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权力的滋味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第三卷:云岭深处 第356章 权力的滋味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第二天,乡党委会议准时召开。

    刘清明坐在主位上,面前的桌上只放了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

    他环视了一圈会议室,乡里的几位党委委员都到齐了,一个个正襟危坐,等着他开口。

    “同志们,开会吧。”

    刘清明清了清嗓子,开始传达省里的最新精神。

    “省里最近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精神有五点。深化改革、持续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的大家庭、不怕竞争、奋起直追。”

    他讲得不快,委员们听得都很认真,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

    “对我们云岭乡来说,核心就是要抓住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这个机会。要切实地减轻农民负担,解放他们的思想,鼓励他们搞多种经营,为他们外出务工创造条件。”

    “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我们自己的特色产业,提高乡亲们的收入,争取早日摘掉贫困乡的帽子。”

    这些话都是官样文章,大家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但从刘清明嘴里说出来,感觉又有些不一样。

    回到乡里的第一天,刘清明听了一天的汇报,这就是一把手的日常。

    会议、汇报,不断地拍板做出决定,为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负责。

    刘清明第一次体会到了一言而决数万人命运的味道,这就是权力的滋味。

    爽是爽,但也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因为如果错了,后果太严重,他都不敢想象。

    好在公路即将完工,如今已经进入了扫尾阶段,不需要他再天天去盯着了。

    讲完这些宏观政策,刘清明话锋一转。

    “空话套话我就不多说了,下面,我说几件我这次去云州办成的实事。”

    他从身旁的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文件,轻轻放在桌上。

    “这是第一份,我与云州制药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那份文件上。

    人大主席王中顺的呼吸都停顿了一下。

    “刘书记,你说的是……云州制药厂?那个省内最大的国营厂?”

    “对,就是那个云州制药厂。”刘清明肯定地回答。

    王中顺身体前倾,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脸上全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这怎么可能?他们怎么会看得上我们这个穷乡僻壤?”

    刘清明笑了笑。

    “没什么不可能的。他们需要原材料,我们需要销售渠道。我跟他们谈好了,从明年开始,我们乡负责为他们提供中药材板蓝根的种植和初加工。”

    于锦绣的眼睛亮了起来。

    “书记,你的意思是,我们乡亲们种的药材,他们厂里全收?”

    “没错,全收。”刘清明说,“协议上写明了,保底收购一万亩的产量。而且是保护价收购,价格只会比市场价高,不会比市场价低。”

    “一万亩!”

    王中顺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让他彻底坐不住了。

    “书记,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有了这份协议,我们还愁乡亲们不肯种地吗?这简直是把钱送到他们口袋里啊!”

    于锦绣也激动地附和。

    “是啊!书记你太牛了!只要我们把这个消息放出去,乡亲们肯定心甘情愿去开荒种地!”

    刘清明抬手示意大家冷静。

    “协议是有了,但后续的工作更重要。从明年春耕开始,我们要说服乡亲们,把那些坡田、沙壤地,这些以前看不上的边角料都利用起来,全部种上板蓝根。”

    他看着在座的委员们。

    “种得好、种得多的村子,年底的分成就会更高。乡财政可以拿出一部分钱,在种子、化肥这些投入上给予补助。我们还可以跟农户直接签订收购协议,乡里给他们托底,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协议上只签了一万亩,但如果我们种得更多,超出了这个数,我也能保证,把多出来的产量全部卖出去。制药厂,不止云州一家。”

    他的话让整个会议室的气氛都热烈起来。

    在座的都是乡里的干部,他们最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云岭乡的经济有了一条稳定可靠的输血管。

    这意味着乡亲们的腰包会鼓起来。

    也意味着,他们这些乡干部的工资,以后再也不用愁了。

    刘清明等他们消化了一下这个消息,又拿出了第二份文件。

    “这是第二份协议,关于小龙虾人工养殖的合作项目。”

    他又拿出第三份。

    “这是第三份,关于梅花鹿养殖基地的合作项目。”

    最后,他放下一张纸。

    “还有这个,一千个外出务工人员的用工名额,定向输送到云州的几家大型工厂。”

    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把在场的委员们砸得晕乎乎的。

    他们看着刘清明,感觉这个年轻的书记身上笼罩着一层光环。

    这些事情,随便拿出来一件,都是能让他们吹嘘半年的政绩。

    现在,刘清明一次性拿出来了四件。

    王中顺感慨道:“书记,有了这些项目,我们云岭乡明年的经济数据,肯定不会再是全市垫底了。”

    “是啊,乡亲们的收入高了,乡财政自然就上去了。到时候,我们也能挺直腰杆说话了。”另一个委员说。

    刘清明说:“大家有干劲是好事。但事情要一件一件做。”

    他看向于锦绣。

    “锦绣同志,那一千个用工名额的分配,就由你来负责。”

    于锦绣立刻点头。“好的,书记。”

    刘清明接着说:“分配的原则,我强调一下。不搞大锅饭,也不搞平均主义。”

    一位资格比较老的委员迟疑地开口。

    “书记,不搞平均主义,这……会不会让一些村子有意见?都是一个乡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刘清明看向他。

    “张委员,我问你,之前搞灾后重建,是不是有的村子积极响应,干部带头干活?是不是也有的村子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等着乡里去救济?”

    张委员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刘清明继续说:“对待这两种村子,我们的政策能一样吗?如果一样,那不是寒了那些积极干事的人的心吗?以后我们乡里再有什么政策,谁还会听?”

    “我的原则很简单,谁听话,谁积极,谁对乡里的工作支持,名额就向谁倾斜。谁跟乡里对着干,那就一个名额都别想拿到。要把这个规矩立起来。”

    他的话说得很重,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于锦绣心里清楚,这是一个得罪人的活,但她也明白,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她郑重地回答:“我明白了,书记。保证完成任务。”

    刘清明点点头,环视众人。

    “为了适应乡里接下来的发展新形势,我提议,乡党委增加一名委员。”

    大家心里都有了预感。

    “我推荐的人选,是乡派出所所长,沈从新同志。大家有没有意见?”

    谁会有意见?

    沈从新是刘书记的亲信,这是全乡都知道的事。

    现在刘书记又给乡里拉来了这么多项目,威望正高,谁会在这时候跳出来反对?

    “我同意。”王中顺第一个表态。

    “我也同意。”于锦绣跟着说。

    “同意。”

    “没意见。”

    提议全票通过。

    会议的最后,刘清明站起身。

    “同志们,饭已经一口一口喂到嘴边了。能不能吃下去,吃得好不好,就看我们自己了。散会以后,大家就去各自负责的片区,把这些好消息,传达给每一位乡亲。把他们的干劲,都给我鼓起来!”

    “是!”

    委员们齐声应道,一个个走出去的时候,脚步都带着风。

    刘清明没有立刻离开,他一个人在会议室里坐了一会儿,才推着自己的自行车,走出了乡政府大院。

    苏清璇给他订的那辆摩托车还没到。

    他对这些身外之物并没有太多念想。有就用,没有也无所谓。

    软饭吃着香,没有就吃稀饭,左右饿不死人。

    他骑着车,朝着“云岭新村”的方向去了。

    “云岭新村”建在镇子外面五公里的地方。

    那一片地土壤贫瘠,不适合耕种,一直荒着,现在正好被用来建安置小区。

    东山村、神台村等五个受灾最重的村子,将近四千人,都安置在这里。

    这几乎是全乡五分之一的人口。

    骑了二十多分钟,原本光秃秃的荒野出现在眼前。

    但现在,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样。

    一个巨大的工地拔地而起。

    市里来的建筑队,正按照规划图纸,紧张地施工。

    上百栋带着小院的平房已经建好,整齐地排列着。

    大部分房子里已经住进了人。

    刘清明刚骑进村口,就听到一阵密集的鞭炮声。

    “噼里啪啦……”

    这是农家搬新家时的必备项目。

    鞭炮声在空旷的工地上回荡,传出很远。

    这声音,是农民的心声。

    他们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他们很高兴。

    刘清明放慢了车速,看着那些崭新的房子,看着那些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看着孩子们在新修的水泥路上追逐打闹。

    又一阵鞭炮声响起,离他更近了。

    硝烟的味道弥漫在空气里,一点也不呛人。

    这尼玛才是“新农村”该有的样子啊。

    刘清明的心里,成就感慢慢攀升。

    自己辛苦的意义,不就在于此吗?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