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两疏同上
小说屋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267章 两疏同上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曲阜孔家,就是苏泽选择的软柿子。
原因也很简单,这是阻力最小的方向。
和其他牵涉甚广的问题不同,曲阜孔家的问题,其实也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法豪强的问题。
当代衍圣公孔尚贤的罪证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根本不需要朝廷费力气找茬子,孔尚贤就会自己将罪行漏出来。
而处置孔家的办法也简单,就是严格按照法令,重新厘定孔家的田产,并且限制孔家在曲阜当地的不法行为。
但是要做到这些,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曲阜县令。
曲阜县令,世代都掌握在曲阜孔家的手里。
现任曲阜县令孔承厚,就是孔家旁支,而他能够当上这个曲阜县令,自然是由于来自当代衍圣公孔尚贤的举荐。
孔家人世代担任曲阜县令,这算是一种政治默契。
默契不同于规则,虽然要比死板的规则更容易打破,但是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同样有着类似于誓言一样的效应。
对于皇帝来说,要打破这种政治默契,同样也是需要契机的。
如果随随便便打破政治默契,那就会让所有人感到不安,从而引发整个体系的反对。
上一个这么做的,就是“遇水即溶”的正德皇帝了。
为了节省下威望值开销,苏泽在上疏之后,还需要给皇帝制造一个打破政治默契的契机。
所以在正式上书之前,苏泽还需要先制造这样一个契机。
——
刑部。
“少司寇。”
刑部侍郎也许是在通政使任上的心理阴影,他很抗拒见到苏泽,但是他也很清楚不见苏泽的代价。
在经过了反复的心理斗争后,李一元还是选择了见了苏泽。
面对苏泽周全的礼数,李一元依然没有放下戒心,反而因为苏泽越是恭敬,他心中的不安越是厉害。
“苏翰林怎么拨冗来刑部的?《巡捕公案》的初版不是已经送到武监了吗?”
李一元不愧是编书能手,在他的主持下,这本用来指导巡警破案的教科书《巡捕公案》,只用了几个月就编纂完毕,送到苏泽的案头上。
只可惜虽然少司寇李一元“极力”求情,在编纂这本书的时候起到巨大作用的刑部浙江司主司,却因为当年审理胡宗宪案中的“瑕疵”,被迫“请辞”归乡。
而这一次胡宗宪案件的平反过程中,李一元这位刑部侍郎也从中获益,提拔了一批自己人来填充空缺的位置。
苏泽也感慨,李一元也是玩政治的老手。
在编纂《大明民律》的时候,李一元慧眼识珠,在刑部挖掘了很多怀才不遇的中低级官员,将他们囊括进了自己的编纂组内。
《大明民律》编修完成,众人都得了奖励,虽然很多人也没有立刻升官,但是得到了升迁的资历。
更重要的是,通过编书的过程,他们成为刑部侍郎李一元的自己人。
就这样,李一元通过编书,从刑部选出了一批有业务能力的“自己人”。
编书又为这些官员攒够了升迁的资历。
接下来的事情就理所当然了。
比如这次浙江司主司的空缺,李一元立刻就用“自己人”补上,那些随着李一元编书的人,纷纷得到了升迁。
当然,李一元能够玩的这么顺滑,也和刑部尚书毛凯的不管事有关。
刑部尚书毛凯,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随时可能致仕归乡。
这种老尚书少侍郎的组合,也是常见的“交棒”的人事安排,一旦毛凯真的致仕,那李一元随时可能扶正。
李一元谈起了《巡捕公案》,苏泽也就顺着他的话谈下去说道:
“也多亏了少司寇的书,如今巡捕修习班终于有课可授了。”
苏泽确实对《巡捕公案》十分的满意。
这本书按照苏泽的要求,不是长长的法条,而是从刑部精选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来制定的巡捕营办案流程。
这就类似于后世的“以案说法”。
刑部还专门选择了一些有噱头有名气的案件,挑选了这些案件作为例案,激发巡捕们的学习兴趣。
效果自然是非常好,参加巡捕修习班的巡捕,很多原本都不识字,让他们直接从《大明律》开始学习,实在是太为难他们了。
《巡捕公案》就要简单多了,而且书中的例案都是现实中发生过的案件,只要将这些案件都背熟,也就能满足京师巡捕营的需求了。
所以苏泽这次来,也是真心来感谢李一元的。
听完了苏泽一顿彩虹屁,李一元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寒暄结束,苏泽终于说起了正事。
李一元听完了苏泽的请求,皱起眉头说道:
“曲阜的冤案?”
苏泽微微点头,李一元也迅速明白了苏泽的意图,这是要对曲阜孔家动手了?
也对,会计录公布后,光禄寺那笔被孔家套取的银元又被京师舆论重新炒热,果然苏泽在这个时候出手了。
而且苏泽的目标,就是曲阜知县,这个负责曲阜民生治安的重要职位。
李一元明白了苏泽的意思,他自然也乐意卖苏泽这个人情。
大明刑部拥有所有重案的档案,地方上的大案要案都是要递送刑部留存的。
孔承厚这曲阜知县已经在任十年,刑部山东司的架阁库中,不缺乏曲阜县衙的案件资料。
为官十载,难道就没有办砸的案子?
身为刑部侍郎,李一元很有自信,能从这十年的档案中,找到孔承厚办错的案子。
谈完了苏泽能够得到的,接下来轮到李一元开价了。
他默契的说道:
“苏翰林,你听说顺天府和民案司争权的事情了吗?”
苏泽愣了一下,他立刻明白这是李一元开价了。
自从苏泽改组锦衣卫镇抚司,在镇抚司下设立民案司,专门负责民事案件后,京师的环境确实好了很多。
民案司都是经济案件,不用抓捕用刑,所以有关金钱的案件,商人百姓都乐意去民案司打官司。
这其中自然也有不公正的事情发生,但是还是那句话,好歹不会因为打官司家破人亡了。
但是这项改革,自然影响了顺天府的利益。
对于刀笔吏来说,审案就是他们的权力来源,如果都不打官司了,他们哪里来的好处?
治安和重刑案件,素来都是烫手的山芋。
这些案件操作难度大,责任也大,冤案翻供后也要被牵连追究。
如果遇到一些无头案件,还要限期破案,劳心劳累不说,还要被上级训斥。
民事案件就好多了,可以吃了原告吃被告。
不甘心坐以待毙的顺天府刀笔吏,于是想到了新的办法。
他们也拿起了法律武器。
刑民分离,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区分刑民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比如诈骗这类的案件,到底算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
如果诈骗算是民事案件,那抢劫呢?
就算是法学家,这个问题也能辩论上三天都辩论不出结果来。
再比如,一起案件中涉及到民事又涉及到刑事,这案件要怎么处理?
顺天府开始向镇抚司民案司“抢”案子,这也导致了京师司法混乱。
等到李一元讲完了自己的难题,苏泽思考了一下说道:
“少司寇,这样如何,在刑部下设专司,负责勘验争议案件到底由民案司还是顺天府处理。”
“若遇到大案要案,再由刑部牵头,会同民案司和顺天府会审,如何?”
李一元满意的点头,显然这就是他想要的。
新的权力意味着新的位置,李一元手里多了筹码,还拥有了介入京畿司法的抓手,成为民案司和顺天府之上的仲裁部门。
这显然是大大加强了刑部的权力。
这所谓的“仲裁”,也不仅仅是拉偏架这么简单。
这也就意味着,刑部拥有了介入京畿地区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抓手。
不过这同样也是苏泽想要的,刑民分离后,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仲裁机构来裁决纠纷。
说白了,作为刑部侍郎的李一元,他需要的就是扩张刑部的权利,给自己的属下更多的职位和权力,那属下自然也会推着他往上走。
无论是杨思忠还是李一元,他们也都看到了这个变革时代中的机遇。
随着时代发展出来的更多治理问题,必然也会诞生更多的权力真空。
原本没有商税,现在有了商税征收的部门,自然有了征收商税的权力。
原本没有刑民之分,现在了刑民之分,镇抚司民案司也成了和顺天府法司衙门掰手腕的衙门。
这场权力洗牌中,六部九卿衙门,必然有的衙门会升起,如同通政邮递司获得新的位置。
也必然有衙门因此沉沦,从原本的位置滑落,成为安置养老人选的闲差衙门。
显然在李一元这位未来的刑部尚书看来,他需要刑部走上更高的位置。
苏泽满意的从刑部离开,他收获了刑部的支持,而自己要做的,不过是多写一封奏疏,正好将本月最后一次模拟机会用掉。
——
就在七月的最后一天,有关刑部重勘曲阜李茂案件的消息,刊登在京师几个小报上。
这场案件的案情其实并不复杂。
李茂是曲阜本地的一名恶霸,也不知道怎么搭上了曲阜知县孔承厚的路子,在曲阜为非作歹。
然后就是欺男霸女的事情,苦主李全也是李茂的同宗,其嫂被李茂霸占后,兄长在和李茂理论的时候被杀死。
苦主李全状告李茂,却被李茂串通其嫂反诬李全通匪。
曲阜县令孔承厚也已经被李茂买通,反而将李全收监。
这件事也引发了曲阜当地的反抗。
李全兄弟在本地很有名望,一百多名佃户请了状师,画押血状向巡抚衙门告状。
这案子就这么一路踢皮球,最后提到了刑部,但最后也成为架阁库中的蒙尘档案。
至今为止,李全已经在牢狱中待了九年。
可刑部重启冤案调查的速度要快得多。
九年前曲阜知县孔承厚到任不久,这场案件判决也很草率,光是文书上的漏洞就不少。
就比如这个通匪的罪行,连匪盗是谁在文书中都没有列明,一看就是随便罗织了一个罪行草草结案的。
而且本地佃户联名的血状中,也记录了李全之兄被杀的命案,但是这场命案却没有卷宗。
就在这个时候,苏泽出手了。
《为圣裔积弊日深乞敕严革以彰至德事疏》
——【模拟开始】——
《为圣裔积弊日深乞敕严革以彰至德事疏》送到内阁,阁老们都票拟赞同你的奏疏。
你请求剥离曲阜孔家垄断的曲阜知县职位,追查现任曲阜知县孔承厚的罪责。
因为会计录的账目,加上京师的舆论,皇帝有心对曲阜孔氏动手,但是又顾忌影响,迟迟不愿意下决定。
皇帝留中了你的奏疏,只同意调查孔承厚的罪责,却没有免去孔家子弟担任曲阜知县的默契。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225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3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果然阻力不大,只需要300点威望,苏泽果断选择了“是”。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1950点,请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紧接着,苏泽又上一疏。
《陈情拟刑部核司民刑分案疏》
“窃惟刑狱乃生民司命,权责不明则狱讼壅滞。”
“近因京师民案司、顺天府争权角力,刑民二事混淆莫辨,或互诿奸猾之隙,或迭争财货之讼。”
“胥吏舞文弄法,黎庶无所适从。以致讼庭淆乱,王章失序。”
“臣请设核案专司,设于刑部,专司勘验刑民争议之案。凡遇权属不明者,即由该司据律裁定归属。”
“会审协同之制,若遇重案牵连刑民,责成刑部侍郎亲领,会同民案司、顺天府共勘。三衙堂官画押结案,以杜偏私。”
为了完成对李一元的承诺,苏泽依然将奏疏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陈情拟刑部核司民刑分案疏》送到内阁,阁老们都票拟赞同你的奏疏。
皇帝通过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1950点。】
【本次模拟不消耗本月模拟次数。】
接下来就要看系统的表现,如何让孔府的奏疏通过了。小说屋 www.xiaoshuoge.info
最新网址:www.xiaoshuoge.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