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半场开香槟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魏晋不服周 第38章 半场开香槟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石守信带来汉中大胜的消息,让司马昭极为兴奋,几乎是要引吭高歌!哪怕已经是深夜,心情依旧不能平静的司马昭,还在跟贾充在书房议事。
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这篡位的一键三连套餐,终于加上了!
即便是仪式还没完成,那也是铁板钉钉,再无波折了。这“小小的一步”,实际上对于司马昭来说意义重大。
这意味着,他可以在法理上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下一代。接下来,就是考验“后人智慧”的时候了,不急于一时。
剩下的时间,司马昭可以期待自己登基称帝,完不成就让儿子继位,不必担忧翻船。
曹髦施加的血咒,司马昭已经破解了一半!
“晋公,汉中已经是囊中之物,更进一步事不宜迟。
不如明日便返回洛阳,然后加封爵位,接受九锡,进位相国。
这样重要的事情,不能在长安办,必须要回洛阳才行。”
贾充给司马昭泼了一盆冷水。
“言之有理,先回洛阳,加封后再来长安坐镇。”
司马昭点点头,他也稍微冷静下来了。来回跑路确实很折腾,但这些都是值得的。越是名望不足,就越是要注重礼仪细节,能省略的步骤也不要省略。
“只是……刚刚拿下汉中,军中士气正旺。若是直接打道回府,恐怕会有人非议。”
贾充继续说道。
“不错,言之有理。”
司马昭没有否认贾充的说法。
他叹了口气说道:“伐蜀大军返回关中的事情,倒是不必急于一时。”
拿下汉中,就代表伐蜀已经成功了。这是司马氏家族自篡夺权柄以来未有的大功业,司马昭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地。
所以其他的事情,都已经是“细枝末节”,可以徐徐图之。全都是可以商量,可以妥协的。
“钟会好名,不如加官进爵,以稳住他。
军中诸将,也都应该论功行赏,和加九锡的事情一起办了,让天子发诏书。
这样也不至于太过突兀。”
贾充人如其名,继续补充了细节。让伐蜀的军官和司马昭自己加九锡捆绑在一起,这样很多既得利益者都不会再说什么了。
“嗯,诏书你来写。只是,该封钟会什么官职呢?”
司马昭又问。
贾充想了想,虽然心中很不舒服,见不得钟会加官进爵,但他还是建议道:“下官认为封司徒,食邑万户即可。”
这个封赏已经不低了,司马昭本来不是很舍得。
可是他又想起,钟会这厮已经不可能活着回到关中,于是又觉得没必要这么斤斤计较。
跟一个将死之人计较,确实没什么意思。
“就这么安排吧。”
司马昭摆了摆手,示意贾充离开。
等贾充走后,司马昭这才兴奋的双手握拳,在书房里手舞足蹈。
“先加晋公,然后就是晋王,最后……改朝换代!”
司马昭自言自语道,整个人脸上都显示出一股难以抑制的癫狂,面容都被扭曲了。
很久之后,司马昭这才冷静下来,一屁股坐到桌案前,脑子里想着接下来的事情。
这十年来,钟会作为司马家的政治手套,干了不少脏活,也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事情。
以钟会的聪明才智,肯定明白狡兔死良弓藏的道理。
所以,钟会是一定会反的,或者说,会折腾出乱子来。那么如果钟会真的什么都不做,老老实实的返回关中了怎么办?
司马昭陷入沉思。
如果这个世界不曾有过司马懿这个人,那么钟会返回关中后,会被投闲置散,最后体面收场。
可是那些以退为进的路数,司马懿都已经玩过了啊!
作为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如何会不知道钟会这样的人,有多危险呢?
即便是现在隐退,钟会凭借家族的深厚积累,也会再次复出。至于说复出的时机嘛,肯定就是司马昭刚死,司马炎还掌控不住政局的时候。
然后成为下一个司马懿。
所以说,钟会这个人留不得啊!不管他是怎么想的,都要死!
司马昭摊开大纸,在纸上写下“钟会”二字,眼中有杀意闪过。
接下来,他又写下“邓艾”二字。
此人占据西北军中高位,又不是自己人,年纪也大了,是时候得安排一下,让他挪挪地方。
当然了,邓艾不比钟会,对自己没有直接威胁,影响力也有限,倒是不必斩尽杀绝。
司马昭琢磨着,又陆陆续续在纸上写了几个名字,这些人,都是在伐蜀之战结束后,要第一时间处置的。
忽然,司马昭他想起这次送信回来的石守信了。
他站起身对门外值守的亲兵说道:“你去把那个住在羊祜别院里的石守信叫到这里来。”
此刻早已到了安寝的时刻,可是司马昭又怎么会在乎别人到底睡了没有呢。
不到半个时辰,石守信便已经穿戴整齐,来到司马昭的别院了。
“下官参见大将军,不知大将军深夜相召,所谓何事呢?”
石守信走上前来,作揖行礼问道。
“明日你带着我的亲笔信去汉中,交给卫瓘,你可敢去?”
司马昭沉声问道,也不让石守信坐下,就这样看着他。
“大将军,恕下官直言。若是就这么回去,跟送死无异,大将军还不如找个借口将下官杀了,省得下官跑路。”
石守信不卑不亢道。
这么坑爹的命令,已经很久没听过了。
石守信实在是没法答应。
“这次伐蜀,东面还有一路偏师,约两千人,你知道吗?”
司马昭摸着下巴上的胡子,笑着问道。
“知道,乃是魏兴太守刘钦麾下的郡国兵,出子午谷和钟会大军会合,但并不直接受钟会指挥。”
石守信面色坦然说道。
司马昭满意的点点头,指了指桌案对面的软垫道:“坐下说。”
石守信落座后,司马昭这才叹了口气道:“你先去找卫瓘送信,然后去刘钦大营,依旧是当监军。不过不再受卫瓘节制,而是直接只听命于我。有什么事,你可以跟刘钦商议。不,你可以直接命令刘钦替你办事。”
说完,司马昭将那封写给卫瓘的书信,以及一封新的委任状和一个腰牌。
腰牌正面:司隶台。
背面:从事史。
委任状则是盖着玉玺的圣旨,上面写:任命石守信为司隶台从事史,外派于伐蜀军中公干督军,刘钦部要无条件配合云云。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关键词:假节!
刘钦这个魏兴太守都没有假节,石守信这个监军居然有假节!这便是典型的以小制大,平时不管事,关键时刻可以出来扛事!
在这个时代,假节的意思是: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有权斩杀犯军令的人。司马昭授予一个假节,压根就不是官职,是希望有事的时候,石守信可以出来抗一抗,没事的话,他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简单的说,卫瓘此番让石守信来探路,也让司马昭感受到了这种油滑之人的不可靠。
换言之,在司马昭眼中,监军也需要有人监督啊!
反正,这多少都有点权力平衡带来的负面效应吧。如果司马昭亲自领兵伐蜀,那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下官明日便启程,大将军交待的事情,下官一定办好。”
石守信将信件和信物都收好,他发现自己的“假节”居然没拿到那根铜制节杖。此前在卫瓘那里见过,跟笛子差不多长,一头有红缨。
卫瓘是持节,所以有节仗。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如果假节也要拿根节杖,那持节岂不是要拿两根,不然怎么显示出区别来?
上位者们就是因为不想节仗泛滥了,所以才要“假”字一说。比如说这次伐蜀,邓艾假节,钟会也假节,互不干扰。
“嗯,去吧。”
司马昭没有废话,更没有什么“礼贤下士”的举动,直接让石守信离开了别院。
石守信这次送信回来,已经展现出了很强的把控时局之力,所以有必要考察一下。让他送信回去,作为一根钉子安插在伐蜀大军之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当然了,石守信如果将来要得到重用,那么第一个他要能平安回归,第二个他既然假节,那这一路肯定不会平静,必须得施展才华,方能保证自己活下来。
如今司马昭已经大权在握,他已经不需要如几十年前的司马懿那样,用心发掘如石苞那样的可用之人了。
第二天,石守信目送着司马昭带着曹奂这个天子,以及一干亲信离开长安,看着长长的队伍向东走远,心中很不是滋味。
一旁的孟观看到石守信脸上的表情,又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只好在一旁站着不说话。
“位卑者,听命行事,万事不由己。被人操弄如同提线木偶。”
石守信叹息道,一脸惆怅。
此刻他多么想跟着司马昭一起回洛阳,看看自己的老婆孩子。
哪怕回家看看也是好的。
可是没办法,他的行程已经被司马昭安排好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等伐蜀大军回归关中,你必能获得一官半职。”
石守信拍了拍孟观的肩膀说道。
“唉,我也没出什么力,实在是受之有愧。”
孟观摇头道,脸上有失望之色。
“呵呵,这不是还没到时候嘛,你以为我们回归大营以后,钟会要怎么想?卫瓘又要怎么想?”
石守信冷笑道。
被这话点醒,孟观的脸色瞬间就苦下来了,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
二人一边牵着马往西走,一边闲聊。
孟观低声问道:“石监军,钟会得知您返回大营,必定心生忌惮,卫瓘恐怕也同样如此。可是最妙的是,他们明明心里有鬼,却不能说出来,还要装作故意不知道。您去了汉中,只怕这些人都不会消停啊。”
现在孟观很为石守信担忧,也是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谁说不是呢,我有这个傍身,钟会肯定不能杀我,但……罢了。”
石守信从袖口掏出那份盖了玉玺的委任状,递给孟观看,直接把孟观看傻眼了。
“石监军,您这……都假节了?”
他非常吃惊。
一般来说,假节之人,都是一军主将。石守信又没有军权,又没有朝廷任命的官职在身。
其实身份是很尴尬的。
“司马昭啊,都是把官位和权位都拆开了,授予不同的人。
领兵的人,没有指挥权。统兵的人,没有日常管理权。
还有监军,只能在军中出大事的时候说话,平日里连一兵一卒都无法调度。
是否假节,是否有临机决断之权,是否有正式军职,这里头门道太多了。”
石守信对孟观解释了一番。
“石监军,您可真厉害。如果大将军授予我同样的任命,我是一定不敢接的。
钟会的屠刀我都躲不过。”
孟观心有余悸道。
“如果世间万事都能逞心如意便好了,哪里会有那么多忧愁呢?”
石守信随口吐槽了一句。
世道就是如此,他哪里有得选!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