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李如松闹课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269章 李如松闹课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什么?孔博士要走?”
听到消息的沈鲤,匆忙走入五经博士的校舍中,就看到孔尚伦正在收拾行囊。
当吏部官员宣布了曲阜县令的任命后,孔尚伦毫不犹疑的接受了下来。
沈鲤问道:“孔博士,你身份特殊,何必去曲阜担任县令?留在国子监教书不是您的志向吗?”
孔尚伦叹息说道:
“大成至圣先师为天下儒生之师,却没能教化好曲阜孔氏,这是我等儒生之辱也。”
“吾去曲阜,乃是以儒门子弟的身份,去劝导衍圣公向善的。”
听到这里,沈鲤也无话可说,只好说道:
“孔博士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和沈某说。”
孔尚伦又对着沈鲤行礼,接着说道:
“这些日子在国子监,多谢沈司业的照料。曲阜也不是什么刀山火海,多谢沈司业好意了。”
沈鲤敬佩孔尚伦的精神,愿意去趟曲阜的浑水。
等到孔尚伦离开之后,沈鲤自愧不如的说道:
“吾不如也!”
但是沈鲤刚刚感慨完,隔壁武监就遣官过来,向沈鲤索要人手。
孔尚伦离开国子监,武监的教授又缺了一人,沈鲤更是头疼欲裂,本来就不够的人手更加紧张了。
最早弹劾曲阜孔氏的就是苏子霖,孔尚伦就任曲阜肯定和他脱不了干系。
一咬牙,冤有头债有主,沈鲤先安抚好了武监的官员,然后直接向着报馆杀去!——
【《为圣裔积弊日深乞敕严革以彰至德事疏》通过,南孔子弟孔尚伦出任曲阜知县。】
【孔尚伦抵达曲阜后,积极清查祭田,退还被曲阜孔氏侵占的田地。】
【孔尚伦治理曲阜十年,曲阜孔氏有人枉法,孔尚伦依律严惩。每次惩罚前,孔尚伦就会在孔庙中召集所有曲阜孔氏族人讲学,规劝他们向善。】
【孔尚伦每次讲学耗时极长,最长的连续讲学六个时辰。】
【曲阜孔氏子弟害怕被孔尚伦讲学,行为日益收敛,曲阜大治。】
【国祚不变。】
【威望+200。】
【剩余威望:2270。】
好家伙,这孔尚伦是何许人,就靠着讲学能让曲阜孔氏不敢犯法?
不过一下子讲学六个时辰是什么鬼?
苏泽想了想这个场景,正襟危坐在孔庙中听着孔尚伦连续讲学十二个小时,这好像确实很折磨。
而且只要一个族人犯错,就要全族接受这样的折磨。
那如果自己是曲阜孔氏中的高层,也绝对要约束家中子弟,免受这样的折磨。
能安定曲阜十年,这个孔尚伦也是个人才了。
苏泽刚刚放下【手提式大明朝廷】,沈鲤就冲进了报馆。
听完了沈鲤的来意后,苏泽笑着说道:
“仲化(沈鲤字)兄,国子监人手不足,你应该去上奏陛下和内阁,怎么找上我来了。”
沈鲤说道:
“子霖兄,你可是武监的教习长,武监的教师不足,难道不是你的职责吗?”
苏泽这才想起来,自己好像还真有一个武监教习长的差事。
只不过他这个教习长,就和报馆的总编官一样,只是定时去武监上上课。
反而武监的日常管理,都是沈鲤这个国子监司业在代管的。
至于武监另外两名领导,监正是大明皇帝陛下,监副是定国公徐文壁,那就更不用指望他们管事了。
沈鲤继续说道:
“还有这武监教学的事情,子霖兄你也要好好上上心了。”
“怎么了?”
沈鲤说道:
“国子监这边授课还好,这帮武监生也不敢对国子监的博士们造次,但是教官上课就不一样了。”
苏泽脸色严肃起来。
按照之前定下来调子,武监的课程是智育为主,德育为辅的方针。
也就说,以传授军事技术为优先,儒家经典为次。
负责传授军事技术的教官,是苏泽从戚继光那边要来的优秀军官,这些军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仅仅要识字,还要识字,然后还要懂得最新的火器战法。
而教材则是戚继光所编写的《纪效新书》,这本书和前世的还不一样,经过苏泽的“启发”,戚继光更加重视火器的应用,尤其在实战炮术上专门做了研究。
另外武监三科,‘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步兵科要学习阵法操练,骑兵科要学习马术,而炮兵科则还要学习算学。
按照苏泽的本意,作为培养军官的专门学校,武监最重要就是军事课程。
现在沈鲤说武监的教官课程出问题,苏泽自然严肃起来。
沈鲤说道:
“武监生要么是勋贵之后,要么是卫所军官的继承人,他们看不起武监的教官。”
“而这些教官在前线是上阵杀敌的好汉,在京师也不过是普通军官,自然也不敢得罪这些生员。”
“特别是讲解军略的课程,我曾经偷偷听过,那些生员喧闹起哄,而教官也只是照本宣科讲完就走。”
苏泽拍案道:
“岂有此理!”
苏泽也没想到,这帮武监生竟然这么桀骜,但是仔细想想也是,这帮人是大明这个体系的投胎优胜者,看得起戚继光麾下因为军功提拔的教官才怪。
苏泽一发怒,就连沈鲤也感到了压力,他本能的脖子一缩。
这怎么感觉像是遇到阁老震怒了?
没想到苏子霖平日里和颜悦色,一旦动怒竟然如此骇人。
苏泽收敛起怒容,这才说道:
“仲化兄,你可知道带头闹事的生员是谁?”
苏泽对学生十分了解,要让所有学生都在课堂起哄,必然有几个带头闹事的“刺头”。
既然要整肃武监秩序,那自然要从这些刺头下手。
沈鲤说道:
“我也派人在武监打听了,带头闹事的是辽阳总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松。”
“李如松?他爹不是没死吗?”
按照武监的规矩,能来武监上课的,是勋贵家族没有继承权的儿子,或者是父亲去世,等着袭职的卫所军官子弟。
辽阳总兵还只是军职,算不上勋贵。
而李成梁又没死,他儿子怎么送到武监来了?
沈鲤说道:
“子霖兄有所不知,上次李成梁在辽阳大捷后,陛下已经让他官复原职了。”
“陛下又给了赏赐,但是李成梁拒收这些赏赐,只是恳求陛下将他的长子李如松送来武监读书。”
“陛下听了很高兴,不仅仅给了李成梁加倍赏赐,也破格恩许他儿子李如松来武监读书。”
但仔细一想,李成梁果然是聪明人。
按照现在的规定,日后卫所军官要袭职,需要有武监的“学历”。
既然这样,李成梁将长子送来武监镀金,那万一自己战死,长子就可以立刻袭爵,而不用再等着上完武监课程了。
另外李成梁大概也是看到了武监的潜力。
武监的监正是皇帝,副监是定国公徐文壁,教习长又是苏泽。
这都说明武监的层次极高,那送儿子来武监读书,也显得李成梁紧跟朝廷脚步,主动送儿子来学习进步。
只是李成梁似乎也对自己的儿子不了解,儿子和爹一样都是惹祸的,现在闹到了武监里来了。
“请仲化兄随我一起去武监看看。”
既然问题已经出现了,那就要立刻解决问题,择日不如撞日,苏泽立刻就起身,拉着沈鲤前往武监。
这下子沈鲤也晕了,自己不是来向苏泽抱怨国子监的老师太少吗?
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整顿武监了?
而且苏泽就带着自己两个人去?
难道这时候不是应该上奏朝廷,好歹也要将定国公拉上啊。
——
武监,骑兵科,兵法课。
今天是实战推演课,这是苏泽制定的课程,主要是对经典战役进行复盘,然后再从战争的全过程回顾双方作战中的优缺点,最后总结经验和教训。
授课的是武监的教官,名叫陈亮,是戚继光麾下的一名百户。
不过陈亮也不是普通的百户,他一直担任戚继光的亲卫,早在戚继光在浙江抗倭的时候就已经追随戚继光了。
陈亮本来是矿工,积累功劳才做了百户。
但是大明这种战功百户,除了到了戚继光俞大猷这个层次,都没办法世袭,所以讲台下的学员们,都看不起陈亮这个教官。
陈亮追随戚继光抗倭,后来又因为胡宗宪的事情,亲眼看着戚继光坐了几年冷板凳,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也看的清楚。
他也明白这些学员不是自己能够得罪的,所以干脆装死,不管他们在下面怎么闹,自己将课程照本宣科上完就行了。
陈亮摊开自己准备好的教案,进入闹哄哄的教室,清了清嗓子开始讲道:
“今天讲的是先帝三十四年的陶宅之战,这是俞帅和戚帅一起打的,这次精骑突袭斩杀倭寇三百人,是抗倭战争中的骑兵大捷。”
但是今天陈亮刚刚开讲,突然一个人站起来。
看到站起来的人,陈亮头疼起来。
李如松才二十岁,却在一众生员中是最高大的。
他作风豪气,又出手阔绰,所以在武监中很有声望。
如今武监之中分成了两个团体,一是成国公次子朱时坤为首的勋贵团体。
平日里也不怎么遵守武监的规定,经常违规在武监外喝酒聚会。
对于朱时坤来说,他们的定位也很明确,本来就是来这里替家族结交朋友拓展人脉的,又不是真的要来上课。
但是他们也不会在课堂上闹事,毕竟他们是勋贵子弟,消息灵通,知道皇帝很重视武监,如果在武监闹事被皇帝知道了,反而会连累家族。
他们倒是不在课程闹事,而是干脆就不怎么上课。
另一派就是以李如松为首,等待袭职的军官子弟。
这些人是有怨气的。
本来他们只要在兵部打点一下,就可以承袭父辈的军职,现在却被要求留在武监学习两年。
但是他们不敢将怨气发泄在皇帝和朝廷身上,所以就用这种方式发泄在课堂上。
李如松张口说道:
“教官,每次上课都是这些陈年的案例,这都十几年前的战事了,怎么还拿出来说啊。”
“是啊是啊!”
众人纷纷起哄。
陈亮努力摆出一个微笑说道:
“课程的讲义,都是教务长苏翰林定的,如果李学员对于课程不满意,可以向苏翰林提意见。”
提起苏泽,李如松缩了一下头。
在来京师之前,父亲交代的千万不能得罪的人名单上,苏泽的名词比几位阁老还要靠前。
虽然李如松不理解,但他还是记着父亲的吩咐,那名单上的人不得罪,剩下人就可以得罪了?
陈亮抬出苏泽,李如松不敢硬刚,但是他说道:
“陈教官,不如我们自由讨论,讲一讲最新的战事吧。”
“就由我先来,我就讲讲不久前的辽阳之战。”
“辽阳之战,我作为父亲的前哨,深入森林追击女真人,光是马就累死了三匹!”
紧接着,李如松的跟班们也开始大呼小叫起来,课堂的场面更加混乱了。
陈亮无奈,既然学员不愿意听,那他就干脆合上了讲义,反正只要将这节课混过去就行了。
就在李如松侃侃而谈,将他在辽阳之战中精彩变现的时候,课堂的门突然打开。
紧接着陈亮就见到两个身穿中级文官袍子的人走进了课堂。
在场的武监生也很快认出,走在前列身穿五品文官官袍的,正是武监教务长苏泽。
苏泽首先走到讲台边上,对着陈亮行礼道:
“陈教官,要打扰您上课了。”
陈亮看到苏泽都快要跪下了,却被苏泽拉住。
只可惜陈亮肚子里墨水不多,说不出太多恭维的话,但是苏泽微笑着听他说完,这才说道:
“这件事都怪苏某,身为教务长却没有好好抓武监的纪律,是苏某怠惰失职,今日我就上书请求陛下责罚。”
紧接着苏泽转过身,看向在场的武监生们。
苏泽说道:
“骑兵班班长何在?”
教室里鸦雀无声,过了半天,才有一个武监生小心翼翼说道:
“回苏大人,朱班长请假了。”
苏泽记起骑兵科班长正是成国公次子朱时坤,也明白所谓的请假就是旷课。
苏泽对着刚刚说话的武监生说道:
“李如松,你去吹集结号,一炷香时间未能集结的,军法处置!”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