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沅州少年 第三十六章,阳明门徒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青丘妖主 第一卷:沅州少年 第三十六章,阳明门徒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沅州府衙正门洞开。
代知府陆铭携师爷肃立阶前,身后衙役列队如林。
长街深处。
一声长嘶划破暮色。
烟尘骤起,十余铁骑裹着黑白肃杀的“隐雷袍”,背负“止戈刀”疾驰而来。
身后的大红袍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长街围观的百姓,抬头仰望。
有人倒抽冷气死死攥住孩童,颤声道:“天...天宪卫!”
卖糖画的老汉慌忙收摊,打翻的糖浆在青石板上蜿蜒如血,几个书生挤在街角,其中一人喉结滚动:“听说他们奉旨所至,府衙都要跪迎...”
话音未落,铁骑已如黑色洪流碾过长街,马蹄声震得人耳膜生疼。
百姓们胆战心惊,大气都不敢出。
“吁!”
为首儒巾束发男猛然勒缰,战马人立而起,铁蹄悬在半空戛然定住。
这般控马术,纵是沙场宿将亦难企及。
“你可是代知府陆铭?”儒巾百户俯身打量阶下之人,声如沉铁。
“回禀百户大人,下官便是代知府陆铭。”陆铭恭敬的抬起头,沙粒粘在脸上,眼角,他也顾不上清理。
儒巾百户从怀中掏出圣旨,声若洪钟:“陛下有旨,自今日起,你便是沅州城的知府,官阶五品。”
“微臣接过圣旨,万岁万万岁……”
陆铭当即跪下,身后一众衙役纷纷跪下。
“接旨吧,陆大人。”儒巾百户翻身下马,把圣旨递在陆铭身前。
陆铭双手如风中枯叶般颤抖,指尖触到圣旨的刹那,浑浊老泪夺眶而出。
半生蛰伏,终得回响,喉头哽咽处只剩呜咽。
他深深躬身,声音仍带着未平的震颤:“劳烦百户大人千里传旨,下官已备下薄酒接风,还请入府稍作歇息。”
儒巾百户翻身下马,朝后躬身抱拳,“陆知府,稍等片刻,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我们天宪台的夏大人,夏明玥。”
陆铭撩起官袍下摆,恭恭敬敬行了大礼:“下官久仰夏大人威名!您既是阳明学院章九川先生的高足,想必深得心学精髓。下官素爱研读先生所著《阳明心学注释》,每每开卷,皆有醍醐灌顶之感。”
红黑襦裙的身影自枣红马上轻盈跃下,她褪下灰布帷帽,露出冷冽的面容。
她眉如细柳,丹凤眼凝着冷光,琼鼻微挺,唇线紧抿时,下颌透出清倔的棱角。
未施粉黛的面庞线条硬朗,下颌微扬间自有一股英气,即便身着最朴素的红黑襦裙,周身也散发出令人不敢小觑的锋芒。
虽千里跋涉,但风采依旧不减。
她伸手稳稳托住陆铭的胳膊,含笑道:
“陆大人折煞我了。恩师的教诲,学生日夜不敢忘。今日得见,实乃幸事,若不嫌弃,往后还望多讨教一二。”
陆铭连声道谢,额角却渗出薄汗。
那本装帧精美的《阳明心学注释》,此刻正安静躺在书房最顶层的檀木架上,书脊处积着薄薄的灰。
他本就是个汲汲营营的官场中人,所谓心怀天下、为民请命,终究不过是仕途升迁的垫脚石。
眼前这位夏明玥,传闻中是京都有名的才女,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策论文章更是一绝。
拜入章九川门下后,更是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坐上了监察御史。
可惜锋芒太盛,三年前因弹劾右丞相一党,被众文官联手排挤,啷当入狱,半年后被释放,更是被贬为天宪台总旗。
之后一路往上爬,成为天宪卫少卿,官阶四品。
此番突然被派往沅州城,明面上是监察民情,抓拿邪贼白秋雨,实则不过是皇帝平衡朝局的一枚棋子。
既敲打丞相,又磨磨这把太过锋利的"刀"。
陆铭垂眸敛去眼底的揣测,嘴角依旧挂着恰到好处的谦卑笑意。
这么多年的宦海沉浮,早已让他深谙一个道理:
在官场立足,谨言慎行比什么都重要。
只是此刻突然见到这位夏少卿,才知对方并非如传言那般盛气凌人,不懂人情世故。
想来如此,能在天子脚下为官者岂非愚人。
不过都是一些大智若愚的狐狸罢了。
“各位不辞千里跋涉,怕是早已疲惫不堪,饥饿难耐,下官在正厅为大家摆了一座薄酒,还请移步叙旧一二。”
陆铭侧身虚引,将夏明玥迎入府衙朱漆大门。
檐角铜铃轻晃,一行人穿过回廊,踏入灯火通明的正厅。
雕花木桌上早已摆满珍馐,青瓷碗里琥珀色的酒液映着烛火,酒香混着炙肉香气萦绕席间。
推杯换盏声渐起,宾主言笑晏晏。
酒过三巡,厅内觥筹交错的喧闹被一阵急促脚步声打断。
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冲至堂前,铠甲缝隙渗着血渍,怀里死死护着个浸透雨水、边角磨出破洞的文书包裹。
“知府大人!加急边报!”
话音未落,他便单膝跪地,粗重喘息声在寂静的厅堂格外刺耳。
陆铭猛地拍案而起,朝师爷使了个眼色。
师爷三步并作两步抢过包裹,抖着手抽出一卷火漆封印的密函。
陆铭接过的瞬间,指尖突然僵住——烫金纹章上的蟠龙印赫然开裂,暗红血渍顺着纹路蜿蜒而下。
"咚!"
檀木座椅被撞翻在地,陆铭瘫坐在狼藉的酒肴间,文书在颤抖的指尖簌簌作响:
“这...这不可能!凌烟城城高墙坚,又有斩妖修士坐镇,怎会...”
夏明玥霍然起身,黑红色裙边扫落案上玉盏。
她劈手夺过文书,目光扫过斑驳字迹的刹那,如遭雷击般踉跄后退。”
素白指尖深深掐进掌心,指甲缝渗出细密血珠,而那双向来沉着的凤目此刻蓄满惊惶:“父亲...的戍边军...”
“大人!”
随行天宪卫慌忙扶住摇摇欲坠的她。
夏明玥强撑着站稳,从袖中抖出一只朱砂勾勒符文的纸鹤。
随着晦涩咒语从齿间溢出,纸鹤骤然化作赤芒,振翅划破夜幕直向京城。
"徐良、刘三宝!"
她猛地转身,发间银簪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你等稍作休整后,便带十骑星夜赶往凌烟城。切记!先摸清妖军动向,再用传讯符给我报信,”
喉间突然哽住,她死死咬住下唇才稳住声音,“还有...探听我父亲...是否.真的已阵亡沙场。”
说完这句话,众人只见她握紧腰间佩剑,指节泛出青白。
便能知晓她内心波澜是何等惊心动魄的。
即便在京城中因弹劾右丞相,被皇帝打入天牢,更是惨遭十指夹棍、烙铁灼身,这种种酷刑都没能让她弯下脊梁,或者流下一滴浊泪。
出狱后更是被闲置三年,同僚冷眼、下属轻慢,她依旧自我修行,精进。
书房里那盏常亮的孤灯,见证着她一遍遍研磨《阳明心学注释》的批注。
哪怕仕途尽毁,世人皆谤,她始终记得恩师章九川的教诲,记得初入仕途时立下的宏愿: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
这一切也只因她是阳明先生的门徒,而已。
如今得知父亲阵亡沙场,她强忍住内心的悲痛,暗暗祈求苍天保佑其父还生还着。
她回想起小时候父亲带着她读书,游玩,为她做饭,梳头……终是克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一行浊泪从眼角流下。
而她此行沅州城的目的,就是擒住白秋雨,带他回京城以赴皇恩。
半个时辰后,府衙正门外,夏明玥目送跟随她数年之久的天宪卫上马
“此行山高路险,你等务必小心。”
她伸手按住最前方儒巾百户徐良的马缰,目光扫过众人带霜的甲胄。
“我会在沅州城备好庆功酒,等你们平安归来。”
“大人珍重!”儒巾百户徐良猛然抱拳,铁护腕撞出清脆声响。
随行天宪卫纷纷拱手
“大人,请照顾好自己!”
“我们一定会把将军大人带回来的!”
……
这些天宪卫皆是跟随夏明玥多年,出生入死,共患难,情同手足。
总旗刘三宝朝夏明玥身旁的天宪卫,嘱咐道:“大人的安全就全托付给你们了,你们若是敢擅离职守或让大人受到伤害,我等回来定然不会轻饶你们。”
“宝哥,我等绝不会让大人受到半点伤害。”那名天宪卫小旗抬头应道。
“驾!我们走。”
儒巾百户徐良率领十骑踏着月光,朝长街更暗处疾驰而去。
夏明玥望着渐远的旌旗,直到最后一抹玄色消失在街角。
夜风卷起她的衣摆,袖中滑落半张泛黄的家书。
那是半月前父亲从凌烟城寄来的,墨迹里还带着塞外的沙砾。
她转身看向一旁的陆知府,目光如刃,“如今白秋雨身在何处?”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