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心学圣人王阳明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第二卷:永乐风采 第257章 心学圣人王阳明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天上那场嘉靖朝的“大礼议”大戏让奉天殿里的洪武君臣们,眼睛都瞪酸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天幕画面一转:杨廷和那老头被皇帝一个“准”字打发回家养老后,文官们非但没怂,反而更来劲儿了!

    礼部尚书汪俊(天幕贴心地标出了名字)成了新的领头羊,带着一大帮子人又乌泱乌泱跪满了大殿。

    更绝的是,有个叫侯廷训的主事,搬出了老祖宗的规矩,写了篇《大礼辨》,说得头头是道。

    吏部尚书乔宇一看,好家伙,有理论支持了!

    立马带着将近两百五十号文武官员,齐刷刷上书,死活不同意嘉靖皇帝把他亲爹兴献王尊为“皇考”。

    “我的个乖乖……”永昌侯蓝玉忍不住咂咂嘴,小声嘀咕,“这嘉靖朝的官儿,脖子都是铁打的?一个杨廷和倒下去,千百个杨廷和站起来?”

    他旁边站着的魏国公徐达,嘴角也微微抽动了一下,眼神复杂地瞄了一眼龙椅上那位。

    在洪武朝,谁敢这么跟皇帝对着干?

    十族都不够老朱砍的!

    可这天幕里的嘉靖朝……

    这帮子文臣,简直是把“死谏”当家常便饭,一波接一波,前仆后继,硬是把皇帝逼得没脾气!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这简直是……做文臣的巅峰梦想啊!

    当然,这想法也就敢在肚子里转一圈。

    看看奉天殿里,朱元璋那张脸,阴得能滴出水来,活像刚死了亲爹(虽然老朱爹早没了)。

    勋贵大臣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喘,生怕脸上露出一丝“羡慕”的表情被老朱逮住。

    天幕还在继续放:

    给事中张翀带着三十二人,御史郑本公带着三十一人,还有一个叫邹守益的,都跟吃了熊心豹子胆似的,写奏章骂皇帝,力挺汪俊他们。

    连新科状元唐皋也掺和进来,上疏说什么:“陛下应该尊奉养父(孝宗)来明确正统,尊崇生父(兴献王)来成全孝道。”

    这话听着像是和稀泥,可仔细一品,味儿还是不对,骨子里还是反对嘉靖认亲爹当“皇考”。

    洪武朝的文官们,看着天幕里那些慷慨激昂、引经据典的同僚(虽然隔了快一百年),不少人心头都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

    原来……文臣的骨头,真的可以这么硬!

    嘉靖皇帝朱厚熜这下是真被惹毛了!

    天幕里,年轻皇帝的胸膛剧烈起伏,脸色由青转红,再由红转黑。

    特别是当他看到邹守益(天幕标注:王守仁/王阳明大弟子)和状元唐皋(天幕标注:前朝状元,影响巨大)的奏章时,那眼神简直要喷出火来!

    “反了!都反了!”奉天殿里,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拍着扶手低吼,“这皇帝当得憋屈!要搁咱……”

    后面的话没说完,但那股子杀意让殿内温度骤降。

    果然,天幕中的嘉靖皇帝暴怒出手!所有这次跳出来反对他的人,统统遭殃:斥责的斥责,罚俸的罚俸,甚至直接罢官滚蛋!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

    在皇帝的高压之下,汪俊这帮老油条也扛不住了,只能捏着鼻子妥协,提出个折中方案:

    “给兴献帝(嘉靖生父)、兴国太后(嘉靖生母)各加一个‘皇’字(兴献皇帝、兴国皇太后),算是尊称,但不算正式追认为先帝、太后。”

    看到文官集团终于被皇帝的铁腕压下去一点,奉天殿里的勋贵们莫名松了口气。

    但朱元璋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似乎在思考这种“妥协”背后隐藏的危机。

    就在这时,天幕画面忽然变得柔和,背景音也变得庄重而清晰:

    【贴心科普时间!】

    【王守仁,号阳明先生,明朝中期儒学大宗师!其心学思想影响深远,被后世誉为可与孔孟并称的‘圣人’!是中国儒家思想最后一位公认的圣人!】

    【他曾于贵州龙场(环境恶劣之地)顿悟心学真谛,史称‘龙场悟道’!更曾以区区乡兵,平定宁王朱宸濠十万叛军,堪称真正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圣人?!”

    “与孔孟并称?!”

    “儒家最后一位圣人?!”

    轰!天幕这几句介绍,如同在洪武十三年奉天殿的文官堆里扔下了一颗炸雷!

    刚才还因为嘉靖朝文臣被压制而有些压抑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了!

    刘三吾这些当世大儒,眼睛瞬间瞪得溜圆,胡子都激动得直抖。

    圣人!这可是文人的终极追求!比当宰相、封侯拜将还要崇高无数倍的存在!

    孔孟之后,竟然又出了一位圣人?还是在大明朝?!

    “王阳明……心学……”礼部尚书喃喃自语,眼神狂热,“难怪!难怪正德、嘉靖两朝,文臣风骨如此之硬!敢与皇权争锋!原来是有圣人学说作为精神支柱!”

    他猛地转向同僚,“这心学……究竟是何等惊世之学?竟能造就圣人之境,更能赋予文人如此胆魄?!”

    一时间,所有洪武文官的注意力,都被“王阳明”和“心学”这两个词牢牢抓住了。

    什么大礼议,什么皇帝文臣斗法,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对于文人而言,“圣人”的光环,远比龙椅上的帝王更值得探究和仰望!

    整个奉天殿,陷入了关于“心学圣人”的巨大震撼和无限遐想之中。

    连龙椅上的朱元璋,看着底下文官们那副如痴如醉、恨不得立刻拜读圣人著作的模样,脸色也变得极其古怪,心里不知在盘算什么。

    天幕的光辉渐渐收敛,奉天殿内却陷入了另一种奇特的寂静。

    洪武勋贵们面面相觑,武将们大多还沉浸在“乡兵平十万叛军”的震撼里,觉得这王阳明打仗肯定有两把刷子。但文官集团那边,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圣人啊……与孔孟同列!”刘三吾声音发颤,老泪纵横,朝着天幕消失的方向深深一揖,“苍天有眼,道统不绝!我大明竟出此等圣贤!”

    他这一带头,殿内大半文官,无论官职大小,都下意识地躬身行礼,脸上充满了敬畏与向往。

    对他们而言,王阳明的“圣人”称号,其份量远超任何一位帝王。

    太子朱标也深受震动,他轻声对朱元璋道:“父皇,这位阳明先生,文武全才,立德立言立功皆至极致,竟能得后世‘圣人’之誉,实乃我华夏之幸,儒学之幸!不知其心学精义为何?若能为我大明所用……”

    他眼中闪烁着求知和治世的光芒。

    朱元璋没立刻答话,他手指敲着龙椅扶手,眼神锐利如鹰。

    他不在乎什么圣人,他在乎的是天幕透露的信息:“心学赋予文臣胆魄”?

    这更让他警惕!胆魄?敢跟皇帝叫板的胆魄?

    这“心学”听着就不像是什么安分守己的学问!

    老朱心里的小本本又记上了一笔:后世这“心学”,得查!得防!

    而站在勋贵队列前方的燕王朱棣,此刻心情更是复杂得难以言喻。

    他看着文官们对那“圣人”王阳明的狂热崇拜,再想想之前天幕里那些嘉靖朝文官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硬骨头模样……

    一股寒意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涌上心头。

    这些文臣,有了“心学”撑腰,连皇帝都敢硬顶?那未来他……

    朱棣下意识地想到了那个被文官围攻的嘉靖,那可是他朱棣的后代!

    要是对上这帮被“圣人”武装起来的文官,岂不是更麻烦?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第一次对一种尚未接触的学问产生了强烈的忌惮。

    “好了!”朱元璋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思,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群臣,尤其在那些还沉浸在“圣人”光辉里的文官脸上停留片刻,“咱洪武朝的规矩,才是铁打的规矩!什么心学理学,都大不过咱的《大诰》!都拎清楚自己的脑袋长在谁脖子上!”

    群臣心头一凛,齐声应诺:“臣等遵旨!”但王阳明“圣人”之名和那神秘的“心学”,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已在洪武十三年的大明朝堂上,悄然扩散开来。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