搓动的手指,彻底沉入了无底冰渊。
奉天殿巨大的穹顶之下,空气凝固得如同铅块。
只有那虚幻天幕上,“考成法”三个朱红大字,依旧散发着无声却足以令整个洪武官场窒息的森冷光芒。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