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年轻,貌美,有才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第七十一章 年轻,貌美,有才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我都说了那么多了,该你们说了。”
李可一脸愚蠢大学生的表情看着他们。
其实姚广孝跟高启都很想说啊。
问题是……
朱元璋可不是个好人。
大明不比大宋,大宋说错话了,皇帝也不会砍你。
可姚广孝跟高启现在要是说错话,他们很难确定李可有没有那个保下他们的能力。
更别说,李可人家是朱元璋的女婿,所以人家怎么骂朱元璋都不怕。
他们要是骂朱元璋,那他们估计就得人头落地。
因此姚广孝先不说怎么治国,而是问起了李可搞专利局,办银行的事。
银行的事,姚广孝懂,这不就是古代的钱庄,唐代的飞钱,宋代的交子、元代的至元通行宝钞。
可这专利局……
他略有耳闻,只是一直不得其意。
便道:“和尚听闻李参政在应天府开了一个专利局?”
李可嗯了一声,“那又怎么了?”
姚广孝便道:“这‘专利’一词,该怎么解读?”
李可便道:“其实……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也不清楚能不能干成。”
“所谓专利,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某个人,或者是某个团队的专有的权利以及利益。”
姚广孝跟高启都一脸听不懂的表情看着他。
李可便道:“就好比高编纂你写了一首诗吧,写完了以后,是不是就会有人到处给你传,然后给你擅自印刷?而且,他们印了你的诗,拿去卖,不会给你一分钱。”
“我记得唐代的白居易,他的诗由于很受欢迎,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印他的诗,然后拿去买。”
“而专利局就是为了限制不让这些人随便拿去印,随便拿去卖,如果你要印,你要卖,那你就得给这首诗的作者分成,或者也可以说是买断。”
姚广孝:“买断?”
李可:“就是我一次过给你多少钱,然后你这诗,我就可以随便印。”
高启是个大方的人,他巴不得人们争相传抄自己的诗呢。
而且写诗不能拿来给人看,那他写诗还有什么意思?
结果李可却还要禁止别人这么做。
这可真的是反其道而行之啊。
姚广孝便道:“那李参政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这诗,从古至今,都是相互传抄。”
李可便道:“我设立专利局的用意就在于,可以给所有善于发明技术,以及创作文学的人,提供一个多劳多得的制度保障。”
“你们试着想想,如果写诗能赚钱,那么肯定所有人就都有写诗的兴致了。”
“甚至可能一些人原本不写诗的,他为了赚点钱,也跑去写诗了。”
姚广孝还是不懂,“那这又有什么用呢?”
高启也难得开口道:“写诗往往是为了言志,为了抒发胸臆,李参政你这么做……”
李可便道:“我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能让一些人可以赚到一些钱。”
姚广孝:“?”
高启:“…”
李可:“你们想想,要想百姓过上好日子,靠的是什么?”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把他们给问住。
不过主要也是由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说出无数的答案。
姚广孝斟酌再三,这才回道:“靠老天爷赏脸?以及别来那么多的人祸?”
李可便道:“你说的,也不能说错,因为华夏这千百年来,就是这么过来的。”
“只是……你说的这个是有上限的啊。我就当你说的都实现了,老天爷它确实足够赏脸,也没有人祸,那一户拥有十亩地的人家,你就算是再努力,一年所得,也才不过三十石米。”
“这就是这个人过上好日子的上限了。”
“那若是这个人再聪明点,别人种地,他种桑树,养蚕,卖蚕丝,一年所收,估计十倍于种地,可这也是极限了吧?”
“那还能不能再弄点别的,可以再继续超出这个极限?让百姓,能多出一份种地之外的收入?”
“当然,你们可能会觉得,百姓大字都不识得一个,他们哪有那个能力?”
“那我不说种地的,我就说私塾里教书的先生,他们是不是也是百姓,他们可不可以除了教书之外,再额外想办法赚到一点钱,以改善自己跟家里人的生活?”
姚广孝是聪明人,似乎有一点听明白了。
李可接着道:“其实不单单是诗,世间一切可以赚钱改善所有百姓生活的东西,理应都可以得到专利局的保护。只是现如今,专利局才刚刚起步,所以采取了比较稳健保守的政策而已。而且……与其说是为了保护,倒不如说是为了鼓励。”
姚广孝眉头直接皱起:“鼓励?”
李可便道:“没错!我心中的大明,方才也说了,我希望人人都能穿上漂亮廉价的衣服,那这漂亮廉价的衣服都是怎么来的?”
“假如你是一个织工,你上面有一个东家,你在东家手里打工,你觉得织机不好用,你有一个天才的想法,你说,你只要对织机改造一下,就能让织布织得更快。”
“结果,你家东家听从了你的建议,真的大获成功,此时你东家说,给你奖励一两银子,算是对你提建议的奖励。”
“甚至你东家其实是个坏人,他连一两银子都不想给你。给你晚膳加个鸡腿就算了。”
“那天下所有织工对改进技术的积极性,是否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如果有专利局,站出来,对他们的想法给予保护。”
“并且通过奖励,去刺激他们。”
“天下并非完全没有聪明人。”
“那大明以后的织布机,说不定就能从每日织出一匹,到每日织出两匹,甚至是三匹、四匹,不断地进步。”
“当天下的丝绸、布料都多起来了,百姓买衣服才有可能会便宜,才有可能会廉价。”
“到时候……你我才能看到美女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在大街上游玩。”
“如此,我心中的大明才有可能会实现。”
“这便是专利局的作用。”
李可话说完,姚广孝的整个人都听愣住了。
心说,这到底是哪里来的鬼才?
虽说姚广孝对每日织出四匹布来,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
毕竟孔雀东南飞里头,那刘氏三日断五匹,也就是每天1.667匹,已经是很厉害了。
姚广孝便道:“李参政你真的认为,只要通过改进技术,就可以做到每日织出四匹布?”
李可抿了一口酒,叹了一口气,“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宗用的只有骨针、丝线,还有兽皮。他们看到了我们现在的织机,估计也难以想象。”
姚广孝瞠目结舌。
高启其实原本有想过,要不要写一首诗讽刺朱元璋,说朱元璋把年幼的公主嫁给李可的。
只是由于他跟李可向来无仇无怨的,而且这事也不影响国家大事,于是也就搁置了。
如果李可是那种很不好的官,比如说:作恶多端,那说不定李可就要被他给写进诗里面去嘲讽了。
然而……
现如今听了李可的话,高启顿时觉得朱元璋把年幼的公主嫁给李可很合理。
才二十岁出头就当上参知政事,风光一时无两,就更加合理了!
李可真有一种不是状元郎,胜似状元郎的感觉。
年轻,貌美,有才。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