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无为而治惹怒朱棣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第二卷:永乐风采 第291章 无为而治惹怒朱棣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奉天殿前,光幕上流淌的文字,正为大明一百五十年后的那位隆庆皇帝朱载坖,描绘着一幅矛盾重重的肖像。

    【朱载坖,庙号穆宗。后世史家笔下的形象,如同雾里看花】

    【有人讥其“端拱寡营,躬行俭约”,近乎刻薄地暗示其慵懒无为】

    【亦有人赞其“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虽无雄主烈烈之功,却有容人之量,纳谏之怀】

    【更有野史稗官,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如何沉溺后宫,纵情享乐,视朝堂如畏途】

    如此两极之评,让洪武十三年奉天殿前的观众们,眉头紧锁,心头疑窦丛生——这位朱家后世子孙,究竟是何等人物?这看似矛盾的评语背后,又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帝王心术?

    光幕画面徐徐展开。不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亦非波谲云诡的朝堂暗斗。

    镜头聚焦于一处装饰雅致却透着疏离感的宫殿深处。

    年轻的隆庆帝朱载坖身着常服,半倚在铺着柔软锦垫的榻上,姿态松弛,甚至带着几分懒散。

    他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章,被一名垂首肃立的内侍小心翼翼地挪开少许,空出他伸手可及的位置。

    他并未如洪武朝臣子们所熟悉的太祖朱元璋那般,亲自朱批,字字如刀,而是只随意拣起最上面的一本,略略扫了几眼。

    那眼神平静无波,既无焦灼,亦无兴奋,仿佛看的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奏报,而是一页无关紧要的闲书。

    旋即,他抬起眼皮,看向侍立在不远处的几位身着绯色仙鹤、锦鸡补服的重臣。

    为首者面容清癯,眼神锐利,正是内阁首辅徐阶(虽此时徐阶在嘉靖朝末期已显颓势,但隆庆初年尚在任上)。

    朱载坖只对着徐阶的方向,极其随意地挥了挥手,声音带着一丝刚睡醒般的慵懒:

    “徐先生看着办吧。该拟票的拟票,该发六科的发六科。些许小事,不必事事烦朕。”

    徐阶等人躬身领命,面上毫无波澜,显然早已习以为常。

    他们恭敬地捧起那一大摞奏章,如同搬运着整个帝国的日常运转,步履沉稳地退出了殿门。

    殿内,复又陷入一片帝王独享的宁静。

    朱载坖甚至微微调整了下姿势,让自己靠得更舒服些,目光投向殿外庭院中几株摇曳的翠竹,神情悠然,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天幕适时地给出旁白,字迹流淌:

    【朱载坖在位期间,深谙道家“无为而治”之精髓】

    【他将帝国权柄,近乎全盘托付于内阁诸臣之手。此非昏聩,实乃其深思熟虑后之政治抉择。与其劳心费神于案牍之间,事必躬亲却未必得法,不若择贤任能,充分信任,放手施为。】

    画面切换至文渊阁值房。内阁大臣们围坐议事,气氛并非一团和气。

    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在嘉靖朝后期便已崭露头角或即将搅动风云的面孔齐聚一堂。

    他们之间显然有分歧,有争论,言辞交锋时,眼神锐利如刀,互不相让。

    然而,当议题转向清丈田亩、整顿漕运、备边御虏等关乎社稷根基的大事时,争论的声浪渐渐平息。

    一张张或苍老或年富力强的脸上,浮现出凝重与共识。

    最终,一份措辞严谨、权衡各方意见的票拟被郑重拟就,加盖内阁大印。

    整个过程,透出一种在激烈碰撞后归于一致的高效与沉稳。

    【阁臣间固有权力倾轧,然于国事根本,却能求同存异,共谋良策。隆庆帝此种“垂拱而治”之政风,竟使朝廷中枢达成微妙平衡,政令得以通畅推行,政局相对平稳。经济民生,亦在此稳定基石之上,悄然复苏,渐有起色。】

    “呼……”

    龙椅之上,朱元璋一直紧锁的眉头,竟随着光幕上展现的“平稳”二字,缓缓地、极其轻微地松开了些许。

    他身体微微后靠,靠在冰冷的龙椅上,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带着复杂意味的叹息。

    那双能洞穿人心的锐利鹰目,此刻却流露出一种罕见的、近乎疲惫的妥协。

    “权柄尽付文臣之手……”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身旁忧心忡忡的马皇后解释,

    “咱知道,这绝非为君之道!皇帝岂能垂拱?岂能无为?”

    他放在扶手上的手,指节下意识地收紧,青筋微现,显出其内心的不甘。

    但随即,那紧绷的力道又一点点泄去。

    他的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武将班列,尤其是在蓝玉、傅友德等勋贵悍将身上停顿了一瞬,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忌惮。

    “罢了……”

    朱元璋的声音更低沉了,带着一种被现实磨砺后的沧桑,

    “大权旁落……落于这些读圣贤书的文官手里,总好过落在那些骄兵悍将手中!”

    他似乎在努力说服自己,“至少……他们还要个脸面,还要讲个规矩体统,还要维系这朱家江山的名分!”

    他抬起头,目光重新投向光幕上那个懒散的隆庆帝身影,眼神复杂难明,最终化为一声几近无声的喟叹:

    “至少……这天幕说了,大明国祚有二百七十六载。隆庆之后,还有七八十年的光景……够了……咱……还能奢求什么?”

    那语气里,充满了开创之君面对后世不肖子孙时,那份无可奈何的悲凉与自嘲。

    “砰!”

    一声巨响,突兀地撕裂了奉天殿前压抑的寂静!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只见年轻的燕王朱棣,霍然起身!他面前的矮几竟被他一掌掀翻!几上的茶盏、果碟叮当哐啷摔了一地,汁水四溅!

    朱棣那张英气勃发的脸庞此刻涨得通红,额角青筋如蚯蚓般暴起,胸膛剧烈起伏,仿佛一头被彻底激怒的雄狮。

    他指着光幕,手指因极致的愤怒而颤抖,声音嘶哑,几乎是从喉咙深处吼出来的:

    “荒谬!简直荒谬绝伦!”

    他双目喷火,死死瞪着光幕上那个“垂拱而治”的隆庆皇帝,仿佛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怪物,

    “孤苦心孤诣,设立内阁,是为辅佐君王,协理万机!不是他娘的给皇帝养老,让皇帝当个甩手掌柜的!”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被背叛的狂怒,

    “合着照这意思,皇帝越懒,越不管事,江山反而越稳当?!那要皇帝何用?要这乾纲独断的龙椅何用?!孤……孤当年设立内阁,难道是给自己挖了个天大的坑,让后世子孙躺着等死不成?!!”

    最后一句,几乎是咆哮而出,震得离他近的几个文官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朱棣的愤怒如同实质的火焰,在奉天殿前熊熊燃烧,将他“永乐大帝”的雏形与此刻年轻藩王的暴烈,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在这剑拔弩张、空气几乎要爆裂开来的时刻,光幕的画面骤然一变!

    方才那慵懒帝王与文臣议政的场景如同水波般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辽阔壮美的海疆图卷!蔚蓝无垠的大海在阳光下闪耀着碎金般的光芒,海鸥翱翔,白帆点点。镜头急速推进,定格在一处繁忙的海港——福建月港(海澄)。

    码头上,人声鼎沸,喧嚣震天。无数穿着短褂、皮肤黝黑的力夫喊着号子,将堆积如山的货物扛上巨大的福船。

    那货物,是光洁如雪的丝绸卷轴,是青翠欲滴的整箱瓷器,是散发着清香的茶叶篓筐……

    港口内,桅杆如林,各式各样的海船鳞次栉比,有体型庞大的福船、广船,也有造型奇特的南洋船只、甚至隐约可见几艘西洋帆船的影子。

    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海水的咸腥与货物交易的火热气息。

    一行遒劲有力、饱蘸墨意的大字,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光幕中央,也炸响在每一个洪武君臣的心头:

    【隆庆元年,帝诏:开海禁,许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