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戚继光再引争议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第二卷:永乐风采 第293章 戚继光再引争议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光幕流转,肃杀的北疆烽烟尚未散尽,奉天殿前的空气却已被一份字字千钧的奏疏攥紧。
不再是血火刀兵的画面,而是几行墨迹淋漓、力透纸背的蝇头小楷,带着内阁首辅独有的威势,占满了光幕。
【《虏众内附、边患稍宁,乞及时大修边政以永图治安疏》——臣高拱谨奏】
奏疏文字如铁骑突出,刀枪铮鸣:
“臣力主议和,非图苟安,实乃深谋远虑!”
开篇便是一记重锤,砸碎了那些认为封贡便是怯懦绥靖的浅薄之见。
“今封贡已成,然朝中懵懂者众,不解议和真意何在?”
文字陡然拔高,锋芒毕露:
“其一,务必趁此天赐良机,整饬边备!一扫颓靡,将九边命脉,牢牢攥于大明之手!扭转百载被动之局!”
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仿佛能看到高拱在值房中奋笔疾书时,眼中那灼灼燃烧的锐光。
“纵得一年安宁,便有一年整军之期!若俺答二年不犯,则得二年强兵之效!倘能有三五载太平……”
文字在此处顿挫,似有金戈回响,随即化作雷霆万钧的宣告:“则兵精粮足,根基可固!”
奉天殿广场上,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文臣们目光闪烁,咀嚼着这前所未闻的“以和备战”之策。
武将队列中,不少人下意识挺直了腰板,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这高拱,胃口比他们这些厮杀汉还要大!
光幕文字继续奔腾:
“其二,待我兵强马壮,铁骑如云!则羁縻怀柔,或兴师问罪,皆由我心!进退自如,方为长治久安之根本!”
这已不是防守,而是将进攻的利刃悬于敌酋头顶,静待时机。
“断不可就此止步,贪图眼前苟安,忘战必危!臣恳请陛下,特遣才望卓著之臣,或刚直敢言之科道官,分赴九边,严加督饬!”
紧接着,光幕上文字滚动,列出高拱要求边臣“实心修举”的具体条目:
墩台烽燧几座需重修?
火器甲胄几成堪用?
屯田积谷几何?
操练士卒几日?
条条款款,细如牛毛,却又直指要害,清晰可考,容不得半点含糊推诿。
最后一句,杀气腾腾:
【整顿卓有成效者,功同斩馘!因循守旧、毫无寸进者,罪同失机!】
这已不是劝勉,而是悬在边镇大员头顶的铡刀!
“好!”龙椅之上,朱元璋猛地一拍扶手,眼中精光暴射,脸上第一次对这位后世首辅露出了激赏之色,
“这才像个当家的样子!和,是为了打!打,是为了万世太平!该赏的赏,该杀的杀,痛快!”
马皇后微微颔首,眼中亦流露出赞许。
朱标目光灼灼,仔细记诵着那些条陈,显然深受启发。
朱棣抱着臂膀,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目光在高拱的名字上停留片刻,又扫向武将班列。
光幕流转,显示出穆宗皇帝朱批:“着兵部议奏”。
紧接着是兵部衙门的场景,几位绯袍大员对着高拱的奏疏低声商议,最终齐刷刷起身,向着御座方向躬身:“臣等复议,高阁老所奏,深谋远虑,切中时弊,当准行!”
画面陡然开阔!凛冽的朔风卷过苍茫的北地,长城蜿蜒如龙。
一纸诏令仿佛带着无形的力量,注入这沉寂已久的边防肌体。
坍塌的烽燧旁,民夫扛石负木,号子声震天;
残破的营堡内,铁匠炉火熊熊,锤打兵刃的叮当声不绝于耳;
荒芜的屯田边,新翻的泥土散发着生机;
巨大的校场上,喊杀声冲破云霄,刀枪如林!
就在这热火朝天的整军图景中,光幕猛地聚焦于一个身披山文重甲、屹立点将台的身影!
他面容沉毅,风霜刻痕深重,唯有一双眼睛,锐利如鹰,扫视着台下操演的万千军卒。
那股久经沙场、号令千军的气度,隔着百年的时光,依旧扑面而来!
在他身旁,一行金色大字轰然显现:
【戚继光,隆庆二年受命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练兵事!加授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
“轰——!”
仿佛一道无形的霹雳,狠狠劈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刚才还因高拱整军方略而热血沸腾的气氛,瞬间冻结,降至冰点!
“又是他!”朱元璋脸上的激赏如同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近乎本能的忌惮与阴鸷。
他霍然从龙椅上站起,宽大的龙袍无风自动,目光死死钉在光幕上那个名字和那个骇人听闻的头衔上,声音低沉得如同地底滚过的闷雷:
“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环伺京畿,拱卫神京的……四镇?!”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他猛地扭头,视线如同实质的刀锋,刮过阶下肃立的开国勋贵们,
“安禄山!又一个安禄山!这权柄,比当年那胡儿更甚!京畿咽喉,尽握其手!”
被皇帝目光扫到的徐达,这位大明军神,身躯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晃。
他望着光幕上戚继光那渊渟岳峙的身影,望着那“总理四镇”的滔天权柄,一股深沉的寒意从脊椎骨直冲头顶。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指节发白,心中一个惊雷般的问题炸响:若是我徐天德,手握京畿四镇雄兵,麾下皆百战死士,天子倚为长城……我……当如何?冷汗,瞬间浸透了内衫。
旁边的冯胜,脸色同样煞白。他素以勇猛刚烈著称,此刻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感。
权力……无边无际的权力,足以让任何人心旌摇曳。
他看着戚继光的画像,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可能时空中的自己,站在同样的位置,承受着同样的诱惑与猜忌。
他喉头滚动了一下,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武将班列最前方,永昌侯蓝玉的反应最为直接。
他猛地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抬手,狠狠摸了一把自己的后脖颈。
这个在沙场上杀人如麻、骄横跋扈的悍将,此刻眼中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悸和……后怕!
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四镇……京畿四镇……他娘的……这要是……”
后面的话他没敢说出口,但所有人都明白——这要是反了,顷刻间便是天翻地覆!
一股兔死狐悲的寒意,瞬间笼罩了所有高阶将领。
文官队列中,有低低的议论声响起,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死寂。
“陛下息怒……天幕所示,这隆庆朝……距洪武已二百有余年,且……且大明似乎尚有七十余载国祚……”
一位老成持重的尚书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发颤,“这戚继光……看来……看来不会是……清太祖……”
“但什么?!”朱元璋猛地转身,龙目圆睁,须发皆张,如同被激怒的雄狮,那压抑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在奉天殿前轰然炸响:
“你想说什么?!想说安禄山造反身死之后,他李唐的江山还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啊?!”
他手指几乎要戳破光幕,指向那虚幻的隆庆时空,“所以朕的子孙,就该学那仓皇逃出长安、连贵妃都保不住的唐玄宗?!就该把祖宗基业、社稷安危,都系于一个拥兵自重的武夫之手?!待他尾大不掉之时,再指望老天爷降个郭子仪来救场?!做梦!”
皇帝的咆哮如同九天惊雷,震得整个广场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停滞了。
所有大臣噤若寒蝉,深深垂下了头,不敢再发一言。
朱标脸色苍白,想劝解,却被父亲那滔天的怒火和话语中蕴含的刻骨警醒所震慑。
光幕似乎并未理会洪武朝的惊涛骇浪。
画面流转,定格在蓟镇雄关之外。朔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掠过苍茫的旷野。
点将台上,戚继光按剑而立,重甲的甲叶在寒风中发出细微的铿锵摩擦声。
他目光沉静,越过连绵的营垒、如林的旌旗,投向那北方广袤而未知的草原深处。
他身后,是沉默如山、甲胄鲜明的浙兵方阵。
长枪如林,在黯淡的天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火铳手半跪于前,引药的火绳无声地燃烧着细小的红点。
整个军阵肃杀无声,唯有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卷动着一个沉重如铁的称号——“戚家军”。
这画面,无声,却比任何金戈铁马的厮杀更令人心悸。
滔天的兵权,百战的不败雄师,京畿锁钥之地……
所有元素,都汇聚在那道披甲按剑的身影之上,化作一股无形的、令人喘不过气的巨大压力。
奉天殿前,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胸膛剧烈起伏,死死盯着光幕上戚继光那沉静坚毅的侧脸,和他身后那片沉默如渊的钢铁丛林。
老皇帝眼中翻涌着极度复杂的情绪——有对绝世将才的欣赏,有对社稷安危的深深忧虑,更有一种近乎刻在骨子里的、对武将掌兵的绝对警惕。
那目光,仿佛要穿透百年时光,看清这位“戚少保”的忠奸底色。
凛冽的北风卷过广场,带着深秋的寒意,吹得人透心凉。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