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第三卷:云岭深处 第360章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公路通车后的第三天,整个云岭新村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里。
村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简单的露天灶台,几口大锅里热气腾腾,炖着猪肉和萝卜,香气飘出很远。
几十张桌子从各家各户凑出来,拼在一起,铺上了红色的塑料桌布。
今天是甘宗亮和谢芳结婚的大喜日子。
刘清明到的时候,甘宗亮正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外套,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在人群里忙着招呼客人。
他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看到刘清明的车,立刻跑了过来。
“刘乡长,你可来了!”
“大喜的日子,我能不来吗?”刘清明下了车,把一个红包递过去,“恭喜你,宗亮。”
甘宗亮连连摆手:“人来就行了,还拿什么东西。”
“这是规矩。”刘清明把红包塞进他口袋里,“新娘子呢?”
“在屋里呢,快请进。”
新房是云岭新村统一规划的二层小楼,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贴着大红的喜字,屋里挤满了来看新娘的妇女和小孩。
新娘谢芳穿着一件红色的新棉袄,坐在床边,脸颊红扑扑的,看到刘清明进来,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
刘清明笑着说了几句祝福的话,便退了出来,把空间留给了他们。
婚礼仪式很简单,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吉时一到,村里的长辈主持着,让一对新人拜了天地,拜了父母。
最后,主持人高声喊道:“下面,有请我们云岭乡的刘清明乡长,为新人证婚!”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刘清明走上前。
他看着面前站得笔直的甘宗亮,和一脸幸福的谢芳。
“今天,我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为甘宗亮和谢芳证婚。”
刘清明的声音不大,但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我和宗亮认识的时间不长,但这个小伙子,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他正直,勇敢,有担当。修路的时候,他带着民兵队冲在最前面,从不叫苦叫累。”
“我相信,他以后也一定能当一个好丈夫,撑起这个家。”
他转向谢芳:“谢芳是个好姑娘,勤劳,善良。宗亮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你们俩以后要相互扶持,孝敬父母,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代表云岭乡党委政府,祝你们新婚快乐,永结同心,早生贵子!”
话音刚落,掌声和叫好声响成一片。
甘宗亮激动地看着刘清明,嘴唇动了动,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刘清明拍拍他的肩膀,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
“这个红包是私人的。这个信封,是公家的。”
他把信封递给甘宗亮。
“这是乡里给你的新婚贺礼。”
甘宗亮愣了一下,接过来打开。
里面不是钱,而是一张盖着乡政府公章的纸。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了出来:“任命书……兹任命,甘宗亮同志,为云岭乡劳动服务公司下属,建筑工程队队长……”
他念到一半就停住了,抬起头,满脸都是不敢相信的表情。
“刘乡长,这……”
周围的村民也都围了上来,伸长了脖子看。
刘清明提高了音量,让所有人都能听见。
“大家在修路的时候,都跟着市建公司的师傅们学了不少手艺。我们不能让这些手艺白学了。”
“乡里决定,成立我们自己的建筑队。队长,就是甘宗亮。”
“这支队伍,大概一百人左右,都是我们参加过公路修建的乡亲。以后,乡里会帮大家去申请正规的建筑资质。等我们有了资质,就可以去城里接工程,去外面挣大钱!”
这个消息,像是在滚油里倒进了一瓢凉水,瞬间就炸开了锅。
“我们也能有自己的建筑队?”
“还能去城里接活?”
“我的天,那不是能挣大钱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和憧憬。
甘宗亮拿着那张薄薄的任命书,手一直在抖。他知道这份任命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这是全乡一百多个家庭的希望。
“刘乡长……我……我怕我干不好。”
“你干得好。”刘清明说得很肯定,“修路的时候,你怎么带着大家干的,以后就怎么干。你是大家选出来的民兵营长,大家信你。我也信你。”
甘宗亮的眼眶红了。
他旁边的谢芳,也用手捂住了嘴,眼泪在打转。
甘宗亮的老父亲挤过人群,走到刘清明面前,这个一辈子没向人低过头的庄稼汉,声音哽咽。
“刘乡长,我们老甘家……谢谢你,谢谢政府。”
“老伯,快别这么说。”刘清明扶住他,“是宗亮自己争气,是乡亲们自己努力。好日子,是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干出来的。”
这场简朴的婚礼,因为这份意外的任命书,喜庆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婚宴开始,流水席摆开。
刘清明没有坐主桌,而是和一群建筑队的工人们坐在一起。
大家端着碗,围着他,问东问西。
“乡长,我们这个建筑队,啥时候能正式开工啊?”
“不着急。”刘清明说,“先把架子搭起来,把规矩定好。安全是第一位的。开春之后,乡里会请市建公司的技术员来给大家做培训,等大家的技术都过关了,拿到了上岗证,我们再出去接活。”
“那我们这段时间干啥?”
“歇着?”
“歇不住啊,浑身没劲。”一个壮汉憨笑着说。
刘清明也笑了:“歇不住就对了。活多的是。”
婚礼过后,整个云岭乡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新年而松懈下来。
一股新的生产热潮,在各个村子迅速铺开。
南方的冬天不封冻,正是兴修水利的好时候。
刘清明在婚礼第二天,就召集了全乡的干部开会,布置了冬修水利的任务。
按照明年扩大种植规模的要求,所有的土地都需要重新规划。
有的村子负责平整土地,把零散的小块田地合并成大块,方便机械化耕作。
有的村子负责烧草开荒,把一些荒废的山坡地利用起来。
更多的劳动力,被投入到了开挖水渠和扩充河塘的工程中。
一时间,云岭乡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号子声、铁锹碰撞声此起彼伏。
刘清明每天都开着车,在各个工地上转。
这天,他在苍云山南麓的水渠工地上,看到两拨人停了工,围在一起吵吵嚷嚷。
于锦绣正站在中间,急得满头大汗,却怎么也劝不住。
刘清明把车停在路边,走了过去。
“怎么回事?”
看到乡长来了,争吵的双方都安静了一些。
于锦绣连忙走过来:“刘乡长,是原来辛庄村和张家铺的村民,为了水渠的走向,吵起来了。”
原来,按照规划,新修的水渠要从原来上湾村的地界穿过,引水给下游的几个村子。
但辛庄村的村民觉得,水渠占了他们的地,以后用水方便了下游,他们自己却没得到足够的好处。
一个看上去年纪不小的村民代表站出来说:“刘乡长,不是我们不讲道理。这水渠从我们地里过,占的地最多,我们就要多分点水。凭什么我们出了力占了地,好处都让下游占了?”
张家铺的代表立刻反驳:“水是大家的,怎么就成你家的了?乡里的规划,就是为了大家好,你们怎么能只顾自己?”
“我们怎么只顾自己了?地不是我们家的?”
眼看又要吵起来。
刘清明抬了抬手。
“都别吵了,听我说。”
他走到两拨人中间,看着那个辛庄村的村长。
“老古,我问你,你们现在是不是都搬到云岭新村去住了?”
“是啊。”
“那你们现在还分辛庄村、张家铺吗?”
“……”村民代表不说话了。
“现在,大家都是云岭社区的居民。地,也是集体规划的。这条水渠修好了,是整个云岭新村社区的地都能受益。你只想着自己村里那几分地,有没有想过,下游的几百亩地要是旱了,大家的收成都会受影响?”
刘清明蹲下来,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图。
“水从这里来,流过你们这里,再到他们那里。这是一个整体。水渠修好了,大家的田都能浇上水。明年板蓝根多种一些,小龙虾多养一些,家家户户都能多挣钱。这个账,你会不会算?”
他又说:“至于占地的问题,乡里会根据占用的面积,在年终分红的时候,给予统一的补偿。不会让任何一户村民吃亏。”
“大家以前为什么穷?就是因为各顾各的,都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形不成合力。现在路通了,人心也要通。我们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好局面,谁要是想因为一点私心,破坏这个局面,就是跟全乡的人民过不去。”
他的话说得不重,但道理很清楚。
村民们都不说话了,低着头,互相看着。
最后,还是那个辛庄村的古村长先开了口,他脸上有点挂不住。
“乡长,我们……我们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就是觉得……”
“我懂。”刘清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大家的日子刚有好转,心里没底,可以理解。但眼光要放长远一点。有乡政府在,有我刘清明在,就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老实人吃亏。”
他看向于锦绣:“锦绣同志,你记一下。今天这个事情,是个教训。我们基层干部,工作要做得更细致。要把政策给每一户村民都讲清楚,说明白。不能让大家心里有疙瘩。”
“是,刘乡长。”于锦绣点头。
一场风波,就这么被化解了。
工地上,铁锹声又响了起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冬修工程进展顺利。
二月份,春节的脚步近了。
乡里的集市,一天比一天热闹。新修好的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货车和拖拉机多了起来。
城里运来的年货琳琅满目,乡亲们脸上都挂着富足的笑容,手里提着大包小包。
乡政府直到大年三十这天,才正式放假。
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刘清明回到乡政府宿舍。
他打开衣柜,里面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
他拿出一个半旧的旅行包,把衣服叠好放进去。
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回家过年。
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家家户户亮起的灯火,和不时在夜空中炸开的烟花。
云岭乡的这个年,过得比往年任何时候都要富足,都要有盼头。
刘清明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关上灯,锁好了门。
他走出宿舍,整个乡政府大院空荡荡的,只有走廊的另一边还亮着灯。
刘清明微微一愣。
那是林雪他们团队在镇上的居所。
他走过去敲了敲门。
一个女声回答。
“请进。”
刘清明推开门,林雪挺着个大肚子在收拾行李。
“你怎么还没走?”
林雪回头看见他,笑了笑:“明远让我等他,结果他有个会,明天都未必能脱身,我在想是等呢,还是搭车去清南。”
刘清明说:“我要回林城,一块儿吧,你这样上路,让人怎么放心。”
乡政府有辆老拉达,如果在修路之前,刘清明根本不敢用它搭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
不过现在已经修好了公路,从云岭乡到林城,都是平坦的公路。
只是老车开得慢一点。
问题不大。
林雪点点头说:“我收拾一下。”
五分钟后,刘清明开着拉达载上她驶出乡政府的大门。
通车之后,他还是第一次体验自己督建的这条公路。
不得不说,新路就是舒坦。
“没两个月了,乡卫生院条件不好,万一要开刀,又得送你去城里,过完年,就回家待产吧。”
刘清明稳稳地驾驶着老车,行驶在平整的路面上。
林雪摸了摸肚子说:“明远应该也有这个意思,只是一直没说出口,真要在工作的时候生产,会给你们增添麻烦,我妈也劝我回林城生。”
刘清明顺势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农科院那边我去帮你请假,你们小组的工作也进行得差不多了,培训这种活,交给他们吧,总要让人家有个成长的空间嘛。”
林雪“嗯”了一声:“这次能到云岭乡工作,我很高兴,学到的东西,总算可以帮助村民了,怎么说呢,很有成就感。”
“以后你也可以继续工作,我和云州制药厂签订了供应合同,他们对鹿茸的需求很大。”
“我担心,没时间照顾孩子。”
“你在犹豫,害怕回归家庭,有一天会失去工作能力,说到底还是担心他不能给你安全感是吧。”
刘清明看得很透,林雪没苏清璇那么有主见,否则不会屡次想要结束这段恋情,又屡次被汪明远拉回来。
林雪果然点点头:“我有些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为了你,与家里断了关系,你怕自己因此有压力?”
林雪说:“是啊,我不值得他这样做,如果以后他的仕途不顺,我会有负罪感。”
刘清明说:“所以你打算牺牲自己的事业,这样大家就扯平了?”
“我是不是很傻?”
“其实说到底,你还是认为自己和汪明远不平等,你一直自认为处于低位,这种不平衡,让你无所适从,不管他怎么做,都不会让你安心。”
林雪轻声说:“可是现在,我们已经结婚还有了孩子。”
“所以,你为什么要纠结呢?你既不能打掉孩子,也不能与他离婚,那就一门心思往前走啊,以后怎么样,那是以后的事情,就算最后吵架分手离婚,也是一种因果,你说呢?”
林雪没有再说话,一个半钟头后,老拉达驶入清南市区。
刘清明刚要问,是不是把她放到市政府。
林雪突然开口:“你不是要回林城吗,送我回去吧,不要影响他的工作了。”
刘清明打了个方向盘,驶向出城的道路。
一路上,两人没有再说话。
刘清明专心致志地开车,晚上九点半,他们终于看到了林城市区的灯火。
“哪里?”
刘清明开口问道,林雪说:“中山路,人民医院家属区。”
“你父母是医生?”
“我爸是人民医院神外副主任, 我妈是小学老师。”
刘清明“嗯”了一声,难怪林冰学了法医,林雪学了兽医。
多少算是家学渊源吧。
晚上十点左右,刘清明的老拉达驶入人民医院家属大院。
在林雪的指点下,停在一幢家属楼下。
林雪提前打了电话,门口站着一行人。
刘清明一眼认出那位身材高挑的林法医。
车子停稳,刘清明下车,与林家众人打招呼。
林雪把他介绍给家里人:“这位是刘书记,今天多亏他送我回来。”
“伯父、伯母好。”
刘清明礼貌一一打过招呼,林冰显然有些意外。
“刘警官?”
“你好,林法医。”
刘清明伸出手与她握了一下。
“谢谢你送我妹妹回来。”
“顺路,举手之劳,我也要回家了,再见。”
刘清明打开后备箱,将林雪的行李放下来。
正打算上车离开。
一个脆生生的声音,突然从楼上一路飞下来。
“2姐!”
刘清明身形一顿,拉开车门的手停在半空中。
心跳得厉害!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